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1页
《统计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2页
《统计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3页
《统计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4页
《统计学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学B(Statistics B)课程代码:20410062学分:3学时:48(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数理统计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教材:统计学;赵喜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2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为以后各专 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而且为将来从事实际社会经济工作提供了一套收集、整理、运用统计资料的技 能和进行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本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的定量分析需要,增强了统计分

2、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包括: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统计 工作过程、特点和任务;统计调查的各种方式方法;统计整理的组织与技术、统计分组、统计数列 和统计表;综合指标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抽样调查与统计 推断等。(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方式方法。课程目标2:运用数据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简要分析。课程目标3: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一)课程内容1 .统计的职能(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2)统计的涵义;第九章统计 综合评价22讲授法目标1、目标2合计4848四

3、、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回 答问题正确率。15%平时作业每章布置适量题目,提交纸质作业15%期末考试闭卷70%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四版;.李金昌,苏为华,统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袁卫,庞皓等.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耿修林,谢兆茹.应用统计学M.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刘思峰等.应用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六、大纲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每章节布置56条作业,包括计算题与

4、思考题,作业约为60题。2017年9月20日(3)统计的研究对象;(4)统计的职能。.统计学的性质和方法(1)统计学的性质;(2)统计工作的过程;(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4)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2)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3)变异和变量。(二)教学要求了解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统计的涵义、职能、统计 学的性质、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统计学的性质。.难点: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一)课程内容.统计数据的

5、一般问题(1)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分类;(2)统计数据的准确性;(3)统计数据的四类计量尺度.统计调查与数据搜集(1)统计调查的意义;(2)统计调查的种类;(3)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4)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1)确定退出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统计数据的质量(1)统计数据质量及其研究意义;(2)统计数据质量的定量描述;(3)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对性及影响因素;(4)统计数据质量检查(二)教学要求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和任务;理解统计调查方案和统计数据质量;掌握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三)重点与难点.

6、重点: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数据质量。.难点: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课程内容.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2)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的意义;(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方法。.次数分布(1)次数分布的概念;(2)次数分布的种类;(3)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4)次数分布的类型。.统计表(1)统计表的构成;(2)统计表的种类。(二)教学要求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意义、原则和步骤;理解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次数分布的概念、 种类、表示方法和类型;理解统计表的构成和种类;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三)重点与难

7、点.重点:次数分布的概念、种类、表示方法和类型。.难点:统计分组的方法。第四章统计数据特征的度量(一)课程内容.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总量指标的分类;(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4)应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3)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计 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4)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的意义和作用;(2)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儿何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3)平均指标的应用

8、。.标志变异指标(1)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二)教学要求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各种相 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难点:各种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第五章相关和回归分析(-)课程内容.相关关系(1)相关关系的概念;(2)相关关系的种类;(3)相关关系的分析内容。.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相关分析(1

9、)相关系数的定义;(2)相关系数的几何意义。.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检验.预测与控制(1)y值的点估计;y值的区间估计;(3)控制.一元非线性回归(1)曲线类型的选择;(2)曲线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3)曲线回归的区间估计。.多元线性回归(1)二元线性回归: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二元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检验。(2)多元线性回归(二)教学要求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一元及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其显著 性检验,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预测;了解一元非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一元线性回归的预测。.难点:相关系数的计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

10、其显著性检验。第六章时间数列(一)课程内容.时间数列概述(1)时间数列的概念;(2)时间数列的种类;(3)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动态比较指标(1)发展水平;(2)动态比较指标:增减量、发展速度、增减速度、增减1%的绝对值。.动态平均指标(1)平均增减量;(2)平均发展水平;(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时间数列变动分析(1)时间数列变动分析的原理;(2)长期趋势的测定;(3)季节变动的测定;(4)循环变动的测定。(二)教学要求理解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理解时间数列变动分析的原理;掌握各种动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平 均指标的计算方法,掌握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了解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的测定。(三)重

11、点与难点.重点: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时间数列变动分析的原理。.难点:各种动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第七章统计指数(一)课程内容.统计指数的意义和种类(1)统计指数的意义;(2)统计指数的种类;(3)统计指数的作用。.综合指数(1)综合指数的意义和特点;(2)综合指数公式。.平均数指数(1)平均数指数的意义和特点;(2)平均数指数公式;(3)平均数指数的应用。.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1)指数体系的意义;(2)因素分析的概念及种类;(3)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4)总量指标的多因素分析;(5)平均指标的两因素分析。(二)教学要求理解统计指数和指数体系的意义,理解综合

12、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的意义、特点;掌握综合指数公 式、平均数指数公式、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平均指标的两因素分析。(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的意义、特点。.难点:总指数的计算,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平均指标的两因素分析。第八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课程内容1.抽样调查的概述(1)抽样调查的意义;(2)抽样调查的特点;(3)抽样调查的应用;(4)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5)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6)抽样组织的方式、方法。.抽样推断(1)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及计算;(3)抽样极限误差的概

13、念及计算;(4)总体指标的估计。.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1)必要抽样单位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2)必要抽样单位数的计算公式。(二)教学要求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特点,理解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理解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 样极限误差的意义,理解必要抽样单位数的意义;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 抽样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总体指标的估计,必要抽样单位数的计算。(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必要抽样单 位数的意义。.难点: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总体指标的估计,必要抽样单位数的计算。第九章统计综合评价(-)课程内容.统计综合评价概述.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预处理.综合评价案例(二)教学要求掌握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综合评价的方法。.难点:指标权重的确定。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名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