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ppt原文加翻译_第1页
游褒禅山记ppt原文加翻译_第2页
游褒禅山记ppt原文加翻译_第3页
游褒禅山记ppt原文加翻译_第4页
游褒禅山记ppt原文加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游褒禅山记ppt原文加翻译第一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第二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作。4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力主改革政治;16年后(1070年)拜相。仁宗庆历进士,神宗熙宁二年授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以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积极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反对,熙宁七年被罢相,后复位再罢。封荆国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

2、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第三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第四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第五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段:重点词句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名动,筑舍定居。名动,命名,起名。名状,往东 。表判断,为,是阳:山南水北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3、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六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舍定居,死后终于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第七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

4、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碑文模糊,只有从它仅有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第八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_、山之_、山之_、山之_。 名 寺 洞 碑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九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

5、2022年6月有泉侧出有穴窈然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则其至又加少矣火尚足以明也则或咎其欲出者第二段:重点词句名状,从旁边形名,深度形动,照明。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形动,到尽头“而”,表修饰动名,见到的景象十分之一动名,到达的人 / 更有人 / 责怪,埋怨第十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

6、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第十一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7、第十二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洞内更深的地方,那么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第十三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问题探究:这一段主要为记游部分,那么作者游了那些地方?结果怎样?平旷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悔第十四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8、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第十五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于是予有叹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夷以近险以远古人之观于天地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第三段:重点词句心得,收获,名词因为 / 并且,连词而且,表并列,连词观察,动词不平常 / 景观,名词到达 / 帮助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对于/这件事第十六张,PPT共三十四页

9、,创作于2022年6月至于幽暗昏惑于人为可讥其孰能讥之乎不随以止也 此余之所得也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第三段:重点词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此余之所得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判断句第十七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

10、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第十八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第十九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11、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第二十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古人为何“往往有得”?2.在现实中,“夷以近”与“险以远”两种情形的结果如何? 3.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哪些条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夷以近游者众险以远至者少有志有力有物 思考: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第二十一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4 第三段的

12、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三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第二段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尽志第二十二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余之所得 古人求思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 有力 有物 尽吾志 无悔矣结构深无不在第二十三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段:重点词句又以悲夫古书之

13、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弄错,使错,使动用法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的原因求学的人尽,完 / 说,动词因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判断句第二十四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第二十五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思考题

14、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四段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第一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结论:要深思而慎取第二十六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仆 碑其文漫灭音 谬古书之不存谬 其 传何可胜道也哉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逻辑严密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议第二十七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

15、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第二十八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五段:补叙同游者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第二十九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古今异义词:至于古:到达今:表到达某种程度或表另提一事的连词非常古:不同寻常、不平凡今:表程度的副词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第三十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文章脉络:游褒禅山记记叙议论议论的基础记叙的深化游华山洞的心得借仆碑抒发感慨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游洞的经过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第三十一张,PPT共三十四页,创作于2022年6月课堂小结 本文把_和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和“_ ”的道理。 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