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课件_第1页
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课件_第2页
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课件_第3页
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课件_第4页
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疼痛原因分析1 ,疼痛耐受性的个体差异 人体对疼痛的感受力和耐受力有很大差异,同样性质、同样强度的刺激可引起不同个体的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影响疼痛感受力和耐受力的因素,既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情绪,个性及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体幼儿阶段对疼痛的感受力和耐受力较低,成年阶段对疼痛的敏感性最强,进入老年阶段后,对疼痛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 2 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 1 25 m,也可为 50 300m 或更大颗粒。较大的微粒能造成局部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

2、肿,轻者刺激血管壁引起疼痛,严重者能造成局部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肿。 4 血管因素 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往往会导致疼痛感的差异性。 腕部桡侧由于皮肤厚而坚韧,进针阻力大,致进针速度慢,局部机械损伤刺激性大,致痛物质释放增多,所以疼痛发生率高。 手背则皮肤薄,富有弹性,进针阻力小,致进针速度快,机械刺激性小,故疼痛发生率低。 桡骨茎突、尺骨茎突与第三掌骨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且神经与血管呈交叉关系,出于减轻疼痛考虑,此区域是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 长期输液者如果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往往会导致疼痛加剧。(2)固定方法:传统的针柄右侧固定,斜面朝向血管上壁,由于针梗

3、及针尖斜面的阻挡,往往使血流形成漩涡,通过针尖斜面的血流速度减慢,造成药液不易被及时冲散稀释,单位时间内接触血管壁的血药浓度增大,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而血管上壁痛觉神经末梢又相对丰富,因此会产生疼痛。(3)拔针 :针梗退出速度慢加上重度按压的作用,针梗对血管壁产生侧压力进而产生摩擦,产生疼痛。 护理干预措施1 心理干预 患者对输液知识的缺乏了解,从而造成不同 程度的恐惧心理。应当热情接待患者,谈吐 亲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湿度适宜,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完成输液。3 控制药物浓度和速度 安排先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并严格控制滴速,用生理盐水、5%

4、 葡萄糖注射液在输液前后冲管,以缓冲局部血管内的药物浓度,防止局部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滞留,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减轻疼痛。4 血管的选择 原则上一般选择弹性较好、回流通畅、粗直易显露的血管,从远心端开始有计划地使用血管,多选用手背静脉、桡静脉等。尽量选择手背静脉尺侧穿刺,减少患者痛苦。5 操作技术的提高(1)进针方法和角度:采用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 针尖斜面向左或向右) 在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以 51 60为最佳进针角度。因为穿刺角度增大,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相对较小,皮肤受损范围小,作用于针头的压强增大使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针头在皮下接触时间,减轻患者疼痛。(2)针柄的固定: 在常规进针后,将针柄翻转左侧固定, 可使疼痛减轻。原因是当针柄翻转到左侧固定时斜面朝向血管下壁,针尖处于血管较中间的位置,针梗阻挡血流形成的漩涡在针尖斜面的背后,针头内流出药液可以很快被血流冲散稀释,单位时间内接触血管的血药浓度相对较小,不易造成血管疼痛。6 其他 及时纠正不当的肢体放置位置,反复讲解注意事 项使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其下可垫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