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技术架构设计_第1页
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技术架构设计_第2页
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技术架构设计_第3页
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技术架构设计_第4页
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技术架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技术架构设计 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3371244 1项目概述 PAGEREF _Toc43371244 h 2 HYPERLINK l _Toc43371245 1.1项目背景 PAGEREF _Toc43371245 h 2 HYPERLINK l _Toc43371246 1.2建设单位概况 PAGEREF _Toc43371246 h 2 HYPERLINK l _Toc43371247 1.3建设目标 PAGEREF _Toc43371247 h 2 HYPERLINK l _Toc43371248 2项目建设依据 P

2、AGEREF _Toc43371248 h 2 HYPERLINK l _Toc43371249 3系统总体设计 PAGEREF _Toc43371249 h 3 HYPERLINK l _Toc43371250 3.1系统设计思路 PAGEREF _Toc43371250 h 3 HYPERLINK l _Toc43371251 3.2总体架构设计 PAGEREF _Toc43371251 h 5 HYPERLINK l _Toc43371252 3.3可靠性设计 PAGEREF _Toc43371252 h 7 HYPERLINK l _Toc43371253 3.4易用性设计 PAGER

3、EF _Toc43371253 h 7 HYPERLINK l _Toc43371254 3.5关键技术路线 PAGEREF _Toc43371254 h 11 HYPERLINK l _Toc43371255 3.6系统非功能性特征设计 PAGEREF _Toc43371255 h 22项目概述项目背景建设单位概况建设目标按照“功能优化、操作简便、权限明确、运行安全”的工作思路,以政务网为依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具体包括如下五大部分。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管理功能,利用平台实现内部协同办公。应用支撑层实现结构化数据资源、非 HYPERLINK

4、 /view/1994567.htm t _blank 结构化文档和互联网资源、各种应用系统跨数据库、跨系统平台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数据层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主要形式和有效手段,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符合统一数据标准的数据层,为信息共享和系统整合打好基础。基础设施平台为整个信息平台提供软硬件平台,提供网络、服务器、存储环境及通讯链路的支持,同时通过系统软件和平台支撑软件对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和运行环境上的保障。项目建设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

5、号)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2008)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18336-2001)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9385-1988)功能建模方法IDEF0(IEEE 1320.1-1998)信息建模方法(IEEE 1320.2-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保发19981号)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

6、567-198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17859-1999)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BMZ2-200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高层安全模型(GB/T 17965-2000)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GB/T 938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应用层结构(GB/T 17176-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开放系统安全框架(GB/T 187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通用高层安全(GB/T 18237)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1988电子政务数据元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计算机软

7、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设计思路系统总体框架必须既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又面向未来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标准化和开放性总体框架的各部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信部部颁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要具备较好的开放性,保证采用相关技术的软硬件能够随时无障碍地接入,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集中运行和统一维护管理。2、适用性和先进性充分考虑务的现状和发展,采用成熟、稳定、完善,并符合业界主流发展趋势的产品和技术,既满足当前应用需求,也满足未来3-5年业务和管理的需要。3、安全性和可靠性应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并结合应用的特点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

8、防病毒、防入侵能力。具备有效的认证、授权和审计机制,在权限分级和数据分级的基础上,能够对关键操作、敏感数据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对内外部攻击和滥用具备一定的检测和防御能力。软硬件资源需要保障服务管理业务应用的59(部分关键业务724)小时不间断、可靠运行,因此必须配备完善的可靠性措施设计,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包括数据库、主机、应用部署、网络等关键环节配备高可用性方案。在出现异常时,应用系统应有人性化的异常信息方便用户理解原因,或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案。4、高性能和高负载能力必须能够承载较大的应用运行负载,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响应能力,确保各类应用的高效运行。5、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要能够根据信

9、息化不断发展的需要,方便地扩展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具备支持多种应用的能力。同时可以根据应用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快速的调整,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6、经济性与投资保护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护系统运转,达到高效能与高效益的要求。尽可能保护已有系统投资,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系统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软件系统要实现系统初始化、操作员管理、安全管理、数据通信、系统维护、统计和打印等功能。数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编码规范及标准;系统建设要以高的性价比和效能比为原则;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既要考虑系统的冗余度和扩展余地,又要为系统在意

10、外、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应变能力留有应急备份的措施; 定期备份所有业务数据(包括处理后的报表),可设定定期备份时间、路径,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并对备份结果进行提示; 系统对运行状态进行日志监控记录,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日志查询功能;系统的处理应该满足多线程多用户的架构。本项目最大并发用户数100人。系统需具备支持300用户同时在线的能力。响应时限:系统现有的处理能力应满足未来35年的业务需求,系统的数据存储时间应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能满足实时调用和跟踪查询使用。同时单笔响应时限(不考虑带宽因素)应满足;系统的基本业务响应时限=0.1秒;单表简单查询响应时限=1秒;多表复杂查询响应时限=3秒;复

11、杂批处理响应时限=60秒;总体架构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设计出完整的信息指标体系,开发标准的信息转换接口。应用开发应采用目前流行的架构,包括但不限于J2EE、.NET等,提供详细架构说明。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设计遵循UML2.0规范,数据层设计须遵循XML1.0以上标准;并对需求变更和配置进行管理。所有文档都必须同时提供电子文档和纸质版本。软件交付时,须提供软件设计文档、代码文档、至少须提供数据字典和数据库详细说明文档、系统测试方案、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基础设施平台包括提供服务器系统、安全系统、存储与备份系统和基础软件,统一由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数据层包括管理数据库、协同办公数据库和地理信息

12、数据库。应用支撑层包括报表工具、日志服务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包含应用管理、业务管理等。“二纵”分别指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系统的建设依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有利于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性、正确性和科学性,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采取足够的措施,保障数据的存储、访问和传输等全过程的安全。应用软件应采用高效、可靠的措施保证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记录在各数据表中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应用软件设计要求层次化、模块化,做到层次清晰,模块合理,对其中的模块可灵活抽取替换,模块与模块之间关系明确。要方便业务的扩展和新增;在应用软件整体设计中,要求设计合理,基本模块保持

13、稳定;并且报表、参数定制灵活、全面。软件结构应具备扩充能力,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品种的增加,具有新业务品种的扩展接口;所有人机交互界面要求汉化、美观、易学易用,对于固定的输入选项应提供列表选择和快捷输入方式安全保障体系系统的建设保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涵盖了整个 中心城区非生活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一期)建设的所有领域,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保障信息化建设。 中心城区非生活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一期)的总体框架是以分层的思想进行设计的。基于层间松散的耦合关系,在已确定平台的总体工作模式和层间的相互关系后,只需专注于本层的设计,不必担心本层的设计

14、会影响他层,从而较少、甚至不关心他层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同时分层设计使得系统整体结构清晰、升级和维护工作更加容易、整体工作量相对较小、并且能对产生的错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更加合理和有预见性得规避风险。总体框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容可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改变而适当调整。可靠性设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硬件环境的稳定,通过对主机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充分分析,并对于主机的配置提出具体建议。这种配置主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主机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应用系统的稳定性,不会经常出现系统无法处理业务,经常出系统阻滞的现象。在

15、这方面系统通过对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及现有的应用架构与各个环节的结合,确保应用系统不会出现以上现象。在可靠性方面,一方面通过建立系统自动化的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同时通过运维保障机制来保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和可靠性,包括定期的巡检机制和日志的提醒及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等手段。总体体系架构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稳定性是评价体系架构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分离业务和框架,在设计本系统时,应充分利用这一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基础支撑平台,再在这个基础支撑平台上构造相关的业务系统。易用性设计界面一致性在界面设计中应该保持界面的一致性。一致性既包括使用标准的控件,也指使

16、用相同的信息表现方法,如在字体、标签风格、颜色、术语、显示错误信息等方面确保一致。显示信息的一致性包括标签提示、日期格式、对齐形式、字体、软件底色等应该保持统一、直观;布局合理化应注意在一个窗口内部所有控件的布局和信息组织的艺术性,使得用户界面美观。在一个窗口中按tab键,移动聚焦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tab的顺序是先从上至下,再从左至右。一屏中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布局力求简洁、有序、易于操作;鼠标与键盘对应应遵循的是可不用鼠标的原则,应用中的功能只用键盘也应当可以完成,即设计的应用中还应加入一些必要的按钮和菜单项。但是,许多鼠标的

17、操作,如双击、拖动对象等,并不能简单地用键盘来模拟即可实现;快捷键在菜单项中使用快捷键可以让使用键盘的用户操作得更快一些,在西文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中快捷键的使用大多是一致的。本系统中应用的快捷键在各个配置项上语义必须保持一致。其它快捷键使用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不常用的可以没有快捷键。界面设计原则延用性原则:我方将参考原有业务系统的界面风格,延用原有系统的操作习惯,包括界面布局、提示信息、快捷键等,让原先的业务软件的操作人员能很快的掌握新软件的使用。用户原则:软件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用户类型。划分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要根据使用用户的实际情况而定。确定类型后要针对用户类型的特点预测他们对不

18、同界面的反应。软件中的用户是所有处理的核心,不应该有应用程序来决定处理过程,所以软件界面应当由用户来控制应用,如何工作、如何响应,而不是由开发者按自己的意愿把界面操作模式强加给用户。信息最小量原则:软件界面设计要尽量减少用户记忆负担,采用有助于记忆的设计方案,同时提示信息或者显示信息尽量简单明了。帮助和提示原则:要对用户的操作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帮助用户处理问题。系统设计要有恢复用户操作失误的能力,给出用户恢复错误的帮助和提示信息。认知原则:根据用户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我们将根据以下几点对软件界面进行设计。一致性:即从任务、信息的表达、界面控制等方面与用户理解熟悉的模式尽量保持一致(如,业务的操

19、作习惯和规范)。兼容性:在用户期望和界面设计的现实之间要兼容,要基于用户以前的经验。适应性:用户应处于控制地位,因此界面应在多方面适应用户。指导性:界面设计应通过任务提示和反馈信息来指导用户,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结构性:界面设计应该采用界面风格的可定制技术,方便界面的修改,以减少复杂度。可用性原则:中心城区非生活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一期)的设计采用B/S结构技术,对于浏览器端的应用,界面文件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软件的速度,所以,界面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可用性原则。界面设计应该以应用为主,对于起修饰作用的图片等多媒体文件,尽量采用压缩比例较大的媒体文件格式,减少界面文件的大小。用户交互设计时要

20、求维护功能简便、快捷、人机界面友好,尽量减少维护工作,降低维护的难度。用户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屏幕中文显示。屏幕利用率高。下拉菜单级数一般不超过三级。出错时可清晰显示对应的错误说明及处理办法。在交互性方面要充分利用考虑目前成熟的人机交互理念,人机交互时增强用户的体验效果。系统界面是系统与用户交互最直接的窗口,因此软件界面的好坏是决定用户能否尽快应用此系统的重要因素。设计良好及规范的软件界面能够符合系统用户的业务处理规范和操作习惯,便于引导用户完成相应的软件操作,满足系统易用性要求。同时设计合理的软件界面能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符合用户的认知心理学,能够缩短对于软件的接受和学习周期,便于软件

21、的推广应用,因此,软件界面的设计有一定的要求。系统的总体设计采用B/S结构技术,对于浏览器端的应用,界面文件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软件的速度,所以,界面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可用性原则。界面设计应该以应用为主,对于起修饰作用的图片等多媒体文件,尽量采用压缩比例较大的媒体文件格式,减少界面文件的大小。针对该应用系统的使用特点,为了更好的实现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控制计算机或进行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我们坚持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原则,做到软件操作简单、界面直观、对用户的具体操作提醒清楚,真正做到软件易用、规范、合理、美观、协调、独特。数据输入本系统数据输入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减少用户输入动作的数量

22、;维护信息显示和数据输入的一致性;交互应该是灵活的,对键盘和鼠标输入的灵活性提供支持;在当前动作的语境中使不合适的命令不起作用;让用户控制交互流,用户可以跳过不必要的动作、改变所需动作的顺序(如果允许的话)以及在不退出系统的情况下从错误状态中恢复;为所有输入的动作提供帮助。消除冗余输入。可能的话提供缺省值、绝不要让用户提供程序中可以自动获取或计算出来的信息。对于页面录入的数据,要进行验证、校验。对于不符合录入要求的数据要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帮助信息。信息显示本系统信息显示遵循以下原则:只显示与当前用户语境环境有关的信息;不要用数据将用户包围,使用便于用户迅速吸取信息的方式表现信息;使用一致的标记、

23、标准缩写和可预测的颜色,显示信息的含义应该非常明确,用户不必再参考其它信息源;产生有意义的出错信息;使用缩进和文本来辅助理解;使用窗口分隔控件分隔不同类型的信息;高效地使用显示器的显示空间。一般交互原则本系统一般交互达到以下要求:一致性:菜单选择、数据显示以及其它功能都应使用一致的格式;提供有意义的操作反馈;执行有较大破坏性的动作前要求确认;在数据录入上允许取消大多数操作;减少在动作间必须记忆的信息数量;允许用户非恶意错误,系统应保护自己不受致命的破坏;按功能对动作分类,并按此排列屏幕布局。出错信息和警告出错信息和警告是指出现问题时系统给出的坏消息,本系统对于出错信息和警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信

24、息以用户可以理解的术语描述;信息应提供如何从错误中恢复的建设性意见;信息应指出错误可能导致那些不量后果,以便用户检查是否出现了这些情况或帮助用户进行改正;信息应伴随着视觉上的提示,如特殊的图像、颜色或信息闪烁;信息不能带有判断色彩,即任何情况下不能指责用户关键技术路线系统主体应用技术架构遵循J2EE规范和SOA架构。采用J2EE应用服务器搭建应用基于J2EE技术标准,支持跨平台应用J2EE技术提供了一个基于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和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多层结构的分布式的应用程序模型,该模型具有重用构件的能力、基于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数据交换、统一的安全模式和灵活的

25、事务控制,支持跨平台应用。系统必须基于J2EE架构技术进行开发。JavaEE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目前,Java2平台有3个版本,它们是适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的Java2平台Micro版(Java2PlatformMicroEdition,J2ME)、适用于桌面系统的Java2平台标准版(Java2PlatformStandardEdition,J2SE)、适用于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Java2平台企业版(Java2PlatformEnterpriseEdition,J2EE)。J2EE

26、是一种利用Java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J2EE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Java平台或Java2平台的标准版,J2EE不仅巩固了标准版中的许多优点,例如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JDBCAPI、CORBA技术以及能够在Internet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时还提供了对EJB(EnterpriseJavaBeans)、JavaServletsAPI、JSP(JavaServerPages)以及XML技术的全面支持。其最终目的就是成为一个能够使企业开发者大幅缩短投放市场时间的体系结构。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

27、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J2EE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同时提供对现有应用程序集成强有力支持,完全支持EnterpriseJavaBeans,有良好的向导支持打包和部署应用,添加目录支持,增强了安全机制,提高了性能。J2EE的优势J2EE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商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留现存的IT资产由于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商业需求,利用已有的企业信息系统方面的投资,而不是重新制定全盘方案就变得很重要。由于基于J2EE平台的产品几乎能够在任何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上运行,现有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也能被保留使用。高效的开发

28、J2EE允许公司把一些通用的、很繁琐的服务端任务交给中间供应商去完成。开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如何创建商业逻辑上,相应地缩短了开发时间。高级中间件供应商提供以下这些复杂的中间件服务:1、状态管理服务-让开发人员写更少的代码,不用关心如何管理状态,这样能够更快地完成程序开发。2、持续性服务-让开发人员不用对数据访问逻辑进行编码就能编写应用程序,能生成更轻巧,与数据库无关的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更易于开发与维护。3、分布式共享数据对象CACHE服务-让开发人员编制高性能的系统,极大提高整体部署的伸缩性。支持异构环境J2EE能够开发部署在异构环境中的可移植程序。基于J2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

29、系统、中间件、硬件。因此设计合理的基于J2EE的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J2EE标准也允许客户订购与J2EE兼容的第三方的现成的组件,把他们部署到异构环境中,节省了由自己制订整个方案所需的费用。可伸缩性企业必须要选择一种服务器端平台,这种平台应能提供极佳的可伸缩性去满足那些在他们系统上进行商业运作的大批新客户。基于J2EE平台的应用程序可被部署到各种操作系统上。J2EE领域的供应商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负载平衡策略。能消除系统中的瓶颈,允许多台服务器集成部署。这种部署可达数千个处理器,实现可高度伸缩的系统,满足未来商业应用的需要。稳定的可用性一个服务器端平台必须能全天候运转以满足公司客户

30、、合作伙伴的需要。J2EE部署到可靠的操作环境中,他们支持长期的可用性。J2EE的四层模型J2EE使用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应用逻辑按功能划分为组件,各个应用组件根据他们所在的层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以下是J2EE典型的四层结构: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客户层组件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Web层组件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层组件运行在EIS服务器上的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informationsystem)层软件J2EE应用程序组件J2EE应用程序是由组件构成的.J2EE组件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软件单元,它们通过相关的类和文件组装成J2EE应用程序,并与其他组件交互。以下是J2EE组

31、件:客户层组件J2EE应用程序可以是基于web方式的,也可以是基于传统方式的.web层组件J2EEweb层组件可以是JSP页面或Servlets.按照J2EE规范,静态的HTML页面和Applets不算是web层组件。业务层组件业务层代码的逻辑用来满足银行,零售,金融等特殊商务领域的需要。企业信息系统层企业信息系统层处理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包括企业基础建设系统。J2EE的结构这种基于组件,具有平台无关性的J2EE结构使得J2EE程序的编写十分简单,因为业务逻辑被封装成可复用的组件,并且J2EE服务器以容器的形式为所有的组件类型提供后台服务。因为你不用自己开发这种服务,所以你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手头的业

32、务问题。容器和服务容器设置定制了J2EE服务器所提供得内在支持,包括安全,事务管理,JNDI(JavaNamingandDirectoryInterface)寻址,远程连接等服务,以下列出最重要的几种服务:J2EE安全(Security)模型可以让你配置web组件或enterprisebean,这样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资源.每一客户属于一个特别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只允许激活特定的方法。你应在enterprisebean的布置描述中声明角色和可被激活的方法。由于这种声明性的方法,你不必编写加强安全性的规则。J2EE事务管理(TransactionManagement)模型让你指定组成一个事

33、务中所有方法间的关系,这样一个事务中的所有方法被当成一个单一的单元.当客户端激活一个enterprisebean中的方法,容器介入一管理事务。因有容器管理事务,在enterprisebean中不必对事务的边界进行编码。要求控制分布式事务的代码会非常复杂。你只需在布置描述文件中声明enterprisebean的事务属性,而不用编写并调试复杂的代码。J2EE远程连接(RemoteClientConnectivity)模型管理客户端和enterprisebean间的低层交互.当一个enterprisebean创建后,一个客户端可以调用它的方法就象它和客户端位于同一虚拟机上一样.J2EE提供核心的AP

34、I与组件J2EE平台由一整套服务(Services)、应用程序接口(APIs)和协议构成,它对开发基于Web的多层应用提供了功能支持,下面对J2EE中的13种技术规范进行简单的描述(限于篇幅,这里只能进行简单的描述):JDBC(JavaDatabaseConnectivity)JDBCAPI为访问不同的数据库提供了一种统一的途径,象ODBC一样,JDBC对开发者屏蔽了一些细节问题,另外,JDBC对数据库的访问也具有平台无关性。JNDI(JavaNameandDirectoryInterface)JNDIAPI被用于执行名字和目录服务。它提供了一致的模型来存取和操作企业级的资源如DNS和LDAP

35、,本地文件系统,或应用服务器中的对象。EJB(EnterpriseJavaBean)J2EE技术之所以赢得媒体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EJB。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开发和实施分布式商务逻辑,由此很显著地简化了具有可伸缩性和高度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的开发。EJB规范定义了EJB组件在何时如何与它们的容器进行交互作用。容器负责提供公用的服务,例如目录服务、事务管理、安全性、资源缓冲池以及容错性。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EJB并不是实现J2EE的唯一途径。正是由于J2EE的开放性,使得有的厂商能够以一种和EJB平行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RMI(RemoteMethodInvoke)正如其名字所表示的那样,RM

36、I协议调用远程对象上的方法。它使用了序列化方式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传递数据。RMI是一种被EJB使用的更底层的协议。JavaIDL/CORBA在JavaIDL的支持下,开发人员可以将Java和CORBA集成在一起。他们可以创建Java对象并使之可在CORBAORB中展开,或者他们还可以创建Java类并作为和其它ORB一起展开的CORBA对象的客户。后一种方法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通过它Java可以被用于将你的新的应用和旧的系统相集成。JSP(JavaServerPages)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所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

37、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JavaServletServlet是一种小型的Java程序,它扩展了Web服务器的功能。作为一种服务器端的应用,当被请求时开始执行,这和CGIPerl脚本很相似。Servlet提供的功能大多与JSP类似,不过实现的方式不同。JSP通常是大多数HTML代码中嵌入少量的Java代码,而servlets全部由Java写成并且生成HTML。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基于面向服务(SOA)架构当前主流的应用系统集成是使用 Web 服务技术实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存在性能和复杂性等问题也得到极大改善,同时SOA架构还解决了很多其

38、它的问题,减少了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偶合层度,并可以方便地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且具体实现和技术无关。SOA架构是应用集成的发展趋势。SOA是对分布式对象技术从Web服务方面推进新的标准方式。可以说SOA为分布式对象技术B/S体系框架上提供WEB服务协议。 SOA的实现对技术没有限制。SOA是关于共享和管理服务的结构,对所采用的技术只需要满足它的需要就可以。SOA特点基于SOA来构建的IT系统具备如下特点:2.1以业务为中心SOA更多关注于用户业务,通过业务人员参与SOA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使得IT系统能在对业务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实现IT系统与用户业务的密切结合。在具体实施中

39、,通过把完成实际业务流程中的一项任务所需的IT资源组织为服务进行封装,从而达到以业务为核心,通过业务选择技术,避免技术制约业务的问题。灵活适应变化IT系统围绕用户业务构建,用户业务在实现层通过表现为一系列松散耦合的“服务”来实现,这些服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需组合,使得IT系统对于业务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重用IT资源,提升开发效率SOA强调对“服务”的重用,对原有IT资源的重用度提升是SOA带来的关键效果之一,大量具有高重用的服务资源,为快速构建新的业务功能和业务系统奠定基础,使得IT系统的开发和软件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重用过程有利于保护用户前期的信息化投资和IT资产积累,节省IT系统开发成

40、本,实现用户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建设与发展。SOA适用场景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内部IT系统的整合由于业务重组、并购或者内部机制调整,而需要实现组织内的统一管理、协作和信息共享。需要对多个异构的IT系统进行整合,提高组织的整体决策、监控能力或业务流程效率。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IT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为了在业务和市场上合作,需要依赖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其IT系统的非核心业务功能或信息。某项服务能力,需要多个组织和单位的IT系统需要共享信息,并联合处理,比如电子政务中的“一站式审批”服务、各级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从头开始开发的新应用系统SOA将是未来IT新系统构建的主导方法,因此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重用

41、能力,用户在业务允许的条件范围内、可选择基于SOA来构建新应用系统。基于互联网的一些新的应用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化平台,如SaaS等模式。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软件+服务”策略。软件应用采用层次框架的模型系统层的支撑平台,必须要做到非常强的可扩展性,因此框架层次必须非常清晰,层和层之间应该避免直接依赖,便于每一层的升级和分布式部署。中心城区非生活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一期)采用B/S架构,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

42、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业务处理系统面向业务人员的功能完全使用B/S的结构,只需要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业务系统的各项功能,客户端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插件。同时,系统也使用RIA(Rich Interface Application)的界面方式,使界面效果丰富,更加容易使用。采用服务总线技术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s Bus)和以服务为导向的应用架构体系(SOA)紧密连接在一起, ESB是SO

43、A的核心组成部分,实现各部门、各业务应用子系统间信息交互。ESB为SOA提供了连通性基础架构,是SOA架构中应用整合的基础。基于SOA架构的业务系统所开放出来的服务通过ESB进行交互,交互请求以事件的方式进行发布和订阅ESB是用于将异构应用集成在一起创建业务流程的新的基础设施,它通过消息、XML、Web服务、数据路由技术来连接多个应用节点,并协调应用间的互动,是一种灵活的、可扩展的分布式计算模型。采用服务总线架构,所有的应用都被作为服务来对待,它们之间通过消息进行交互,应用不需要知道基础的通信协议或者物理位置,从而更能适应需求的变化。由于ESB支持多种标准接口,而不像Web服务那样仅仅利用SO

44、AP/HTTP协议传递服务请求和应答的信息,ESB可以有更好的伸缩性。一方面,它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应用的集成,如通过JMS、JCA组合已有的J2EE应用,以及通过某些专用的适配器连接专有应用(如SAP)。由于无需跨越防火墙,这种集成方式具有较好的效率。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用于企业对企业的应用集成,通过包括SOAP在内的各种接口方式连接异构应用,可以跨越企业之间的防火墙,而无需为此编写额外代码,实现多个企业之间应用的无缝集成。本系统中实现的服务总线支持业务处理系统中多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消息交互,使子系统之间是一种松耦合的关系,支持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交互协议和消息格式。XML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是

45、本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千差万别、复杂的异构系统和多样的数据格式,传统的整合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复杂的编码和解码才能实现,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平台为基础,通过简要的配置、编排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服务,不但可以建行数据采集、过滤、比对、清洗、加工、转换等处理过程,而且可以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高效、快捷整合,保证本工程的按期建设完成和交付使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延伸性标示语言)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数据表示标准,因为它具备简单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灵活性、自描述性等特性,XML在数据和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整合平台、web应用、电子商务、应用集

46、成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已经得到了工业界的普遍支持,也是我国政府、交通、通信等行业广泛采用的数据交换标准之一。采用XML方式对系统要交换的数据进行表示,既可以便于系统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又可以方便的进行扩充,因此本系统的建设格式将主要采用XML方式来表示。应用和数据集成技术应用和数据集成技术是解决复杂、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整合的最佳手段。应用集成中间件提供先进的集成框架和丰富的集成适配器服务组件,是应用和数据集成的最佳实践和模式。集成中间件通过提供丰富的可复用的适配器服务组件,为客户提供丰富、灵活的系统接入和互连互通途径。适配器支持异构系统间的快速集成整合,实现数据信息的及时交换和共享。对于客

47、户来说,这种基于开放标准的方法能够提供灵活的投资保护、节约成本、加速实施、降低系统建设的商业风险,同时还能提供广泛且易于使用的强大功能。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先进技术和技术标准的载体,采用中间件使得平台的先进性、可靠性得到保证。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软件管理着客户端程序和数据库或者早期应用软件之间的通讯。中间件在分布式的客户和服务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如事务管理、负载均衡以及基于Web的计算等。中间件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

48、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程序员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大量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从而屏蔽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和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应用软件开发,中间件远比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更为重要,中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并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应用软件几乎不需任何修改,从而保护了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重大投资。利

49、用中间件技术有助于减轻开发者的负担,使他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设计、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具有良好跨平台能力的、稳定可靠的应用软件产品。由于中间件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以及良好的跨平台性、可移植性和集成能力,所以,采用中间件技术能够更好的保护现有投资,能够有效保证应用软件的按时按要求设计、开发完成并更加稳定、可靠、可扩展;同时中间件产品大大降低和简化了异构环境下分布式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所以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使用。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是指workflow作为应用系统的一部分,并为之提供对各应用系统有决定作用的根据角色、分工和条

50、件的不同决定信息传递路由、内容等级等核心解决方案。工作流引擎实现方便快捷的制定各类数据流程,支持自定义业务流转流程,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快捷的重新设定某项业务处理流程。工作流要完成的核心功能工作流要完成的核心功能有流程设计,流程执行,流程和线程的调度,任务的分派与通知,集成已有信息系统。工作流应该提供对组织机构,用户,权限管理,流程,任务的管理能力,但是对这些管理能力最基本实现方式是提供API,而不是一个管理系统,工作流的分类工作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嵌入式的,另一种是非嵌入式的。工作流的功能从功能的角度看:工作流系统的本职工作就是管理和控制业务流程,例如:流程实例的启动、停止;环节实例的启动、

51、结束;任务的分配等等。从工作流系统的组成看:工作流系统应该包括流程引擎、流程定义工具、运行管理工具、api系统。工作流系统应该不包括表单定义、组织机构定义及其管理、权限管理、数据流管理等等。工作流引擎设计思路易用性原理工作流引擎在多数应用中是由客户或实施人员来设计相关业务流程,因此易用性相当重要,因此要求图形化视觉效果,包括流程设计时的图形化和流程应用时的图形化。设计时的图形化以拖拉的方式就能去设置流程,应用时图形化让用户非常直观的感觉到流程运作情况;也要求操作便利,提供鼠标单双击、键盘快捷方式、工具栏、流程导入导出、打印、节点导航、流程复制粘贴、流程校验等等功能方便用户快速设置流程。功能完整

52、性原理工作流引擎必须支持各种流程特性,包括串行流程、并行流程(分流合流)、子流程、条件路径、条件人员、环节信息权限设置、普通环节、机构环节、会签环节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既然提供用户在代码外定义流程,那么流程定义工具就要求能够支撑到所有流程特性。数据完整性原理 业务系统包括大量的业务处理数据,工作流引擎本身也有数据的处理,如何保证业务数据和流程数据的事务完整性?如何设计才能保证业务数据与流程数据的关联完整性?流程是自定义的情况下,业务数据如何统计?这些都是设计工作流引擎及工作流应用框架时必须解决的。伸缩性原理跨各个地市的不同流程模式。还有就是大的业务处理量,处理环节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流程引

53、擎协调和处理这些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等,这些应用场景均是大处理量,流程跨越大,而且业务流程本身会有调整,会有不同组织结构层次复用同一流程模式的需求,因此在处理能力上需要有伸缩性,流程设置上也需要有伸缩性。扩展性原理 工作流引擎设置工具能包括各种特殊权限的支撑,如交接、跳转、自动处理、终止流程、自定义时限等等,企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用流程时不一定需要按照流程设置去运作,流程设置工具能扩展特殊权限的功能去实现这样一些特殊要求。接口原理其实接口是工作流引擎的关键,也是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的关键,工作流应用筐架只需做“我要做什么”,工作流引擎返回结果,内部“我怎么做”,是不需要搅在一块的。系统非功能性特

54、征设计系统性能设计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健壮性及可用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更是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系统设计、开发与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性能设计做整体考虑,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重点设计。系统性能指标来源于用户需求、实际业务量以及用户信息化现状,主要包括: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数据量、并发量,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指标,如:网络响应时间等,这些性能指标基本涵盖系统性能的方方面面。在总体性能设计的指导下,详细设置各分项组成系统的性能,这些实现策略包括:数据库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用于支撑运行的系统软硬件的性能优化策略。系统将满足下列性能指标:满

55、足用户至少5000名工作人员的应用需求,公众服务满足10000个并发数要求。响应能力:支持本地用户的并发联机操作;本地用户数据查询的平均响应时间:查询不超过3秒,对联网用户访问的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系统可靠性满足7*24小时不间断运行要求,系统稳定性大于99.6%,年故障累计时间小于35小时。系统稳定性设计应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稳定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由于业务的计算量繁重,需要保障应用系统不会经常出现系统无法处理业务,经常出系统阻滞的现象。在这方面系统通过对数据库技术的运用,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运用及现有的应用架构与各个环节的结合,从整体上进行调节和优化,确保应用系统不会出现以上

56、现象。企业服务总线(ESB)的引用,数据库配置策略,数据库设计原则,规范接口设计,应用模型的设计,核心代码的设计,代码设计等方面就如何提高系统处理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设计。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实现应用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可扩展性设计为了不断满足市节水办、计划用水单位、地下水取水户日益增长的业务的需求。本系统的软、硬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提供开放式的标准接口,以支持将来系统多应用扩展。软件应采用集成化的模块化设计,系统软件处理结构应满足应用扩展的各项要求,软件模块各接口应开放,软件新功能、功能变更应可方便实施,且不会影响整体系统正常运行。软件架构设计:我方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架

57、构(SOA),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比如经常改变的政策、业务级别、业务流程、业务规模、业务规则、以及与其他相关业务有关的因素。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这种具有中立的接口定义(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松耦合系统的好处有两点,一点是它的灵活性,另一点是,

58、当组成整个应用程序的每个服务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逐渐地发生改变时,它能够继续存在。因此,通过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技术,我们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按照业务的需要,一旦需要,就可以对完成或执行任务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更改。应用支撑平台:我方所提供的应用支撑平台完全基于J2EE的多层软件体系结构和面向服务架构,具备“平台化、服务组件化、系统模块化”能力,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不仅为本次应用系统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为今后进一步集成更多的业务系统,体现完整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我方所提供的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开发本次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服务支撑和服务管理功能,所有的服务功能通过调用和复合调用这些服务就可

59、以灵活地搭建所需要的应用系统。应用支撑平台采用了许多高度可配置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将许多业务处理逻辑数字化、智能化、可配置化,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平台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另外,应用支撑平台采用了许多可插拔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与第三方中间件集成使用,保证了平台对基础软件运行环境的适应性。系统建设过程中,会预留相关的标准接口,用于功能的扩展和数据的共享交换。同时提供完整的接口规范和数据库描述等说明文档,供开发人员在二次开发中进行参考使用。部署灵活性设计我方将使用基于J2EE多层软件体系结构和面向服务的SOA软件架构,采用平台化策略,广泛使用服务组件和模块化技术以及高度灵活可配置技术,建设系统平台,根据

60、项目的应用需求和运行环境情况,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服务和应用的配置管理和部署,以及系统参数化实施工作,保证了系统应用部署的灵活性。系统集成能力设计我方系统建设的应用平台、数据交换服务平台,采用基于面向服务(SOA)的企业服务总线,建立起高度可配置的统一的信息交换共享标准管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转换整合存储、数据交换传输、数据共享交换等服务与管理功能,满足系统在应用集成层面的发展变化,既保证了本次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松耦合集成应用,也满足在不改变其他系统业务逻辑的前提下,实现对其他外部系统的松耦合集成应,从而提高系统应用集成能力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安全性设计安全性问题涉及制度、网络系统、应用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