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安规案例分析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1.gif)
![变电安规案例分析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2.gif)
![变电安规案例分析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3.gif)
![变电安规案例分析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4.gif)
![变电安规案例分析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7feb8b41097424e4108b7d9b605b546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电安规案例分析题案例 1. 吊车作业时撑脚不稳固而倾斜,压坏 220kV 母线。某 220kV变电站段母线部分刀闸进行更换(母线所有断路器上母线运行,旁路 290 号断路器带 263 号断路器)。1 月 13 日上午 10 时 19 分, 当在吊装拆除 2632 号刀闸的A 相隔离开关时(没有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吊车左侧脚架下沉,整体向左侧工作面倾斜,吊车臂下压至段管形母线的C 相,致使 2632 号刀闸间隔管形母线支持绝缘子断裂和母线移位。同时,吊车起吊绳在吊车整体倾斜中,触及段母线A 相,A 相管母线受力后,2632 号刀闸间隔管形母线支柱绝缘子断裂,A 相管形母线下落到相邻间隔
2、220kV 2632 号断路器引线上,从而造成在其旁边带电运行的段母线短路。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17.1.5.5、17.2.3.2、17.2.3.3、17.2.1.4吊车在工作前,其左侧脚架没有置于坚实的地面上,没有针对地面情况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造成吊车在工作中发生严重倾斜。在变电站邻近带电设备进行吊装作业,没有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吊车在起吊时没有进行试吊,没有事先发现吊车支撑受力存在的问题。案例 2. 设备由检修转运行操作中带地线送电。2009 年 2 月 27 日,一座 220kV 变电站,35kV 配电设备为室内双层布置, 上下层之间有楼板,电气上经套管
3、连接。当日进行2 号主变压器及三侧断路器预试,35kV 母预试,35kV 母联断路器的 301-2 刀闸检修等工作。工作结束后在进行“35kV母线由检修转运行”操作过程中,21 时 07 分,两名值班员拆除 301-2 隔离开关母线侧地线(编号 20 号),但并未拿走而是放在网门外西侧。21 时 20 分,另两名值班员执行“35kV 母联 301 断路器由检修转热备用”操作,在执行 35kV 母联断路器 301-2 隔离开关断路器侧地线(编号 15 号)拆除时,想当然认为该地线挂在 2 楼的穿墙套管至 301-2 隔离开关之间(实际挂在 1 楼的 301 断路器与穿墙套管之间),即来到位于 2
4、楼的 301 间隔前,看到已有一组地线放在网门外西侧(由于楼板阻隔视线,看不到实际位于 1 楼的地线),误认为应该由他们负责拆除的 15 号地线已拆除,也没有核对地线编号,即输入解锁密码,以完成五防闭锁程序,并记录该项工作结束,造成 301-2 隔离开关断路器侧地线漏拆。21 时 53 分,在进行 35kV 母线送电操作,合上 2 号主变压器 35kV 侧 312断路器时,35kV母母差保护动作跳开 312 断路器,造成带地线送电的恶性误操作事故。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5.3.6.2,5.3.6.5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未核对地线编号,误将已拆除的 301-2 母线侧接
5、地线认为是 301-2 断路器侧地线,随意使用解锁程序,致使挂在 301-2隔离开关断路器侧的 15 号接地线漏拆。设备送电前,在拆除所有安全措施后未清点接地线组数,也没有到现场对该回路进行全面检查,把关不严。该站未将跳步密码视同解锁钥匙进行管理,致使值班员能够随意使用解锁程序,使五防装置形同虚设。案例 3. 变电站设备年检工作中人身触电死亡。2009 年 5 月 15 日,单位按计划进行 10kV段部分设备年检,办理了“开关班 0905004”第一种工作票,主要工作任务为:10kV 桃建线 314、桃南线312、桃杰线 308、桃北线 306、桃天线 302 开关柜小修、例行试验和保护全检,
6、桃南线 312、桃杰线 308、桃北线 306、桃天线 302 开关柜温控器更换, 3X24TV(电压互感器)本体小修和例行试验等工作。8 时 30 分,变电站工作许可人罗与工作负责人谭办理完成工作许可手续。8 时 40 分左右,工作负责人谭召开开工会,进行任务布置与安措交底(未宣读工作票上,由工作许可人填写的“补充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和安全措施”栏内“3X24TV 后门内设备带 10kV 电压”安全注意事项)。工作开始后,工作负责人谭安排易进行 312 间隔检修,安排刚进行 314 小车清扫,由蔡用专用扳手打开302、306、308、312、314 等 5 个间隔的后柜门,由张进行柜内清扫。
7、蔡打开5 个柜门后,把专用扳手随手放在 312 间隔的后柜门边的地上,随后到屏前协助易进行 312 间隔检修。刚完成 314 小车清扫工作后,自行走到屏后,移开拦住 3X24TV 后柜门的安全遮栏,用放在地上的专用扳手卸下 3X24TV 后柜门 2 颗螺丝,并打开后柜门准备进行清扫。9 时 06 分,3X24TV 后柜内的母排B 相对刚人体放电,刚被击倒在开关柜旁。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7.5.8,6.5.1,6.5.3,5.3.5.3,5.3.5.5(1)刚(死者)在工作中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擅自移开3X24TV 开关屏后所设安全遮栏,并无视3X
8、24TV 屏后门上悬挂的“止步,高压危险”警示, 错误地打开 3X24TV 后柜门,造成触电。工作负责人谭开工会上的安全交底有遗漏,对工作票上的“3X24TV后门内设备带 10kV 电压”漏交待;对现场工作人员监护不到位。(3)3X24TV 开关柜后门不具备“五防”闭锁功能,又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案例 4. 在用户变压器安装计量表计工作中触电死亡。某日,供电公司计量班班长李安排王(死者)、张和刘前往中山路商业街配电房高压计量柜内安装计量表计。当天 8 时 40 分,王、张和刘到达某路商业街配电房。由于配电房门已上锁,王通过电话找到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山路商业街工地相关负责人邓,邓随即指派
9、工作人员黄(非电工)到达配电房为工作人员开门。王等进入高压配电室,来到计量柜前,并询问黄设备有没有电时, 黄答:“表都没装,怎么会有电!”(实际进线高压电缆已带电)。然后王吩咐刘从车上将工器具及表计等搬下车、张松开计量表计的接线端子螺丝,王自己一人走到高压计量柜前,打开计量柜门(门上无闭锁装置),将头伸进柜内察看柜内设备安装情况,高压计量柜带电部位当即对王头部放电,王触电后发出“啊”一声倒在地上。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5.3.5.3,6.1,7.1高压计量柜没有安装防误入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且在计量柜送电后未在柜门上加挂机械锁。工作前未进行现场勘
10、查,未弄清楚一次设备带电情况。在带电运行的高压计量柜上安装表计,没有填用工作票。现场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作前没有根据此项工作需要进入计量柜高压部分的情况,采取将高压设备停电、验电、接地等安全技术措施。王在无人监护情况下,一人打开高压计量柜的柜门,并将头伸进柜内。案例 5. 在复电操作中违章作业,触电死亡。7 月 1 日 00 时 51 分,电业局停电处理“110kV 高湖变电站 3 号主变压器 6032 隔离开关发热缺陷”,3 时 05 分缺陷处理完毕。3 时 25 分调度下令南郊集控所复电操作。现场操作监护人为刘、操作人为王,协助人为黄。南郊集控所所长潘和副所长刘于前日 23 时就已到达
11、现场, 以加强现场监督。4 时 26 分执行“10kV 工农路 652 断路器由冷备用转热备用”操作,当操作人王操作到第三项时发现 6522 隔离开关合不上,王认为自己力气不足,请副所长刘帮忙又去试合一次,还是合不上。所长潘就让现场人员停止操作,随即从操作人手上取走电脑钥匙去主控室。4 时 35 分,潘带着电脑钥匙返回 10kV 开关室,并独自一人使用电脑钥匙将 652 断路器下柜门打开,进入柜内检查,造成 6522 隔离开关线路侧带电部位对人体放电。即送医院抢救,于 6 时 30 分由院方宣告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5.3.6.5,5.1.4,4.5在操
12、作过程中所长擅自解锁开启高压配电设备柜门,并进入柜内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需要打开高压柜柜门检查时没有使用工作票。在现场的其他人员看到所长参与工作,在没有监护情况下解锁打开高压柜柜门等违章行为没有制止。案例 6. 用户新安装设备验收工作中人身触电死亡。2010 年 9 月 26 日 8 时 30 分,应业扩报装客户要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马安排吕联系相关人员,组织对用户新安装的800kVA 箱变进行验收。10 时 55 分,吕带领验收人员县供电公司计量中心吴、李、生技部熊和施工单位李4 人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吕与客户负责人联系,到现场协助验收事宜。稍后,现场人员听到“哎呀”一声
13、, 便看到计量中心李跪倒高压计量柜前的地上,身上着火。经现场施救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于 11 时 20 分确诊死亡。经调查,9 月 17 日,施工人员施工完毕并试验合格,因客户要求送电,施工人员擅自对箱变进行搭火。9 月26 日,计量中心李独自一人到高压计量柜处(工作地点),没有查验箱变是否带电,强行打开具有带电闭锁功能的高压计量柜门,进行高压计量装置检查,触及带电的计量装置 10kV C 相桩头。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7.5.3,6.5.1,6.5.2,5.3.6.5李在明知计量柜门被闭锁情况下,未经许可擅自解锁打开计量柜箱门。计量中心李到现场后,在还未开工,未经工
14、作负责人许可、在无人监护情况下擅自开始工作。用户没有经供电公司同意、擅自将尚未验收的箱变送电。且在箱变送电后没有在箱变及计量箱上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案例 7. 在检修过程中擅自打开高压柜后柜门,触电死亡。2013 年 4 月 12 日 9 时 40 分,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工作负责人焦、工作班成员叶、刘到达35kV 堂邑变电站,处理10kV 罗屯线 456 断路器遥控跳闸后合不上缺陷。在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焦召开开工会,强调 10kV 罗屯线有电,不得打开 456 开关柜后柜门。经过反复调试,10kV 罗屯线 456 断路器仍然机构卡涩,合不上。20 时 10 分,焦、叶两人在
15、开关柜前研究进一步解决机构卡涩问题的方案时,刘擅自从开关柜前柜门上取下后柜门解锁钥匙,移开围栏,打开后柜门欲向机构连杆处加注机油,当场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7.5.8,5.3.6.5,5.3.5.5,6.3.11.2(1)工作班成员刘在工作中擅自移开围栏,擅自解锁开启开关柜后柜门作业。(2)10kV 罗屯线开关柜(1997 年产的XGN210 型开关柜)五防闭锁不完善。开关柜在断路器停电而线路带电的情况下,无法闭锁开关柜后柜门。工作负责人焦监护责任不落实,焦在与叶研究进一步解决机构卡涩问题的方案时,注意力分散,造成刘失去监护。解锁钥匙保管不当
16、。案例 8. 检修工作中打开开关柜门被电弧灼伤。某日,供电公司对220kV 变电站 1 号站用变压器及某 316 断路器、316 断路器电缆、316 保护仪表进行预试检验工作。10 时 10 分,运行值班人员对检修设备执行停电、接地等安全措施后,会同工作负责人熊到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现场已将316 开关柜前、后的下层柜门打开,工作票上已经注明“3161 隔离开关靠 10kV 母线侧带 10kV 电压”)。10 时 24 分,控制室喇叭响,警铃响,1 号主变压器 310、308、314 断路器跳闸。经现场检查, 发现周、熊被电弧烧伤。事后调查得知:当天工作负责人熊未召开开工会。在对316 断路
17、器进行检修时,工作负责人熊和工作班成员周共同将有电的XGN9-10-041 型开关柜上层柜门打开(上层柜门上未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标示牌),周进入10kV 带电母线及 3161 隔离开关柜内时导致放电。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6.5.1,6.3.11.5a,5.3.5.5a,7.5.3(1)工作负责人对当天工作的停电范围不清楚,没有弄清楚带电部位。尽管工作许可人在工作票上注明:“3161 隔离开关靠 10kV 母线侧带 10kV 电压”,但工作负责人熊不清楚开关柜的上层柜为带电的10kV 母线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不完善。上层柜门上未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18、。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熊没有将工作票上注明的“3161 隔离开关靠 10kV 母线侧带 10kV 电压”这一危险点向周告知。工作班成员周在不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以及工作中的危险点的情况下就盲目参加工作。开关柜“五防”闭锁不完善。在母线带电的情况下,上层柜门没有被可靠闭锁。案例 9. 一次图与设备接线不符,造成工作人员触电死亡。某日,220kV 变电站收到进行“10kV 段电压互感器更换”工作。7 时23 分,变电站值班员完成将“10kV 段母线电压互感器由运行转检修”操作,在验明电压互感器确无电压并完成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后,工作许可人何与工作负责人徐办理了许可工作手续。开工会上
19、,工作负责人徐安排何、石更换电压互感器,袁、汪两人在 10kV 高压室外整理包装箱。8 时 30 分,高压室一声巨响, 1 号主变压器 10kV 低压后备保护动作,10kV 分段 931 断路器跳闸,1 号主变压器 10kV 侧 901 断路器跳闸。现场发现徐和石两人在 10kV 段母线电压互感器柜内被电击当场死亡,何严重烧伤,10kV母电压互感器柜烧损。事故后检查发现:设备厂家提供的 10kV 手车式母线电压互感器柜,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一次接线与设计图纸以及技术协议不符,未将10kV 母线避雷器接在母线设备间隔高压熔丝小车之后,而是将 10kV 避雷器直接连接在10kV 母线上(见图 1、图
20、2)。导致拉出10kV 母线电压互感器高压熔丝小车后,10kV 避雷器仍然带电。由于电压互感器与避雷器共同安装在10kV 段母线设备柜内,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触碰到带电的避雷器上部接线桩头, 造成人员触电伤亡(见图 3)。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6.2,6.3.11.1,6.3.11.2,6.3.11.3,6.4.1.1, 7.2.1供货厂家未按照设计图纸和设备订货技术协议的要求供货,提供的10kV 母线电压互感器和过电压保护器一次接线与订货要求的设计图纸不一致,错误将避雷器直接接在 10kV 母线上,又没有作任何声明。供电公司验收把关不严,在到货验收和交接验收时,都
21、未能及时发现 10kV 母线电压互感器柜内一次接线错误。现场运行主接线图与 10kV 母线电压互感器柜内一次实际接线不一致,为事故留下隐患。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票签发人对工作设备对象情况不清楚,工作票停电范围不准确,安全措施布置不到位。工作许可不全面。工作许可过程中,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均未对工作范围内的避雷器是否带电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发现避雷器带电的隐患。案例 10. 日,某 110kV 变电站进行 326 电容器开关柜检修工作,工作任务为 326 电容器开关柜断路器、电缆、电容器、电抗器小修、预试以及保护校验。9 时 55 分,工作许可人曾在会同工作负责人谢检查 326 电容器开关柜的安全措
22、施期间,并交待注意事项:“10kV 母线带电,326 开关柜上网门 10kV 母线带电”。10 时 0 分,开始工作,电缆耐压试验结束后谢发现326 开关柜内有响声,让贺找来继保人员王进行检查。王某现场查看后告知由于母线带电,电压继电器励磁会发出声音,属正常现象。王在返回控制室途中听到身后“嘭”的一声,连忙跑回326 柜前,发现小车柜内活门打开,谢跪倒在326 小车柜内,谢经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6.5.2,6.5.3,7.5.4,7.5.8安全措施布置不完整。工作许可人将高压开关柜内手车开关拉出后, 未在开关柜内上下活门挡板处设“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23、。工作中失去监护。工作负责人谢在无人监护下作业。工作负责人谢在部分停电、作业人员分散的情况下参与作业。谢违章作业,擅自打开开关柜内的活门挡板。案例 11. 110kV 变电站微机五防系统检查消缺及 35kV 川X 联线 56 间隔、110kV 川Y 线 89 间隔线路带电显示装置检查工作。8 月 9 日,工作负责人曹持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带领工作班成员赵到达变电站。10 时 10 分, 工作许可人张向曹交待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后,曹与赵开始工作。因川X 联线线路带电显示装置插件损坏,缺陷未能消除。13 时 15 分, 检查工作结束,工作负责人曹离开工作现场,准备办理工作终结手续。13 时 30
24、分,尚留在高压设备区的赵怀疑是感应棒的原因造成带电显示装置异常,于是擅自登上 35kV 川X 联线 562 隔离开关构架。赵因与带电的 562 隔离开关线路侧触头安全距离不够,发生触电。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6.3.2,6.3.3e,6.5.2,6.6.5赵超出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范围,登上带电的 35kV 川X 联线562隔离开关构架,与带电部位没有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工作负责人工作完成后,在离开现场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前,没有要求工作班成员离开高压设备区。工作无人监护。赵在工作负责人宣告工作结束后,滞留高压设备区,并且在无人监护情况下进行检查带电显示装置感应棒的工作。案例
25、 12. 某日,变电公司到变电站进行工作,工作内容为 110kV 城辛二 115 断路器及电流互感器的预试。工作人员进站后,工作负责人马去值班室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工作班成员刘等三人到 110kV 115 断路器前做试验的准备工作(此时 115 断路器仍在运行)。当接好绝缘电阻表相线和屏蔽线后,工作人员刘想校对绝缘电阻表的准确度,就摇动绝缘电阻表对工作人员王说“摇一下”。此时王 认为是要测量断路器绝缘,就举起了带绝缘电阻表线的绝缘杆,在接近过程中,绝缘电阻表线对 110kV 115 断路器A 相三角箱放电,造成 110kV 4 号母差保护动作,110kV 4 号母线停电。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
26、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6.4.1,6.3.11.5,6.5.1工作负责人马在去值班室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前,没有要求工作班成员在变电站门口等待,不能进入工作现场。工作班成员在未办理工作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作业现场。工作班成员未得到工作负责人同意(未开开工会)、未办理危险点确认手续、现场无监护人,且未检查现场是否已经布置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擅自开始工作。案例 13. 某日,高压试验班在某 220kV 变电站进行新建 2386 线断路器均压电容电容量试验,工作负责人为高试班班长郑。现场分工为王负责加压测试,周负责记录数据;郑负责拆、接高压侧试验引线。8 时 55 分,从B 相开始试验,9 时
27、30 分左右,做A 相断路器线路侧第二只均压电容试验,王加压记录下数据后,未呼唱试验结束,也未告知其他人员想再复测一下数据,又按下了仪器上的自动加压按钮,而此时郑自认为试验已完成,就擅自去拆试验引线,导致触电。郑随后瘫倒,17 时35 分经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6.5.3,14.1.6,14.1.7工作负责人参与工作,造成试验工作无人指挥、无人进行安全监护。郑在试验操作人员“未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放电、短路接地”的情况下,进入试验区域变更试验接线。试验操作不规范。试验操作人在再次加压时未通知所有人员离开被试设备,未得到试验负责人许可
28、;加压过程中未按规定高声呼唱。案例14. 供电公司检修工区试验班在110kV变电站进行出线电缆耐压试验。本次的工作负责人为李,工作人员为张、王。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张在未将被试验的电缆进行充分放电、未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更换试验引线,造成人身触电。试分析张为什么会被触电? 在该起事件中有哪些违章行为?正确答案:见变电安规15.2.2.4,14.1.7张被触电的原因为:因为电缆是一种大电容设备,当撤出所施加工作电压后,电缆中仍存有大量剩余电荷,该剩余电荷需要反复、多次放电才能放尽。在进行电缆预防性试验时,需要在电缆上施加大于工作电压的电压,如果试验后不按规定对电缆多次放电,将电缆中的剩余电荷放尽,则电缆上将存有很高的电压,工作人员一旦接触此高电压就可能造成人身触 电。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有:工作班成员张严重违章。张在更换试验引线时未戴绝缘手套、未对试验电缆进行充分放电、短路接地。案例 1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Z 45115-2024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直接与间接式主动显热储热系统特性
- GB/T 10816-2024紫砂陶器
- TAT-PEG-Cy3-生命科学试剂-MCE-8780
- O-Methylcassythine-生命科学试剂-MCE-5707
- 1-2-Distearoyl-3-palmitoyl-rac-glycerol-1-2-Stearin-3-palmitin-生命科学试剂-MCE-3544
- 2025年度解除竞业限制协议通知范本及注意事项
- 二零二五年度版果园承包合同: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自愿调解协议书-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协议书
- 2025年度共享汽车使用权授权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及换房新约
-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 工地试验室质量手册
-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 邮轮外部市场营销类型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效果评估指南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工程与伦理课程
- CKDMBD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 潮汕英歌舞课件
- 田字格模版内容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