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规范PPT培训课件_第1页
胰岛素注射规范PPT培训课件_第2页
胰岛素注射规范PPT培训课件_第3页
胰岛素注射规范PPT培训课件_第4页
胰岛素注射规范PPT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胰岛素注射规范目录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12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3走出胰岛素治疗误区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David MK, Robert MC, Richard MB.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 (2009):S329-S339.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0-15-5051015252030糖尿病进程(年)血浆葡萄糖(mg/dL)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IFG、IGT)糖尿病诊断正常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血糖失控、多种并发症随病程进展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David MK, Robert MC, Richard MB

2、.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 (2009):S329-S339.糖尿病进程(年)250 200 150 100 50 0 -10-15-5051015252030相关功能(%)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实际作用细胞功能正常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血糖失控、多种并发症胰岛素起始治疗时间晚是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治疗现状的特点之一HbA1c(%)7.0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指出,对于T2DM患者,若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仍HbA1c7.0%,即可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7.5%9.65%2009年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2显示,

3、HbA1c7.5%的T2DM患者仍有40%尚未起始胰岛素治疗2011年中国T2DM人群治疗现状调查3显示,起始胰岛素治疗时平均HbA1c已达9.65%我国胰岛素起始治疗时间较晚,此时患者已患病多年(平均1015年),残留细胞功能显著降低,仅基础胰岛素QD难以使血糖达标4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2. Pan C, Yang W, Jia W,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9 Jan;25(1):39-45. 3. 纪立农, 冯波, 苏青,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 19(3): 746-751. 4. 杨军, 李俊. 中华内分泌代谢

4、杂志, 2013, 29(5): 5b1-5b5.指南推荐: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不达标即启用胰岛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GLP-1受体激动剂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主要治疗路径备选治疗路径一线药物治疗二线药物治疗三线药物治疗四线药物治疗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胰岛素起始治疗注意事项首选胰岛

5、素治疗T1DM二线或三线启用胰岛素治疗在生活方式和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联合胰岛素治疗新发T2DM有明显高血糖,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新诊断DM与T1DM鉴别困难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价格便宜纯度不高易发生过敏反应胰岛素按来源分类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纯度高剂型广泛更符合生理需求降糖效果更佳胰岛素按作用分类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如:诺和锐 (门冬胰岛素)短效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R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6、 如:诺和平 (地特胰岛素) 中效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 N胰岛素类似物 如:诺和锐 30 诺和锐 50预混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 30R 诺和灵 50R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糖尿病进展特性决定胰岛素起始治疗后,需积极优化方案以实现长期血糖控制HbA1c不达标,FBG达标,PPBG8.8mmol/LHbA1c不达标饮食和运动口服药单药或联合治疗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1或预混胰岛素每日1-2次2基础胰岛素+1针餐时胰岛素1或预混胰岛素2基础胰岛素+2针餐时胰岛素1或预混胰岛素2基础胰岛素+3针餐时胰岛素1或预混胰岛素2时间饮食和运动1.Raccah D,Bretzel R

7、G, Owens D,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7, 23: 257264.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在阶梯化治疗基础上实现胰岛素个体化治疗非胰岛素治疗方案基础胰岛素+1次(餐时)速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一日两次基础胰岛素+2次(餐时)速效胰岛素仅基础胰岛素治疗(常联用口服药)灵活较灵活较不灵活123+注射次数低中高复杂程度2012年ADA/EASD立场声明指出,应在阶梯化治疗基础上实现胰岛素个体化治疗,非胰岛素治疗方案血糖不达标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Inzucchi SE, Bergenstal RM, Buse JB, et al.

8、 Diabetologia 2012;55(6):1577-96.个体化胰岛素注射方案基础胰岛素方案适用人群:T2DM患者使用时机: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7.0%使用方法:口服降糖药+中效人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天一针预混胰岛素方案适用人群:T2DM患者T1DM患者蜜月期使用时机:饮食、运动和口服药治疗后血糖仍不达标时使用方法: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每日12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适用人群:T1DM及T2DM患者妊娠糖尿病(需要时)使用时机:出现严重糖代谢紊乱时简单胰岛素治疗方案血糖控制不达标时使用方法:基础胰岛素+3餐前餐时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

9、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目录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12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3走出胰岛素治疗误区胰岛素注射装置介绍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无针注射器胰岛素泵剂量精确,携带及使用方便,注射疼痛小使用不同类型胰岛素时需分次注射价格便宜,可混合不同类型胰岛素携带和注射较为不便操作简便,生活自由度大,低血糖风险小价格昂贵,对使用者要求较高药液吸收快且均匀,消除针头恐惧感价格较高,操作复杂,瘦弱者皮肤易青肿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注射前,要准备好注射物品1. 核对胰岛素名称、剂型、有效期2. 检查胰岛素外观有无异常3. 胰岛素温度放至室温(20左右,不超过2530)再注射中国

10、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混悬型胰岛素需摇匀混悬型胰岛素有:中效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摇匀方法示意将笔芯平放在手心中,水平滚动10次通过肘关节和前臂的上下摆动,上下翻动10次直至胰岛素转变成均匀的云雾状白色液体才能注射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年版)减少注射疼痛,部位选择要合适选择皮下脂肪丰富且没有较多神经分布的部位可减少注射疼痛感腹部除脐周5cm以内,在肚脐两侧约一个手掌宽的部位上臂外侧手臂三角肌下外侧需要捏皮及家人协助注射臀部从髋骨上缘往下至少10厘米远处大腿前侧和外侧避开大腿内侧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正确

11、轮换注射部位也可减少疼痛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年版)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腹部注射部位等分为4个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2个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小轮转”“大轮转”任何部位注射时,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厘米,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正确安装针头取用一只新针头,撕掉保护片直接将针头装在注射笔上,转动针头,直到连接牢固为止诺和笔5 用户指南.取下外针帽,妥善保存外针帽取下并丢弃内针帽注射结束后,需要用此外针帽将针头安全地从注射笔上旋下针尖处可能出现一滴胰岛素,这是正常现象,但仍需进行胰岛素流动性检查检查胰岛素流动性诺和笔5 用户

12、指南.检查流动性的目的是将图中间隙及胰岛素笔芯中的气泡清除,同时检查针头是否堵塞,对于准确注射十分重要如果注射推键未弹出,需手动将其拔出旋转注射推键,调取2个单位按下注射推键,直至剂量显示回复至“0”针尖出现胰岛素液滴若针尖未出现胰岛素液滴,重复步骤24,直至针尖出现胰岛素液滴若重复数次均未出现液滴,则需更换新针头选择适宜的胰岛素剂量诺和笔5 用户指南.如果注射推键未弹出,需手动将其拔出选择剂量前,确保剂量显示窗显示“0”,并且与剂量指示对齐转动注射推键,选择所需胰岛素剂量,推键前后转动均可剂量显示窗与剂量指示显示每次所注射的剂量单次最大注射剂量为60个单位捏皮进针有讲究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

13、指南(2011年版)正确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或加上中指)捏起皮肤错误的方法:多个手指捏起皮肤,可能会捏起肌肉层捏皮后90角进针或者不捏皮45角进针,都是为了增加皮下组织的厚度,从而降低注入肌肉层的危险快速进针后,匀速缓慢推注胰岛素捏皮进针*以上建议仅供参考,需结合临床实际考虑不捏皮45角捏皮90角小小措施防漏液防止漏液小措施:注射完毕后,针头留置在皮下10秒钟以上拔针后及时卸下针头,将胰岛素笔盖上笔帽存放好漏液不仅造成药物浪费,还会堵塞针头,造成下次注射剂量不准确漏液还会改变预混胰岛素的浓度,影响血糖控制10s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注射完毕规范处理注射完成后,

14、戴上外针帽,按图示捏住笔芯架,旋下针头,妥善处理废弃的针头注射后将笔帽盖紧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年版)针头不能重复使用使用前使用一次使用两次使用六次针头应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针尖变形,甚至部分折断在体内,通常用肉眼很难发现这些变化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与上一代诺和笔相比,诺和笔 5新增记忆功能,方便性更好单次最小注射剂量1个单位,最大注射剂量60个单位剂量纠正可直接回调注射完毕提示音诺和笔 4诺和笔 5两代诺和笔均具有诺和笔5独有剂量记忆功能可保存上次注射的剂量单位可显示距离上次注射的时间诺和笔 4 使用手册. 诺和笔 5 用户指南.具有智能

15、记忆功能的诺和笔 5让注射更安心诺和笔 5 用户指南.上次注射的剂量(单位)保存上次注射的剂量单位距离上次注射的时间(小时)1个节段代表1小时便于快速了解上次注射时间及注射剂量,使用更安心基于中国人群的最新研究:内分泌科医生及糖尿病患者对新型记忆功能胰岛素笔的评价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涉及全国133家二级以上医院罗樱樱, 张明霞,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6): 533-541.内分泌科医生(n=200)2年以上工作经验在3个月内至少给20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已有注射笔经验患者, n=400初始应用胰岛素患者, n=600评估诺和笔 5 与中国市场其他胰岛素注射笔

16、*在医患心中的选择倾向性、设计特点、治疗信息糖尿病患者(n=1000)*包括诺和笔 4; 优伴笔II; 优伴经典笔; 甘舒霖笔 或长秀霖笔超过96%的中国医生及患者认为诺和笔 5记忆功能简单易用96.5%99.2%99.0%96.5%的内分泌科医生认为诺和笔 5易教会患者使用,99%以上的患者(包括已使用胰岛素和新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认为诺和笔 5简单易学与医生和新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相比,已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认为诺和笔 5简单易用的患者比例最高,达到99.2%(P=0.014)罗樱樱, 张明霞,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6): 533-541.92.5%以上的中国医生和患者认为

17、诺和笔 5可提高治疗依从性92.5%98.5%98.5%认为有助提高依从性的比例(%)在诺和笔 5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有92.5%以上的中国医生和患者认同这一观点罗樱樱, 张明霞,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6): 533-541.94.5%以上的中国医生和患者更青睐诺和笔 5在选择倾向性上,94.5%以上的中国医生和患者会优先选择诺和笔 5,其中在新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比例最高,达到了98.3%罗樱樱, 张明霞,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6): 533-541.诺和笔 5获得中国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罗樱樱, 张明霞, 纪立农. 中国糖尿病杂志

18、2014; 22 (6): 533-541.目录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12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3走出胰岛素治疗误区走出胰岛素治疗误区胰岛素治疗是到了病情晚期吗?胰岛素有成瘾性吗?注射胰岛素很麻烦吗?注射胰岛素会很痛吗?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大吗?胰岛素治疗并非已到疾病晚期,而是病情需要胰岛功能以每年约5%的速度减退,即使严格遵照医嘱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大部分患者最终还是需要胰岛素治疗早期使用胰岛素具有诸多益处:无肝肾副作用保护胰岛细胞帮助减少口服药用量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胰岛素没有成瘾性胰岛素并不是药物,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T2DM患者而言,注射胰岛素可以改善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对改善预后大有益处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使用后能否撤掉,关键取决于病情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2011年版).胰岛素治疗不会扰乱生活,降低生活质量选择更加灵活方便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及制剂以改善生活质量胰岛素类似物餐时注射即可,无需等待30分钟再进餐,且低血糖风险更低使用胰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