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高中高效课堂历史导学案_第1页
鄂南高中高效课堂历史导学案_第2页
鄂南高中高效课堂历史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鄂南高中高效课堂历史导学案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基础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日本: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 外侵略野心。出台了大陆政策。(根本原因)亚洲: 朝鲜: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直接原因) 中国:清政府执政,腐败无能。 欧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过程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正式宣战1894年7月 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第一阶段1894.9平壤

2、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1894.9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第二阶段1894.9辽东战役献船逃敌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1895.2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被攻陷。战争结束,清军惨败。后果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 影响: 深远影响:对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国人,国内掀起救亡运动的高潮。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对日本:增强日本侵略力量,促进日本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也使得日本对外扩张更加张狂。对远东格局:“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一步,日本控制了朝鲜。日本国际地位上升,中国下降。对世界: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反侵略斗争高涨; 帝国主义侵害程度最深 民间义和团组织的发展。兴起于山东的原因 教民矛盾 兴起:打着“扶清灭洋”口号,1900年在京津地区发展形成高潮。 主要活动:反抗帝国主义。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

4、很大的局限性。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是列强对此并不满足,妄图进一 步瓜分中国。(根本原因)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侵略的斗争日益加深。如口号“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2)经过(19001901)(3)后果1901年9月辛丑条约影响重点知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难点突破:列强侵华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突破:(1)18401894年:主要国家:英、法、美、俄。特点:A以武装侵略为主,坚船利炮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工具。B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注意举例)。C利用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

5、济侵略的主要方式。D列强在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举例)(2)18941900年:主要国家:除了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特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联合起来侵略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堂延伸: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封建反侵略反帝爱国指导原则与组织方式统一的领导中心,与军事制度。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自发松散的组织,无统一领导中心,无统一指导原则对外关系在平等基础上,与各国进行自由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盲目排外斗争规模坚持十四年,转战十八省坚持两年,活动范围限于山东

6、河北天津结局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皆以失败告终启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制定科学的革命纲领,注定了农民阶级不能自己解放自己。经典例题典例1 某年,清政府明令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以政策出台的是什么条约 C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典例2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D A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随堂测评1. 19世纪末,一位外国军事考察员沿长江考察中国的海域情况,请问他最远可以到达哪里( )A汉口 B九江 C宜昌 D重庆2.(2010

7、年河北保定模拟)“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项条约原出自(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 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C. 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D.驻扎有外国军队4.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辛丑条约C洗劫北京城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

8、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

9、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水平测试】1.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威海卫和刘公岛,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所以经分析此役的影响应该选择A答案:A2.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答案:C3. 答案:D4.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为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属于容易题。从题干材料我们可以解读出,清政府答应列强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这显然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答案:D5. 答案:B6. 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10、是继八国联军在1900年发动侵华战争、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洗劫北京城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答案:B7. 解析:本题属于图片型问答题,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观察图片。本题可以从通商口岸突破。答案:(1)图一: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图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外国侵略势力主要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步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势力已深入到长江上游的内地。(3)三次侵华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之中。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素能提高】1.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洋人占据了北京城,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D。而B发生在1860年,不是光绪帝在位,故不符合时间要求。答案:D2. 答案:(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