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英文名称: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课程编号:10063108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学时和学分:总学时:32 总学分: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适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先修课程: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泵与水泵站、土建工程基础A、水力学B开课学院、部: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具备水资源评价与分析、取水构筑物与辅助工程设计与计算的能力,为后续给水工程毕业设计打好基

2、础,同时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中取水工程设计、水资源利用工程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三、课程教学总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水资源形成、评价、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掌握取水工程基本概念、理论、工程技术与设计方法;熟悉现代节水理论、技术与措施,了解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工程措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水资源评价与分析、取水构筑物与辅助工程计算与设计的能力。四、各章主要教学内容第1章 绪论(1学时)本章应掌握水资源的基本含义和特性。熟悉和了解水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任务和内容。重点:水资源的基本含义和特性第2章 水循

3、环与水资源(1学时)本章应熟悉全球水量储存与分布、地球上水循环方式和全球水量平衡,熟悉中国水资源量概况、时空分布特性、开发利用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面临问题和开发利用趋势。 第3章 水资源评价(4学时)本章应掌握水资源的形成,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熟悉水资源数量评价(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内容与方法);熟悉水资源水质评价(地表水、地下水)内容与常见的方法;此外还需熟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了解水源水质评价,其它行业用水水质标准(如:锅炉用水、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等。 第4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学时)本章应了解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

4、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和方法。第5章 取水工程(20学时)第1节 概述(2学时)本节应熟悉地表水源的供水特征,水源地选择原则。第2节 地表水取水工程 (10学时)本节应掌握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分类及设置原则,掌握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特征、构造与设计原则及计算。熟悉河流的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了解活动式、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特性、构造与设计原则。重点: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特征、构造与设计原则难点:固定式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第3节 地下水取水工程(8学时)本节应掌握地下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管井的

5、构造、井群系统及其布局,管井和井群出水量的计算及设计要点;熟悉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复合井形式、结构、水力计算及设计要点。了解管井施工方法。重点:管井构造、井群系统及其管井和井群设计,管井和井群出水量的计算及设计要点;难点:管井和井群出水量的计算。第6章 节水理论与技术(2学时)本章应熟悉节约用水的涵义、现状,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城市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措施,污水回用有关概念。了解节水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工程措施;污水回用目标及回用水质标准。第7章 水资源保护(2学时)本章应掌握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含义。熟悉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了解地表水、地下

6、水资源保护的概念、任务和内容水资源保护的措施。重点: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含义,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结课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成绩(包括作业、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20%,结课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80%六、教材及参考文献1、教材徐得潜,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2、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文献1李广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董辅祥,给水水源及取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 朱党生,王超等,水资源保护规划,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4 黄廷林,马学尼,水文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刘兆昌,供水水文地质(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6 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87 朱学愚,钱孝星,刘新仁,地下水资源评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8 吴文桂,洪世华,城市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