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中文名称: 中国哲学史(上、下)英文名称: Chinese Philosophy课程类别: 主干基础课开课院系: 哲学系学 分: 2学 时: 4 周开课学期: 秋季、春季中国哲学史课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哲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哲学门,成立于1912年,两年之后开始招生,课程以中国哲学为主。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沿用的仍然是旧的经学观念,哲学和历史的意义都比较缺乏。几年之后,胡适到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在西方历史和哲学观念的影响之下,写出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奠定了现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基本思路。20年代后期,冯友兰也曾在哲学系讲授中国

2、哲学史,其讲义构成了后来印行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基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冯友兰、张岱年、汤用彤、朱伯昆、任继愈等都集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新的环境之下,中国哲学史课程也开始重新设计,冯友兰、张岱年等开出了在新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课程。50年代,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大纲发表于新建设杂志,很长时间内成为全国大学讲授该课程的参照体系。60年代,由任继愈主编,北大哲学系学者为主,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全四册)。在张岱年主持下,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也编注了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全8册)。冯友兰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并撰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先秦和两汉部分。1972年,由汤一介先生主持

3、,中国哲学史组编写了中国哲学史教材讨论稿(上、下),以及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70年代后期,在楼宇烈主持下,全面修改中国哲学史讨论稿,198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署名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同时,由朱伯昆负责,中国哲学史教研室还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01年,中国哲学史再次全面修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其主要教学内容是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线索,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哲学传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哲学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所以课程内容的设计,以有效地反映这

4、一主题为目的。我们以哲学问题为基本的框架,如宇宙论、知识论等,以概念、命题为基本的对象,通过清晰地讲授,力图揭示中国哲学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就课程内容的设计而言,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受到僵化教条的影响,显得有些生硬。同时也存在着不加分析地用西方哲学问题取代中国哲学问题的情形,妨碍对中国哲学传统的正确理解。近20年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注意对于中国哲学精神和特点的把握。我们把这些研究的进展体现到教学内容的改变之中,比较注重对中国哲学自身特点的理解和体会。力图重建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以及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系统。这当然不是排斥西方哲学的模式,事实上,我们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经常注意

5、从中西哲学对比的角度来思考哲学问题的共性和个性,以了解人类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和中国理论思维的特点。中国哲学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但中国哲学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既是理论思维的锻炼过程,又是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在讲授中,我们针对中国哲学的这个特点,特别注意把知识传授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儒家,就是一个特别重视道德修养的学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于人的本质的一种理解。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学问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哲学主张和生活是一致的,我们也很注意介绍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式生活。所以中国哲学的学习经常会引起学生的某种亲切感,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近,并有意识地在生活

6、实践哲学道理。我们有时候会组织学生参观和哲学家有关的遗迹,在怀古之中加深对中国哲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历史沿革: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的一个传统特色课程,也是哲学系历史最悠久的课程,其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凝聚着中国哲学教研室几代学人的心血。早在1914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的专业教学中,讲授中国哲学史的教授有陈黼宸、马叙伦、陈汉章、胡适。当时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及其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现代学术方法应用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开端,开创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先河,也奠定了现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础。知名学者陈钟凡、冯友兰、顾颉刚等,当时都曾研习这一优秀课程。20世纪20年代

7、以后,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汤用彤、容肇祖等人纷纷应邀来北大哲学系任教,开设中国哲学课程,为完善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内容,提高研究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冯友兰开设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为“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冯友兰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和史料学课程将思想研究与原典讲读相结合,是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教学上的一大突破。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经北京大学校长批准,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了中国哲学史组,冯友兰出任组长,朱伯崑任秘书。195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冯友兰任主任,朱伯崑任秘书,后张岱年任副主任。这个

8、时期,在新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冯友兰和张岱年开设了新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其教学大纲发表于新建设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参考体系。1957年,中国哲学教研室推动了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讨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1961年,高等教育部组织学者进行教材编写。当时教材编写组以中国哲学教研室学者为主,参加者有冯友兰、任继愈、孔繁、汤一介、邓艾民、卢育三、楼宇烈等。他们共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全四册)、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历代哲学文选等等。这些教材为推动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获得社会广泛的好评。现在中国哲学史课程的两本教材,

9、是“文革”以后,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几代人几经修改后的成果。1972年,由汤一介主持,张岱年、朱伯崑、邓艾民、孔繁、楼宇烈、邹本顺编写了中国哲学史讨论稿和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成为中国哲学史教学的主要教材。1980年楼宇烈主持全面修改了中国哲学史讨论稿,该书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朱伯崑负责了对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的修改,改名为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当时参加的学者有汤一介、李中华、魏常海、王守常等人。2001年,中国哲学史由许抗生、陈来、李中华、张学智、王守常、王博、杨立华等学者修订,最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北京大学哲学教材系列”之一。现在,中国哲学史课程由李中

10、华、张学智、王博三位老师负责。他们在继承中国哲学教研室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今本科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几代学人严谨的学风、深邃的思想和不断创新的追求。目录基本目的课程大纲详细大纲考核办法习题思考基本目的揭示先秦至近代中国哲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线索、规律和内容;介绍中国古代主要哲学家的著作、思想及其前后继承关系和思想异同;评述中国哲学基本范畴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其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回到顶部课程大纲:一、 导言二、 孔子三、 老子四、 墨子五、 孟子六、 庄子七、 惠施和公孙龙八、 易传九、 荀子十、 韩非子十一、董仲舒十二、汉代的经学十三、王充十四、王弼十五、阮籍与嵇康

11、十六、裴頠与欧阳建十七、郭象十八、慧远与僧肇十九、道教哲学二十、隋唐佛教二十一、经学与儒家二十二、周敦颐与二程二十三、张载二十四、朱熹二十五、陆九渊二十六、王守仁二十七、罗钦顺与王廷相二十八、李贽与方以智二十九、王夫之三十、颜元三十一、戴震回到顶部详细大纲:中国哲学史 教学大纲一、导言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二、孔子孔子与儒家、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三、老子老子与道家、天道与道、反与弱、无为与自然、儒家价值的批评四、墨子墨子与墨家、兼爱与“仁”的反省、尚贤与尚同、非乐与节葬、天志与明鬼、三表五、孟子孔孟之间、 性善论、尽心说、 仁政、圣人论六、庄子隐士与

12、庄子、 道与物、心灵与形体、齐物论、逍遥游七、惠施和公孙龙名家、 历物十事、 白马论、 坚白论、 指物论八、易传儒家的新方向、 两套语言、 道器之间、 三才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九、荀子儒家的分化、 性恶论、 天论、 礼与人道、 正名、 虚一而静十、韩非子法家、 法 术与势、 道与理、 历史十一、董仲舒汉初的儒家与道家、 大一统、 德与刑、 天人感应、 名论、 性与情十二、汉代的经学经典与经学、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谶纬十三、王充元气、 自然无为、 实知与知实、 性与命十四、王弼所谓玄学、 以无为本、 名教与自然、 得意忘言十五、阮籍与嵇康竹林七贤、 越名教而任自然、 声无哀乐十六、裴頠与

13、欧阳建贵无与崇有、 济有者皆有、 言尽意论十七、郭象玄学与庄子、 从山林到庙堂、 独化、 性与命、 玄冥之境、 名教与自然十八、慧远与僧肇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因果学说、 神不灭论、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十九、道教哲学五斗米道与道教的成立、 葛洪与抱朴子、 陶鸿景、 唐代的老子注二十、隋唐佛教天台宗、 唯识宗、 华严宗、 禅宗二十一、经学与儒家五经正义、 韩愈、 李翱、 儒家与佛教二十二、周敦颐与二程儒学的复兴、 太极、 诚、 天理、 人性二十三、张载气论、 一物两体、 心统性情、 人性二十四、朱熹理学、 理与气、 太极与理一分殊、 心、性与情、 格物致知、 理欲之辨二十五、陆九渊心学、 心

14、即理、 格物、 朱陆之辩二十六、王守仁理学的反动、 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二十七、罗钦顺与王廷相气论的传统、 理在气中、 心性、 知行二十八、李贽与方以智童心说、 质测与通几、 随、泯、统二十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 日新之化、 能必副其所、 习与性成、 理势与历史三十、颜元理气融为一片、 习行格物、 功利学派三十一、戴震气化即道、 血气心知、 理存于欲、 理学与朴学回到顶部考核办法:期中测试以撰写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采取开卷方法,重在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法,考察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把握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占总成绩的

15、70% 。回到顶部习题思考:第一讲:1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2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3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1. 孔子的仁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实现仁?2.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3.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第三讲:1.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2.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3.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议。第四讲:1. 墨子的兼爱学说有什么特点?2. 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3. 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内容?第五讲:1. 什么是“四端”?2. 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3. 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第六讲:1庄子与隐士有什么关系?2庄子对

16、道与物的看法。4 谈谈齐物论的主要思想。第七讲:1. 惠施“历物十事”具体包括那些方面?2. 谈谈公孙龙的白马论?3. 惠施与公孙龙思想有什么不同?第八讲:1. 谈谈易经与易传的关系。2. 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3.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第九讲:1.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2. 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3. 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第十讲:1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2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3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第十一讲:1. 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2. 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3. 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4. 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17、第十二讲:1.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2. 谈谈谶与纬的区别?第十三讲:1. 谈谈王充的元气论。2. 王充的效验思想。3. 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第十四讲:1. 玄学是如何产生的?2. 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3. 如何理解“得意忘言”?第十五讲:1. 谈谈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2. 论述嵇康的“声无哀乐”思想?第十六讲:1. 比较贵无与崇有思想?2. 谈谈欧阳建的“言尽意”思想。第十七讲:1. 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2.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3. 性与命在郭象哲学中有什么不同?第十八讲:1. 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2. 僧肇是如何论证“物不迁”的?3. 谈谈僧肇的

18、“不真空论”。第十九讲:1. 道教是如何形成的?2. 论述葛洪的主要思想?3. 唐代道教有那些代表人物?第二十讲:1.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2.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3.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4.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第二十一讲:1. 论述韩愈的“道统”学说。2. 论述李翱的“复性”思想。第二十二讲:1. 论述周敦颐的太极观?2. “诚”在周敦颐哲学中占有什么地位?3. 谈谈二程的人性学说。第二十三讲:1. 谈谈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2. 论述张载的“一物两体”思想。3. 张载的人性论有什么特色。第二十四讲:1. 论述朱熹的理气观。2. 评论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3. 谈谈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4. 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第二十五讲:1. 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2. 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第二十六讲:1. 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2. 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3. 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第二十七讲:1. 谈谈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