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数学()()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物联网工程开课单位: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07412050、07415110开课学期:1、2学分:10学时:160核心课程:否拟使用教材: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主编 高等数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七版国内(外)现有教材: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主编 高等数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七版各高校自编教材学习参考资料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编 数学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各高校自编教材二、课程描述本门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课程的主要内

2、容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应用、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引领学生初步具备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实施、实验、测试、运算、分析等技能提供高等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计算、分析推理方法.初步具备

3、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对新计算、推理方法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四、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并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并根据高等数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上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以高等数学与物联网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和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所处的位置,激发和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且很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同时将结合高

4、等数学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高等数学课程学习计划,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五、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按出勤率、课外作业、随堂测试、课堂笔记等计算,期末考试主要是闭卷书面考试.六、课程内容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四到七周)教学目标:理解函数的概念,掌

5、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

6、、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教学重点:极限概念,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无穷小的比较,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极限概念,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学 时:课堂教学20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映射与函数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 无穷小与无穷大 极限运算法则 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无穷小的比较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二章:导数与微分(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八到十周)教学目标:理解

7、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教学重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函数求导.教学难点:复合函数的求导,分段函数的导数.学 时:课堂教学1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导数概念

8、 函数的求导法则 高阶导数 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函数的微分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到十二周)教学目标:理解并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中值定理.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了解曲率、曲率圆与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教学重点:

9、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 导数的应用.教学难点:微分中值定理.学 时:课堂教学1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凹凸性 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四章:不定积分(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二到十四周)教学目标: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教学重点:不定积分概念与计算 教学难点:不定积分概念与计算学

10、 时:课堂教学10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7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 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五章:定积分(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四到十六周)教学目标: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掌握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教学重点:定积分概念与计算教学难点:定积分概念与计算学 时:课堂教学9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定积分

11、的概念与性质微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反常积分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十六到十七周)教学目标: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及函数的平均值了解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物理量(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教学重点: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教学难点: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学 时:课堂教学7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5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定积分的元素法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定积分在物理学

12、上的应用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一到三周)教学目标: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理解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 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了解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了解常用二次

13、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简单的柱面和旋转曲面的方程. 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并会求该投影曲线的方程.教学重点:空间曲面及其方程 空间平面及其方程教学难点:空间曲面及其方程 空间平面及其方程学 时:课堂教学15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0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数量积 向量积曲面及其方程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三到六周)教学目标: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

14、义.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重点

15、:偏导数的求法 全微分的概念及其形式不变性教学难点:多元复合函数求导学 时:课堂教学20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5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偏导数 全微分多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方向导数与梯度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九章:重积分(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六到八周)教学目标: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会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 会用重积

16、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曲面面积、质心、转动惯量、引力等)教学重点:二重积分的计算教学难点:三重积分的计算学 时:课堂教学1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重积分的计算法 三重积分 重积分的应用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八到十一周)教学目标: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 掌握格林公式并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求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原函数. 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

17、概念、性质及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掌握用高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的方法,并会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线积分. 了解散度与旋度的概念,并会计算. 教学重点:格林公式及其应用 高斯公式教学难点:斯托克斯公式学 时:课堂教学20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5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格林公式及其应用对面积的曲面积分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 斯托克斯公式换流量与旋度学习方法:课外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每周完成教材上的若干练习题并在下周课提交第十一章:无穷级数(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十二到十四周)教学目标: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

18、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掌握几何级数与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 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会用根值判别法. 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 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理解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概念、并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 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并会由此求出某些数项级数的和. 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掌握三角函数系、三角级数、泰勒系数、泰勒级数及函数的麦克劳林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 了解傅里叶级数的概念和狄利克雷收敛定理,会将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会将函数展开为正弦级数与余弦级数,会写出傅里叶级数的和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重点: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教学难点: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学 时:课堂教学18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主要内容: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