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常见急诊疾病临床诊断1-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课件_第1页
超声检查在常见急诊疾病临床诊断1-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课件_第2页
超声检查在常见急诊疾病临床诊断1-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课件_第3页
超声检查在常见急诊疾病临床诊断1-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课件_第4页
超声检查在常见急诊疾病临床诊断1-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检查在常见急诊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二院广东省中医院B超室 沈 嫱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一)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1) 检查实质性脏器的: 大小(径线值) 形态特征 边界、边缘的光滑、清晰程度 脏器内部回声 内部支持结构和管道 结构(如:血管等)。 内部光点密度、粗细、 亮度、分布等。(2) 检测某些囊性器官(如胆囊、膀胱等)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3) 检查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状态,包括对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及闭塞性血管病等的诊断。(4) 检测脏器内各种局灶性病变的物理特性。 鉴别局灶病变是实性、囊性、还是混合性,部分还可鉴别良、恶性

2、。(一)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1超声穿透性差。 超声遇到骨骼、结石、钙化等密度大的介质时,声阻抗大,超声被完全反射回去,其深层因无声能而呈无回声平直条状区。 对含气器官如肺、肠道,因声阻抗差大而反射率几乎等于100%。 所以超声遇气体、骨骼,难达其深层。 (二)超声检查的局限性(缺点) (二)超声检查的局限性(缺点)2.由于超声本身的一些复杂物理效应,如旁瓣效应、侧后折射声影、侧壁失落效应、镜像效应、混响效应、折射重影效应等,常在超声图像中伴生,造成图像伪差。 若超声诊断医生经验不足,可导致错误分析、诊断。(二)超声检查的局限性(缺点)3.仪器的优劣对超声的分辨率也有很大影响。 经体腔和经体表探头

3、相比,经体腔探头一是探头频率高,分辨率高;二是排除肺内气体或肠腔内气体的干扰,图像清晰度高。如子宫内膜病变用阴道探头,前列腺病变用直肠探头,均比经腹壁的探头分辨率高。 (二)超声检查的局限性(缺点) 对肥胖、肺气肿、腹胀等条件困难的患者,影响二维图像质量。 一、心瓣膜病及其并发症的超声表现 (一) 二尖瓣狭窄(MS) 90%以上属风湿性,少数为先天性。 二尖瓣前叶曲线呈城墙样改变 频谱多普勒:二尖瓣狭窄时于二尖瓣口 LV舒张期见增宽充填高速频谱,常为1.42.4m/s。 彩色多普勒(CDFI):见MV口于舒张期橙红色光亮彩流喷向LV。根据二维测二尖瓣瓣口面积,估计二尖瓣狭窄程度:重度MS :

4、1.5平方厘米(二)二尖瓣关闭不全(MI) 常见于: 风湿性; 非风湿性见于二尖瓣脱垂(MVP)、 乳头肌撕裂、 部分腱索断裂、 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瓣膜穿孔, 老年性退行性变时瓣环钙化、 扩张, 冠心病致乳头肌功能不全等。MI时,左、右室容量超负荷征,LA、LV增大,搏动增强。 二维超声:可见瓣膜关闭不拢现象,但假阳性率较高。风湿性病变有瓣膜增厚特征。 PW:MV口LA侧可获收缩期向下返流频谱。 CDFI:MV口LA侧见收缩期蓝色为主返流彩图。 二尖瓣关闭不全(三)二尖瓣脱垂(MVP) 二维超声见: MV形态松软肥厚、过长,运动活跃; 瓣叶于收缩期向LA呈弓背状凸入,超 过瓣环连线水平; 重度脱

5、垂,出现MI的表现。 腱索断裂 常见病因 腱索退行性病变、乳头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外伤、风湿性心瓣膜病等。腱索断裂将导致二尖瓣返流,其严重程度与腱索断裂的部位、范围有关。腱索断裂伴MV关闭不全(四)主动脉瓣狭窄(AS) 分: 先天性 后天性:包括风湿性、动脉硬化、 老年退行性变等。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分: 先天性:如二叶瓣、四叶瓣等。 后天性:包括风湿性、梅毒性、老年退行性变、感 染性心内膜炎致AV穿孔、撕裂、脱垂所致。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半定量: 轻度:彩图未超过MV前叶瓣尖。 中度:彩图超过MV前叶瓣尖水平。重度:彩图达到心尖部。二、冠心病,急性心肌

6、梗塞及其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表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伴不协调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运动减弱 运动消失 矛盾运动常见把左室壁划分为16个节段,分为: 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后壁(基底段、中间段) 各节段与冠脉供血支的关系:前间隔、前壁、心尖部左前降支供血;左室侧壁左旋支供血;后间隔右冠状动脉供血;后下壁由后降支(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供血。 严重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塞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心脏扩大、整体心

7、功能减低、室壁瘤形成、心室壁破裂、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心肌梗塞的并发症(1) 室壁瘤 由于梗塞区心肌变薄,心室内压力使其逐渐向外膨出所致。表现为局部膨出处变薄,回声增强,收缩功能消失,室壁瘤与心室壁有连续性。 冠心病,室壁瘤形成心肌梗死的并发症(2) 假性室壁瘤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穿孔后,局部心包和血栓等物质包裹血液形成的一个与左心室相通的囊腔。 假性室壁瘤的壁与心室壁无延续性,分界清楚。假性室壁瘤三维超声心肌梗死的并发症(3) 室间隔穿孔 :可见室间隔肌部回声连续中断。心肌梗死的并发症(4) 乳头肌断裂 表现为二尖瓣瓣尖部可进入左心房,二尖瓣叶呈连枷样运动,前后叶不能对合。断裂的前乳头肌附

8、着于二尖瓣前叶彩超:二尖瓣重度返流收缩期二尖瓣闭合时可见断裂的前乳头肌附着于二尖瓣前叶(连枷样运动)舒张期二尖瓣开放时可见断裂的前乳头肌附着于二尖瓣前叶心肌梗死的并发症(5) 心室内血栓形成 血栓以心尖部最常见,可见左心室腔内出现反射光团,有明显的血栓边缘,血栓附着处的室壁常有矛盾运动。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细菌、真菌等侵犯心内膜、心瓣膜及腱索,并在其上生长繁殖,形成赘生物。绝大多数继发于原有心脏病变,也有少数发生于原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性感染征象、栓塞及血管病损、原有心脏杂音发生改变或原无杂音而近期内发现杂音。 超声的基本特征为赘

9、生物形成,可表现为蓬草样、绒毛状、面絮状异常回声,时间较长则见点状或团块状增强回声,可使瓣膜穿孔、撕裂、脱垂等而出现MI、AI等。 赘生物 好发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也可发生于三尖瓣,肺动脉瓣很少见。二尖瓣赘生物四、心包积液及急性心包填塞的超声表现 心包积液 正常心包腔内有1030ml液体起润滑作用, 50ml可诊断为心包积液。超声声象图上见心包脏层与壁层分离,中间出现液性暗区,心包壁可见有增厚表现。 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见悬吊在大血管下的心脏出现摇摆现象。 心包积液量的估计 液性暗区 积液量 少量心包积液:舒张期LVPW之后 10mm 100200ml中量心包积液:舒张期LVPW之后 1020m

10、m RVAW之前 20mm RVAW之前 10mm 5001000ml心包大量积液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是心包积液的主要并发症,它是心包内压急剧上升,以致妨碍了心室的舒张和充盈,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及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的心脏受压综合症。 心包填塞与积液量关系不大,与积液形成的速度有关,短时间内快速形成的积液,积液量200ml以内也可发生心包填塞。 前壁侧壁心梗伴心尖部室壁穿孔,心包积血伴血栓形成,心包填塞五、肺动脉血栓栓塞(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内源或外源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与病理生理病症。肺血栓栓塞栓子多来源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基本超声心动图改变(急性肺原性心脏病,肺栓塞间接诊断条件)肺动脉压增高: 轻 3040mmHg,中 4070 mmHg,重 70 mmHg(通过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估测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最大返流速度估测肺动脉舒张压)右心阻力负荷增大: 右心增大,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