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_第1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_第2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_第3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_第4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总则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并注意美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装备水平,应与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规模、功能要求及建筑环境设计相适应。认真考虑设备、材料的供应可能,以及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水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积极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努力降低电能消耗;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合理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根据地区条件、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以近期为主,考

2、虑发展的可能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积极采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理论、努力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设计中应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定型产品及经过鉴定、检测的优良产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符号、代号术语照明光环境光(照度水平、照度分布、照明形式、光色等)和颜色(色调、饮和度、室内色彩分布、显色性能等)与房间形状结合,在房间内所形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环境。工作面指在其上面进行工作的平面。当没有特别指定工作位置时,一般把室内照明的工作面假设为距离地面高的水平面。照度在一个面上的光通密度。它是射入单位面积的光通量。维护照度在

3、必须更换光源或在预期清洗灯具和清扫房间周期终止前,或者同时进行上述维护工作的时刻所应保持的平均照度。通常维护照度不应低于使用照度的80%。5)使用照度在一个维护周期内照度变化曲线的中间值。初期照度在新装照明设备初始时的照度。标量照度位于某一点的微小平面上的平均照度。标量照度又称平均球面照度。平均柱面照度位于某一点的微小圆柱曲面上的平均照度,圆柱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等效球照度在球照明条件下,作业的可见度与在给定照明条件下该作业的可见度相等时球照明条件下的照度水平。照度均匀度表示给定平面上照度分布的量。照度均匀度可用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或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表示。减光补偿系数照明装置经过一定期

4、间使用后,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和同一条件的初期值之比称为维护系数。维护系数的倒数称为减光补偿系数。色调非彩色即黑、白、灰以外呈现的彩色名称。如红、黄、蓝、绿等视觉的颜色特性。色温光源发射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光色相同时,黑本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相关色温黑体辐射的色度与所研究的光源色度最接近时,黑体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背景与物体相邻近并被观察的表面。视野当头和眼睛不动时,人眼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可见度人眼能够感知的物体清晰可见的程度。又称视度。视觉作业在给定的活动中,必须观察的呈现在背景前的细节或目标。视觉环境视野中除视觉作业以外的所有部分。视觉功效用速度和精度来表示人的

5、视觉器官完成给定视觉作业的定量评价。一般显色指数系指在该光源照明下的物体颜色与色温类似的一个参比光源照明下,这些物体颜色的相符程度的量度。22)亮度表面上一点在某一方向的亮度,是围绕该点的微单位表面在给定方向所发射或反射的发光强度除以该单元投影到同一方向的面积。亮度对比物体及其背景亮度的差与背景亮度之比。眩光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或由于亮度的变化辐度太大,或由于空间和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不舒适眩光)或降低观察物体的能力(失能眩光)或同时产生这两种现象的视觉条件。直接眩光在视野内由于高亮度所产生的眩光。反射眩光在视野内由于光泽表面的反射所产生的眩光。光幕反射在视觉作业上镜面反射

6、与漫反射重叠造成对比减弱甚至全部细节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所出现的现象。一般照明为照亮整个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是由若干灯具对称的排列在整个顶棚上所组成。分区一般照明把灯具集中或分组集中设置在工作区上方所组成的布灯形式。局部照明为增加特定的有限的部位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混合照明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所组成的照明形式。正常照明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室内外照明。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因故熄灭的情况下,供暂时继续工作、保障安全或人员疏散用的照明。安全照明当正常照明因故熄灭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的人或物的安全而设的照明。值班照明在非工作时间内所使用的照明。警卫照明专用于警戒区的照明。景观照明为观赏建筑物的外观和庭园、溶

7、洞小景而设置的照明。重点照明为突出特定目标或引起对视野中某一部分的注意力而设置的定向照明。防雷、接地及安全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直接接受雷击部分,以及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接地体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线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总合。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过电压保护用来限制存在于某两物体之间的冲击电压

8、的一种设备,如放电间隙、避雷器、压敏电阻或半导体器具等。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的地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40的地区。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的地区,以及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集中接地装置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流散作用,降低对地电压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弱电线路指电报、电话、有线广播、线路闭塞装置与保护信号等线路。直配电机不经过变压器而与架空线连接的电机。中性线(符号N)与系统中性点相连接并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接触电压绝缘损坏后能同时触及的部分之间出现的电压。预期接触电压一一在电气装置中发生阻抗可忽略的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接触电压。通称接触电压极限一一在规定的外界影

9、响下,允许无限期保持的接触电压的最大值。带电部分在正常使用时带电的导体或可导电部分,它包括中性线,但不包括PEN线。注:本术语不一定意味着有电击危险。外露可导电部分一一指在正常情况时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体。装置外导电部分一一不属于电气装置一部分的可导电部分,它可能引入电位,一般是地电位(在故障情况下,某局部的地电位可以不为零)。保护线(符号PE)某些电击保护措施所要求的用来将以下任何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导电部分;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PEN线一一起中性线和保护线两种作用的接地的导体。接地线从总接地端子或总接地母线接至接地极的一段保

10、护线。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线将保护线接至接地设施的端子或母线。保护线包括等电位联结线。等电位联结使各个外露可导电部分及装置外导电部分的电位作实质相等的电气连接。等电位联结线用作等电位联结的保护线。总等电位联结一一在建筑物电源线路进线处,将PE干线、接地干线、总水管、采暖和空调立管以及建筑物物金属构件等相互作电气连接。辅助等电位联结在某一局部范围内的等电位联结。直接接触保护是防止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时发生触电危险的保护,这时人接触的电压是电源系统电压。间接接触保护是在电气设备绝缘遭到破坏使外露可导电部分带电的情况下,用来防止人触及这些部位发生触电危险的保护。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本地前端直接与系统干线

11、或与作干线用的短距离传输线路相连的前端。中心前端辅助性前端,通常设置在它服务区域的中心,其输入来自本地前端及其他可能的信号源。远地前端由这个前端,经过长距离电缆或微波线路把信号传递到本地前端。超干线仅指连接在前端之间的馈线。干线在前端和分配点之间或各分配点之间传输信号用的馈线。桥接放大器为提供分配点而接在干线中的放大器。延长放大器用作补偿分支线中衰减的放大器。导频由系统本身发送的反映传输电平变化情况的引导信号。增补频道在广播电视波段划分的空段内,专门为电缆分配系统设置的特殊频道。载噪比在系统的给定点,图像或声音载波电平与在该点的噪波电平间的分贝差。交扰调制比在系统指定点,指定载波上有用调制信号

12、峰峰值对转移调制成分峰峰值的分贝差。载波互调比在系统指定点,载波电平对规定的互调产物电平或对互调产物组合电平的分贝差。系统输出口连接用户线和接收机引入的装置。双向传输电缆分配系统的单根馈线上,载有两个方向的传输信号。双向电缆分配系统在系统的一根或多根馈线中,使用了双向传输的系统。正向通道即主通道,电缆分配系统中传输的主要业务通道,通常是从前端或中心向外(下行)传输至用户输出口。反向通道即辅助通道,电缆分配系统中,除去主业务以外的传输信号,通常是向内(上行)传输至中心或前端。公用建筑计算机经营管理比特(bit)度量信息的单位。二进制的一位包含的信息量称为一比特。波特(baud)在异步传输中,波特

13、是调制率的单位,它是单位间隔的倒数,若单位间隔的宽度是20ms时,则调制率是50波特,也是传输速度的单位,它等于每秒内离散状态或信号事件的个数。字节(byte)作为一个单位来处理的一串二进制数位,通常取8个bit为一个字节。字长(wordlength)个字中的数位或字符的数量。字(word)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系统中,在存贮、传送或操作时,作为一个单元的一组字符。计算机系统(computingsystem)以实现数据运算为目的的全部设备,包括中央处理机(CPU)、存贮器、输入输出通道、控制器、外存贮器、外部设备及软件等。计算机配置(computerconfiguration)为了实现计算机的某种

14、运行而连在一起的一组设备。硬件(hardware)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的总称。它可以是电子的、电的、磁性的、机械的、光的元件或装置或由它们组成的计算机部件或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CPU)计算机的一部分。它包含指令的解释和执行的线路,以及为执行指令所必需的运算、逻辑和控制线路。通道(channel)将输入及输出控制器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和主存贮器的硬设备。外部设备(externaldevice)通常指外存贮器(例如磁带、磁盘)和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输入机、卡片输入机、打印机等)。终端(terminal)能通过通信通道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种设备。它以联机方式工作,通常由一个键盘和某种形式的显示装

15、置等所组成。磁盘(disk)具有磁表面的圆盘形磁记录媒体。磁盘分为硬磁盘和软磁盘两类。磁带(magnetictape)具有磁表面的柔软带状记录媒体。打印打(printer)把字符的编码转换为字符的形状并印成硬拷贝的设备,例如串行打印机及高速打印机等。调制解调器(M0DEM)对通信设备所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制或解调的设备。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有供用户使用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汇编程序、编译程序以及各种服务性程序。(18)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为解决特定问题而编写的程序。信息(message)用来传送一定信息量的符号、序列(例如字母、数

16、字)或连续时间的函数(例如图像)。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在相当长的运行时间内、机器工作时间除以运行期间内的故障次数。MIPS标征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机器指令数。接口(interface)两个不同系统的交接部分。例如:两种硬设备的接口装置,两个程序块的接口程序,两个或多个程序共同访问的存贮区等。节点(结点node)在网络中,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与传输线路互连的一个点。节点计算机(nodecomputer)在网络节点上配置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operationsystem)包括通信协议的通信系统。它允许各台计算机在自主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机互连,以提供一种统一

17、、经济而有效地使用各台计算机的方法。例如:统一全网的存取方法;全网范围内的文件、资源管理;可靠性、保密性等。符号供配电C热稳定系数;C风载体型系数;F电杆杆身侧面的投影面积或导线直径与水平档距的乘积(m2);I电流(A);Ic短时负荷工作制施加于线芯的恒定电流(A);I2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A);Im短时工作制负荷电流(A);In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或低压断路器长延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A);Ip断续负荷运行时的电流(A);Iz被保护导体的允许持续载流量(A);Izd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A);K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K校正系数;K计算系数;Kc容量换算系数;K

18、k容量储备系数;Klz低压断路器的动作灵敏系数;Kp断续负荷运行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Kp温度校正系数;Qc连续负荷时线芯允许工作温度(C);Qd短路电流的热效应;Rs线芯在时电阻(Q/m);S导体的线芯截面(mm2);T瓷横担的受弯破坏荷载(N);Tmax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N);t短时工作制的负荷工作时间;t在已达到允许最高持续工作温度的绝缘导体内短路电流持续作用的时间(s);tk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S);ts事故持续时间(h);设计风速(m/s);W电杆或导线风荷载(N);Zs接地故障回路阻抗(Q);导体在0C时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K);0o环境温度(C)0a敷设处的环境温度(C);已知载

19、流量数据的对应温度(C);0c20C时载流导体的热容比(J/Kmm3);0e电线、电缆线芯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C);0f短路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C);0i短路时导体起始温度(C);0s过负荷运行时线芯允许工作温度(C);t电线、电缆的发热时间常数(min)。电力、照明A在确定单台X射线诊断机的电源变压器容量时,瞬时负荷的计算系数;B在确定放射线科室变压器容量时,瞬时负荷的计算系数;C蓄电池额定容量;C10蓄电池1Oh放电容量;Cel按持续放电容量条件计算出的蓄电池容量;Cc2按冲击电流条件所计算出的蓄电池容量;Ee柱面照度;EhX射线管最大工作电流(平均值)所允许的最大工作电压(平均值)(k

20、V)Ed水平照度;EmX射线管最大工作电流(平均值)所允许的最大工作电压(峰值)(kV);F灯具效率(可取;f灯具效率(可取;X射线管整流电压的波峰值因数;H草坪灯距地安装高度(m);H杀菌灯至顶棚距离(m);Iqd电动机的全压起动电流(A);Km事故放电电流的放电率;Ks放电后容量保留系数;Kur浮充时运行容量系数;Mqd电动机的全压起动转矩(Nm);Ped充电设备的容量(kW);Pd整流器直流输出额定功率(kW);S稳压器的容量(VA);SX射线诊断机瞬时最大负荷(kVA);Ue直流母线电压额定值(V);Uhl水平照度均匀度;n整流器效率;nX射线诊断机工作时的效率。防雷、接地Ae与建筑物

21、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C电容(F);Ejm接地装置的最大接触电势(V);Ekm接地装置的最大跨步电势(V);FB磁吹或普通阀型避雷器;FCD磁吹避雷器;FS、FZ阀型避雷器f设备工作频率(Hz);hr滚球半径(m);hx被保护物的高度(m);L电抗线圈;Le接地体的有效长度(m);Lx引下线计算点到地面长度(m);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Q);R工频接地电阻(Q);RAPE(PEN)重复接地极电阻(Q);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电阻(Q);RB接地极的并联有效接地电阻(Q);RB变压器中性点

22、接地极电阻(Q);Rj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Q);Sal引下线与金属物体之间的空气中距离(m);Td年平均雷暴日(d/a);Z接地引线的高频阻抗(Q);P接地体周围介质的土壤电阻率(Qm);Pb人站立处地表面土壤电阻率入波长(m);电视A像场高(mm);a分配给某一部分(前端、干线、分配网络)的载噪比系数指标值;b分配给某一部分的交扰调制比系数指标值;d天线杆塔至电视发射塔间的距离(m);E自由空间辐射波场强(uV/m);F焦距(mm);Fa单个干线放大器的噪声系数(d;Fh前端的噪声系数(d;Gt发射天线相对于半波振子天线的增益(倍数);H视场高(m);hl电视发射塔的绝对高度(m);

23、hi天线安装的最佳绝对高度(m);hr接收天线的绝对高度(m);ht发射天线的绝对高度(m);L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m);N系统传输的频道数;Pt发射台馈送给发射天线的功率(kW);Sin干线放大器在常温时的输入电平最低极限值(dBuV);Poa干线放大器在常温时的输出电平最低极限值(dBuV);U0专用频道放大器输出电平最大可用值(dBuV);入天线接收频道中心频率的波长(m);广播、扩声a房内平均吸声系数;De临界距离(扩散场距离m);Lp室内距声源为Y的某点的声压级(d;Lw声源声功率级(d;m空气的声能衰减常数(1/m);p功放设备输出总功率(W);Q声源的指向性因数;r受声点至扬声

24、器(或扬声器系统)轴心点的距离(m);r声源与接收点的距离(m);r0辐射距离,即受声点至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轴心点的距离(m);rmax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最远供声距离(m);r9离轴成9角供声点辐射距离(m);T60房间的混响时间(s);Wa声源的声功率(W);We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额定攻率(W);a扬声器的垂直方向指向性角度(0);B扬声器的水平方向指向性角度(0);公共建筑计算机经营管理系统LS链路速度(字符/s);pc处理一份控制电文所需的指令数;PI处理一份入界电文所需要的指令数;PX处理一份出界电文所需的指令数;RC探询率;RI每条链路每秒接收的电文率(组电文/s);R

25、X每条链路每秒发出的电文率(组电文/s);SC控制电文的平均长度;SI进入节点的电文平均长度(字符数/组)SX从节点发出电文的平均长度(字符数/组);代号缩写词及其中英文全称对照用于二位式或三位式状态的工程单位用于工况或状态显示的工程单位3供电系统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

26、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的一级负荷亦为特别重要负荷。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电力负荷。民用建筑中常用重要电力负荷的分级应符合表的规定。续表续表仅当建筑物为高层建筑时,其客梯电力、楼梯照明为二级负荷;此处系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一旦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身伤亡或重大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的实验室,例如生物制品实验室等;在面积较大的银行营业厅中,

27、供暂时工作用的应急照明为一级负荷;该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重要通讯枢纽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注:各种建筑物的分级见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表列为一级负荷的电子计算机,其机房及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的应急照明亦为一级负荷。当在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时,与其有关的主要通道照明为一级负荷。电话站的电源为一级负荷,其交流电源的负荷级别应与该建筑工程中最高等级的电力负荷相同。表所列的主体建筑中,当有大量一级负荷时,其附属的锅炉房、冷冻站、空调机房的电力和照明为二级负荷。民用建筑中的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火灾应急照明、电动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应符合国

28、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对负荷等级没有规定的重要电力负荷,应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采用两路高压电源。如一级负荷容量不大时,应优先采用从电力系统或临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亦可采用应急发电机组,如一级负荷仅为照明或电话站负荷时,宜采用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常用的应急电源可有下列几种:独立于正常电源

29、的发电机组。供电网络中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蓄电池。根据允许的中断供电时间可分别选择下列应急电源:静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适用于允许中断时间为以上的供电。快速自动起动的柴油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以上的供电。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电源及高压供配电系统一般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用电单位宜设置自备电源:需要设置自备电源

30、作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电源时。设置自备电源较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二电源经济合理或第二电源不能满足一级负荷要求的条件时。所在地区偏僻,远离电力系统,经与供电部门共同规划,设置自备电源作为主电源经济合理时。应急电源与工作电源之间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并列运行。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对于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应考虑一电源系统检修或故障的同时,另一电源系统又发生故障的严重情况,此时应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三电源或自备电源。需要两回电源线路的用电单位,宜采用同级电压供电,但根据各级负荷的不同需要及地区供电条件,也可采用不同电压供电。同时供电的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中,一回路中断供电时,其余线路应能满足全部

31、一级和全部或部分二级负荷的用电需要。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的正常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高压配电线路应深入负荷中心。根据负荷容量和分布、宜使总变电所和配电所靠近高压负荷中心,变电所靠近各自的低压用电负荷中心。对供电电压为35kV且负荷小而集中的用电单位,如没有高压用电设备,发展可能性小且面积受到限制,在取得供电部门同意后,可采用35/直降配电变压器。室外配电线路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电缆:没有架空线路走廊时。城市规划不允许通过架空线路时。高层建筑多,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时。环境对架空线路有严重腐蚀时。重点风景旅游区的建筑群。大型民用建筑。在用电单位内部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或出于

32、节约用电及检修电源设备的需要,临近的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小负荷的一般用电单位宜纳入当地低压电网。居住区高压配电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电网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近期、中期、远期的用电负荷,确定居住区的供配电方案。一般按每占地2km2或按总建筑面积4xl05m2设置一个10kV配电所。当变电所在六个以上时,也可设置10kV配电所。10kV配电系统应有较大的适应性。根据负荷等级、负荷容量、负荷分布及线路走廊等情况,配电系统宜以环式为主,也可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格式接线。每条线路、每个配变电所都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不宜交错重叠。对居住区内10kV用户变电所,可根据负荷等级、负荷容量、地

33、理位置等情况采取不同的供电方式。对负荷等级较高及容量大的用户变电所宜采用双回专用线路或一回专用线路加公共备用干线或双干线方式供电;对其余用户变电所可采用树干式,环式或格式配电系统。为了限制系统短路容量,简化继电保护,环式配电系统应采取开环方式。配变电所进出线方式宜采用电缆。在确定路灯变压器装设的位置、数量及控制方式时,应根据各城市有关规定,与主管部门商定。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应与城市供电部门协商确定,其中主干电缆截面应根据规划容量选定。大型民用建筑高压配电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容量及分布,使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以降低电能损耗和有色金属消耗。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分散设置配电变压器:单体建筑面积大或场地

34、大,用电负荷分散。超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群。对于负荷较大而又相对集中的高层建筑,除底层、地下层外,可根据负荷分布将变压器设在顶层、中间层。具体要求见本规范第节。对于空调、采暖等季节性负荷所占比重较大的民用建筑,在确定变压器台数、容量时,应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宜设置专用低压母线段。高压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用环形、树干式或双干线。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应从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用电单位的远景规划、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和它的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合理等因素考虑决定。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WA以上者

35、应以高压方式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下者,应以低压方式供电,特殊情况也可以高压式供电。用电单位的高压配电电压宜采用10kV;如6kV用电设备的总容量较大,选用6kV电压配电技术经济合理时,则应采用6kV。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可按下列要求验算:一般电动机5%。电梯电动机7%。照明:在一般工作场所为5%;在视觉要求较高的屋内场所为+5%、%;对于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5%、-10%;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5%、-10%。其他用电设

36、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应满足表所列数值。医用X线诊断机的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10%。为减少电压偏差,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合理减少系统阻抗;合理补偿无功功率;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计算电压偏差时,应计入采取下列措施的调压效果:自动或手动调整并联补偿电容器、并联电抗器。自动或手动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改变供配电系统运行方式。10(6)kV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有载调压型,但在当地10(6)kV电源电压偏差不能满足要求,且用电单位有对电压要求严格的设备,单独设置调压装置技术经济不合理时,也可采用10(6)

37、kV有载调压变压器。为了限制电压波动和闪变(不包括电动机起动时允许的电压波动)在合理的范围,对冲击性低压负荷宜采取下列措施:采用专线供电。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宜降低配电线路阻抗。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或冲击性负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的负荷,宜分别由不同的配电变压器供电。为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在合理范围内,宜采限下列措施:各类大功率非线性用电设备变压器的受电电压有多种可供选择时,如选用较低电压不能符合要求,宜选用较高电压。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宜采取下列措施:宜提高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增加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多台相数相同的整流装置,宜使整流变压

38、器的二次侧有适当的相角差。宜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器。为降低三相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对称度,设计低压配电系统应遵守下列规定: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或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三相平衡。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照明负荷,线路电流不超过30A时,可用220V单相供电,还则应以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负荷计算负荷计算的内容包括计算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亦可作为电能消耗量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尖峰电流,用以校验电压波动和选择保护电器。一级、二级负荷,用以确定备用电源或应急电源。季节性负荷,

39、从经济运行条件出发,用以考虑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负荷计算方法宜按下列原则选取: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对于住宅,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可采用单位指标法。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一般用于干线,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用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二项式法,一般用于支干线和配电屏(箱)的负荷计算。进行负荷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设备功率:对于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断续或短时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当采用需要系数法或二项式法计算时

40、,是将额定功率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25%时的有功功率。电焊机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100%时的有功功率。照明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为:白炽灯、高压卤钨灯是指灯泡标出的额定功率。低压卤钨灯除灯泡功率外,还应考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气体放电灯、金属卤化物灯除灯泡的功率外,还应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耗。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交流输入功率。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当消防用电的计算有功功率大于火灾时可能同时切除的一般电力、照明负荷的计算有功功率时,应按未切除的一般电力、照明负荷加上消防负荷计算低压总的设备功率,计算负荷。否则计算低压总负荷时,不应考虑消防负荷。单相负荷应均

41、衡分配到三相上,当单相负荷的总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容量的15%时,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等效三相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只有相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取最大相包荷的3倍。只有线间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为:单台时取线间负荷的倍;多台时取最大线间负荷的倍加上次大线间负荷的(3-)倍。既有线间负荷又有相负荷时,应先将线间负荷换算为相负荷,然后各相负荷分别相加,选取最大相负荷乘3倍作为等效三相负荷。对用电设备进行分组计算时,应按下列条件考虑:三台及以下,计算负荷等于其设备功率的总和:三台以上时,其计算负荷应通过计算确定。类型相同的

42、用电设备,其总容量可以用算数加法求得。类型不同的用电设备,其总容量应按有功和无功负荷分别相加确定。当采用需要系数计算负荷时,应将配电干线范围内的用电设备按类型统一划组。配电干线的计算负荷为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变电所或配电所的计算负荷,为各配电干线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计算变电所高压侧负荷时,应加上变压器的功率损耗。采用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应将计算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统一划组,不应逐级计算;不考虑同时系数;当用电设备等于或少于4台时,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按设备功率乘以计算系数求得;计算多个用电设备组的负荷时,如果每组中的用电设备台数小于最大用电设备台数n

43、时,则取小于n的两组或更多组中最大用电设备的附加功率之和作为总的附加功率。无功补偿设计中应正确选择电动机、变压器的容量,减少线路感抗。在工艺条件适当时,可采用同步电动机以及选用带空载切除的间歇工作制设备等措施,以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当采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措施后,仍达不到下列要求时,应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高压供电的用电单位,功率因数为以上。低压供电的用电单位,功率因数为以上。采用电力电容器作无功补偿装置时,宜采用就地平衡原则。低压部分的无功负荷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分的无功负荷由高压电容器补偿。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补偿基本无功

44、负荷的电容器组,宜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偿。居住区的无功负荷宜在小区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对下列情况之一者,宜采用手动投切的无功补偿装置: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配电所内的高压电容器组。对下列情况之一者,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避免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例如灯泡烧毁或缩短寿命)等损失,而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必须满足在所有负荷情况下都能改善电压变动率,只有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才能达到要求时。在采用高、低压自动补偿效果相同时,宜采用低压自动补偿装置。无功自动补偿宜采用功率因数调节原则,并要满足

45、电压变动率的要求。电容器分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应产生谐振;适当减少分组组数和加大分组容量;应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参数相适应;应满足电压波动的允许条件。接到电动机控制设备负荷侧的电容器容量,不应超过为提高电动机空载功率因数到所需的数值,其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按电动机一电容器组的电流来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电动机仍在继续运转并产生相当大的反电势时,不应再起动。不应采用星-三角起动器。对吊车、电梯等机械负载可能驱动电动机的用电设备,不应采用电容器单独就地补偿。对需停电进行变速或变压的用电设备,应将电容器接在接触器的线路侧。高压电容器组宜串联适当的电抗器以减少台闸冲击涌流和避

46、免谐波放大。有谐波源的用户,装设低压电容器时,宜采取措施,避免谐波造成过电压。高压供电的用电单位采用低压补偿时,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应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4变配电所一般规定本章适用于交流电压为10kV及以下的配变电所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配变电所的设计和电气设备安装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所址选择配变电所位置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侧。设备吊装、运输方便。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不宜设在多尘、水雾(如大型冷却塔)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如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源的下风侧。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不应设在爆炸危险场

47、所以内和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如布置在爆炸危险场所范围以内和布置在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层配变电所的位置,宜选择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配变电所位于高层建筑(或其他地下建筑)的地下室时,不宜设在最底层。当地下仅有一层时,应采取适当抬高该所地面等防水措施。并应避免洪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所的可能性。装有可燃性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变电所,不应设在耐火等级为三、四级的建筑中。在无特殊防火要求的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变电所,可设置在

48、底层靠外墙部位,但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方、下方、贴邻或疏散出口的两旁。高层建筑的配变电所,宜设置在地下层或首层;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也可在高层区的避难层或上技术层内设置变电所。一类高、低层主体建筑内,严禁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变电所二类高、低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变电所,如受条件限制亦可采用难燃性油的变压器,并应设在首层靠外墙部位或地下室,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下方、贴邻或出口的两旁,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和排油措施。大、中城市除居住小区的杆上变电所外,民用建筑中不宜采用露天或半露天的变电所,如确因需要设置时,宜选用带防护外壳的户外成套变电所。配电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有大量一级负荷及虽为二级负荷但从保安角度需设置时(如消防等)。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时。集中负荷较大时。在下列情况下可设专用变压器:当动力和照明采用共用变压器严重影响质量及灯泡寿命时,可设照明专用变压器。当季节性的负荷容量较大时(如大型民用建筑中的空调冷冻机等负荷),可设专用变压器。接线为Y,yno的变压器,当单相不平衡负荷引起的中性线电流超过变压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时,宜设单相变压器。出于功能需要的某些特殊设备(如容量较大的X光机等)宜设专用变压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宜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