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集集体 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_第1页
研究集集体 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_第2页
研究集集体 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_第3页
研究集集体 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究集集体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摘 要 近4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史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 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 所举办“重大科研项目的筹划与实施”系列报告会,回顾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大典(数学典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 书的筹划与实施。四位负责人的报告指出,发挥集体优势与追求学术创新是 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经验。关键词 科学技术史;重大科研项目;筹划;实施;集体;创新本期增刊的主体内容来源于202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 “科学史所”)举办的“重大科

2、研项目的筹划与实施”系列报告会。此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说是机缘巧合。当时,科学史所正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的科研任务,若能够汲取以 往重大科研项目的经验,则有助于规划的制定;借此机会还可以从筹划与实施项目的视 角,梳理数十年来科技史的学科进展,这在国内科技史界应该是头一次;时值暑期,恰逢科 学史所正在策划第三届“科技历史与文化”大学生夏令营的高质量学术活动。于是,一场 结合回顾与展望、面向学者与学生、兼顾提高与普及的报告会由此诞生。报告会分为四场,华觉明、戴念祖、郭书春与张柏春四位项目负责人分别回顾中国 传统工艺全集、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大典(数学典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 究丛书的成书历程

3、,分享收获,漫谈心得。在学术报告厅和在线直播平台上,老中青几 代人交流讨论,气氛热烈又意犹未尽。在最后一场的互动环节结束后,张柏春研究员提 出“自然科学史研究可否出一期增刊,正式发表此次的报告内容? 此倡议很快得到了 各报告人、会议组织方(科学史所联合办公室、所科学传播中心)和本刊主编的赞同,编辑 部也随即启动各项工作。统稿之时,不觉已到了 2020岁末。“言之易,行之难”,重大科研项目更是如此。读者不难发现,几位负责人不约而同地 强调合作共进、追求卓越的重要性。这应该不是巧合。二十余年前,席泽宗曾注意到,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概括当年的攻关经验为“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 新”E所谓英

4、雄所见略同,多是窥睹堂奥之后相近的体悟。实际上,希望发挥集体力量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技史学科建制化的重要动因。 当年最能体现集体意识的成果当属两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规划一1956年制定的中 国自然科学与技术史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和1958年起草的19581967年自 然科学史研究发展纲要(草案)。前者判断了当时的“基本情况一“研究人员太少, 力量还很不够”;后者明确提出“发挥集体研究的积极性”。在国家酝酿重大科技规划之 际,前辈学者企盼将具有综合研究性质的中国科技史列为“重大项目之一”,那份珍视历 史的担当精神与时不我待的迫切心情,至今仍能引起共鸣。放眼国际,彼时正是科技史事业的勃兴

5、之期。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辛 格(Charles Singer,18761960)、库恩(Thomas Kuhn, 19221996)、柯瓦雷(Alexandre Koyre,18921964)、塔顿(Rene Taton,1915#2004)以及苏、俄的学者也以极大的热情投 入到前所未有的综合性科技史研究之中。他们的成就,有的属于匠心独具的个人研究,而 有的则归功于巨擘共擎的集体项目。中国的首部综合性的科技史著作就是一项集体成果。1959年,科学史所的前身“中 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编了一本中国古代科学家。室主任李俨在该书的序中写道: “这里,我们组织了各有

6、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囱。仅200页的一本书,却汇聚了 10 个学术机构的24位作者,他们大多是国内科技史学科建制化初期的中青年骨干。同年,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的巨作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中译本题为 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SCC)已正式出版第3卷(第1卷出版于1954年),而他当 时只有鲁桂珍、王铃等为数不多的合作者。以至于,曾在二战时同李约瑟来华考察的英国 生物学家与音乐史家皮肯(Laurence Picken ,19092007)惊叹,李约瑟矢志撰写SCC是一 次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单干之举(the

7、greatest single act) *。竺可桢同样赞佩其单身 匹马地来进行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李约瑟本人却说没有一个人能够单枪匹马地完 成这项任务。”他或许只是谦逊地回应两位老友的评价,但是毋庸置疑,李约瑟有自己 的团队,其组织与运作形式既不同于中国的同行们,也与同时代的其他国际科技史团队有 所差异。自1957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创建、1975年扩建为科学史所以来,筹划综合性的 集体研究一直是责任所系。个人研究固然有必要,但正如前所长席泽宗先生所讲,“作为 国家办的一个科研机构,又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各自为政,还要发挥综合性、多学科相互配 合的集体优势,接受上级交下来的一些任务或组织一些

8、重大的科研项目,这样才能说明单 位存在的必要性”刃。席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几代学人的共识。钱宝琮先生主导完成的 中国数学史与宋元数学史论文集便是中国数学史家在“文化大革命”前集体创作的 产物,而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的中国天文学史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 以出版,这些成就均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重视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中国的科技史大 项目虽难于付诸实施,但在科学史室(所)和若干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保留着学术 的星星薪火和有生力量,其中包含后来形成重大选题的初期探索,以及日后主持或参与各 项目的干才。以上种种情形,姑且看作是添补的中国科技史重大项目的“前传!,不再 赘述。改革开放之后,运作科

9、技史大项目的外部条件才逐步成熟起来。本期刊载的四个重 大项目都是近三十年内筹划并实施的。从最初设想到刊印成书,大多经历十余载的千淘 万漉。文章千古事,虽说甘苦自知,但治学之道亦可道。报告人回首数十年的学术发展, 都不经意地点出了一个“新”字的两重境界。其一,成果有新意中国科学技术史融汇了学界长期探索得到的新史料、新发现 与新研究,它与同样厚重的SCC各有所长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首次打通诸多过去几无 往来的学科与领域,有体系地探寻前人研究的“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中国近现代科学 技术史丛书开创了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尝试突破“成就描述”的范式=中华大 典(数学典首次按现代数学分类,点校了自先秦至清

10、末的中国数学典籍。因此,这些成 果都是厚积薄发的新研究,绝非“新瓶装旧酒”。其二,求新无止壕中国科学技术史大量涉及的中西科技交流史和世界科技史方 向,当前仍在继续累积与拓展。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已经启动了续编计划,学科建设和 成果普及推广业已展开。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丛书直接带动了国内数量可观的后 续专题研究,而且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据悉部分专著近年将推出修订牖中华大典 -数学典促使编纂者提出新的课题,某些进一步的研究由此开始。可见,这些重大项目 不但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之功,而且着实锻炼与培养了大批人才增刊的出版,意在集中反映四个项目的经验,增进同行之间的交流。增刊得以顺利出 版,需特别感谢王作跃

11、教授和Ernst Hamm教授。王教授不仅是2008#2010年Isis有关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丛书的系列书评的策划人之一,而且帮助本刊获得此次汉译成s 书评的授权并审读了每篇译文。Hamm教授当年负责编辑该系列书评,他的热心支持和 直接帮助推动了相关书评的发表。感谢美国科学史学会(The 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 #Isis杂志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惠允翻译、发表该系列书评的中文版,感谢出版社期刊分 部的Andrew Seagram先生代表出版社给予免费许可。Isis当年花大力气组织此系列书 评,

12、而此次版权方又慷慨授权,这些都是对中美学术交流的可贵支持。希望国内学者、学 术机构通过投稿、订阅杂志来踊跃参与国际科技史的学术交流。感谢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AHST)惠准翻译、发表关于 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两篇英文书评。这份英文刊创办四年来,极 有成效地向国际同行展示科技史相关领域的成果,已成为沟通中外学术创见的新平台。感谢中国社会科学网授予一篇关于中华大典(数学典的书评版权。感谢科学史 所联合办公室、所科学传播中心、所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共同组织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筹划 与实施”系列报告与夏令

13、营。感谢贾泽宇、佟路明两位在读研究生分别帮助校对2篇报 告初稿。在此,向科技史的同事、同行、同学,以及来自四面八方参与活动的热心网友致以 谢意。欢迎大家提出意见与建议!为确保计划顺利进展,临时成立了一个增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包括(按姓名拼音排 序):鲍宁、陈朴、戴念祖、高峰、郭世荣、郭书春、华觉明、黄兴、李成智、李劲松、李明洋、罗 桂环、吕昕、屈宝坤、孙承晟、孙烈、田淼、王作跃、姚立澄、俞月圆、张柏春、张宗鹤、赵力、邹 大海,由孙烈任增刊的执行主编。2020年0月31日,增刊顺序启动出版申报、约稿、撰 稿、审稿、修订、版权确认、编辑以及清样的“三审三校”等流程。各环节的分工与实际贡 献者如下:出

14、版申报:姚立澄、孙烈。核心作者:戴念祖、华觉明、郭书春、张柏春。其他作者:高峰、黄兴、李明洋、戴吾三、张燕、白云燕、沈之娴、吴丹彤、李劲松、邱耿 钰、潘妙、徐泽林、张宗鹤、陈朴、吴世磊、孙烈。其中,高峰撰写中华大典(数学典)编 纂漫谈的部分内容,黄兴协助戴念祖整理初稿并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纂与编委 会,戴吾三、长北、白云燕、沈之娴、吴丹彤、李劲松、邱耿钰、潘妙、徐泽林是中文书评的 作者,李明洋撰写Isis系列书评简介,陈朴、张宗鹤整理各报告稿初稿并撰写会讯,C6*S7 编辑部、高峰、吴世磊分别介绍英文刊、李俨图书馆、综合实验室的发展简况,自然科学 史研究编辑部撰文回顾科技史著作获郭沫若奖的情况,孙烈撰写编者按。书评译者:吕昕、俞月圆、李明洋、沈慧。审稿专家:张柏春、王作跃、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