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一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拟人排比反问比喻一、比喻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5.作用(好处)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6.、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山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像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屏障,竹
2、笋7.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8.二、拟人定义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注意:不能出现比喻词10.作用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形象。 11.(1)把动物拟人化。 1.蜜蜂引路! 2.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3.蝴蝶在花丛中翩
3、翩起舞。 12.(2)把植物拟人化。 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花儿随风舞蹈。 3.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13.(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1.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3.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14.三、排比定义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 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16.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17.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
4、情感的珍视。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18.作用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 19.四、反问定义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21.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
5、调。 22.1、同志们,我们能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反问)23.说说以下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天上的星星怕冷似地钻进厚厚的云絮里。拟人24.2、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3、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悠闲自在地来来去去比喻比喻、排比25.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排比,比喻 )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反问 )26.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
6、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厚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
7、雀,叽叽喳喳地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27.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1、画“”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_的默契与情谊。 1、画“”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个朋友之间的默契与情谊。28.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厚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2、画“=”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读起来倍感亲切。2、画“=”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和山中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读起来
8、倍感亲切。29.现代文阅读:三步走一、阅读二、审题三、作答30.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大概了解文中所讲内容。2.审题:从题目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31. 我从山中来我有一位朋友,
9、将他一本书的稿费,托湖南省的一家出版社,转到他渴望支持的远在湘西山坳里的一座希望小学。他不愿意张扬这件事,因为一本书的收入终究有限,但由于他心诚的缘故,出版社也慷慨解囊,这样,玉成了他的这个美好愿望,给那座小学送去一笔可观的经费,也带去一份文化人关注的情意。我一直不知道他在做这件事情。A、他也不是特意对我保密,只是觉得这点微薄的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后来,等到他从山里回来,送了我一小袋当地出产的野茶,我才晓得他应那里师生的邀请,已经不远千里地走访了一程。湘西我去过的,那是修枝柳线的时候,到过古丈、永顺、大庸。但他走得更偏僻,是连汽车都不通的深山里。他不但看到了那座小学,看到了那些孩子,还和同
10、学们一起蹬着湍急的河流,走过青石板的村路。按他的话说,又回到学童时代,按照铃声,走进课堂,坐在教室的后排,听乡村教师讲语文课上的唐诗。他说:你想想,望着窗外的高山,听老师念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那是一种多么贴切、多么深刻的体会啊!32. 这时,他端起刚沏的茶水,很珍惜地饮了一口,并且问我,你是不是闻到了一股兰花的香味?要不是他的启发,我也真是没有发觉这种比茉莉清新,比珠兰淡雅的芳香呢!他告诉我,野茶长在山间坡上,兰草就夹长在茶林之中,村民们采摘茶叶时,自然而然地薰上兰花的香气。他赞不绝口地说:这是天然自成的芬芳啊,是一种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佳品啊!我从他那被山野阳光晒黑了
11、的脸上,看到了他此行的收获。他从那山坳里的希望小学来,不仅仅带回兰花馨香的野茶,还带回做成一件事的欣喜,带回他对那些老师的敬意和对那些孩子的怀念。更重要的是,也就是他自己的感悟,B、希望工程固然是为了那大山深处的琅琅读书声,但也是对每个把心投入希望工程的人的一次灵魂的洗涤。C、他说:物质的给予,是一种快乐,但心灵的收获,则是更大的快乐。当一个人把他的心和遥远地方的那“希望”两字联在一起的时候,岂不自己也生发出更热烈的希望了吗? 我望着茶水袅袅的氤氲,也望着我这位朋友。于是,我想起一首早先流行过的歌曲,那歌词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胡适的诗句“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我觉得我也被触动了,那旋律,那希
12、望,像一一股暖流,流过心田。D、我和这位朋友约好,下次,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33.1、“我”的朋友不愿张扬给希望小学捐款的这件事的原因是 ( B ) A、稿费有限,捐的钱太少了,不好意思张扬。 B、觉得这微薄的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没有必要张扬。 C、“他”想保密,所以不想张扬。 D、捐款中有出版社慷慨解囊的钱,不需要张扬。2、“他不远千里”走访了山坳里的希望小学,原因是( D ) A、想追寻学童时代的生活感受 B、想看看自己捐助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模样 C、因为那里的师生邀请了“他”不好意思拒绝。 D、既应了那里师生的邀请,也表示自己对希望工程的关注。3、他走访了希望小学后,最大
13、的感悟是什么?请从文中的A、B、C、D四句中选出正确的一句,将序号写下来。( B )A、他也不是特意对我保密,只是觉得这点微薄的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B、希望工程固然是为了那大山深处的琅琅读书声,但也是对每个把心投入希望工程的人的一次灵魂的洗涤。C、他说:物质的给予,是一种快乐,但心灵的收获,则是更大的快乐。D、我和这位朋友约好,下次,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34.4、他的感悟从何而来?理解最完整、最正确的一项是( D )A、喝了带有兰花香味的野茶,体验了山村的生活,心灵得到了净化。B、听村民的介绍了野茶带有兰花馨香的原因,得到启示。C、从杜牧的诗中得到了启发,灵魂得到了洗涤。D、被村民及希望小学纯朴而高洁的品质所感动,心灵得到净化。5、“物质的给予,是一种快乐,但心灵的收获,则是更大的快乐。”文中“物质的给予”指的是 _,“心灵的收获”是指_。(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A、将自己的稿费捐给山坳里的一所希望小学。B、希望小学师生送给“他”的当地野茶。C、他对那些老师的敬意,和对孩子的怀念。D、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洗涤。5、A、D6、篇末“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一句中的“兰花草”可以怎样理解?请用“ ”选出。A、就是生长在山坳里的兰花草,有香味。B、代表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上半年浙江舟山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018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真题
- 渭南师范学院《土地与房地产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州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课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异丁醇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甘肃省会师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A)含答案
- 暨南大学《临床医学概要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恩施学院《财税法学及案例研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大学《英语演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船舶操纵与摇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
- 全国高中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
- GB/T 10058-2023电梯技术条件
- ICH指南指导原则Q9质量风险管理课件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模拟卷
- 《锅巴救命》2007年浙江嘉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二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六下四单元《古诗三首》情境任务型教学设计
- 大学森林经理学教案
- 冀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Lesson 13 How Old Are You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