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Stroop效应_第1页
实验十四 Stroop效应_第2页
实验十四 Stroop效应_第3页
实验十四 Stroop效应_第4页
实验十四 Stroop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名称:Stroop效应姓名:陈洁学号:2009075001021.背景知识:STROOP效应是指字义对命名的干扰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这一现象由J.R.Stroop在1935年首先提出,成为Stroop效应。他使用刺激字与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例如用蓝颜色写成“红”字,让被试说出这个字是用什么颜色写的。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大大增加了。有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所呈现的刺激包含着两种信息,对这两种信息的加工是不同的。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说颜色的干扰。Stroop效应提出后,心理学家对它发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研究催眠状态对Stroop效应是否有影响;研究不同的语言种类(如汉字、日文、英文等)产生的Stroop效应;另外,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可利用Stroop效应研究注意的机制,探讨正常人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一侧化等。2.实验目的:1.了解什么是Stroop效应。2.通过本实验验证色词Stroop现象。3.比较四类字色组合条件的反应时,揭示在念字和命名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3.方法与程序:1.材料:共16张卡片,实验时随机呈现A组(字色一致):红色的“红”字(A1),黄色的“黄”字(A2),蓝色的“蓝”字(A3),绿色的“绿”字(A4),共4张。B组(字色矛盾):红色的“绿”字(B1),黄色的“蓝”字(B2),蓝色的“黄”字(B3),绿色的“红”字(B4),共4张。C组(字色无关):红色的“我”字(C1),黄色的“爱”字(C2),蓝色的“中”字(C3),绿色的“华”字(C4),共4张。D组(字色语义无关而音义有关):红色的“滤”字(D1),黄色的“拦”字(D2),蓝色的“皇”字(D3),绿色的“洪”字(D4),共4张。实验材料字体为宋体,小二号,实验时背景为黑色,材料如下:红(A1)黄(A2)蓝(A3)绿(A4)绿(B1)蓝(B2)黄(B3)红(B4)我(C1)爱(C2)中(C3)华(C4)滤(D1)拦(D2)皇(D3)洪(D4)2.实验前先有一个预备实验,要求被试进行若干次的颜色判断练习,目的是为了让被试熟悉四种颜色相应的键盘位置。呈现给被试上述16张卡片,让被试熟悉这四种颜色,同时对四种颜色进行按键反应。任务的要求是让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词的颜色。键位与颜色的对应关系是:红色对应D键、黄色对应F键、蓝色对应J键、绿色对应K键。预实验中,16张卡片每种呈现3次,顺序随机,共48个试次,目的是让被试尽可能地熟悉实验流程,预实验结束后会给出被试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如准确率过低,建议再次练习直至熟练。练习实验的前24次中,在屏幕的顶部会出现各种颜色对应的键位的提示,后24次则无此提示。3.在练习完毕后进人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中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词的颜色。首先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黑色的“+”字提醒被试做好准备,“+”字出现500毫秒后消失,再呈现色词要求被试反应,被试反应后才会出现下一个刺激。正式实验中,16张卡片每种呈现25次,顺序随机。这样整个实验总共进行16*25=400个试次。4.指导语: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汉字是什么颜色,你就按键盘上相应的键,而不要管那个字的内容是什么。其中红色对应D键、黄色对应F键、蓝色对应J键、绿色对应K键。请既快又准确地进行反应。4.实验结果与处理:1.分别计算A、B、C、D组各自的反应时平均数和标准差及正确率。A组(字色一致)B组(字色矛盾)C组(字色无关)D组(字色语义无关而音义有关)图4-1ABCD平均数657.77633.73589.05591.06标准差203.0159190.0095179.291246.0629正确率0.980.990.980.972.比较各种任务所用的反应时的不同,并作出解释。答:由上图知A,B,C,D组反应时D>A>B>C。分析:第一,D组为字色语义无关而音义有关,D组的反应时最慢,说明人对念字的感知和对颜色的感知拥有不同的加工过程,在辨别时会互相干扰。加长人的反应时间。第二,D>B,说明人对念字的感知速度要慢于人对字义的感知。正因为速度快,因此先于颜色的感知而加长对颜色的感知时间,延长了反应时,而V念字<V速度,因此反应时D>B。第三,A>B,这与Stroop效应不一致。原因可能在于,1小样本片面,个人影响因素较大,不具有代表性。2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如反应时间,对念字,颜色等的反应速度都各不相同。导致实验误差,影响了实验结果。3每个键盘对应一种颜色,因此,对键盘对应颜色不熟悉,或者手指移动都会对实验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造成影响。4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5.讨论与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STROOP效应?答:因为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反应速度也不同的。这是因为所呈现的刺激包含着两种信息,对这两种信息的加工是不同的。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字义的加工要先于颜色被感知,也就是说,只有当先知觉完字义才会去知觉颜色,这样就加长了整体感知时间,而颜色的正确感知也受到了字义的干扰。2.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说明有无干扰现象发生。与理论上预计是否一致。答:有干扰现象发生。因为有误差存在,因此,与理论部分一致。分析:第一,D组为字色语义无关而音义有关,D组的反应时最慢,说明人对念字的感知和对颜色的感知拥有不同的加工过程,在辨别时会互相干扰。加长人的反应时间。第二,D>B,说明人对念字的感知速度要慢于人对字义的感知。正因为速度快,因此先于颜色的感知而加长对颜色的感知时间,延长了反应时,而V念字<V速度,因此反应时D>B。第三,理论上,应该A<B,但实验结果为,A>B,这与Stroop效应不一致。原因可能在1小样本片面,个人影响因素较大,不具有代表性。2外界干扰,个人对念字,颜色,字义的反应速度不同,导致实验误差,影响了实验结果。3.当字色矛盾时认知过程的速度有无个体差异?答:有。4.你认为这种干扰作用会受练习的影响吗?答:会。因为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方式来加强或者改变个体某一方面的能力。因此,我认为人们对于念字,颜色,字义的速度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而且,通过训练可以使被试熟练实验过程,减少试验产生误差几率。5.为什么说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念字却不会受到字的颜色的干扰?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吗?答:根据STROOP效应,人们对念字知觉的速度要快于对颜色知觉的速度,因此,假如实验要求被试知觉颜色,那么在知觉颜色之前先知觉念字,先记下字义,再来辨别颜色,因此之前知觉的字义会对之后知觉的颜色产生干扰。相反,念字却不会受到颜色的干扰。因为假如要求被试知觉念字,由于知觉念字速度快于颜色,因此在知觉过程中就不必在知觉颜色,自然颜色就不会对知觉念字产生干扰。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字体为宋体,小二号,实验时背景为黑色,材料如下:用一组字色矛盾的图片,红色的“绿”字(B1),黄色的“蓝”字(B2),蓝色的“黄”字(B3),绿色的“红”字(B4),共4张。2.实验前先有一个预备实验,要求被试进行若干次的颜色判断练习,目的是为了让被试熟悉四种颜色相应的键盘位置。呈现给被试上述4张卡片,让被试熟悉这四种颜色,同时对四种颜色进行按键反应。键位与颜色的对应关系是:红色对应D键、黄色对应F键、蓝色对应J键、绿色对应K键。任务的要求是第一次十余年让被试又快又准地判断词的颜色。第二次实验让被试又快又准判断字义。其中按键的对应关系不变。并且让被试尽可能地熟悉实验流程,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