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_第1页
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_第2页
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_第3页
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_第4页
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 4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延续上升势头,电新板块繁荣 4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光伏和电动车继续领跑板块持仓 7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展望:能源革命进行时,光伏与电动车景气持续上升 9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光伏:能源发展路线持续夯实,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9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全球加速推进电动化进程,产销端持续回暖 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制造业显著

2、恢复,工控景气度持续提升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投资建议:维持对光伏和电动车板块的重点推荐 22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风险提示 23图表目录图 1:2019-2020 中信电新行业板块持仓占比情况 5图 2:2019-2020 电新股持仓占比情况 5图 3:2020 年 Q3 电新行业基金持仓环比变化 5图 4:2020Q3 基金持仓市值TOP10 7图 5:2020Q2 基金持仓市值TOP10 公司 7图 6:新能源发电 2020Q3 持仓比重TOP10 8图 7:新能源发电 2020Q2 持仓比重TOP10 8图 8:新能源汽车

3、2020Q3 持仓比重TOP10 8图 9:新能源汽车 2020Q2 持仓比重TOP10 8图 10:电力设备和工控板块 2020Q3 持仓比重TOP10 8图 11:电力设备和工控板块 2020Q2 持仓比重 TOP10 8图 12:2020 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超过 40GW 10图 13: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及预测(GW) 11图 14:2020 年全球光伏多晶硅料供需情况 11图 15:2020 年国内光伏玻璃季度供需情况 11图 16:光伏玻璃自 2020Q3 开启涨价模式 12图 17:2018、2019 年主要光伏市场中国逆变器出货占比情况 13图 18:近年来逆变器企业毛利率情况

4、 13图 19:全球新能源车分月度销量情况(辆) 14图 20:全球新能源车年初至今累计销量情况(辆) 14图 21:2019-2020 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辆) 14图 22:2019-2020 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辆) 14图 23:2019-2020 新能源汽车累计月销量(辆) 15图 24:2019-2020 新能源汽车累计月销量(辆)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 25:能源、互联、智能革命注入产业发展新动力 15图 26:面向 2035 年的六大总体目标 15图 27:新能源车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 16图 28:充电设施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 16图 29:欧洲新能源车 9 月销量情况(辆) 1

5、7图 30:欧洲新能源车年初至今累计销量情况(辆) 17图 31:全球各地汽车减排法规-欧洲要求最严 17图 32:欧洲碳排放政策有望进一步趋严(g/km) 18图 33:特斯拉三季度产量情况(辆) 18图 34: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情况(辆) 18图 35:全球 1-9 月分车型销量TOP20 19图 36:大众 ID.3 推出首月销量即获全球第五 20图 37:大众 ID.4 SUV 已在中国量产 20图 38:PMI 数据情况 20图 39:工业机器人情况 20图 40:制造业 PMI 指数 21图 41:制造业城镇员工年均工资 21表 1:20 年 Q3 电新行业持仓市值前 20 名 5

6、表 2:电新行业基金加仓前十 6表 3:电新行业基金减仓前十 7表 4:欧洲光伏和风电未来十年所需发电量增量测算 9表 5:欧洲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测算 9表 6:中国光伏和风电未来十年所需发电量增量测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 7:中国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测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 8:全球逆变器需求及市场空间测算 12表 9:特斯拉超级工厂产能建设情况 19电新板块繁荣,新贵受青睐延续上升势头,电新板块繁荣电新板块 Q3 基金持仓占比延续上升态势。基金 2020 年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电新行业板块持仓比重延续上季度上升态势,从 Q2 的 5.60%上涨至 7.87%

7、,相较于中信电新行业市值占 A 股总市值的比重,电新股持仓仍处于超配水平。考虑到行业分类的一些误差,我们针对电新行业 278 支股票进行统计,结果显示 Q3 电新板块持仓占比从上季度的 9.13%上涨至 11.10%,相较于电新行业市值占 A 股总市值的比重,电新股持仓依然稳定维持在超配水平。图 1:2019-2020 中信电新行业板块持仓占比情况图 2:2019-2020 电新股持仓占比情况中信电新行业持仓占比中信电新行业市值在A股总市值占比987654321019Q119Q219Q319Q420Q120Q220Q3电新股持仓占比电新股市值在A股总市值占比12108642019Q119Q21

8、9Q319Q420Q120Q220Q3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稍有回落,新能源发电增幅明显。分板块来看,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从 20 年Q2 的 1.47%略微下滑至 1.39%;新能源发电则从上季度的 2.94%显著提升至 4.95%;新能源汽车从 5.12%上升至 5.31%。电新行业整体持仓从 9.13%大幅上升至 11.10%。图 3:2020 年 Q3 电新行业基金持仓环比变化20Q220Q311.109.134.955.125.312.941.47 1.39121086420电力设备与工控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资料来源:wind,&

9、持仓公司数量有所减少,公司集中度提升。三季度以来经济态势稳中向好,市场较上季度有所回调,电新板块整体持仓市值环比略降,Q3 持仓市值为 2552 亿元,环比下降 12.26%。 Q3 基金持仓电新板块公司 136 家,较上季度 251 家环比减少 45.8%。从持仓市值前十的公司来看,虽然 Q3 的 TOP10 持仓市值比重占电新行业公司比重为 68.57%,集中度高于前一季度的 54.84%,但头部企业持仓股数有所下滑,更多的资金聚焦到了电新产业的“新贵”身上。代码公司名称持股基金数基金持股数量(亿股)持股数变动(亿股) 基金持股市值(亿元)持仓比例601012.SH隆基股份7476.87-

10、0.49515.652.24%300750.SZ宁德时代6931.65-0.29346.041.51%300014.SZ亿纬锂能2373.48-1.34172.450.75%600438.SH通威股份2866.39-0.94169.730.74%300124.SZ汇川技术2042.62-0.34151.550.66%002594.SZ比亚迪1490.85-0.1598.460.43%002050.SZ三花智控1144.43-2.9798.380.43%002460.SZ赣锋锂业1621.78-0.3696.700.42%表 1:20 年 Q3 电新行业持仓市值前 20 名300207.SZ欣旺

11、达1162.04-0.6255.170.24%603806.SH福斯特1150.68-0.0849.580.22%002129.SZ中环股份302.00-0.2144.370.19%300450.SZ先导智能820.79-0.6638.240.17%300724.SZ捷佳伟创580.34-0.1635.490.15%300037.SZ新宙邦730.62-0.6535.350.15%300274.SZ阳光电源921.26-0.4234.620.15%002812.SZ恩捷股份1120.34-0.2831.050.14%600066.SH宇通客车501.96-0.7130.780.13%60163

12、3.SH长城汽车741.530.6229.190.13%603659.SH璞泰来950.26-0.2927.760.12%002709.SZ天赐材料1130.48-0.6924.610.11%资料来源:Wind,&2020Q3 基金加仓,光伏板块“新贵”受到关注。上半年市场普遍担心海外疫情加剧,对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经营情况会有负面影响,市场反应呈谨慎乐观。随着三季度以来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消退,更多的资金聚焦到光伏板块部分相较于龙头更具成长潜力的“新贵”身上,在今年上市的固德威、中信博和金博股份为代表的光伏产业细分领域具有较大成长性的潜力股受到更多关注,同时,锦浪科技和晶澳科技为代表的业绩增

13、速较快的成长股也备受关注。代码公司名称持股总数(亿股)季度持仓变动(亿股)持股总市值(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加仓市值(亿元)688390.SH固德威0.050.058.090.04%8.09600732.SH爱旭股份0.980.3513.900.06%5.01688408.SH中信博0.050.054.980.02%4.98300068.SZ南都电源0.350.315.050.02%4.42002459.SZ晶澳科技0.360.1212.570.05%4.19601877.SH正泰电器0.630.1319.090.08%4.06300763.SZ锦浪科技0.100.0311.610.05%3.8

14、5002979.SZ雷赛智能0.070.072.630.01%2.59603218.SH日月股份0.340.117.710.03%2.43688598.SH金博股份0.030.023.050.01%2.12表 2:电新行业基金加仓前十资料来源:Wind,&龙头关注度有所下滑,但仍不可忽视。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新能源车行业缓慢复苏,市场反应偏谨慎乐观,电新相关龙头由于抵御行业风险能力更强得到加持;进入三季度,新能源产业繁荣向上,在此基础上,由于更多目光投向“新贵”,龙头关注度有所下滑,但仍是基金关注和持仓重点,未来随着产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各细分领域龙头也将持续受到关注。代码公司名称持股总数

15、(亿股)季度持仓变动(亿股)持股总市值(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减仓市值(亿元)300014.SZ亿纬锂能3.48-1.34172.450.75%-66.32002050.SZ三花智控4.43-2.9798.380.43%-65.89300750.SZ宁德时代1.65-0.29346.041.51%-61.13601012.SH隆基股份6.87-0.49515.652.24%-36.93300037.SZ新宙邦0.62-0.6535.350.15%-36.86600885.SH宏发股份0.48-0.8021.730.09%-36.56002709.SZ天赐材料0.48-0.6924.610.11%

16、-35.83300450.SZ先导智能0.79-0.6638.240.17%-31.96603659.SH璞泰来0.26-0.2927.760.12%-31.68002202.SZ金风科技0.93-3.029.500.04%-30.92表 3:电新行业基金减仓前十资料来源:Wind,&光伏和电动车继续领跑板块持仓光伏和新能源车继续领跑板块持仓。除欣旺达和福斯特取代新宙邦和先导智能跻身前十以外,其他公司格局基本不变。2020Q3 基金持有新能源发电板块占比为 4.95%,较 2020Q2 上升2.01 Pcts,其中光伏为主导;持有电动车板块占比为 5.31%,环比增加 0.19 Pcts。以基

17、金持仓测算,电新板块持股中新能源发电和电动车合计占比达到了 92.43%。图 4:2020Q3 基金持仓市值 TOP10图 5:2020Q2 基金持仓市值 TOP10 公司6005004003002001000Q3持仓市值(亿元)Q3持仓比重2.502.001.501.000.500.0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Q2持仓市值(亿元)Q2持仓比重1.201.000.800.600.400.200.0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新能源发电:光伏为主导,业绩增速较快的厂商受到关注。三季度机构在新能源发电板块发生较大规模减持,但头部企业的高股价一定程度上支撑了

18、总持仓水平,集中度仍有明显提高。前十名中,阳光电源、爱旭股份和晶澳科技进入前十,金风科技则掉出前十行列。图 6:新能源发电 2020Q3 持仓比重 TOP10图 7:新能源发电 2020Q2 持仓比重 TOP10Q3持仓股数持仓比例8765432102.52.01.51.00.50.0Q3持仓股数持仓比例8765432101.00.80.60.40.20.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新能源汽车:格局稳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和材料厂商领跑。二季度疫情影响消退后新能源车产销回温,各基金对新能源车板块持仓显著增加,三季度头部企业持仓股数环比小幅下滑,行业总体格局维持稳定,恩捷股份

19、、宇通客车取代璞泰来和天赐材料进入持仓比重前十行列,而二季度领跑加仓的亿纬锂能和三花智控在三季度位居减仓前列。图 8:新能源汽车 2020Q3 持仓比重 TOP10图 9:新能源汽车 2020Q2 持仓比重 TOP10Q3持仓股数(亿股)持仓比例5432101.61.41.21.00.80.60.40.20.0Q2持仓股数(亿股)持仓比例8765432101.21.00.80.60.40.20.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电力设备和工控:工控厂商持仓显著提升。电力设备与工控板块整体持仓较上季度有所回落。行业前列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其中工控领域的主要厂商备受青睐,汇川技术、信捷电

20、气、雷赛智能和鸣志电器等厂商持仓股数显著上升。图 10:电力设备和工控板块 2020Q3 持仓比重 TOP10图 11:电力设备和工控板块 2020Q2 持仓比重 TOP1032.521.510.50Q3持仓股数(亿股)持仓比例0.700.600.500.400.300.200.100.003.532.521.510.50Q2持仓股数(亿股)持仓比例0.400.350.300.250.200.150.100.050.0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展望:能源革命进行时,光伏与电动车景气持续上升光伏:能源发展路线持续夯实,细分领域值得关注全球再次夯实可再生能源发展共识。在减排目标

21、的倒逼下,此前欧盟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预计由原有目标 28%提升至 38%-40%,由于目前减排目标或提升至 60%,在此基础上,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持续提升至约 42%-44%的水平;而在此前 9 月 21 日通用电气宣布退出新建煤电市场,专注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9 月 22 日总书记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能源发展路线再次被夯实。20192030E(减排目标 55%)2030E(减排目标 60%)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EJ)83.883.883.8可再生能源消费

22、占比17%39%43%可再生能源消费量( EJ)13.832.736.0平均发电消耗( KJ/KWh)942189008900发电量(亿 KWh)146773672140488光伏+风电占比42%70%70%光伏+风电发电量(亿 KWh)61632570528341光伏+风电发电量增量(亿 KWh)-1954222178表 4:欧洲光伏和风电未来十年所需发电量增量测算资料来源:BP,&测算欧洲光伏和风电在未来十年年均新增装机有望在 117-130GW,根据预计发电量增量,在现有的风电和光伏装机的基础上,若在减排目标 55%的基础上,预计 2020-2030 年光伏和风电合计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1

23、03-114GW 的范围内,若在减排目标 60%的基础上,预计合计年均新增装机量 117-130GW 的范围内。光伏年均新增装机(GW)风电年均新增装机(GW)光伏+风电年均新增装机(GW)减排目标55%光伏:风电(60:40)光伏:风电(50:50)光伏:风电(40:60)823211468401095548103减排目标60%光伏:风电(60:40)光伏:风电(50:50)光伏:风电(40:60)933713078461236255117表 5:欧洲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测算资料来源:BP,&测算政策刺激利好,各国推进新能源布局。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在今年 4 月 9 日已被国家能源局

24、明确了编制节奏,预计 2021 年 3 月底前,形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送审稿)。欧洲:欧盟批准涉及 7500 亿欧元的下一代欧盟经济复苏基金,敦促欧盟各成员国政府优先使用欧盟经济复苏基金来促进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清洁交通。印度:在本月举行的世界太阳能技术峰会上,印度表示会将 2022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从 175GW 提高到 220GW,力争到 2030 年印度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 40%。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尚低,成长空间广阔。我们假设非化石能源占比在未来十年持续提升,在 2025 年和 2030 年持续提升至 18%和 20%,在平均发电煤耗逐年下降,光伏+风电发电量占比逐年提升

25、的基础上,我们分别以 2019 年和 2025 年为基年,预计 2025 年和 2030 年所需光伏+风电发电量增量分别达 0.85 万亿 KWh 和 1.13 万亿 KWh。表 6:中国光伏和风电未来十年所需发电量增量测算20192025E2030E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48.659.771.0非化占比14.6%18.0%20.0%非化消费量(亿吨标准煤) 7.110.814.2平均发电煤耗(g/KWh)29027526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亿 KWh)244423910454580光伏+风电占比26%38%48%光伏+风电发电量(亿 KWh)63551485926199光伏+风电发

26、电量增量(亿 KWh)-850411339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测算;其中 2025 年所示增量以 2019 年为基年,2030 年所示增量以 2025 年为基年;中国光伏在未来五年年均新增装机有望在 71-94GW,根据预计发电量增量,在现有的风电和光伏装机的基础上,预计 2020-2025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71-94GW 和 13-26GW 的范围内,2025-2030 年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在 113-151GW 和 21-41GW的范围内。光伏与风电发电量比重增量(亿 KWh)光伏增量(亿KWh)风电增量(亿KWh)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GW)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GW

27、)60:408504510334027126阶段 1: 2020-202570:30850459532551831980:208504680417019413阶段 1: 2025-203060:4011339680445361134170:3011339793734021323180:20113399071226815121表 7:中国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测算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测算今年全年国内装机有望达 40GW,同比增长 33%。除了竞价项目和平价项目以外,今年的户用以及 2019 年结转至今年并网的竞价项目等,有望支撑全年装机量达到 40GW 左右。根据 50%的竞价完成度预计竞价

28、项目 13GW、根据补贴规模测算户用预计 7GW、平价 5GW、领跑者奖励指标 1.5GW、示范项目与特高压配套 5GW、2019 年结转项目 8GW。图 12:2020 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超过 40GW新增装机容量(GW)yoy6025050200401503010020501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50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预测2021 年光伏装机需求确定性依然较高:从当前时点看,2021 年光伏装机需求确定性依然很高。其中,国内方面主要来自 2020 年平价(需要 2021 年底前并网)、户用以及大基地等项目;海外方面,

29、疫情导致部分项目递延以及成本端的进一步下降预计将推动 2021 年需求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对于 2021 年全球光伏装机 160GW(国内 40-50GW,海外 100-120GW)的判断。图 13: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及预测( GW)欧洲中东和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北美亚太yoy1801601401201008060402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2021E45%40%35%30%25%20%15%10%5%0%资料来源:Wind,&需求旺盛叠加供给影响,光伏部分细分领域供不应求格局将持续。以光伏玻璃为例,由于双玻渗透率提升导致光伏玻璃需求高增且供给端释放周期较长,在考

30、虑需求不受到外部重大因素影响的前提条件下,2020/2021 年光伏玻璃整体供需偏紧。根据我们的测算,2020/2021年光伏玻璃的理论供给平稳量分别在 2.67 和 3.54 万吨/天,而实际的供给按目前情况来看仅在 2.55 和 3.47 万吨/天,存在 1175.6 吨/天和 692.4 吨/天的供给缺口。图 14:2020 年全球光伏多晶硅料供需情况图 15:2020 年国内光伏玻璃季度供需情况 多晶硅料总供给(万吨)多晶硅料需求量(万吨)6050403020100201820192020E2020H1(E) 2020H2(E)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

31、光伏玻璃需求(t/d)光伏玻璃供给(t/d)2020Q12020Q22020Q32020Q4资料来源:硅业分会,&测算资料来源:卓创咨讯,&测算光伏玻璃已开启涨价节奏,盈利中枢上移。由于双玻渗透率提升以及供给释放周期较长导致的行业供需偏紧,光伏玻璃自 2020 年三季度开启涨价节奏,3.2mm 光伏玻璃价格从 7 月的24 元/平米上涨至目前的 41 元/平米,涨幅高达 71%,对应毛利率超过 50%。短期考虑到2020Q4 国内竞价项目抢装而玻璃几乎无新增产能释放,光伏玻璃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可能,双玻渗透率的提升有望导致光伏玻璃盈利中枢持续上移。光伏玻璃3.2mm镀膜(RMB)图 16:光伏

32、玻璃自 2020Q3 开启涨价模式光伏玻璃3.2mm镀膜(RMB)4035302520152-Jan-202-Mar-202-May-202-Jul-202-Sep-20资料来源:PVInfoLink、&逆变器方面,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和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释放,逆变器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逆变器内部 IGBT 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普遍在 10-15 年左右。201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17.5GW,首次达到 10GW 以上规模,随着全球各地原有光伏发电设备的老化,整个光伏市场对更换逆变器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和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释放,逆变器需求未来有望持续高增,202

33、0-2023 年全球逆变器总需求量分别为 125.6/167.1/197.6/227.4GW,市场空间分别为 210.7/262.6/295.4/326.6 亿元。其中,由于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市场发展迅速且越来越多的地面电站开始使用组串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需求增速预计将快于行业整体增速,我们测算 2020-2023 年全球组串式逆变器总需求量分别为 74.5/99.6/118.2/136.4GW,市场空间分别为 152.4/189.5/213.6/236.8 亿元。表 8:全球逆变器需求及市场空间测算2019A2020E2021E2022E2023E组件产量( GW)138.2138.018

34、4.0218.5253.0容配比1.151.181.211.231.25逆变器新增需求量( GW)120.5116.9152.1177.6202.4存量替代需求( GW)6.28.715.020.025.0逆变器总需求( GW)126.7125.6167.1197.6227.4yoy-0.9%33.0%18.3%15.1%组串式逆变器占比59.0%59.3%59.6%59.8%60.0%组串式逆变器需求( GW)74.874.599.6118.2136.4组串式逆变器价格(元/W)0.220.2050.1900.1810.174组串式逆变器市场空间( 亿元)164.5152.4189.5213

35、.6236.8集中式逆变器占比41.0%40.7%40.4%40.2%40.0%集中式逆变器需求( GW)52.051.167.579.591.0集中式逆变器价格(元/W)0.1200.1140.1080.1030.099集中式逆变器市场空间( 亿元)62.458.373.181.789.8逆变器总市场空间(亿元) 226.9210.7262.6295.4326.6yoy-7.1%24.6%12.5%10.6%资料来源:CPIA、IHS Markit、&国内逆变器企业竞争优势明显,海外渗透率持续提升。受到中国市场政策波动影响,尤其是 2018 年 531 新政后,国内逆变器企业加快拓展海外渠道

36、,加速海外布局。2019 年我国光伏逆变器出口规模约为 52.3GW,同比增长 176.7%。近年来随着国内逆变器企业快速发展,国产逆变器产品的质量逐渐接近海外老牌逆变器企业,与此同时国内的人工、制造成本相比海外企业更低,因此国内逆变器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目前国内企业在欧洲、印度、拉美等主流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 77%、61%、58%,在美国、日本的市占率为 34%和 23%,后续凭借较大的竞争优势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图 17:2018、2019 年主要光伏市场中国逆变器出货占比情况2018A2019A77615658483434192399080706050403020100印度美

37、国日本欧洲拉美资料来源:CPIA、&海外出货占比增加&成本优化助力,逆变器企业盈利能力稳中向好。虽然近年来逆变器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但是从国内企业的毛利率数据看,除个别企业受到 2018 年 531 新政影响当年盈利能力略有下滑外,近年来国内逆变器企业毛利率有持稳甚至上升态势,主因一是中国企业加速向海外高毛利地区渗透,二是逆变器产品的降本幅度冲抵了价格下跌的不利因素。从当前时点看,微观企业的盈利仍然在持续验证中观行业边际向好这一事实,中短期国内逆变器厂商盈利能力有望继续随海外渗透率提升和降本维持在较好水平。图 18:近年来逆变器企业毛利率情况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上能电气434139373533

38、312927252016A2017A2018A2019A资料来源:wind、&全球加速推进电动化进程,产销端持续回暖全球新能源车累计已实现正增长。从全球整体销量来看,全球 9 月份销量为 35.55 万辆,同比增长 88%,延续了三季度持续高增的状态。全球前 9 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为 178 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10.9%,自 8 月以来累计同比已实现由负转正,且目前向上趋势显著。图 19:全球新能源车分月度销量情况(辆)图 20:全球新能源车年初至今累计销量情况(辆)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2019年2020年YOY1

39、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100806040200-20-4020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02019年累计2020年累计YOY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151050-5-10-15-20资料来源:Ev sales,&资料来源:Ev sales,&中国方面,新能源车产销量回归强势增长。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13.6 万辆,同比上涨 48%,环比上涨 28.9%;销量达 13.8 万辆,同比上涨 67%,环比上涨 26.6%。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市场较为低迷,但随着近来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叠加新能源

40、车下乡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半年以来产销量已连续三月高于去年同期,年内新能源车总产销量有望恢复到去年水平。图 21:2019-2020 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辆)图 22:2019-2020 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辆) 200000150000100000500000201920202020同比2020环比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4003002001000-1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201920202020同比2020环比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4003002001000

41、-100 资料来源:中汽协,&资料来源:中汽协,&全年累计产销量同比仍下降但降幅显著收窄。从累计数据上来看,2020 年 1-9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的产销量分别为 73.8 万辆和 73.4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8.7%和 17.7%,累计产销降幅较 8 月分别收窄 7.5Pcts 和 8.7Pcts,自今年 2 月疫情影响之后,这一指标已连续 8 个月收窄。图 23:2019-2020 新能源汽车累计月销量(辆)14000001200000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201920202020同比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42、 12月0-10-20-30-40-50-60-70-80-90-100资料来源:中汽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发布,新能源车为能源发展必由之路。10 月 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正式发布。在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方面,技术路线指出能源、互联、智能革命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力。能源革命即为传统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围绕“三电”将出现并行于传统汽车动力系统产业链的全新产业链,以及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新系统;互联革命和智联革命相辅相成,推动互联化和智能化技术同样成为新的汽车核心技术,

43、并催生出汽车产业新生态。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愿景方面,技术路线图重点突出了新技术、新业态以及逆全球化倾向对于全球汽车产业布局和我国汽车产业所带来的影响的变革,提出了四个社会愿景和五个产业愿景,在此基础上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面向 2035 年的六大总体目标。图 24:能源、互联、智能革命注入产业发展新动力图 25:面向 2035 年的六大总体目标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上,至 2035 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面转化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 50%以上;其中纯电动

44、汽车将占新能源汽车的 95%以上,实现纯电驱动技术在家庭用车、公共用车、出租车、租赁服务用车以及短途商用车等领域的全面推广。在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方面,预计到 2035 年将建成慢充桩接口达到 1.5 亿端以上(含自有桩及公用桩)。公共快充端口含专用车辆域达到 146 万端,支撑 1.5 亿辆以上的车辆充电运行,同时实现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应用。图 26:新能源车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图 27:充电设施关键节点及总体目标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欧洲方面,新能源车全年有望实现同比 120 %增长。从欧

45、洲整体销量来看,欧洲 9 月份销量为 16 万辆,同比增长 173%,延续了下半年持续高增的状态,欧洲前 9 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为 77 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103%,且目前向上趋势显著;在此情况下,我们预计欧洲全年将实现 120 万辆销量,同比超 120%的增长,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车市。图 28:欧洲新能源车 9 月销量情况(辆)图 29:欧洲新能源车年初至今累计销量情况(辆)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19销量2020销量2020同比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2502001501005

46、00-5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2019累计销量2020累计销量2020累计同比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140120100806040200资料来源:Ev sales,&资料来源:Ev sales,&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2020 年欧盟境内 95%新车的平均碳排放被限制为 95g/km;2021 年 100%新车的平均碳排放量均需满足该限额,超出标准的车辆将受到 95 欧/g 的罚款;到 2025 年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量需比 2021 年均值再降 15。欧

47、盟政策要求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市场的排放目标并逐步收紧,且在疫情期间并未放松。目前 2020 年业已过半,有理由相信在逐步摆脱疫情影响的下半年,为了避免罚款,欧盟境内的整车厂将会严格依据碳排放目标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许多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电动车将被陆续推向市场。图 30:全球各地汽车减排法规-欧洲要求最严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164146141130113119117958995817659.4180160140120100806040200欧盟美国中国日本资料来源:IHS,PA 咨询,欧洲环保署(EEA),&碳排放政策有望进一步趋严。此前欧盟提出,2030 年温室气体减排较此

48、前制定的 40%上调 15Pcts,根据2030 年气候目标计划分解到道路运输方面的部分,运输部门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上调至24%(此前为14%),结合此前40%的减排目标对应37.5%的碳排放量降幅,我们预计2030 年碳排放量降幅有可能上调至50%,在此基础上2030 年碳排放为47.5g/km,较原先的 59.4g/km 进一步趋严;而据欧洲议会官网和 Forbes 报道,欧洲议会日前已通过该法案并呼吁将减排目标提升至 60%,法案文本将转交欧盟 27 个成员国部长理事会审批,预计于 12 月出台最终目标措施。图 31:欧洲碳排放政策有望进一步趋严(g/km)59.447.54570605

49、0403020100减排目标40减排目标55减排目标60资料来源:欧洲议会官网,IHS,PA 咨询,欧洲环保署(EEA),&预测碳排放的趋严也将继续助推各国电动化政策加码。碳排放的趋严,对于车企来说,其面临的电动化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主要国家车企和供应商皆对欧盟和政府提出政策和补贴端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预计未来各国电动化持续性加码将成为常态。车企方面,特斯拉产品力突出,继续引领全球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作为划时代的新物种,第三季度特斯拉汽车产量和交付量分别达到 14.50 万辆和 13.96 万辆。其中第三季度产量环比增长 76.29%,同比增长 50.84%;交付量环比增长 53.58

50、%,同比增长 43.63%;产量和交付量双双创造历史新高。分车型来看,爆款产品 Model 3 交付量达到 12.43 万辆,环比增长 54.86%,同比增长 55.98%,前三季度累计交付 31.9 万辆,爆款效应延续,预计随着中欧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Model3 的产销量在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图 32:特斯拉三季度产量情况(辆)图 33: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情况(辆)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Model S/XModel 3/Y总产量环比2018Q1 2018Q3 2019Q1 2019Q3 2020Q1 2020Q3100806

51、040200-20-4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Model S/XModel 3/Y总交付量环比2018Q12018Q32019Q12019Q32020Q12020Q3120100806040200-20-40资料来源:特斯拉三季度财报,&资料来源:特斯拉三季度财报,&Model 3 持续保持竞争力,Model Y 表现喜人。Model 3 全球 1-9 月累计销量近 24 万辆, 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市占率领先第二名雷诺 Zoe 近 10Pcts,同时,1-9 月 Model Y 在全球累计销售超 4 万辆,占据 2.3

52、%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 3。未来在欧洲德国工厂和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特斯拉已规划生产 Model 3、Model Y 和售价 2.5 万美元的 Model 2,随着德国工厂建设的持续推进,特斯拉在全球的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图 34:全球 1-9 月分车型销量 TOP2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2020年1-9月销量(辆)年初至今市场份额1614121086420资料来源:EV sales,&产能持续扩张,特斯拉计划维持今年 50 万辆的交付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 Model Y和上海工厂产量的环比增长,以及物流和交付效率的进一步改善。产能建设

53、方面,上海工厂增加了第三个生产班次,Model 3 的年产能已经增加至 25 万辆,达到目标生产率,Model 3的价格降至政府补贴后 24.99 万元,成为国内价格最低的高端中型轿车;第二期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ModelY 预计将于 2021 年一季度开始投产。柏林工厂预计在 2021 年投产,首款车型为 ModelY。Semi 卡车也将于 2021 年开始交付,Cybertruck 的订单将最早在 2021 年底或 2022 年实现交付。表 9:特斯拉超级工厂产能建设情况工厂车型目前产能(辆) 状态弗里蒙特Model S/X90000在产Model 3/Y500000在产上海Model 3

54、250000在产Model Y-建设中柏林Model 3-开发中Model Y-建设中Model Y-建设中德克萨斯Cybertruck-开发中资料来源:特斯拉三季度财报,&全球平台化车型陆续推出,优质供给大幅增加。MEB 电动化平台的首款车型 ID.3 仍在 8 月底于欧洲交付,1ST 系列限量发售三万辆,而据大众此前透露,截止上半年,ID.3 的预订人数已超过 3.7 万人;根据 EV sales 数据,大众 ID.3 在 9 月销量超 8500 辆,位列全球第 5;而在此前,梅赛德斯奔驰也加速了其平台化车型的推出进程。在大众 MEB 平台的引领下,随着各大车企对于电动化转型的明确,针对电

55、动车专属的正向开发平台陆续诞生。全球的电动车平台可以实现多种车型技术以及经验的共享;提高车型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利用规模效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产品竞争力。随着 ID.3 交付,ID.4 在中国实现量产,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 IHS 数据,截至 18 年底欧洲市场仅有 60 款电动车型,而至 2021 年,车型预计将增加至 214 款。图 35:大众 ID.3 推出首月销量即获全球第五图 36:大众 ID.4 SUV 已在中国量产50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9月销量(辆)9月市场份额

56资料来源:EV sales,&;注:此图表为 9 月全球前五销量车型资料来源:大众官网,&2.3. 制造业显著恢复,工控景气度持续提升随着国内疫情结束,制造业景气度显著恢复。1-8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上升 0.4%,已实现转正;其中,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在 7 月分别同比上升 10.9%/8.0%,延续了二季度的较好势头。9 月份, PMI 为 51.5%,比上月上升 0.5 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有所回升。而从工业机器人产量来看,随着国内中小企业复工达产,4-8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 27%/17%/29%/19.4%/32.5%(1-2 月同比下降 19.4%),工业机器人在 8 月份达产 20663 台/套,工控行业景气度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