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专题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_第1页
理论专题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_第2页
理论专题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_第3页
理论专题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_第4页
理论专题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专题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gjx.1导 言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1)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2)2导 言 传统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仅限于货物贸易,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主要结论完全基于货物商品的国际交换,没有考虑服务这种特殊商品在国家间的流动,因为服务和要素国际流动相联系。 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将服务贸易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使服务贸易领域的理论发展跟上实践的脚步。 3传统的货物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问题最为引人关注,逐渐

2、形成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无本质区别,传统贸易理论可以适用服务贸易。 萨皮尔等(1981)针对货运、客运和其他服务的经验分析认为,传统贸易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辛德利等(1984)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在逻辑上有能力超越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差别。 4理查德库伯(1988)则坚定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论是普遍有效的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依赖基于一个简单的命题,即每个团体专注的共同利益正是自身效率更高的那项活动带来的。这个命题总是有效的,试图解释各个团体所拥有的比较优势结构的不同理论确实存在。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

3、,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 5第二种观点,传统货物贸易理论完全不适用,也不可能适用于服务贸易。 迪克等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要素禀赋对服务贸易的影响,认为货物贸易理论提出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不能决定服务贸易。桑普森和斯内普(1985)提出,由于国际服务贸易不能满足货物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传统贸易理论不足以解释服务贸易。 6第三种观点,当前国际经济学界的多数学者认为,传统贸易理论的合理内核可以解释服务贸易,但必须经过一定的改良,才能使之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在此方面出现众多服务贸易理论模型,比如迪尔道夫(1985)、桑普森和斯内普(1985)、塔克和森德伯格(1988)、伯格斯(1990)等

4、。 7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因。绝对优势理论是批判重商主义基础上提出的。重商主义真的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吗?8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改进技术,增加生产总量。例如:没有分工,一个人最多一天制20枚针,甚至一枚也造不出。如果有了分工,10人一天能制48000枚针,效率提高近百倍。 因此,每个人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获得分工的好处。9绝对成本理论 斯密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来

5、说明国际贸易。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那对交换双方都有利。裁缝不必自己做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也不必自己缝衣服,而向裁缝买衣服。每个人都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是有利的。国际贸易也是如此。10绝对优势,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每个国家都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绝对优势,如果它们都按照自己的绝对优势专业化分工和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11 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

6、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通过训练、教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一国如果拥有其中的一种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高于他国,生产成本就会绝对地低于他国。12绝对优势理论的实例分析13二、绝对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 绝对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理论发展演化过程中,并没有扮演显著的角色。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使得当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后,人们便较少单独应用其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动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没有关系。斯密认为,贸易双方各自至少存在某种绝对优势,这种观点符合服务贸易的许多现实情形。 14二、绝

7、对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者,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斯密的分工理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结合起来,阐述了分工在国际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肯定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合理性。这些工作无疑使绝对优势理论重获新生,也当然影响到服务贸易理论的创建和发展。 15绝对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解释16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1)基于相对技术差异 一、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李嘉图(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罗伯特托伦斯(1780-1864):论谷物对外贸易(1808)。可以概括为“两优相权

8、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李嘉图模型又称为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源于技术水平的差异。17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单位产品的劳动需求和单位劳动的产出。比较优势理论所使用的表示方法一般为单位产品的劳动需求。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即使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得福利增进,条件是绝对劣势并非在所有产品生产上的程度都相同。1819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表述假定 aC /aW a*C /a*W本国在C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将会出口到国外该产品以换回W产品,外国情形相反.该表述归功于戈特弗里德冯哈伯勒(1900-1995)。他用机会成本理论重新阐

9、述了比较优势理论。19比较优势理论实例20补充超比较优势(李翀,2006):假定两个国家都能够生产两种商品, 当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或市场价格相对低于对方国家时, 它在这种商品的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现实的经济里, ,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某种商品可能是另一个国家所不能生产的,这就不存在在这两个国家相对价格的高低问题,因而也就不是比较优势的问题。假定存在A、B两个国家,某种商品只有A 国能够生产而B 国不能生产,那么在这两个国家这种商品的贸易中A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将这种优势称为超比较优势( sup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21二、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

10、应用 (一)迪尔道夫模型 迪尔道夫(1985)构建出传统222(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一种货物、一种服务)模型,考察比较优势理论是否能够用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迪尔道夫在模型中将服务贸易分为作为货物贸易补充的服务贸易、有关要素流动的服务贸易和含有稀缺要素的服务贸易三类,分别讨论了各类服务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演化,认为比较优势只适用于前两种的分析。 22(二)服务价格国际差异模型 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服务贸易中服务的价格如何决定,是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发展演化的典型代表。如果比较优势理论确实能够很好地解释服务贸易,必然存在基于比较优势的服务价格决定机制。李嘉图模型中为什么没有谈及价格?

11、克拉维斯(1984)的研究指出,一个典型穷国比富国的服务价格显得更低。 为什么呢?23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因生产率的差别而不尽相同,由于各国贸易品行业的工资率决定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的工资率,而且服务行业的国际生产率差异相对较小,所以穷国的低生产率贸易品行业的低工资,运用于生产率相对于富国并不低的服务和其他非贸易品行业,结果导致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和其他非贸易品的低价格。 24(三)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随着科技进步和分工的深化,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经常分散在不同地点,导致对服务链需求的增加。琼斯和凯茨考斯基(1986)分析企业产出水平提高、收益增加和要素分工的关系,研究促使企业转向通过服务

12、链联结各个分散生产区段的新型生产方式(外包)。他们指出,一系列协调、管理、运输和金融服务组成服务链,当对国际服务链的需求明显上升的时候,国际服务贸易将会发生。 25如果假定世界市场上交换的都是最终产品,那么即使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也可能并非在国内每个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的成本都比较低。为了追求效率,企业将在国内和国际分散生产。假定某服务产品需要两个生产区段,本国和外国对两个区段的单位劳动需求分别为 、 , 、 。如果 ,本国的比较优势在第一个生产区段,外国在第二个生产区段,服务贸易可以使彼此获益。 26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2) 基于要素禀赋差异一、H-O理论俄基本内容

13、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它是一个222模型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和两种要素 。223模型?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核心概念、四个基本命题、一个悖论。(一)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27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最早轮廓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919年在一篇文章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但它被埋没了10多年,直到1933年另一名瑞典经济学家赫的早期学生俄林在其出版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加以阐明和发展,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一理论最早由赫提出,因此该理论被称为赫-俄理论。鉴于俄林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贡献,1977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8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要素丰

14、裕的实物定义: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R/W)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29要素密集度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设生产两种商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资本)和L(劳动)。如果生产Y的K/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K/L的比率,或生产X的L/K的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K的的比率,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30(二)基本命题 四个基本命题是:H-O定理、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 、罗布津斯基定理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15、H-O定理:国家间要素禀赋是不同的。在自由贸易背景下,一国会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意味着该国在该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国家贸易使双方都获得好处。 3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一个国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就会便宜。比如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工资(劳动力价格)就低一些,资本丰裕的国家,利息率(资本的价格)就低一些。反之,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如果各国都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那就会得到互利的结果。32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1947和1951年的外贸数据进行验证时,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推论与实际验证结果之间的矛盾,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33二、要素禀赋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演化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最为丰富,学者们从各自角度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修正和扩展,借以解释服务贸易的基础和动因。比较有影响的模型包括:萨格瑞模型 、梅尔文模型 、伯格斯模型 。34伯格斯模型伯格斯(1990)认为,对标准的H-O模型作简单的修正,就能获得适用于描述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从中揭示不同国家服务提供技术的差别是如何形成比较优势和商品贸易模式的。该模型假定:服务部门的产出作为中间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