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1页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2页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3页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4页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 二、方法指导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2、诵读涵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4、鉴赏评价(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三、预习导引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

2、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背景再现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

3、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2、字音辨识 滟滟()芳甸()似霰()汀上()纤尘()纤夫()皎皎()浦上()扁舟()扁担()徘徊()()砧上()碣石()潇湘()() 3、词语释义 滟滟芳甸霰穷已但见扁舟离人青枫浦上不胜愁可怜徘徊无限路 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5、根据诗意

4、,划分本诗的层次(提示:本诗可以分为三层) 四、预习疑难: 五、课堂学习 导入语: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

5、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1、诵读指导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句,整体感知诗歌 再读课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感 美读课文,置身诗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内心情感 2、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划分?请写出层意 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部分为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 第二部分为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为余下二十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

6、间的离愁别绪 3、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5、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写有关月的,你能写出一首来吗? 明确: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表明天 不知天上宫阙,仿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欣赏诗的景物美:读诗歌前八句,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

7、面 明确: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

8、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7、领悟诗的哲理美: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明确: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

9、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8、鉴赏本诗的情感美: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

10、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

11、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

12、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9、春江花月夜中中心景物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月亮,结构上起线索作用,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

13、、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10、月亮是诗歌的主要意象,结合本文及所学课文思考一下月亮意象的深刻内涵? 明确:第一、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再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第二、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

14、思念家人、思念故乡如“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江潭落月复西斜”等句;有代表性的还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5、”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第四、展示广阔情怀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 第五、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

16、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 11、作者是如何将景、理、情融为一体的,结合具体诗句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第一部分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景色,以明月的渐渐升起为中心,紧扣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最终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为下面的对景抒情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写江月永照,引发生命短暂;用明月常圆,引发人间常别通过景与情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月圆人难圆的感叹最后一部分,主要用月照、春归、花落、雾漫、月残

17、来引发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这里,景与情相互烘染,离别之苦显得更加浓重 12、你对本诗的内容有何评价?学完本诗你有哪些人生感悟?请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六、课外阅读 代答闺梦还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找出诗歌所写的意象,谈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暖气”、“春晖”、“燕入”、“蜂来”、“桃李艳”等词语点明这是个春意盎然、热闹欢乐的季节“试衫”、“开镜”描绘出女子纤柔的情态举止;“罗幕”、“画衣”描绘女子的生活环境与装束打扮“关塞”、“别望”、“相待”等词语表明,这

18、是在写两地相思之情 在诗中,春天的热闹映衬了女子的青春美丽、欣喜欢乐,反衬了女子的孤独期盼、相思离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抒情强度美丽的相思带上了苦涩的滋味,但正是因为这份苦涩表现了纯粹爱情之美 鉴赏 首句点题,为戍守关塞,年轻的丈夫与妻子离别了场景是凄清动人的,但作者仅仅是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他仅仅描绘了送别的尾声: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三步一回头的丈夫,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这是送别的结束,却是全诗的开始 离别之后,这位女主人公就陷入了漫长的苦思中,但也要强打精神来梳妆打扮穿上了新衫,才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简单的梳妆后,她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生机盎然、花红柳绿偶有燕子飞过

19、,透过罗幕看看她不知何时,有几只蜜蜂也打起了她那件“画衣”的主意诗人在此著一生花妙笔,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如何的用心这句将她百无聊赖却又想借此给心上人带来惊喜的心情彰显无疑 春季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桃红李白,而女主人公的心绪却纷乱如麻忽然从遥远的方向,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大约是折柳吧!于是她让自己沉醉在其中,让自己的心飞向遥远的边塞,飞到丈夫的身边 上面四句借对外物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笔锋一转,又转到了女主人公本人她幻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遥远的离人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该回来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夜渐渐深了,她进入

20、了梦乡但她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最后她醒了,重重的长叹一声,“唉”在寂静的夜里,这一声长叹竟是回声重重在重重的回声中,她无奈的再次把大门关上了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

21、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燧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纛,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扫中国大陆便使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的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跟着的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北方的风雪中,大豆高梁小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