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4PAGE4贵州省思南中学张志敏教材概述:本文是林庚先生的一篇文化随笔。文章内容表面上看是分析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诗人们用意象“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其实质是来阐发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文章分析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对古诗“木叶”这一意象的捕捉之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表现力进行了透视。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即古代诗人为何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意象。2、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3、了解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明确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学会利用诗歌语
2、言的暗示性找到诗歌鉴赏的通道。4、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所引用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教学难点:全文表面上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其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式:讲授与提问式相结合的教学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让学生背诵杜甫的登高,赏析其中的名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问:这两句诗所营造的意境是什么2、从赏析中同学们知道“落木”则为在秋风作用下漫天飞舞的树叶。则问:杜甫写作此诗
3、时为什么使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二、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把每段序号标出,把每段中的古诗句划出来。(教师提问式教学方法来理清思路)。(一)让学生齐读课文中的诗句。1、教师问:这些诗句中均有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教师可对这些诗句进行适当点拔)学生答:是“叶”。2、教师问:这些诗句中都是用“叶”吗学生答:有的诗句用的是“木叶”,有的用“叶”,有的用的是“落木”,而有的用的是“树”)3、教师问:对于“树叶”这个物象,融入诗歌后称呼最多的是什么学生答:“木”字(二)让学生齐读第46自然段4、教师问:古代诗歌中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以课文中找出“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提问让学生在第4段中
4、找出“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的区别。教师补充“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高木”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令人感觉到“空阔”的意味;“高树扬其波”则给人一种饱满感,使人感觉层层树叶的波动。从课文中比较出“树”与“木”的不同: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意味:树,饱满、飘零木,疏朗、干燥、空阔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没有悲愁。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5、教师问:由此第四段中对“木”和“树”的比较,作者得出了“木”在形象上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什么学生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6、
5、教师问:“木”,除了这个艺术特征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艺术特征在哪一段中体现出来学生答:第六段:“木叶”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7、教师问:第4段和高6段分别讲了“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那么第5段又讲了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学生答: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这暗示性仿佛就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三)8、学生齐读第7段,然后教师总结。师讲:在诗歌艺术里,有很多意象在概念上相去无已,比如“树”和“木”,然则到了艺术形象领域,差别却是一字千里。三、教师总结:本文作者阐释了在古代诗歌中,很多诗人对“树叶”这个形象总是用“木叶”去替代原因,让我们明白了诗歌语言运用
6、上的暗示性问题,更让我们知道,在诗歌意象里,很多事物在概念上相去无已,其实到了艺术领域却常常是一字千里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特别注意此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举出些古代诗歌的意象进行训练。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上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表面上是阐述古代诗人为何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概念,分析了“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其实质上是来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其实,在我们学习的古代诗歌中,这种现象是不胜枚举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二、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些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让学生去找出学过的诗句。“月”1、“露从今夜白,
7、月是故乡圆”。杜甫月夜忆舍弟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酒”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言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之慢“雁”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3、乡书何处达归雁
8、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柳”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2、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治送韩揆之江西3、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教师问:这些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那么,大家思考,以上意象的特定意味。学生答:学生回答一定是众说纷纭。教师补充:“月”:望月远怀,思念亲人,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情。“酒”:则是“愁”的象征。“雁”:则在很多诗歌中是传情物、常常成为寄托离愁别绪的载体“柳”:则常常与离情有关,以表达依
9、依惜别的深情。三、布置作业。其实,在有些诗歌中,同一意象的内涵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请同学们分析下面几首诗,看看此些诗中“柳”这一意象因内涵的不同,是如何导致主题的不同。(教师下发资料)咏柳柳贺知章李商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垂柳咏柳唐彦谦曾巩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四、课堂小结:通过这些例子,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更是看到了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与博大精深,也为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所折服。附:板书设计说“木叶”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移民咨询服务合同
- 2024版房屋装修合同3篇
- 2024年经典室内设计装修合同
- 餐饮加盟店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度花卉研发与种植基地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销售代理合同详细信息
- 腕关节骨性结构力学特性研究-洞察分析
- 雾化吸入药物配方优化-洞察分析
- 2025年度网络设备维护与网络畅通保障合同3篇
- 胎儿酒精暴露神经细胞损伤-洞察分析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电子商务客服全套培训方案
- 《产品价值点》课件
- 供货商合同协议书简单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2023迎春帮困活动总结
- 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庆铃国五新车型概况课件
-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
- GB/T 7025.1-2023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
- 建设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设计开发(更改)评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