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 99% ,4成或将停产或倒闭近几个月,关于中小企业的坏消息纷至沓来:广州的服装厂因订单锐减大面积停工;温州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团3家企业因老板出逃或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根据国家工信部日前出台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同期增长0.3%,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 22.3%。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更加严重人工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涨;用工荒、用电荒、资金短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第 二轮危机,正在向中小企业逼近。日前,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用“危在旦夕”来形 容现时中小企业的现状, 他认为,“如果目前的银根紧缩政策不改变,如果政府再不
2、出手相救,今年下半年,国内存量中小企业中的40%各会半停产、停产甚至倒闭。”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全哲洙预测:估计 8月份左右就有一批企业开始死去。发改委2008年的资料显示,在中国中小企业有4200万户,占全部企业总数的 99%提供了近80%勺城镇就业岗位。其生产总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上缴税收总数额占全国总税收的50%全国65%勺发明专利和80%勺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所研发的。因此,中小企业 的生死存亡绝非小事。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中小企业被迫倒闭;经过近 3年的复苏,国 民经济运行状况逐渐好转,当下,经济基本面也并没有发生拐点性的波动, 而中小企业的处 境却似乎“比20
3、08年还要艰难,为什么?显然,肇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且客观上还成了我们寻找经济问题成因的“替罪羊”。 而今年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严峻生存状况,更多的是经济体自身内在的原因,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战略性结构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是多年来所累积的制度和政策的综合产物。它的危机,内嵌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这次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 应该使全社会,尤其是政府思考这样的问题: 它们陷入困境, 是哪些体制性的因素所造成的?这次危机,也应该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破除制度和政策上的“内部人待遇”和“外部人待遇”区隔的重要契机。归根到底,政府应该尊重企业在经济市场中
4、的主体地位,维护好公平的游戏规则,提供完善的体制保证,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中小企业沉浮30年文|本刊记者|石 勇从表象上看非常奇怪:即使经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中小企业仍像是长不大的孩子。近段时间,央行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恰恰此时媒体报道浙江温州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效应。中国银监会和浙江省有关部门则否认温州中小企业存在“倒闭潮”,但承认其生存确有困难。事实上,不仅温州,说长三角、珠三角等广大经济区域的中小企业,在今天多已陷入生 存困境,并无夸张渲染之处。而这次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所催生的“倒闭潮”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多年来所累积的制度和政策“外部人待遇”
5、,以及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和集中引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的危机,内嵌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权力市场经济”的阴影在中国,“中小企业”这个概念,远比其看上去复杂,并非人员、资产和经营规模等指标所能完全界定。这是一个不停地运动的概念,它的变迁,反映的也恰恰是中国政治经济结构的变迁。反过来,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生死。造成这种局面的,是中小企业,以及国有、民营的大企业所置身的市场环境,1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并非独立于权力, 而是权力主导构造, 并按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努力去控制的一个 场域。把市场置于权力的操控之下,从逻辑上,这意味着权力想让哪个行业
6、赚得多,哪个行业就会赚得多,比如现在的房地产;而权力想让哪些企业死,它们就很难活下去,比如“高污 染、高耗能”企业。这一逻辑强大到这种程度,就全国范围而言,甚至哪个地区先发展,哪 个地区后发展也取决于这一逻辑。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从来不会在短时期内形成。中国也的确不太可能在短短的30年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在民间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博弈层面,需要一种自发演进, 而在秩序层面,则需要国家提供体制性的基础条件。后者不是短时 间可以做到的事情。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像变魔法一样,企图呼唤出一个能最有效率地配置资源的市场,这个市场并不是把国家和市场
7、分开,而是直接以市场而非市场的收益来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因此,权力习惯于对市场发号施令,其资源的配置,通过内部条子、制度性的安排、政策性的倾斜等等,都能操控市场中的企业的命运,进而实现对 市场的掌控。这使得我们的市场经济时时陷入尴尬,“权力市场经济”的身影忽隐忽现。这也导致企业所要面对的,除了市场本身的风险,还有来自权力意志的风险。 换言之,无论是大企业还 是中小企业,在“权力市场经济”的阴影中,直接地或间接地,都不可避免地被预设为国家主义的工具。中小企业的命运变迁作为改变中国社会的一种伟大的谋划,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生产力”不能论证制度合法性的一种焦虑。它与物质资源极为匮乏的民间在改变贫穷的渴
8、望上不谋而合。因此从20 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开始,到80年代中期的城市,饱受压抑的民间创富热情极大地释放出 来。在这一时期,中小企业,其概念的外延主要是乡镇企业和城市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以充满活力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它拥有两个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一是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内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巨大;其二是国家,尤其是对本地财政极为敏感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可以说,以1992年为界,当时中小企业的创富功能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完全契合。这是中小企业的黄金时代。但是,由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这样的“关键词”,通不过仍然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检验, 中小企业的发展本身内含着政治上的风险。为了规避这
9、一风险,很多企业都戴上了 “集体企业”这样的合法性帽子,以寻求庇护。这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埋下伏笔。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分税制改革确立, 改 革也完全转向城市, 深入到国有企业后, 无论是乡镇企业,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突然间都 失去了对权力的吸引力。 在权力的庇护撤去和“改制”热潮的夹击中, 它们在一夜之间,似 乎都神秘地消失了。1994年后,中小企业这一概念的外延又有了变化,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而在 这个时候,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已经大大不同。比之 80年代,外需最醒目地成为 拉动中国经济的强大杠杆;分税制和GD吐义的登场,则鼓励权力更深地介入经济市场,政府成为经济发
10、展的主导者。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这是比 80年代更有利的外部环境。由于产值在 GD吐义中完 全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它和政府有了利益上的共同语言。民营中小企业继续得到资金、土地、税收优惠的阳光雨露,甚至,在劳资矛盾中,它也得到地方政府的庇护。靠压低劳动力成本而生存发展的“路径依赖”稳固地形成。而对于国有中小企业来说,已经面临大限。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势必把被认为效率不高、成为一个包袱的它们逐出体制;官商对于国有资产的渴望也使“改制”运动疾速推进。到2005年左右,中国新的经济结构已经成型。“放小”使国有中小企业大多消失,包 袱卸去;而“抓大”则成全了央企、垄断国企的霸主地位。这个时候,
11、“中小企业”这一概念的外延又有了变化,基本上成为民营企业的代名词。这一新的经济结构体现为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一 “元”是巨无霸似的央企和国企,它们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体制资源,获得权力的直接庇护,享受“内部人待遇”,能够攫取巨大的 “市场收益”;另一 “元”则是占企业总数99%勺民企,它们一方面承担繁重的税负,另一方面在资金和政策优惠上边缘化,在产业链中位于低端,更多地是一种“血汗经济”。这一二元经济结构宣告: 离权力越远的企业, 越不能活得很好;而离地方政府利益越远 的行业,越是赚不了钱。而做实体的中小企业,恰恰符合这两个特征。从1978年一路走来,中小企业走过乡镇企业的阶段,躲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
12、风险,失 去国有中小企业的缓冲, 除了已经做大做强而“华丽转身”的以外,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不得不面对已经改变了的现实: 整个社会的投机行为,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新一代劳工对权益的诉求。这已经是危机重重。在政府的执政理念、社会管理理念、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方式都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亟待蜕变。终结“外部人待遇”困境之中,“拯救中小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共识,尤其是政府的责任。道理简单不过,中小企业垮掉,或在结构性收益有利于垄断国企,有利于投机的情况下不做实体而加入炒房、炒股、炒中药材、炒食品的大军,无论是所催生的庞大失业率,还是 加速物价上涨、加剧整个经济的泡
13、沫化,都会是一个噩梦。有一串数据被一再重复:在中国,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近80%勺城镇就业岗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附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额则达到国家税收总额的50%。警示性的信息清楚不过一一中小企业的每一次危机,无异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的一次痉挛,它的灾难超越经济主体的自生自灭范畴,而会引发社会灾难。不仅中小企业,整个社会,就公共利益而言,都需要政府出手。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复杂性,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恐怕还很遥远,但的确,在中国经济发展了30年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工权益的觉醒,总体上已经对“血汗工厂”的模式说“不”。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工成本
14、上升导致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只是一种描述,乃是以过去的“血汗经济”是合理的,并且应该继续下去作为背景预设,但这种恍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企业生存模式,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保证工人的权益是企业继续生存和整个经济继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政府有义务对企业减税来抵消、补偿其中的企业成本。 而税负沉重本身,也是造成企业生存困境的因素之 一,更必须行动了。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次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应该使全社会,尤其是政府思考这样的问题:它们陷入困境,是哪些体制性的因素所造成的。 市场经济,要求破除制度和政策上的“内 部人待遇”和“外部人待遇”区隔。它也要求政府尊重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维护好公平的游戏
15、规则,提供完善的体制保证,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被夸大的危机?大约一季度末开始,温州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近年来外界对温州关注的目光类似,这次也是“偏负面”。4月下旬,差不多是同一天,江南皮革和波特曼餐饮两家温州企业负责人失踪,另一家电缆企业三旗集团倒闭。这3家企业前仆后继倒下引起媒体注意,一时间,“温州经济出大事”、“温州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等说法不胫而走。资金链断裂是企业倒闭的共同表征,这次也不例外,而其诱因被认为是收紧流动性导致融资难。官方的动作似乎也在印证这些判断。5月4日,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主管部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15日之前,将调查报告报送到工信部。此
16、次调查,涉及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中小企业户数等16项内容。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困境已引起全国工商联的高度关注,之前他们耗时两个多月对广东、浙江、江苏等16个省进行系统调研。其结果被媒体描述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 业的状况,可能比 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据悉,这份调研报告将递交国务院。有 媒体报道指出,在成本上升等压力下,如今浙江、广东、江苏等地,一些中小企业已出现半 停工、停工状态。浙江当地的今日早报采访了上文涉及的几家温州问题企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他 们所揭示的真相为:江南皮革是老板赌博导致债台高筑而致走投无路扔下公司外逃;波特曼餐饮连锁
17、经营不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旗集团过度多元化扩张,早在 2008年问题就陆 续暴露。以三旗集团为被告的15份起诉书,立案时间集中在 2009年底到2010年7月,而非今年之后。温州全市今年私营企业注销户数534家(全市在册私营企业 7.32万户),同比还少伤亡近1/6。参照历年平均值,每年也有5麻10%勺企业出现“关停并转”(表现为“注销户数”)。所以应该说温州并没有出现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也不应简单地推导出温州经济出 现危机的结论。而本人近期在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地的调研发现另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各地一季度或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数据显示, 尽管存在几乎所有生产要素全线上涨的情形, 但
18、 各地均出现利润增幅大于销售额增长的情况,无一例外。以义乌所在的金华市为例,利润增幅达到52%企业经营真相如何,是媒体误读夸大?还是危机前的回光返照?为什么风声鹤唳?客观地说,即将过去的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拐点性的波动, 民营企业包括制造业基本状况总体正常,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的情形并没有出现。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过度反应呢?其一,今年宏观经济红灯闪闪,心态更加脆弱,加重了悲观和看空氛围和预期。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现在的景况类似于股市的阴跌。全球金融危机就像暴风雨, 既然是暴风骤雨,就会有停下来的时候, 所以大家心里有底。 而且肇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 对中国的影响是间
19、接的, 美国的金融危机客观上还成了我们的“替罪羊”。“替罪羊”除了给我们台阶和面子,还有一个好处是不至于让我们太悲观泄气。但今年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严峻生存状况,更多的是经济体自身内在的原因,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战略性结构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而今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通胀形势,成为笼罩宏观经济的阴云。阴雨绵绵的气候比暴风雨更容易让人失去信心,特别是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和越来越紧的银根,加剧了悲观预期。媒体传出“现在比2008年更艰难”的说法,质疑者少,共鸣者多,因为很多人“感觉”确实如此。其二,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更加恶劣,苦乐不均更趋严重。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国企、 大
20、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不缺钱。 获得资源的渠道和成 本较低,所以并没有日子难过的感觉。 而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 以及负债率本来就偏高的大 型企业,资金链长期超负荷运行。流动性稍一收缩,现金流窘迫问题立刻出现。上文提到的浙江大多数地市今年一季度或14月份普遍出现利润增幅大于销售额增幅的情况,就是因为其调查对象限于规模以上企业。“规上”企业的好日子掩盖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小企业的困境。使得苦乐不均现象更加严重,也增加了调控和协调发展的难度。其三,政府和企业的进步都不大:企业不争气,政府不像话;企业的体质没有变强,该 死的企业没有死成。由于持续多年的房地产暴力和创投业“ N10倍神话”(股权投资
21、上市往往意味着数十倍 的回报)的激励,资金热钱化快钱化不仅趋势未改,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不受诱惑的企业不 多。去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将近一半的制造业企业,无一例外地涉足了房地产开发。而制造业开发房地产更具“优势和积极性”,可以将既有的公司业务作为融资平台,因为房地产业务的银行贷款比较敏感,政策调控波动大,以实体产业贷款比较方便。如果扣除这部分“马 甲资金”,有2/3以上的民间资金溢出成为游资在赚快钱。热衷于赚快钱,使得企业家实业精神流失, 实体产业空心化和资产泡沫化情形越发严重。 其结果是降低了企业的体质和企业家的斗志,抗风险意愿和能力减退。经济环境一有风吹草动就神经过敏。从实体产业溢出的热钱成为
22、投机性较强的游资。浙江的存贷款比例占全国1/10,但是非法融资、民间融资在全国的占比也是1/10以上。去年非法融资的案发率居全国第一位,占了全国的12.3%。在追逐高回报的过程中,既伤害了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而放贷者的资 金的风险也被放大了。与企业不争气相对应的是政府的“不像话”,其典型就是刚刚实施一周年的“新非公 36 条”。“新非公36条”实施一周年,效果令人失望。“一年以来,一些中央部门没有任何动 静,有些部门政策甚至与新非公36条相矛盾。”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直 言。他曾参与“新非公 36条”起草,并任文件起草工作组副组长。“新非公36条”出台之初曾被寄予期待, 推进“新非公
23、36条”实施,中央政府的态度 明确而积极。国务院多次出台文件,明确规定“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兼并重组进入垄断行业的 竞争性业务领域”。但具体执行的政府部门和主要的垄断行业态度消极。一年来,只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不多的省份制定了实施细则。一些政府部门宁愿积极主动支持国有投资,而有意无意地限制民间投资。从行业来看,铁路、能源、金融、市政公共事业等重要领域并 没有进展。相反,来自旧有经济部门的垄断却有强化趋势。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明朝庞大的文官势力集团,能够将皇帝的权威消解得无影无踪,最后还不知道该追究谁的责任。与这个逻辑类似,既得利益集团娴熟地运用多种 方法,将中央政策的权威大打折扣。即使
24、政策最后不了了之,甚至都不知道该责罚谁。这种手段是多方面的。比如,提高行业准入条件、行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整顿 行业秩序等,诸多标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标杆,客观上限制民间投资,排挤民营企业。而其理由,可以冠冕堂皇甚至上纲上线,让人无可辩驳。在一些重要领域,既得利益者阻碍民资新政执行。比如,“新非公36条”明确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但目前金融机构仍执行2008年的规定,即村镇银行发起必须由商业银行作为控股股东。未来不确定性在增加对民营企业生存现状的判断也许不同人士存在分歧,但对未来的判断却共识甚高:即未来
25、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目前,经济环境可以概括为“三荒两高”:即“钱荒、电荒、 人荒(用工荒)”与“高成 本、高税负”。还有的更进一步扩展为“五荒”一一“钱荒、电荒、人荒”,还有“地荒和 水荒”。资源短缺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自然就是成本的高企。不管是“三荒”还是“五荒”,集中在一起就是“六碰头”、“七碰头”一一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包括资金、汇率、限电、用工、工资收入、原材料价格等问题。用工难,已经到 了很多岗位工资任由用工者自己报价,还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浙江的用电占全国1/10 ,约为400万千瓦小时,目前有些企业一周停工4天,开工3天。而在浙江,1度工业用电可以产生2.1元利税,实现1.25元的
26、利润。高通胀、紧缩流动性、资源能源短缺,这三大趋势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而走到深水区的宏观经济两难处境越发突出,需要决策者更高的智慧和勇气,需要企业家保持企业家精神,需要社会更持久的理性。近日,浙江钢构董事长卢立强溺亡,随后曝光其死因是深陷高利贷困境,资金链断裂,而曾经的包头首富也是为此因由自杀。这两个极端事件并非偶然, 并非个案,它折射出当前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金融生存环境是多么恶劣。人们肯定要质问:为什么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包括上千万勤劳奋斗的中小企业家,都会被逼向高利贷市场,我们这么多商业银行都干什么去了 ?宏观调控转向的牺牲品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曾经于19921996年从事乡镇
27、企业(中小企业的前身)贷款管理工作,深知每一次政策 转向、货币紧缩,最先受冲击的一定是乡镇企业,尤其是以乡镇企业家个人为大股东的中小企业。而中国的政策恰恰如翻烙饼,一会鼓劲,一会撤火;一会说要农业机械化,一会又说 机械化步伐太快了; 一会说支持乡镇企业, 一会又说国有企业是被乡镇企业挤垮的;更要命的是货币政策,永远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而这种政策的翻烙饼对乡镇企业的伤害极大。由于我当时管理的是总行级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层次高,抗打击能力稍微强一些。但从1991年乡镇企业开始萌芽,到 1996年大批乡镇企业倒闭的 5年多时间内,我经手的贷款大 约有1/3形成坏账,同期各省市的乡镇企业的坏账比例有的
28、高达60%更重要的是,当时很多银行腐败案件都与乡镇企业贷款相关,乡镇企业为取得贷款而向银行贷款管理者行贿,大约有上万个银行管理人因为受贿而出事,有的甚至被判死刑。当大量坏账和大量犯罪联系在一起时,这类贷款不但成为银行业最严重的风险区,也是后来制度设计最严控的高危区。从此以后,中小企业贷款难就被年年喊,但年年解决不了。实际上,当时乡镇企业贷款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多的坏账,与政策突变相关。从2005年开始,为了将大批临近死亡边缘的国有企业“挽救”回来,政府实行向国有企业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变,各大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开始敞开供应,不计风险低利率供应,而对乡镇企业贷款则全部掐断,除了少数已经长大成为超
29、大型企业的乡镇企业。自从乡镇企业这个名词“被消失”之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有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将中小企业贷款列为高风险贷款,不仅发放条件越来越严,而且实行风险管理“终身制”,“连坐制”,一笔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坏账,责任人管理者好几个人都被安排“下岗催收”,停发奖金,甚至退休后也要追究责任。这种规定合理吗?若询问 100个银行业高管, 99个都会告诉你,合理。为什么?不仅是责任追究太严厉的问题,而是太容易被追究责任 的问题,所以没有了内外勾结,也就没有了中小企业贷款。更多人会告诉我,即使没有内外勾结,出事的概率也太大了。统计学告诉我:当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剧烈突然的变化时,什么企业抗打击能力
30、强呢,什么企业的资金链最容易断裂 呢?毫无疑问,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宽广,管理水平高,政府扶持力度强,除非发生大面积系统性风险,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死一一死了也与贷款管理者无关。而中小企业则完全相反,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弄潮儿”,成长性确实有,水平低则是一大批, 不仅正常死亡经常发生,且一旦遇到宏观调控,由于库存压力等正常原因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远远大 于国有企业。由于中小企业最容易成为宏观调控的牺牲品,而中国的宏观调控又经常发生, 更何况中小企业一大批,放贷失误的概率远远超过国有企业,谁敢轻易碰这个“高压线”, 谁愿意冒这个风险?2011年的新形势2010年上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从房地产
31、市场很快蔓延到整个实体经济,至 2011年5 月,经济增速连续下滑, 企业成本负担越来越大, 而在不断加大的成本中,资金成本上升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我最近到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调查,与很多企业家和地方领导交谈,深刻地感觉到: 浙江、江苏等中小企业最发达地区(更不要说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企业当前都 在“过冬”,所谓“大批死亡”的报道也许有吸引眼球之嫌,但“关门大吉”的却随处可见,即使是仍在坚持生产的企业,也将生产规模压缩至极限,非常多的企业靠高利贷生存。它们 在等,更是在赌宏观经济环境会在下半年好转。很明显,如果宏观调控力度不做微调,指向不做改变,不出台扶持中小企业的特殊政策,很多中小
32、企业熬不过四季度。现在很多媒体和官方调查机构都承认: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有效收回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6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其实,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即使是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它们也很难得到贷款。过去,没有商业银行眷顾的大批中小企业之所以 能够生存,能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 仰赖的是“大环境”长期相对宽松。当经济发展迅猛时,很多中小企业很容易吃到国有大型企业的“剩饭”一一它们可以靠大企业或国外订单取得 预付款,还可以办理票据贴现,更多的时候是靠民间借贷融资一一通过极低的市场经营成本 消化较高的资金成本
33、。但当大环境趋紧时, 一切都变了。银行的同行告诉我:在严厉的宏观调控背景下,国有大型企业可以靠垄断生存,房地产企业可以靠存款、存货以及高利贷生存,唯有中小企业最 先倒下,因为它们大都属于产业链最低端,平常就靠“残羹剩饭”活着,现在,大型企业资 金都紧,房地产企业又处于自保的关键时刻,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在上涨,“残羹剩饭”越来越少,即使有一点点,也要花比“正餐”价格还贵的价钱去买,让中小企业怎么生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态度我在调查中反复地询问地方官员:目前中小企业的绝对数量是不是多了?是不是存在超前发展,战线拉得过长问题?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是否存在老板个人素质问题?几乎所有的 地方政府官员都告诉我:
34、中小企业的问题的确很多, 但从战略上看,地方上必须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因为这涉及民生,涉及就业和稳定。对地方来说,80队上的就业来自于中小企业,70%勺税收也来自中小企业,当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地方就呈现安居乐业的场 景,政府也有钱更多地解决民生问题。相反,当30%左右的中小企业开始裁员,我们这些地方官员就很紧张,既担心无业游民滋事, 也担心税收大幅度下降, 许多已经向老百姓承诺的 事没钱办。同时我也问银行官员: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愿意更多地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对这个问题, 答案存在“南北差异”,地区差异。在中小企业发达的江浙包括山东一些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普遍重视中小企业贷款, 通过不断创新信
35、贷产品、创新融资机构等办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当整体资金环境趋紧时,银行都“没有钱”(额度和头寸 ),再好的创新产品也只能闲置, 搞一点票据贴现也是杯水车薪。而当我回到长江以北尤其是黄河以北后再问,银行干部的说法完全变了:就是不能给中小企业贷款,坏账率太高了。的确,我询问了一些商业银行市级机构,今年以来基本没有发放过一笔中小企业贷款。据我了解,今年各大银行都调整了贷款投向,房地产开发不能贷,地方融资平台不能贷。 这是对的。但很多银行将面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大约压缩了30%这就值得商榷。据了解,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很多商业银行都在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制度,要求按照风险程度、 综合回报水平调整贷款
36、结构,急着让巴塞尔出落地, 好像有了巴塞尔出就万事大吉。这种制度设计使基层行更多地采取贷款两极化发放办法,即更注重国有大型企业和个人贷款两头,甩开中小企业。这个道理很明显:国有大型企业是国家必保的企业,不会垮,更不能垮,有最大的安全保证。个人贷款也安全,因为现在很多居民都有财产,具有良 好的质押担保条件,同时这类贷款可以“任意”上浮利率(附加很多收费条款,形成所谓的中间收入),既保险又赚钱。商业银行的贷款都“两极化” 了,中小企业自然被挤得连缝隙 都没了。幸好,商业银行的很多个人贷款产品都与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因为中小企业老板其实就是个人。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占比大增,不排除很多中小企业
37、家以个人名义申请这类贷款。客观地说,如果今年商业银行不是“大开” 了这个口子,熬不下去的中小企业会更多。但有一点需要强调: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都在变相地发放准“高利贷”,“黑市”融资更公开,更猖獗。据国家机构测算,今年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15%右,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很多都在20艰上。而黑市融资利率已经升至 50%至更高。我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活跃于正统商业银行和黑市之间的小型民间担保公司(实际是面向私人和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机构 ),仅靠办理“过桥贷款”和高利贷融资担保业务,今年的利 润可以上亿。看到它们在疯狂地赚钱,就可以想见中小企业有多么难!商业银行的利率没有市场化既然中小
38、企业都在承受高利贷,客观上也能承受高利率, “嫌贫爱富”的商业银行为什 么不对中小企业更多地发放利率高一点的贷款呢?简单地回答: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没有形成,更没有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但进一步思考:如果所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 定价都市场化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很多国有企业包括大型国企有可能得不到贷款!中国银行业至今仍然维持低利率环境的根源是必须适应很多国有大型企业的低效率运行,覆盖大量超前投资和无效 GDPW形成的隐性损失。据统计,目前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国企拥有50%A上的贷款份额,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大约占比10%这些贷款中的20%属于低效,还有20%1于超前,短期不形成产出
39、。按照这样的估算,现在的利率水平不是低 了,而是高了!再提高,将大面积形成坏账。同时,大面积提高存量贷款利率,不仅无益于 抗通胀,还会极大地提高所有企业的融资成本,这种突然间提高的资金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商品市场,持续地推高物价。这样的前景是那些主张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学家们所始料不及的。必须承认,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担负的责任不同,是国民经济的两个系统。要想国强, 没有过硬的超大型国有企业不行,要想防范重大系统性风险,必须有强大的国有企业保障市场的基础产品供应。但是,要想民富,要想创新,要想增就业,要想获得高成长,还得大力 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怎么解决同时向两个系统输血的问题?要强调金融体
40、系中的分工,同时在金融分工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眼下,则要快一点推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特殊政束。现在中国的金融机构是多了, 还是少了?无疑是多了, 但为什么中小企业贷款却更难? 毋庸讳言,起初很多中小银行,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都是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 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幌子申报的。而一旦它们获准成立,立即抢占大中城市, 与国有银行争抢公司业务,争抢国有企业贷款份额。 很明显,发放一笔大型国有企业贷款的工作量与 发放一笔中小企业贷款几乎一样,但工作成本却降低90%,风险还小。结果是什么?是市场金融分工的混乱,是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坏处很多。我一直强调,中
41、小银行尤其是地方性银行的重点支持对象就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发展必须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中小银行也应该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锋,靠风险定价优势取得竞争优势。 与此相适应,银监会应该明确放开中小银行的风险定价权,同时也应该限制它们的业务活动空间。虽然这样做有可能推高物价,但甘蔗没有两头甜,何况,当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增强,产出扩大之后,也会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对此,应该辩证地看。更重要的是,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当中小企业贷款大都实现了市场化利率之后,国有企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开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深化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42、难不难?很难。但如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解决的办法会很多。我在调研中还发现,各地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差异很大,这与中小企业的素质当然相关,但与当地政府长期大力扶持帮助的政策态度更相关。政府怎么扶持?江浙地区有很多好例 子,但不够,地方政府希望国家出政策,尤其是应急的政策。 什么政策?国家在住房制度上可以试验“双轨制”,为什么在信贷额度管理制度上不能试验双轨制呢?很多地方政府官员 和基层银行家提出,希望我呼吁,在今年银行信贷额度中, 根据不同的银行划一个不同的比 例,作为中小企业专项信贷资金。同时将这个办法延续下去一一不仅仅是解燃眉之急。现在很多银行都成立大客户部一一追着国有企业放款,为什么不能成立
43、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专门研究哪些中小企业确有发展潜力,值得重点支持,长期支持呢?更要有机构研究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信贷产品, 担保抵押制度等,使那些没有或缺少抵押品的好企业也能得到贷 款。必须强调,商业银行是有经营风险的,而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相对国有企业肯定要高, 但企业的优劣,风险的高低,有了好的制度并通过有经验的信贷专家操作是可以做到准确识 别的。同时,通过金融创新也可以极大地降低银行风险,比如在江浙山东一带广泛实行的厂房抵押,库存抵押,订单抵押,应收款质押,包括“转租赁”、“代理租赁”业务等,五花 八门,它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中小企业抵押物欠缺的最大难题。这还不够,一些地方的银行信贷干
44、部还告诉我,要最终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难题, 必须将人的信誉、企业的信誉也纳入可“质押”的范畴,实行企业联保无限连带责任制度。 具体办法就是:几家企业签署联保协议,将企业家个人财产也纳入联保名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担保方式手续简便,名义上似乎是信用贷款,其实比任何担保抵押都管用,因 为它不仅抵押了企业和企业家的信誉,还抵押了他们的家庭财产。 这个办法在中小企业发达的区域可以试点。总之,我在调查中最大的体会是: 各地政府和银行不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热情,也有创新的动力,关键需要解决的是观念,是制度安排。细节的创新固然重要,但靠基层和商业银行自身解决不了根本制度方向的把握问题。如果这个国家
45、未来还是靠垄断地位以及权力大小分配并享受社会资源, 中小企业还是靠吃“残羹剩饭”生存,哪一家银行也不会给中小企业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核心是摆正国强与民富的关系。相反,如果真的按照市场化方式分配社会资源, 在更多的领域实行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一定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何愁商业银行不来“傍大款”。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一条:是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继续向前走,还是犹犹豫豫偷着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我相信,经济体制更多地按照市场经济方式运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将迎刃而解。48岁的张旭辉,是深圳一家通信公司的创始人,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技术研发,2005年开始投身商
46、界,地地道道一个流淌着“技术血液的商人”。从研发公司起家,为各手机厂商提供软件方案,冲杀两年之后,张旭辉发现,在这个号称技术决定一切的高科技行业里,便宜才是横行市场的秘诀,技术便宜、人工便宜,做整机比单纯技术研发赚得更多。中国人多,即便是微薄的利润,只要占领了市场,打一场“人民战争”就能赚个满盆钵。 这可能是中国企业“活下去”的秘诀。“敢于走上层路线的企业,如果有本事玩到欧美就能活,在中国,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研发起步2004年,手机开始风靡全球,中国的手机产业借势崛起, 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 60%勺份 额,波导、夏新、康佳、 TCL等国产手机的风头一时无两。“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广 告
47、处处可见。此时的张旭辉,还在干着自己的老本行, 眼见波导成为国产手机的老大, “我觉得中国 的手机行业起步了,这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值得干一干”。做技术的张旭辉,耐不住寂寞, 开始筹划杀入手机产业。“当时,我们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只知道自己能做技术,先做再说。”张旭辉和伙伴们筹集了 600多万元,开始了手机整体方案的研发,“当时虽然手机行业特别火,但深圳连一家做手机方案的软件公司都没有,这是我们的机会。”整个团队研发人员占了大多数, 最初的3个月,不停在烧钱,300万很快就花完了。 “研 发烧钱,没玩过的人不知道多么惊险,小企业玩不起啊。”张旭辉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心有 余悸,“最多还能再熬 3个
48、月,如果产品还搞不出来,我看就完蛋了。”有了技术就有了钱, 熬过6个月后,张旭辉的第一个技术方案面市,“第七个月, 我们 就赚钱了”。一个 30多人的小公司,一个月就赚回了600多万。“九死一生”,张旭辉觉得自己终于熬过来了。搞技术研发,风险高投入多,但钱来得也快。张旭辉决心集中精力做技术,他把目标投向了东南亚市场,“国内市场太复杂了,我们涉猎不多,没有经验,面对海外客户比较简单”。2006年6月,张旭辉在香港成立运营中心,强力开拓海外业务。国字号的倒下无数的山头倒下之后,新的山头迅速崛起,“铁打的市场、流水的企业”,这就是中国 商业的现实。就在张旭辉大举开拓海外市场之时,国内的手机厂商正在经
49、历一场生死之战。2004年之前,中国实行手机牌照制度,生产手机的均为国字号,民营企业很难进入。2004年,国家逐步放开手机市场,大批民营企业进入。“市场一下子活了起来”,张志宏担任张旭辉公 司的财务总监,他认为市场的开放,给了中小企业实现创造力的空间。从 2004年开始,民 营手机厂商开始暗中积蓄力量,奋战在手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那一年,除了活跃的市场,给张志宏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国有企业的倒掉。2005年,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忙着清理库存,波导、夏新、TCL全线亏损,业内盛传国内手机库存至少有200亿元。“康佳清理了 10多亿的库存,之前赚的钱转眼间全赔进去了!”张志宏对扩大 生产相当谨慎,“小企业
50、经不起这样的亏损,大量企业冲进这个行业, 几年内一定会有大批企业被迫退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财务,慢慢来。”每一轮的技术更新都会淘汰一批中国企业,当我们正为自己的奋起直追欣然自得的时 候,欧美的“创新性企业”又推出新技术,我们只能再度回到起跑线上开始下一轮的追逐。 因此,当众多中小企业涌入这个市场的时候,那些“创新性企业”已经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转向下一个战场,留下一群企业为了博取少得可怜的利润而互相厮杀。“赚得少没关系,活着就好。”张志宏说。国有手机企业日薄西山, 主力研发团队纷纷出走, 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成为这些英雄们 的栖息之地。江湖上传说,TCL手机研发团队有27座山头散落在外,其中
51、就有一座“山头” 加盟了张旭辉的公司,成为研发的核心力量。走向海外2006年2月之后,张旭辉的研发团队不到两个多月就能推出一个新产品,而国有企业 需要半年。国内手机市场陷入停滞,张旭辉的海外之路反而顺风顺水。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是中国手机出口的主力市场,大部分厂商都是从东南亚开始走向世界,能打入欧美市场的中国企业并不多见。张旭辉走的也是东南亚路线,“这些国家电信市场开放,运营商很多,竞争激烈,只要产品有优势就能有一席之地”。张旭辉认为东南亚市场自由度高、准入门槛比较低,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制造了不少机会。市场开放,竞争也激烈,企业必须靠产品才能活下去。 张旭辉第一次回访客户去了泰国,“在
52、这里,我才知道什么叫琳琅满目。”他对泰国市场上手机品种的丰富印象深刻,同时也感受到了危机,“回国之后我们就开始琢磨, 怎么才能立足,国外市场太丰富了, 如果我们 的产品没有特性最终将会被淘汰。”2007年下半年,张旭辉团队研发出基于GSMF口 CDMA勺双卡双待手机软件,以适应不同网络运营商的需求。2008年,支持数字电视的双模手机软件和主板上市,张旭辉的海外事 业越干越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手机创造了机会。廉价兼具娱乐性,中国手机在海外的 低端市场很受欢迎, 除了东南亚市场,欧美市场也被攻破。“那时候全世界的华人都在买中国手机,随便一款机型,放到唐人街,就像蝗虫一样,迅速四散到各
53、处。” 一位业内人士感 慨,“这才是真正的零库存。”在海外市场,张旭辉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他常常笑称,本来是主攻第三世界,却一不小心卖到第一世界去了。“伪上游”的尴尬产业线越接近渠道,离消费者越近,利润越高。2008年,中国山寨手机的疯狂和高利润让张旭辉觉得做研发赚的太少。在手机产业链里,高端研发领域,芯片由欧美公司控制,内存被日韩公司控制,这两块利润最高。台湾企业,例如联发科 (MTK)通过整合芯片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可获取40%右的利润率,而像张旭辉这样的中国公司,只能在MT净口高通芯片的基础上做应用型研发,提供手机软件方案和主板设计,利润率并不算太高,中国的研发只是进入了 “伪上
54、游”。而朋友在欧洲的遭遇, 令张旭辉清楚认识到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弱点,他有了在国内做手机的想法。他的一个做手机的朋友,带着全线产品去德国慕尼黑参加电子产品展, 还未 等到开展,手机就全被没收,“应该是侵犯知识产权了吧,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技术,国外法律规范,没被罚钱就算不错了”。 张旭辉觉得中国企业这些三脚猫的功夫不长远,但为了追求技术升级投入巨资做芯片研发更是笑话。“那是烧钱的游戏。”财务总监张志宏说, 这种大项目在中国只能靠国有企业。自主研发,既没有资金保障也没有法律保障,“花了一大笔钱做研发,还未投入生产,市面上就有 了相同的东西,你说谁敢投这个钱”?张志宏觉得,做研发,有时候得靠点信念
55、, 更需要法律的完备,保障资本的高额回报。既然暂时无法进入产业链的上游,那就努力接近消费者。这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现实抉择, 尽可能多地扩展产业线,技术上难以升级,就在制造和营销上努力,能够做到产品升级已属 不易。2010年,张旭辉开始运作自己的品牌,正式进军国内手机市场。烧钱的游戏从2004年到2010年,由于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 手机产业链在中国迅速聚集, 中国业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一对夫妻,只需要在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转一圈, 就能 采购到生产手机所需的全部零件, 回家就能组装出一台手机。 除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该有 的都有了,但品牌的诞生非一日之功。谈话中,张旭辉反复说“罗
56、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他似乎在提醒自己别砸太多钱,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钱要慢慢烧。张旭辉不缺钱,所以花钱特别小心。 他是一个谨慎踏实的商人, 公司从创立自今未向银 行贷过一笔款,“财务相当稳健”。 张志宏目前正忙着准备公司IPO上市计划,却发现公司的信用为零,“没贷过款当然就没信用啦。如果不是为了上市,张旭辉还是不会向银行借 钱,“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前三四年主要是打市场,没想过一下子赚大钱。”今年下半年即将启动的品牌宣传计划,张旭辉准备先期投入1000万。“这可能还不及朵唯、OPPO-个省的月预算”,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过于保守的市场推广计划,但彳象OPPO那样一下子砸几亿去做市场,也不是张旭
57、辉的风格。此前,张旭辉从未在国内卖过手机,销量为零,这个“零”的起步并不容易,用张旭辉自己的话说“完全不知道客户在哪里,连广告都不知道怎么投。他可能需要一个确定的市场信号,钱不能白花。对中小企业来说,做研发和做市场都是烧钱的游戏,即便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低端路线,市场推广也花费不菲。波导狂轰滥炸的广告战略,并未获得良好的品牌认可度,农民嫌贵、白领嫌土,大量的广告投入之后没有销量的明显提升,最终导致巨额亏损。张旭辉的谨慎不无道理。剩者为王市场在哪里?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对此一无所知。在中国商界,像史玉柱和马云一样, 特别善于发动“人民战争”,抢占二三线市场的商人,被视为常胜将军。无数成功的案例,
58、 不断教育中国商人:“便宜才是硬道理, 只有便宜才能占领市场。”这就是中国市场的制胜 法则。“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套用林肯的这句名言,“有什么样的市场, 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如果市场对产品的最大要求是便宜,企业便生产便宜的产品,这是市场规律下企业的正常选择。谈话中,张旭辉不停拿自己的手机敲击桌面,似乎想证明他的手机很结实,和诺基亚一样耐用。国内大多数的手机厂商,为了活下去,必须做出更便宜的手机,才能给渠道商更大的利 润空间,“卖得多才能赚得多”,因此,扩大产能追求销量是中国手机企业的另一个怪圈。但亲历过2006年国有手机企业大出血清理库存,也目睹了 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内企业
59、订单往下掉的灾难,张宏志对扩大产能持保守态度,“三五天没一个客户上门,多少工厂的流水线就躺在那晒太阳”,制造成本扩张成为企业的潜在危机,应该通过控制产能增长速度来防范这种风险。因为便宜,所以必须依托于量的支撑, 这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日本的消费者以挑剔著称,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 因此培养出品质优良价格高昂的“日本货”;美国消费者要求实用和价格适中, 因此培养出规模化企业和性价比高的“美国货”。 因为中国人的勤 奋和规模化效应,中国曾一度被分析师们看好,认为中国独特的市场能够培育出既有日本品质又有美国价格的“中国货”,但尚在萌芽之中的中产阶层已日渐萎缩,中间市场无法成长,中国企业要不在低
60、端市场徘徊不前,要不在走向高端市场的过程中壮烈牺牲。“中国货”的命运不应由企业独自承担。从今年4月起,温州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团3家企业因老板出逃或经营不善濒临破产, 原因均指向资金链断裂。温州中小企业关闭潮和产业“空心化”的议论再次甚嚣尘上。只做销售的温州人历史地看,温州中小企业是一支非常强劲和有生命力的队伍,在过去的30年里,温州也从穷乡僻壤崛起成为民营经济活跃和发达地区。然而,温州一直没有成为品牌缔造者,走到产业链上游,反而一步步走向“空心化”。这是为什么呢?在温州做外贸的企业家孔卫红看来,本质上还是内因,温州模式没有把自己的产业链真正地建立起来。 “他们的关注点一直在做买卖上,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防排烟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直接驱动伺服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动叉车充电插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氨压机低压缸转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诺氟沙星注射液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套筒补偿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全球体育行业调研报告(第八期)-渐入佳境
- 2024至2030年有色金属加工设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微机控制高速三边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异戊酸苯乙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要点》
- 煤矿事故隐患治理月度总结专题会议记录
- 幼儿园中班社会:《安全过马路》 PPT课件
- 学前班数学6的加减法
- 复杂冠脉病变
-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 四级1 Colours课件
- atv31变频器说明书
- 普外科分层次培训计划
- 英文审稿意见汇总
- 儿童早期口腔健康管理-948-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 DLP投影机3D观看调试方法完美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