![作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1.gif)
![作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2.gif)
![作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3.gif)
![作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4.gif)
![作文培训心得体会5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aa85c49d44f64dc9e1f0d87e663481c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5 篇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13 月 29 日和 30 日,我很荣幸参加了贵阳名师堂开展的这次新作 文教学培训, 作为一个作文教学经验匮乏的教师来说, 我感觉真是受 益匪浅。从管建刚老师、 吴勇老师等几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和相关讲座 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些方法, 反思了自己教学 工作中的不足。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 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把自 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 有较高 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 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
2、美。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 以下几点感悟:一、不断学习,做一个博学的老师 通过这次走进名师的课堂, 我被他们思维的敏捷、 语言的风趣所 打动,他没不仅有着独特的教育视角,丰富的教育经验 ?,从他们的 语言中,我还能感受到他们一个个都是博学多才的。 他们怎么会这么 有才呢?我觉得应该离不开阅读,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要多读书 , 不 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注入。不仅是语文知识方面的,还得学习科学、社会、新闻等方面知 识。二、教学作文应从解决“温饱”过渡到“美”。从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课和他的讲座中, 我了解到平时我们纳 闷的学生写作时找不到内容可写,于是便编
3、、重复的编的这种现象, 应该正确引导, 让他们由写的内容多到写得美。 明确写作文时如何把 内容写丰富的同时,还得注意不能重复。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表。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 多数学生都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文, 一 提到写作文, 很多学生都是唉声叹气, 只要一听到说这次测验不写作 文,学生边欢声雀跃。面对这一情况,我觉得管建刚老师的方法很不 错,利用发表的机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学校校刊,但我觉 得语文老师可以自己创建班刊,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 从而激发 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四、教作文离不开阅读,学作文也离不开阅读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让学生广
4、泛 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 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 把家庭中人 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和学生之 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教师引导随时摘录, 写感受, 有意识地背诵,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 激发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 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把自己在 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也 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五、进行头脑风暴,引发创意。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5、 是有无限创意的, 听了张祖庆老师的 课,我幡然醒悟: 原来对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刺激他们的创 意,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语文教学的生涯中, 也可以谈得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我 们能做到的只有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了。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2作为一名经验不足,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师, 9月 20-23 日,我很 荣幸参加了成都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研讨会, 感 觉真是受益匪浅。从 74 岁的支玉恒老师和贾志敏、林莘老师等不同 风格的精彩展示课中, 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方 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特别是林莘老师的阐述, 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
6、更新。 作为语文教师, 不是只懂一些 语文理论知识就行,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培养自身良好的人 文精神,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而且语文教师 还要学高为师, 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教师要多读书 ,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 在两位老师的展示课 上都显示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让我深受启发 在工作中,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 将他们教育好 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使我更体会到学
7、习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的学 习,不断的提升。 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加强学习不 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 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 要,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 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 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 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学习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 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 谋生的职业。可通过这次走进名师的课堂,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 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
8、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 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这次学习,对 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 三、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 作的源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源头盛 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 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 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 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 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 之
9、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 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 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 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 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 带学生参观游览, 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 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 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 让作文素材开发 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 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
10、木。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 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四、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 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 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 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 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 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 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 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还要让学
11、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 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 记忆是智慧的仓库, 小学阶段 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 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 学生头脑中储存 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 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 “无米下 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 也就不再怕写作文 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 我常利用 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 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 激发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 的诗词文章。 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 把自己在阅 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
12、 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 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 学生写作水平。五、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 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习便不再是 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 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 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写作时找“动情点”, 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 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
13、成败得失,回味经 历 过的美好时光。 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 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 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 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 才有生活气息, 有真情实感, 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通过学习, 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 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 到与时代同步,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挑好肩上这付 教书育人的重担。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34 月 20 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到市教科所参加
14、了一 次由赵飞老师主讲的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研究 的培训 交流活动。一开始赵飞老师机智风趣的语言以及对当下教育现状的分析引 起老师们的共鸣。 接下来赵飞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声情并茂、 幽 默调侃式地讲述了自己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中的思考、 实践和创新的 教学理念,更是让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赵飞老师首先对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梳理。 其中 对有效教学的诠释让我们耳目一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对我们 来说是首次听说;作文教学的关键词:“生活素材、需求动 机、思维工具”的解读结合全国名师和经典案例生动形象, 深入 浅出;接着赵老师围绕重点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素材、拓展 思
15、维、指导修改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了指导。 每一个要 点都有生动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产生了思想的碰撞, 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两个多小时的 培训中间没有休息,老师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毫无倦意。培训结束,嘘一口气,虽然有点累,但感觉收获不少。赵老师精 彩的培训还在脑子里萦绕,回想每一个细节,深深地发现:差距。赵 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感到大大地落伍 了。仔细分析, 赵老师也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专家,他也是一线的教 育实践者。 和我们一样干着普通的教育教学工作, 但我们之间缘何会 有如此的差距?不善思考、不研究、无创新,应该是
16、症疾的根本。回 想我们的教学工作,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老套路。 尽管现在有了一些投 影仪、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却大多还是穿 新衣走老路。虽然从赵老师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基础 要优越我们的农村孩子, 因此他的一些具体方法我们不能照搬, 但只 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 在实践中思考、 研究也一定能探索出 一条适合农村孩子的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 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 幸福的道路上来。 所以要想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感到快乐, 就要做一
17、 个会思考的研究型老师。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4作为一名执教初中语文的教师, 20 xx年5月 13,我很荣幸参加 了教研室组织的作文教学的培训会, 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二位专家的 阐述,使我的作文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 以下几点感悟: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源头盛 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 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 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
18、。 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 校园内的桩桩小事, 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 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 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 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 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 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 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 趣的班队活动, 带学生参观游览, 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走进社会, 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 受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 中的表现。 只有
19、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 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 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 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 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 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 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 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 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 的事积
20、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 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 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 记忆是智慧的仓库, 小学阶段 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 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 学生头脑中储存 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 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 “无米下 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 1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 激励学生多读书。 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 优秀诗文朗诵 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
21、、寓言, 多读一些词句优美、 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 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 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 “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 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 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习便不再是 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 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 不能无病呻
22、吟, 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写作时 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 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 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 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 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 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 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 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 袭的弊端。通过学习, 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 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 到与时代同步,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
23、发展需要的人才, 挑好肩上这付 教书育人的重担。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5作为语文教师, 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 我们要加强自 身的文化修养, 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 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 有较高的艺术鉴赏 能力和艺术修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 生活中的美, 才能引导其去感受, 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教师要多读书 ,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在工作中,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 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 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
24、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 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 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 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 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 还要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 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 注重与其他 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 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 以适应教 育改革的浪潮。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我们不能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 可通过这次走进名师的 课堂,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 健康乐观的人生观, 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 触 及到我思想的深处,
25、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三、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源头盛 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 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 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 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 校园内的桩桩小事, 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 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 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 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 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 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 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 趣的班队活动, 带学生参观游览, 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走进社会, 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 受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 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内设计承包合同书
- 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
- 优化办公效率实施方案大全
- 网络安全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 Unit 6 Section A (1a-2c)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同步教学设计)
- 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第24课《寓言四则》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读写课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 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合同8篇
-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纸杯变变变》教学设计
- 水果自动分拣系统的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文档
- GA/T 1780-2021多道心理测试实验室建设规范
- PPT模板第二讲运动选材概述运动选材学
- 教育心理学陈琦课件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