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经济形势及远景发展规划_第1页
埃及经济形势及远景发展规划_第2页
埃及经济形势及远景发展规划_第3页
埃及经济形势及远景发展规划_第4页
埃及经济形势及远景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埃及经济形势及远景发展规划2007-10-10 18:14 文章来源:驻埃及使馆经商参处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一、埃及经济发展状况(一)总体状况近几年,埃及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政府为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增加就业等所采取的各项举措切实有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埃及中央银行统计数据,2006/2007财年埃及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GDP总量达到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 7.1%,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7%人士GDPi到1518美元,同比增长5.7%。作为埃及经济支柱白旅游业收入达8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0.7%;苏伊士运河收入 42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7.2%;侨汇收入

2、71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27.3%。进出口总额 598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 22% 进口 378亿美元,出口 220亿美 元,其中非石油制品出口首次超过石油出口,达到 119亿美元,石油出口 101亿美元,比上一财年 略减,减幅为1.1%。本财年吸引外资111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82%其中石油领域投资 31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 72%截至2007年6月底,埃及外汇储备 296亿美元,同比增长 29%;国 际收支盈余53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 61%失业率从上一财年的9.5%降至9.1%,通货膨胀率从上一财年的8.4%降至8%(二)发展特点埃及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1、出

3、口态势良好,商品竞争力增强。2006/2007财年埃及商品出口增幅较快,特别是非石油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石油产品出口,充分表明其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外商投资加大,经济活力增强。2006/2007 财年埃及外资投入大幅增加, 上一财年吸引外资61 亿美元, 本财年骤增至111 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主要投资领域为电讯、银行、石油、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大大增强了埃及经济发展的活力。3、深化财政金融改革,经济发展后劲增强。近年来,埃及政府一直把推进财政金融改革作为调整经济发展动力的支柱之一,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后劲。 2006/2007 财年埃及商品出口增幅较大,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4、外汇储备同比增长 29,通货膨胀率从上一财年的8.4%降至8%,经济发展后劲充足。埃及银行业的私有化进程和埃及货币的相对稳定为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二、埃及经济发展远景规划(一)第六个五年规划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埃及政府制定了第六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2007/08 2011/12 ),优先落实穆巴拉克总统在2006 年总统竞选时提出的竞选纲领。主要实施以下七个计划:1、就业培训计划。 5 年创造 380 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增加 75 万个就业机会。2、工业结构调整计划。5 年内建立 1000 家大型工厂和实施2000 个中型工业项目。3、农村开发计划。5 年中建立

5、400 个新的村庄和新垦土地100 万费丹。4、综合旅游开发计划。每年新增境内游100 万人次,消费达到 10 亿美元。5、中小学教育开发计划。5 年中新建 3500 所学校。6、贫困地区开发计划。大力促进上埃及地区的开发和各地区的均衡发展。7、改善住房计划。5 年中新建 50 万套住房,每年增加近10 万套。此外,政府将进一步关注民生,发展新型的社会合作关系,深化民主观念,保障民众自由和权 益,增强个体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关注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和能力建设问题。(二)发展目标埃及第六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预计投资 2310亿美元,其中政府预算占 10%各大部委、 控股集团等出资5%,国际

6、贷款、援款、投资等占13%私人企业仍将是投资的主要实体,占 72%具体发展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是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使年增幅达到8%二是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年均增幅达到6%三是新增380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增加 75万个岗位。四是降低失业率,计划从 2006年的9.3%降至5.5%。五是提高投资率,计划从20%曾加到24%六是扩大商品出口,年均增幅不低于12%七是加大引资力度,Tt划吸引外资达到140亿美元。八是保持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年均增幅达到9%九是降低人口增长率,计划从2.04%降到1.9%。十是保持物价稳定,每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以内。驻埃及使馆经商参处2007年10月9日

7、经济概况2006-11-30 16:08 文章来源:驻埃及使馆经商处文章类型:摘编 内容分类:其它(一)概况自1952年革命以来,埃经济先后经历了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国有化时期、萨达特的“开放 经济”时期和穆巴拉克的政策调整、以西方债权国所提条件为框架的经济改革时期。纳赛尔时期,埃实行土地改革,对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以及进出口贸易实行国 有化,并依靠苏联搞“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工农业有一定发展。但由于政策过左和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埃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到 60 年代后期,增长率降至1.5%。萨达特执政后,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吸收外资,在强调国营企业为支柱的同时发展私营企业。同时

8、,开放封闭八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大力开采石油,鼓励侨汇,发展旅游业。但私人资金集中于商业和其它容易获利的行业,致使埃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财政入不敷出,靠借债度日,外债由 1970 年的 40 亿美元猛增至1980 年的 300 亿美元。穆巴拉克上台后,奉行“和平、稳定、发展”的内、外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穆将经济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并逐步调整经济政策。首先强调生产性开放,努力改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 注重引导外援和外资流向生产性项目, 限制进口, 努力实现商品“埃及化”,同时鼓励出口,树立为出口而生产的意识,鼓励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第二,强调宏观调控,制定长远国家

9、经济发展计划。穆执政以来,针对埃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了四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各个时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发展目标,使经济在国家指导下按计划发展,针对埃人口增长较快,生存空间狭小的问题,又制定了 21 世纪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南河谷(又称托西卡和东奥维纳特工程)、北西奈(和平渠)、东塞得港、西北苏伊士湾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计划至2017 年将埃土地利用面积由5%扩大至25%,力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实行慎重、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金融平衡,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增加外汇储备,保持经济稳定,通过私有化进程扩大结构改革,提高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放开贸易并进行金融改革。同

10、时顶住外来压力,坚持根据埃国情循序渐进,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照顾低收入者的利益,使经改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第四,加强外汇管理,努力增加外汇收入。 1991 年 10 月统一了美元同埃镑的兑换率(1美元=3.40埃镑左右),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果断干预市场,维持汇率稳定。第五,大搞经济外交,多方争取外援,就债务减免与重组同西方债权国进行多次谈判,在海湾战争及中东和平进程中与美等西方国家积极配合,赢得大量外援和巨额债务减免。经济增长率1991 年以来, 埃成功实施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订的经济改革计划,逐年提高,预算赤字连续3年不到GDP勺1%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下降,汇率

11、基本稳定,外汇储备增至相当于15 个月的进口用汇,外债债务率和偿债率均在国际公认范围内,外国对埃投资明显增加,私营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根据埃及中央银行公布的 2003/04 财年(截至 2004 年 6 月)统计数据,埃本财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 3.7 ,较上一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多出 0.6个百分点,其中 2004 年上半年埃及平均经济增长率为 4.3%,据埃及计划部预测, 2004/05 财年其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5。由于近年来基本建设投资过大、消费品进口增加过快等原因,从1999 年开始,埃及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缓,并开始进入衰退。在金融方面表现为:银行银根紧缺、呆坏帐增加、外汇

12、储备下降、汇率不断动荡下滑。股市也连续下跌,总市值比1997 年的高位时缩水过半。 2001 年下半年,由于外汇储备日益紧张,埃及政府被迫将埃镑的汇率进行了多次下调,结束了埃镑近十年的稳定状态。2004年11月,埃及中央银行的汇率为1美元=6.23埃镑(中心汇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2004年6月,埃人均 GDW 1174美元。虽然埃及政府采取紧缩银根、压缩基建战线、积极争取外援、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为出口商提供银行信贷和担保抵押等一系列措施,但至今仍未摆脱困境。(二)农业埃及是个传统的农业国。 虽然可耕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3%, 但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农产品产值占GDP勺18%吸纳了

13、全国1/3的就业人口,农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20%由于农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种子结构的优化,高产基因 工程农作物的开发,信贷服务的提供,新加工技术的引进和营销服务的强化,埃及的农业产量和收 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从 1981 年到 1999 年,埃及开垦的土地从180 万费丹增长到 800 万费丹,农作物面积从330 万费丹增长到 1450 万费丹。埃及的灌溉水资源来自尼罗河, 气候条件适宜, 全国各地可全年耕种。 由于处在亚、 非交界处,埃及的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区域合作优势,已成为该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随着私营经济在食品加工行

14、业的发展,埃及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和鼓励私营经济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的投入和农产品的价格完全市场化,私营经济拥有农产品进出口权。另外, 国有土地的份额和国有农业服务的比重也显著减少, 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率和产量都大大提高,农业出口增长到 20.4 亿埃镑。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农作物。埃及的长绒棉被广泛用作高级的纺织品原料,其超长绒棉几十年来也一直被世界所选用。棉花市场于1994/1995 年度完全放开,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也重新启动。埃及的主要冬季作物是小麦、大豆、大麦和洋葱。主要夏季作物是棉花、水稻、稷和甘蔗。(三)工业埃及是非洲工业较发达国家之一,拥有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但其工业基础薄弱,行业发展

15、也不平衡, 机电产品自给率较低, 机械制造业主要以装配为主。 2001 年工业生产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18.4%。纺织和食品加工业是埃及的传统工业部门,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石油、电力、建材、钢铁、水泥、采矿冶金、汽车制造、制药、化工等行业也具备一定实力。近年来,成衣及皮革制品、水泥、化肥、制药、陶瓷和家具生产等发展较快。埃及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 其 375 家国营企业的产值约占工业产值的 60-70%。 但国营企业中一些单位长期亏损,债务严重,濒于破产的有66 家,已成为埃国民经济的一大包袱。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积极推行以私有化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改革,在改进国营企业管理,努力

16、减免国企债务,给企业更多自主权的同时逐步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目前埃及政府通过拍卖使185家国营公司和企业实现了私有化,并计划继续分批对其它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根据埃及工业部的最新数据,目前私营企业数量已占到埃工业企业总数的80%,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和员工素质亟待提高,埃及工业生产成本加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产品竞争力较低。埃及工业面临的另一重大课题是工业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埃及已经从欧盟和日本分别争取到了 2.5 亿欧元和一亿美元的专门贷款,计划从2002 年开始全面进行提升生产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改造计划,重点是更新设备、生产线和生产工艺,以及劳动力素质培训。

17、(四)交通运输穆巴拉克总统执政后, 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个五年计划共投资636 亿埃镑,占同期总投资的 17.7%,海、 陆、 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 埃及政府决定在下一个5年计划 (2002-2007 )在交通运输方面投资250 亿埃磅,其中道路投资57 亿埃磅,铁路投资64 亿埃磅,海运 38 亿埃磅,空运 59 亿埃磅, 地铁 32 亿埃磅。 埃及近年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2001 年落成的苏伊士运河上的悬索公路桥和铁路桥,开罗市内的爱资哈尔地下通道,卢克索机场及地铁2 号线。公路1981 年,埃共有公路 15298 公里, 1998 年有 41300 公里,

18、 2001 年增至 48000 公里。铁路和地铁埃从 1851 年开始修建铁路, 1852 年便建立了全国第一条铁路 - 开罗 - 亚历山大铁路线,是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铁路的国家。以开罗为始发站的全国铁路网,连接着亚历山大、塞得港、苏 伊士、卢克索和阿斯旺等主要城市。1981-1998 年, 埃对铁路投资总额达130 亿埃镑, 现铁路总价值180 亿埃镑。 埃铁路全长近10000公里,目前每日乘客超过百万。1987 年 10 月开始运营的开罗地铁,现有两条线路。第一条地铁全长43 公里,把从火车站至赫勒旺和来蒙桥至麦尔吉的两条交通干线连接起来。地铁在城市中心的地下部分长 4.7 公里,由

19、宰奈白站,经解放广场的萨达特站和纳赛尔站,到拉姆西斯广场的穆巴拉克站。平均每小时运送乘客 6 万人次,最多时每天运送乘客数百万人次。第二条地铁自北部的夏伯拉、海依曼,经市中心折西,到西部的开罗大学和吉萨地区,全长11公里。自 1996 年开始规划兴建的第三条地铁西自人口稠密的伊巴泊,直抵东部老城艾资哈尔大学和萨拉丁城堡地区,长 29 公里,日本、法国准备向埃及政府提供项目融资。建成后,开罗将形成地下东西南北交通网。埃及地铁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售票和验票系统, 并在列车的最前端设有女性专用车厢, 确保女性乘车安全。 地铁票价便宜, 尤其对学生优惠。 地铁已是开罗市民外出最受欢迎的安全、

20、舒适、廉价的交通工具。3、海运与港口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长190.25 公里, 宽 280-345 米, 水深 22.5 米左右。 运河于 1869年 11 月 17 日正式通航后,使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8000-10000 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运河之一。埃主要港口有位于地中海的亚历山大港、塞得港、杜姆亚特港和位于红海的苏伊士港、塞法杰港。正在建设的主要港口有东塞得港和苏赫纳泉港。埃及港口吞吐能力 1981 年为 2600 万吨, 1998 年增至 5200 万吨, (其中亚历山大是最大港口, 年吞吐能力 2200 万吨) 发展目标为 2017 年达 101

21、60 万吨。 1997 年埃及集装箱吞吐能力为 156 万标箱,计划到 2017 年达 490 万标箱。4、航空1981 年,埃有机场13 个,其中国际机场6 个,目前机场数增至22 个,其中国际机场10 个。 2000年运送旅客 2140 万人次, 2001 年由于受到“ 9.11 ”事件影响,运送乘客只有1740 万人次。埃及航空公司是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共有飞机41 架,货机 3 架,开通了 83 条国际航线和41 条国内航线。另外还有4 家私营航空公司。(五)石油石油在埃及的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的 10%和出口收入的40%来

22、都自于石油及其制品,据埃及石油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埃及2002 2003财年( 2002 年 7 月 2003 年 6 月)原油以及石化制品出口创汇31 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0%。到目前为止,埃及虽然还不是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 但其仍然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截止到 2004 年,埃及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36 亿桶,约 5 亿吨;待发现储量31.18 亿桶,整个石油开发潜力为 67.18 亿桶,约 10 亿吨。在日产量方面,据统计, 1996 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每 天 92.2 万桶, 2003年埃及石油日产量为 75.2 万桶,其中含原油 62 万桶,按照这个开发水平,埃及目前的石油

23、潜力可供开发近30 年。此外,截止到 2004 年,埃及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 62 万亿立方英尺,远景储量预计将达120 万亿立方英尺。埃及已成为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天然气储量在阿拉伯国家中居第6 位,在全球探明有天然气的 102 个国家中排名第 18 位。(六)国家大型工程情况1、南部河谷工程南部河谷工程(全称Toshka & East Oweinat 工程,常简称托西卡工程),位于纳赛尔湖西南部。这个项目是埃及现代史中最富有雄心的工程,如果按规划完成,埃及国土可居住的面积将由目前的不到5增加到25;可耕地面积由目前的 800 万费丹,增加到 1140 万费丹。全部工程包括:在

24、纳赛尔湖边的托西卡建一座日抽水量达 2500 万立方米的巨型扬水站(最大年抽水量60 亿立方米),修建总长 850 公里的主渠道和9 条分渠构成的灌溉网。通过灌溉渠将西部沙漠中的可耕地和 6 个主要绿洲连为一体,构成新河谷及新三角洲。总投资将超过3000 亿埃镑(当时外国银行等机构估计为 880 亿美元)。整个工程完工后,开发面积将达26 万平方公里,46 的西部沙漠土地将得到开发利用。在这个大开发区内计划吸引移民300 万人,因此除兴建农业区外、还将建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旅游区,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吸引人们迁往新河谷,减轻老河谷承受的压力。托西卡第一期工程计划投资57 亿埃镑

25、(约 17 亿美元),开垦土地100 万费丹。其中托西卡地区 55万费丹, East Oweinat 20 万费丹,新河谷省绿洲 25 万费丹。因后两个地区主要是利用地下水灌溉,目前主要工程集中在托西卡地区。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纳赛尔湖的西岸建设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泵站, 装备 21 台大型水泵, 以 300 立方米秒的流量将水提升52 米, 流入 Sheikh Zayed人工灌渠;主灌渠宽 30 米,深 7 米,长 30 公里,加上支渠总长168 公里。全部工程计划在2002年完成。该工程于1997 年 1 月正式开始,目前已投入了 32 亿埃镑(约 9 亿美元)。据报道,第一期工程已完成

26、了大约85,泵站和渠道已基本完成并开始通水。 一些外国公司已同埃及政府签订了土地开发协议,并开始试种。由于开发投资巨大, 埃及政府只准备承担上述 880 亿美元总投资中的 20 , 其余资金由国外和国内的投资者提供。为了吸引国际组织、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有关机构对工程进行投资,埃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在该地区进行生产的国内外公司企业,可享受20 年的免税待遇;这些公司所需的设备、原料免征关税;埃及私人如购买已开发的土地每费丹 34.5 美元,如外国公司租用土地,每费丹 7 美元年。到目前为止,世界银行、阿布扎比基金会已同意为该工程提供 9 亿多美元的贷款。沙特农业发展公司承建了托西卡1

27、号支渠工程,挪威、英国和日本等国承担了造价达4.4 亿美元的扬水站建设工程。科威特和沙特的发展基金会也都表示将向托西卡提供资金。2、北西奈发展项目北西奈发展项目也被称为和平渠工程,其最主要的部分是建设一条长达262 公里萨拉姆水渠( Al-Salam Canal ),使尼罗河水穿越苏伊士运河底部引入北西奈沙漠,输水最远可达到北西奈首府阿里什。计划开发62 万费丹的土地,其中苏伊士运河西部22 万费丹,北西奈40 万费丹。将尼罗河水引入北西奈的设想远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来了, 但直到九十年代才真正付诸实施。埃及公共工程和水资源部为开发西奈半岛成立了“北西奈开发委员会”,专门负责北西奈开发工程

28、的建设和管理。工程主要有三部分: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3、苏伊士湾西北经济特区埃及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建设特区的设想,1998 年 8 月起正式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向开发商转让土地。1998年6月,埃政府通过了特区规划方案,确定特区面积为233平方公里(最初规划面积为164公里)。以开罗-因苏哈那公路为界,分南北两个部分,共划分为13个地块。南半部分面积为89公里,分为4个地块;北半部分为 144公里,分为9个地块。目前,1、2、3、4、9号地块等5 个地块的土地已出让给开发商,并建有有投资项目。其它的5号、6号地块规划为居民生活区; 13号地块规划

29、建机场。目前,尚有 7、8、10、11、12等5个地块未确定开发商。4、东塞得港综合开发项目东塞得港综合开发项目目标是将塞得港兴建成为一个地中海的大型国际枢纽港。1997年初该项目正式开始实施。东塞得港项目总占地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共规划为 5个部分,即:港口区、工业区、旅游区、管理区和水产养殖区。埃及政府成立了2个公司来具体实施此项目,一个是埃及东塞得港发展公司(ECDPPSA,负责港口的建设;另一个是东塞得港自由工业区发展公司(EPSFIZ。,负责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七)四大支柱产业旅游、侨汇、运河和石油是埃及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也是埃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近年来,埃采取一系列

30、措施,努力增加这四项收入,但其易受国际、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影响,收入上下浮动较大。1、旅游埃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对拓展旅游业给予极大重视,与许多国家签订了鼓励其国民来埃旅游的协议,并在国外设立旅游办事处,进行宣传促销。82-97年埃共兴建旅游设施 812个,投资350亿 埃镑,创造就业机会 40 万个,客房由 18864 间增至 75711 间。来埃游客不断增加,大量的旅游收入,为平衡国际收支、吸引外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侨汇1973 年十月战争后, 随着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和阿拉伯劳务市场向埃开放, 侨汇收入成为埃重要外汇来源。 70 年代末,侨汇收入达每年10 亿美元, 80

31、 年代达每年50 亿美元。 90 年代由于海湾战争使 150 多万埃劳务从伊拉克、科威特回国,一些阿拉伯国家如沙特、约旦等实行职务国民化,及利比亚遭受经济制裁无法支付埃劳务工资等原因,埃侨汇收入不断减少。由 1991/92 年度的 66 亿美元降至 00/01 年度的 28.43 亿美元。 2002 年初, 埃在境外公民人数共272.6 万人, 包括长期侨民和临时劳务人员。埃及侨民主要分布在海湾国家和利比亚、约旦等;另外,拥有其它国藉的海外埃及人 82 万,主要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家,其中有不少科学家和专家。3、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东、西方重要海上通道,也是埃外汇

32、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天过往船只约 40艘左右,年通过船只约 14000 艘。近年,由于船舶吨位提高,一些超大型油轮不能通过运河,过河船只数量有所下降。 埃重视运河改造, 不断加深运河, 运河吃水深度由 1994 年的 53 英尺增至 2001年的 62 英尺,可通过吨位不超过20 万吨的轮船,即当年使用的一切类型的集装箱货轮,所有干散货船,95%的液体货船和5%的油轮。埃运河发展目标是到 2017 年使运河的宽度由目前的 345 米加宽到 400 米,深度由目前的 22 米增加到 25 米。完工后,将可通过吃水深度72 英尺, 35 万吨的油轮。埃还大力发展运河附近港口设施,以增加运河过境费

33、收入及其它服务收入。4、石油石油工业是埃及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曾占到GDP勺10%F口出口总额的 56% (1993年)。随着埃及其它产业的发展,这个比例有所下降,2000年石油工业产值占 GDP勺5.6%,出口总额的37%。 从1981年到2000年,石油出口收入总额达 500多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占埃能源消费的 92%在 此期间,石油部门还提供了 5.65亿吨石油产品供国内消费,按国际价格计算价值760亿美元。主要城市2006-12-02 15:19 文章来源:驻埃及使馆经商处文章类型:摘编 内容分类:其它1、开罗首都开罗座落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约14公里处。按行政区域划分,开罗也是一

34、个省,面积3085平方公里,人口 740万人,人口密度 2398人/平方公里(2002年),可居住地区人口密度为38250人/平方公里(2001年)。开罗省与吉萨省和盖勒尤比省同属开罗区,通称大开罗。大开罗面积 17393平方公里,人口 1684万(2002年),占埃及总人口的 24.8%,是非洲 和中东第一大城市,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西岸、三角洲顶端附近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古埃及许多代王朝曾以此作为其统治中心,并 在附近修筑金字塔和大批陵墓。该城残迹尤存,距现开罗市区约30公里。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侵占埃及,

35、修复扩建波斯希腊古城巴比伦(现老开罗一带)。公元 641年,阿拉伯人开始 入侵埃及,并在巴比伦城以北建立首都福斯塔特。之后,又在附近建立阿斯卡尔、卡特耶等镇。至公元969年,法蒂玛王朝最后征服埃及,并于当年在福斯塔特镇以北建城定都,命名为开罗,意即征服者、胜利之城。十二世纪萨拉丁统治时期,把上述城镇统一为开罗城,并使之有所发展。但是,由于阿拉伯王朝的更迭,外国的侵入,直至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埃及统治者,开罗才真正成为埃及的政治中心。开罗曾被誉为“城市之母”,是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也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古教堂、清真寺、城堡等,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尼罗河

36、穿过市区,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并存:西部以现代化建筑为主,大多建于20 世纪初,具有当代欧美建筑风格;东部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为主,有250 多座清真寺集中于此。城内清真寺的高耸尖塔,随处可见,故开罗又称为“千塔之城”。今日开罗已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 它是在 1952 年 7 月革命后发展成为目前规模的, 是埃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艺术、交通、旅游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中心。但开罗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人口剧增,密度过大;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卫生状况差;交通严重堵塞( 2002 年开罗各类车辆近99 万辆,但道路实际容纳能力约 50 万辆);危房、旧房多等。2、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是

37、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埃及和东地中海最大港口,按行政区划也是一个省,位于尼罗河口以西, 距首都开罗约 200 多公里, 城市东西长30 多公里, 南北最窄处不足 2 公里,面积 2300 平方公里,人口 357.7 万( 2001 年)。面对浩瀚的地中海,背倚波光涟滟的迈尔尤特湖,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地中海新娘”。 也是古代和中世纪名城,地中海沿岸政治、经济、文化和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至今仍保留诸多名胜古迹。公元前 332 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后建立此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定为首都。其后托勒密建造了著名的法罗斯灯塔,修建大

38、图书馆,创建科学研究机构博学园。亚历山大在基督教思想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7 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后,亚历山大开始衰落。 19 世纪,穆罕默德 阿里着手重建亚历山大城,优惠的贸易政策,特别是棉花,吸引了大批外国人。亚历山大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到黄金时代,朝气蓬勃,与世界各地广泛接触。今日的亚历山大是埃及的交通和工业中心,被称为第二首都,集中了全国 40的工业,主要有钢铁、造船、炼油、纺织、化肥、水泥等。亚历山大港担负着全国75的进出口货运量,分东西二港,东港主要是渔港,西港是商港和军港。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棉花市场。3、伊斯梅利亚伊斯梅利亚位于苏伊士运河中段西岸,距开罗 120 公

39、里。是伊斯梅利亚省省会,也是苏伊士运河管理委员会所在地。隔岸曾是以色列巴列夫防线中部司令部所在地,现为旅游景点。城市环境在埃及各城市中名列前茅,素有花园城市之称。4、塞得港塞得港是埃及主要港口城市之一, 地处非洲和亚洲、地中海和红海的交接点。面积1351 平方公里,人口 50.5 万( 2001 年)。 1859 年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修建,以当时派驻的总督塞得帕夏的名字命名。塞得港一直在外国统治下,直至1952 年埃及独立后,才回归埃及。 1956年埃及宣布运河收归国有后,英、法公然入侵塞得港,当地军民奋起同敌人展开巷战,该港遭到严重破坏。在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城市也曾遭以色列攻击。 1975 年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后,塞得港得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