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治疗和作用课件_第1页
针灸的治疗和作用课件_第2页
针灸的治疗和作用课件_第3页
针灸的治疗和作用课件_第4页
针灸的治疗和作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康复科 罗淑芬2015.2.针灸的治疗和作用内容提要针灸基础知识针灸治疗作用针灸临床应用针灸穴位针灸护理措施什么是针灸包含了两种治疗方法 针针刺 灸艾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进行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及针灸治疗学等部分。艾灸针刺加艾灸电针镇痛作用 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等。刺激穴位可以通过神经体液抑制疼痛。针灸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 针灸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例如:针刺足三里、合谷穴后可见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提高。2.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性头痛、癫痫、脑血管病、面神经麻痹、颈强直性综合征、周围神

2、经损伤等。4.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小儿遗尿、小儿脑瘫、小儿遗尿、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神经性耳聋等。针灸护理措施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待实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冬季做好保暖。3.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如出现晕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4.针刺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好体位。并做好护理记录。5.做好针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注意事项1.遵照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的原则正确取穴2.不宜针刺 病人精神过度紧张、过于疲劳、过饱、酗酒、大怒时,不宜立即针刺;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针灸,三阴交、合谷

3、、至阴、昆仑禁止针灸;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不宜留针;针刺应避开血管及防止刺伤重要器官。4.晕针处理 如针后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时,应平卧休息,头放低,做头部热敷或饮温水。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要晕倒的情况。可刺人中、足三里等穴位救治。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持针操作。 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病例分析林观金 男67岁患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能5个月入院,入科时神志清楚,气管切开,不能言语,置胃管右侧肢体可自主活动,肌力3级,肌张力不高;左侧肢体肌力0-1级,偏瘫,肌张力减退。诊断:脑梗死针灸治疗取手足阳阴经穴为主,辅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阳经穴。主穴:内关穴 水沟 三阴交双 足三里双血海双 解溪双 伏兔双 太冲双配穴:廉泉 同理双 哑门 太椎肩外俞双 腰阳双 殷门双 气海等 内关 主治:1.心悸,心痛 2.胃痛,呕吐 3.热病,疟疾 4.癫痫病足三里主治:1.胃痛,呕吐,腹胀,便秘 2.中风,下肢 3.水肿 4.心悸,气短三阴交主治:1.肠鸣,腹胀,食不化,泄泻 2.月经不调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