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PAGE 8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在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提取本课的内容主旨,是历史教学中特定问题的轴心,也是摄取一节课灵魂的关键。抓住了主旨和灵魂,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有了核心,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有了焦点。围绕主旨、凸现灵魂,变多种资源为诠释历史核心素养的素材;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历史演绎、教学流程、学习体验在这个主轴下形散神聚、顺畅流淌。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有机整合学习素材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助力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能力的发展,进而滋育素养。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有三子目,主要介绍了隋唐的统一与盛世

2、到五代十国的历史演变。“隋唐的统一”与“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两目,着重描写经过长期分裂后,中国历史迎来又一次统一局面。隋朝虽短祚,却对唐朝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隋唐在民族融合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封建社会难得一见的盛世。然统一之中包含着分裂因素,盛世之下难掩社会弊端,“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目多角度分析了唐朝中期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繁杂,需梳理线索,确定主题,在“盛象”与“衰象”的历史转变中进行深入思考。三、学情分析初中教材已对本单元及本课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学生对这段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本课内容中有关隋唐盛世在诸多方面的表现

3、及原因有了初步的掌握。但因为时空的差距,学生对历史容易产生疏离感,以致对一些历史史事,往往较难掌握。加之,学生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为欠缺,尚不能对隋唐盛世的内涵与盛世背后的历史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理解,更不必说要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演变作出有深度的历史解释与评论。四、教学目标1. 通过史料分析,了解隋唐社会经济生活,认识隋唐盛世的表现,培养对隋唐时期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感。2. 运用时空定位,分析隋唐盛世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发展,认识民族交融与对外交往的发展即是盛世的重要标志,亦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3.分析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演变进程,提高对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解释水平,加强

4、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的同时,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教学重点:隋唐盛世的具体表现与基本特征;推动盛世产生的历史原因。教学难点:“盛象”与“衰象”的历史启示。五、教学设计思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与学情分析,围绕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设计紧扣“多视角看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这一主题,本课的脉络大体由四个部分构成:1.从民族融合的角度中梳理历史进程,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推动学生对隋唐的统一是长期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2.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品味隋唐盛世,以史料为依据,以问题解决为依托,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及多种类型史料的互证,了解隋唐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

5、化,认识隋唐盛世的表现及背后的历史原因3.从制度创新与演变中审视隋唐盛世,在认识隋唐时期重大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中,把握历史演变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制度层面深化对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历史的历史演变的认识与理解。4.从历史人物的认知中回味隋唐盛世,运用史实作为证据,来论证、评述不同历史时期的观点,全面认识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演变,加深对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演变的理解,继而促成核心素养在课堂学习中养成。六、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多视角看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演变。(二)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图组1图组二材料1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唐】杜甫 丽人行观察图

6、组1、图组2及阅读材料1,一定时期社会风貌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三国两晋南北朝虽处国家分裂时期,但民族融合却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缩小了民族的差异,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统一过程中,民族间的“互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认识隋唐时期社会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并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此作出初步的分析。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多元文明交融的结果,涵养家国情怀。1.导入学习任务一: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品味隋唐盛世。材料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

7、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教师活动:引导分析材料。学生活动:阅读材料2中杜甫的诗歌忆昔片段,思考分析下列问题。问题1:杜甫勾勒出一幅怎样的开元盛世景象?表1开皇、贞观及开元年间全国户数、口数与耕地面积年份户数口数全国耕地面积隋文帝开皇元年(581)399万余/隋文帝开皇九年(589)670万余/1940万余顷隋炀帝大业五年(609)890万余4600万余5585万余顷唐高祖武德元年(618)200万余/唐太宗贞观四年(630)300万余/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304万余1235万余/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841万余4814万余850万顷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906万余5288

8、万余1400万余顷数据来源:【唐】魏征等隋书地理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地理志。表2贞观及开元年间的米价与社会情况年份一斗米价格社会情况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四、五钱这年被判处死刑的共29人,几乎到了刑法搁置不用的地步。自京师至岭表,山东至沧海,百姓不用关闭门户,行旅皆不用带粮食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洛阳十五钱青、齐五钱东至宋汴,西至岐州,道路两旁不少商店食肆招待客旅,提供丰富的酒食,每店也有驴出租给旅客乘坐。南到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都有商店食肆,供货商旅所需,行旅数千里远也不需持武器防身数据来源:萨孟武中国社会政治史。问题2:根据表1,概括指出开皇、贞观、开元

9、时期在户数和耕地面积方面有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生产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问题3: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大业七年(607)一斗米价格为数百钱,结合表2,比较贞观、开元时期的米价等社会生活的变化,分析这种社会历史生活现象出现的原因。问题4:综合上述分析,你认为杜甫忆昔对开元盛况的描述是否可信?请举例证明。文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通过对材料2的分析,从文学的角度感受盛世景象;运用表1与表2,历史的分析盛世背后的历史原因,让学生深刻理解统治者的开明统治与良好政策的推行是盛世出现的重要社会因素;同时,通过不同类型史料的运用,对历史结论与现象的作相互验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设计意图】

10、分析隋唐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探讨隋唐盛世背后的历史原因,进而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2.导入学习任务二:从制度创新与演变中审视隋唐盛世。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设计意图】运用时空观念认识到隋唐盛世这一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民族关系发展相联系。材料3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4(唐朝中期以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

11、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方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摘编自【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兵志表3“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综问题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3中“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主要指什么制度,并概括该制度的历史作用。问题2:随着版图的拓展和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开元

12、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采取了什么措施?问题3:根据材料4与表3,概括指出唐中期后地方藩镇的权力特征。问题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你如何认识唐代制度创新和演变与“大唐气象”间的关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唐】杜甫忆昔隋唐时期,制度的创制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因素,三省六部制度在唐代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了盛唐气象在制度上的保障。然而在制度创新中,地方上的藩镇在唐王朝曾作为护卫边疆的重要设置,但又引发了新的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变化,中央集权日益被削弱,成为唐王朝衰亡的重要因素。【设计意

13、图】梳理历史演变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制度层面深化对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历史的历史演变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对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解释水平。并在历史反思中,加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的同时,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3.导入学习任务三:从历史人物的认知中回味隋唐盛世。材料5(唐太宗说:“)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吴兢贞观政要材料6唐太宗不过中材至其能致治平强盛,乃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教师活动:以隋唐盛世为例,

14、引导学生分析材料5和材料6的论述。学生活动:利用所学,以隋唐盛世为例,选择其中一种论述加以评析,互动交流。隋代的众多的仓储,最终没有起到解救饥荒的作用,却导致隋炀帝奢华无道以致亡国的结局。唐太宗认为政权的兴亡不在于仓储的多寡,而取决于统治者的政策。唐太宗从隋朝从盛世转瞬而亡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在其统治期间,注重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了唐朝的稳定。任何盛世或乱世的出现都不仅仅是人力的原因,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确实有帝王魅力及作为在其中。但是,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隋朝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唐朝所继承,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

15、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设计意图】运用史实作为证据,来论证、评述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的观点,全面认识隋唐盛世的表现、原因,加深对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演变的理解,继而促成核心素养在课堂学习中养成。七、教学评价设计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描述隋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风貌变化的具体表现与特点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史料,并能提取有关的信息。水平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在对特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能够运用教材中的史实和所提供文献史料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和

16、历史因素。水平3:在探究杜甫忆昔对开元盛况的描述是否可信时、如何认识唐代制度创新与“大唐气象”间的关系等问题时,能够对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历史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加深对历史变迁的认知与理解,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水平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并能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如“利用所学,以隋唐盛世为例,选择其中一种论述加以评析”等。附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试题创编(一)选择题1.唐代诗人崔颢在长干行中写道:“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另据新唐书诸帝公

17、主传统计,唐代至少有26位公主改嫁,其中定安公主、齐国公主更是三嫁。这反映唐朝社会:A婚姻观念发生根本转变B理学对妇女的束缚较少C爱情是诗歌创作的主题 D社会风气相对比较开放【参考答案】D【试题说明】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史料实证,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所提供的史料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考查水平层次为水平一。2.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指出,630年李靖破突厥,唐太宗李世民被四夷君长推为“天可汗”。当日高祖李渊已退位为太上皇,仍在凌烟阁置酒庆贺。上皇自弹琵琶,皇帝当众起舞,这种场面,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符合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的是:采取与民休

18、息,经济空前繁荣加强官僚机构,政府效能提高完善科举制度,重视官员选拔推进法简刑轻,社会安定有序AB C D 【参考答案】C【试题说明】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历史解释,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辨析有关的历史结论,并能够利用相关材料,对具体、特定的历史现象(贞观之治)进行正确的历史理解与解释。考查水平层次为水平二。3.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记,曲辕犁“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另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也发现了记录使用曲辕犁耕作的唐朝壁画(见右图),但经学者研究,敦煌壁画中大约有70幅是反映各时期农业生产的,描绘曲辕犁却极少。上述材料不能说明曲辕犁:A在唐朝时已经在江南水田

19、地方得到大力推广B使用的情况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C它的发明充分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D对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参考答案】D【试题说明】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史料实证,重点考查学生在探究特定的历史问题时,能否对不同来源的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史料的信息与价值,对不同的历史解释作出正确的选择。考查水平层次为水平三。4. 学者认为,隋唐丝绸之路突破国家、民族、地域的限制,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其更为积极的结果是文化的互相渗透,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能印证该观点的是:仿制唐朝长安的日本先上京都示意图大昭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AB CD 【参考答案】D【试题说明】

20、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史料实证,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比较、分析不同来源的史料,在辨别史料选择的意图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史料论证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观点。考查水平层次为水平三。(二)非选择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唐朝中期以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兵志(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唐代中央政府的组

21、织”主要指什么制度?并概括该制度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中期后地方藩镇的特征?综合上述,分析指出唐代制度创制和演变与“大唐气象”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三省共同商议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弥补因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三省之间各有分工,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2)特征:地方藩镇占据国内要地、险地,分布甚广;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藩镇独立性强,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关系:三省六部制度在唐代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了盛唐气象在制度上的保障。然而在制度创新中,地方上的藩镇在唐王朝曾作为护卫边疆的重要设置,但又引发了新的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变化,中央集权日益被削弱,成为唐王朝衰亡的重要因素。【试题说明】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史料实证,重点考查学生能否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所提供的两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