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社会学复习题一填空题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2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一个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一一“社会学的想象力”。自我感觉的贫困是指主观贫困。4邦加兹模型中提出的四个最有意义的变量是已婚妇女比、避孕、人工流产和产后不育期。人口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和两个抑制。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人口的自然结构。&国际人口迁移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理论。9.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是指生育率。10.1957年,人口
2、学家马寅初先生提出了新人口论。一个国家最大的国情调研是人口普查。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解决人口过剩的两种抑制是“积极性抑制”和“预防性抑制”。“两种生产”的原理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来的。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倡晚婚的人是梁启超。戴维斯和布莱克提出了影响生育率的中间变量理论。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是指平均预期寿命。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衡现象。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过程的发展路径分为扩张型城市化理论和全球化的城市化理论。中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
3、学家阿森杜蒙特认为分析人口变化有三种途径:社会学方法、变迁的方法、文化的方法。我国传统社会的生育模式是由死亡率控制的多育生育模式。第一个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是由泽林斯基提出来的。23一般把家庭生民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城市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逆城市化”阶段。根据人口政策的实施目标,人口政策可分为内部人口政策和外部人口政策两种。26.1961年,邓肯提出了人口、社会组织、环境和技术模式。性别社会分层的表现形态可以从观念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三个方面加以考查。亚里斯多德首次把人口与政治的关系提到了治国的高度。29第五次人口普查首次使用的新技术有长表(10%)和短表
4、(90%)。移民以融入的方式进入新的环境被称为文化适应。测量收入分化的指标主要包括基尼系数、工资报酬水平法和五分位法。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增加人口来达到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富强。贫困线的测量方法有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线标准或收入比例法、贫困发生率。解释人们环境意识变化的理论包括反应理论、后物质主义理论和环境意识的精英理论。二名词解释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以千分数表示。公式:该年该地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活产婴儿数X1000%。标准化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也称按年龄调整的死亡率,是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
5、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公式:标准化死亡率二(年龄别死亡率X标准年龄构成)之和死亡率的阶层分化死亡率的阶层分化是指通过对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来分析死亡率的阶层差异,这其中职业的死亡率分化最具有分析意义,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内在联系。终生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后一批同龄妇女平均每人生育的孩子数,又称完全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人口迁移人口
6、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人口变迁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生育意愿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方面:一是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二是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为理想子女数;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人口经济密度人口经济密度是指一地区的人口规模与支持它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对比关系。使用不同的经济总量指标,可以得到不同的人口
7、经济密度指标。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的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年龄中位数年龄中位数也叫中位年龄,是所有人口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一部分在年龄中位数以下,另一部分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三位一体”理论三位一体理论是由韦伯提出来的。他认为阶级
8、、权力和身份认同三者共同作用于社会分层。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规模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三简答题简述马尔萨斯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第一,人口增加必然地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持续不断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控制。第三,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条命题构成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简述迁移者选择理论。迁移者是指参与人口迁移的人。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认为,迁移具有选择性,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能成为迁移者。这是有关人口迁移
9、的微观理论。对于迁移者的选择性来说,有三种进一步的解释:(1)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处于生民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人具有迁移倾向的差异。(2)职业生涯理论。强调职业影响人们迁移的可能性。迁移是一些职业人口通向事业发展的策略选择。(3)迁移的成本和收益理论。该理论认为,迁移是有成本的,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迁移的收益理论是指迁移者因迁移能够预期得到的更多的收入。简述现代化工作领域中性别分层的表现。一社会劳动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隔离。工作场所的性别隔离表现为男性的优势和女性的弱势构成了两性间制度化的社会距离。从劳动力市场看,存在着潜在的男性劳动力市场和女性劳动力市场。从工作内容看,性别隔离导致了职业的性
10、别集聚。二社会劳动领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等级秩序。两性在职业进入、工作性质、工资收入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和性别等级化,女性从业人员受到歧视和贬低。三性别隔离导致两性收入差距。四公共领域中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系统”是社会性别关系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结构性的也是象征性的。简述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1)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肯定了移民对社会变迁和革命的作用。人口迁移是形成了今日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人口分布状况的基本力量之一。(2)人口迁移的社会功能:第一,人口迁移带动地区发展。第二,人口迁移影响劳动力的合理分布。第三,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
11、交流和传播。但是人口迁移也可能会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带来环境问题。(3)社会变迁也影响着人口迁移。社会经济水平、市场条件成熟与否以及环境等因素都对人口迁移有着重要的吸引力。总之,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相互促进式关系。人口迁移刺激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带来人口迁移。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特点。适度人口理论是指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恰好能够最充分地利用本国可获得的资源时的人口,或当某国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时的人口。特点:一适度人口是人类追求的人口与资源关系的理想状态。其标志是人口充分就业、平均生活水平高、均衡的人口构成和丰富的资源等,是人口与资源的高度平衡关系。二适度人口是个弹
12、性概念。强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之间的可变性,即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下有不同的适度人口。影响适度人口的变量有国家规模、技术水平、交通状况、信息状况、经济危机以及人们梦想的生活水平。三适度人口是个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适度人口是个难量化的指标,很难得到验证,是表示人类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时的人口规模。简述马寅初新人口论中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人口与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他认为,中国最大的矛盾是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得似乎太慢,人口多,资金少是一个很重要的矛盾。二是人口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大力
13、地积累资金,加强每个工人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控制人口。三是人口与工业原料方面的矛盾。他认为,人口的增殖,就是积累的减少,也就是工业化的推迟。四是人口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他指出,现在粮食紧张,猪肉紧张等,这一切都牵连着人口众多的问题。五是人口与科学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简述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人力资本体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是后天获得的能力和素质;二当人的素质既定后,人力资本表现为从事工作的总人数和劳动市场上总的工作时间。三人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人力资源获得,人力投资是为提高人力而从事的各项费用。四人力投资是有收益的。对于劳
14、动者来说,其收益表现为个人收入的提高;从国家来说,其收益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总之,人力资本是人类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的收益,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口质量。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人口过程因素有哪些?一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状况构成了各年龄段人口性别比的基础,它决定着一个社会总体的人口性别结构。二生育率状况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原始社会的高出生率是以孕产妇的高死亡率为代价,性别比必然偏低。现代社会,生育率的下降不仅表明妇女生育数量减少,还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死亡率状况影响人口性别结构。两性的死亡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两性生理差异表现出来的女性死亡率低于同龄男性的死亡率。四人口性别结构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
15、。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能够在短期内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的性别结构。简述刘易斯二元结构发展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刘易斯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认为农业存在着的大量零值劳动人口是城市化的动力。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二元结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现代城市存在着明显差异。传统农业部门的特点:a.农业所使用的土地资源是一种非再生性的有限资源;b.农业技术简单,变化缓慢;c.农业部门是非商品化、非营利性经济;d.农业人口不断增长,新增劳动力是自然就业,农业人口一旦到达劳动年龄就自然就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成为社区或公社的一员,按照“共同体原则”参加劳动产品的分配。上述因素结合
16、在一起就出现了相对于土地有限资源基础上的过剩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在生产要素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人们虽然出工出力,但并不增加产值。在农业经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新增劳动的产值和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增长。这部分不能带来经济收益的劳动力成为“零值劳动力”,他们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陷于低水平徘徊的根本原因,这种发展模式是“劳动力无限过剩发展的模式”。现代工业经济部门与农业部门不同。首先,使用的是可再生性的生产资料,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速度的提高具有超过人口增长的可能。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就业人口的边际收益呈现出递增的状况,人口收入有稳定提高的可能性。传
17、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间的差异,尤其是收入上的差异导致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只有现代工业的发展才能吸纳农村隐性失业的过剩劳动力,是劳动力收益递减变为递增,国民经济发展由停滞变为稳定增长。四论述题试述孩子的质量替代理论。(贝克尔模型)(1)贝克尔采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分析生育行为,其基本假定是:当家庭经济处在嗜好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总要在有限的收入范围内获得满足多种消费欲望,消费行为以获得家庭经济最大效用为原则。家庭内部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对孩子量与质的选择。(2)贝克尔认为,以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夫妇决定生育子女的意愿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因为孩子可以成为直接的效用资源,类似于耐用消费资料。
18、从父母获得效用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数量和孩子的质量是可以互相代替的。(3)贝克尔用“孩子的质量”的概念来说明收入与生育率的关系,他指出对孩子支出的增加将提高孩子的质量,所谓优质的孩子就是花费更多支出的孩子。父母通过对孩子支出的自由选择,自由的选择了孩子的质量。因此,生育数量的多少与生育质量之间的选择紧密相关,家庭内部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对孩子量与质的选择。试述联合国秘书处划分和测定的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1968年,联合固秘书处在世界转换之际的世界人口的报告中,根据当时世界人口生育水平、死亡水平变动的实际情况,运用平均预期寿命和总和生育率指标划分和测定了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
19、转变发生之际的阶段。这是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发展模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其人口发展模式的特点是高死亡率(25%。以上)、高出生率(35%。)和低的人口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不足45岁,总和生育率高于6。第二阶段是人口转变的起步阶段。这大致上是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人口发展模式表现为人口死亡率的大幅下降,而出生率却维持原状,甚至略有增长,因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第三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关键阶段,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此时出现了出生率的下降。在这一阶段,由于死亡率降至15%左右,加之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重大改变,开始自觉控制生育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达到低水平,人口再生产逐步变为零增长或
20、负增长。第四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此阶段是第三阶段发展的最终结局,达到了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的水平,一般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约在10%左右,平均预期寿命高于65岁,总和生育率低于3。这种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新平衡构成了现代的人口发展模式。3试述H来宾斯坦人口转变的修正模型。B摆脱当前经济状态的努力)y0=生存均衡收入0Po人口规模yO表示人均收入的生存均衡时,上方的各个点表示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达到平衡的而维持人口现状。当超过这种收入均衡时,人口增长才有可能。ym表示临界最小努力轨迹,朝右上方延伸表示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摆脱最低生存水平所需的最小努力将逐渐增长。因此最小努力的大小可用
21、ym和y0之间的差来表示。A点表示生存均衡的位置,在这里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达到了均衡。B点表示人口增长的初期阶段,表示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仍处于高水平状态,但它是否成为前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点,还不可而知。C点表示经济状况处于进步与落后之间,保持稳定均衡的点,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关系依然很大。D点表示经济发展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而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逐渐接近,从此模型可以看出,人口规模越小,花费的最小努力越小,因此出生率的下降有必要追上先行下降的死亡率。这个理论中作为内在变量的人口增长率是使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控制人口,否则经济增长曲线将会重新落回到最低生活生平,即生存
22、均衡收入y0上来。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增加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函数,因而只有人均收入超过y0水平时,人口才能增加。试述A兰德里的人口转变三阶段模型。人口转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人口学家A.兰德里。他最先分阶段论述人口转变,认为人口理论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和领会“人口转变”,即从高出生和高死亡时代到低出生、低死亡时期的转变;他把生产力看作是人口过程的主要因素。他在人口革命论文中首次论述了自古以来人口变动的三大阶段及其各自的特点。他把人口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的、中期的和现代的,它们分别与各经济发展时期互相适应和依次更替。原始阶段,不限制生育率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因素主要通过死亡率来影响人口发展,对生育
23、率没有抑制作用;人口增长的限度决定于生活资料。中期阶段,生育限制普及;为维持既得生活水平,人们往往较晚结婚,甚至终身不结婚,从而降低了生育率和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婚姻关系来实现的。现代阶段,自觉限制家庭规模;较高的生活水准和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心理变化,逐步地完成了人类生育观的重新塑造;人们通常自觉地限制家庭规模,生育率普遍降到低水平。根据生育率普遍下降甚至低于替代水平的现象,他认为在现代,T.R.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过剩已不存在,新的问题则是人口不足。五分析题伊斯特林假说。(相对收入第一假说、生育率抑制临界假说)相对收入第一假说:社会学家伊斯特林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4、强调生育率随着家庭相对经济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其主要观点是:(1)批判贝克尔的理论假定,他认为,贝克尔的“家庭经济是以嗜好不变为基础的合理行为”的假定是靠不住的,人们的嗜好不仅是善变的,而且存在差异。人们嗜好的形成与改变是社会化的结果。(2)收入对生育率有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不同可以说明地位差异所产生的生育率差异。(3)年轻夫妇生育的愿望或消费嗜好人们在渴望努力达到的生活标准受到婚前在父母身边生活经历的影响。年轻人的物质愿望或消费嗜好反映了其父辈的实际收入。他认为,两代间经济状况的相对变化是决定生育率的主要因素。那些经济状况比父辈有所改善的年轻人希望多生孩子;而经济状况不如父辈的年轻人则会减少
25、生育。(4)影响人们经济状况的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因此它们同样地影响生育率,反映出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生育率抑制临界假说:P66-67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面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面因素:目的地、原居民地和二者之间一系列的中间障碍。四类因素:一是与迁移者原居住地有关的因素,二是与目的地有关的因素,三是介于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障碍因素,四是迁移者个人因素。每种因素都可分为正、负或中性三种。三个规律:迁移规模规律:(1)迁移规模会因地区间的异质性而变化,地区间的异质性越高,迁移规模就越大。(2)迁移规模会因人口的异质性而变化,人口间的异质性越高,迁移越大。(3)迁移规模与克服中间障碍的困难程度呈负相关;中间障碍越是难以克服,迁移规模越大。(4)迁移规模与经济波动有关。(5)除非有严格的限制,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全保障方案
- G技术合作协议
- 餐饮业顾客反馈管理方案
- 济南2024年01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测验卷
- 家居喷漆翻新项目实施方案
- 桥梁维修EPC总承包实施方案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LED显示屏产品更新与支持方案
- 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
- 艾灸烫伤护理
- 全麻术后复苏护理查房
- 教学《电力电子技术》(第2版)南余荣
- 菜籽油销售方案
- 2022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接纳能力分析
- 车站爱心驿站活动方案
- AE200H型号变频器用户手册
- 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事故预防与安全预警
- 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个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过程与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