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_第1页
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_第2页
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_第3页
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_第4页
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大附中2020-2021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60分).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堀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 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 30个人到夜、 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观兵于周疆”,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对方回答“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由此可推知,当时周朝A.天

2、子权威荡然无存B.仁政思想受到推崇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有者指出,唐代之前的基层乡官由乡里推选产生,官府对乡官也比拟尊重,人们以充当 乡官为荣。唐代开始,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乡官改由官府指派,成为征收赋役和维护治安 的工具,人们对乡官一职那么避之唯恐不及。这种转变( )A,缓和了基层社会矛盾B.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C.扩大了官僚选拔范围D.弱化了地方自治功能.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可以断定的是()史料出处(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宋史职官志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

3、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 神力量和珍贵精神财富。80多年,“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 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 利。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结合所,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开展中的重要 地位和伟大贡献。要求:观点提炼完整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 33. (13分)新中国的重大对外战略决策日益灵活务实,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中共中央选择“一边倒”,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是中共领导人当时 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

4、中做出的反响,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伊始,便加入苏联阵 营并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并因此而进入冷战的两极体系和对抗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牛军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材料二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对中国平安的威胁日益加剧。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 霸权主义。至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得到改善。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以,我国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 一切霸权

5、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 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战略关系”,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 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 简述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4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及重大外交成就。(4分)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归纳这一政策对世

6、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5分)历史答案12345678910BCBDBCCCBC11121314151617181920CBACBABBBA21222324252627282930ABADCBDDAB. (1)特点:历史悠久、政府重视、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3分)作用: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定民心;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维护统治, 保证社会稳定。(6分)(2)变化:粮食仓储制度化、法制化;确立三级管理制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仓主体 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扩大。(3分)原因:政局混乱、外侵略、自然灾害、政策不稳定、生产力低下、自然经 济瓦解、 高利贷和苛捐杂

7、税盘剥、政府财政收入匮乏。(3分).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向西 方寻求救国道路,但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国家日益衰败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 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 指明了方向。(4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农 民运动,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道路;成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领导人 民解放战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彻底改变了 1

8、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 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4分)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建立起独立的比拟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 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4 分) 3 3.国际格局:美苏两极格局。(1分)事实: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抗美援朝。(3 分)变化:与美苏两国同时对抗到联美抗苏。(2分)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 美、

9、中日关系正常化。(2分)内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2分)影响: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开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3分)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 .南宋通判的职权名符其实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清初,大臣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奏本章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 夺。乾隆年间,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人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 再交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这说明奏折制度的形成()A .使内

10、阁权力名存实亡B .表达了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C .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 .助推清朝中央官制走向成熟.有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 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 中国在外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以下能够表达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 国际体系的是()A.成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B.允许西方华传教游历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 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

11、骨”的苦痛深 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 .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B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C.有识之士的建议表达风气开化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气。这反映了()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B.举取士不合时宜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9.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 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 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这说明中

12、国共产党()A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 .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C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已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罗马法规定“在他人木板上作画的人,可以取得画和木板,但必须向木板的所有人支付 木板的价金;如果作画人拒绝支付价金,由木板所有人占有画像,并可以恶意欺诈的抗辩驳 回作画人的请求。”该规定说明罗马法()A .维护贵族利益 B .程序繁琐复杂C .注重物权保护D .形式高于实质.古希腊哲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其中的多数人很 容易被巧舌如簧的人操纵。很容易做出集体自私自利的决定”。以下雅典民主机构或制度中 较容易出现这一结果的是()公民大会十将军委

13、员会 陶片放逐法发放观剧津贴A .B .C ,D .美国者杰里本特利认为,“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后,它在发动、集合民族感情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以下历史事件最能表达其观 点的是()A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B .德意志帝国统一C .法国1875年宪法公布C .法国1875年宪法公布D.中华民国建立. 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 的方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A .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 .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 .与中国举制初衷致D .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14.

14、1969年,波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修改敌视民主德国的“哈尔斯坦主义”,继而推 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外交关系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调整()A.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瓦解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展C.有利联邦德国国际地位提高D.有助于推动两德统一的实现.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是否允许公开所谓的“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时,站在报纸而不是 政府一边。美国最高法院还裁决说,新闻媒体应该受到“第一修正案”的某些保护使之不受 诽谤罪威胁,从而防止媒体业主因害怕受到诉讼和财产损失而不愿意对公共事务做充分报 导。材料反映了()A.最高法院拥有媒体审核权B.最高法院拥有较高独立性C.媒体影响最高法院的审判D.新闻

15、自由在美同存在争议.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开展 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B .资本主义开展尚不充分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 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

16、政权的并存不可防止.吴建民谈外交一书在评价新中国初期的某项外交方针政策时,称它“在国际上获得 了广泛的认同与接受”,是“外交上的精彩华章”。以下关于该方针政策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因朝鲜战争结束和国内建设需要提出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阐述这一构想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那么D.推动我国与亚非国家建交高潮的到.自80年代初起,我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实行不结盟政策,改善与苏联、 蒙古、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重视搞好与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关系。 此次对外政策调整的依据是()A.世界格局发生剧变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C.经济体制根本转变D.社会主义运

17、动遭受挫折.如表为19世纪初英国选邑(即选区)情况简表,表格中所示的这种现象可说明英国()人口数选巴100200人4050个50100人14个20 - 50 A20个10 - 19 A4个5人1个无人2个A.议会改革迫在眉睫B.工业革命开展受阻c.君主立宪制度完善D.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曾做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c .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D .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18、.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强调“驱除勒虏,恢复中华”。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中那么提出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救国。这一转变()A.突显了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D.表达了其民族平等的观念.青年曾著文指出,辛亥革命只是留生、会党、新军等所为,与“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还算不上是一种“民众的联合”,而五四运动那么产生了全国民众“大联合”的动 向和趋势。旨在()A .肯定民众力量 B .批判国内舆论C .反省辛亥革命I).推进五四运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开展壮大 爱国爱港爱澳力量,

19、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强调了()A.解释了港澳的政治实体地位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C.说明了 “两种制度”的意义C.说明了 “两种制度”的意义D. “一个中国”是高度自治的底线. 1992年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 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那么。这说明中国()A .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B ,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C.经济开展助推法治建设D.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26.1949年,杜鲁门针对开展中国家提出了援助落后地区经济开发计划。为此,

20、20世 纪50年代,美国利用一些非洲国家对资金技术的需求,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多领域的援助。 美国此举()A .扩大了马歇尔计划的范围B ,削弱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影响力C .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开展D .将美苏争霸的重心转移到非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以黑人为主体的爵士乐团被美国陆续派往苏联、东欧、非洲 等国家和地区。出访期间,乐团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向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尤其 是年轻人展示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以及美国在种族与民权事业上取得的进步。美 国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提升国际地位树立大国形象 B .传播现代主义推动文艺交流C .遏制不结盟运动的不断开展 I),进行

21、文化宣传暗行冷战政策.2018年以,大国间博弈和战略竞争有所加强:一方面,美国把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 战略对手;另一方面,美国与盟友的关系裂隙加深,大西洋同盟关系几近历史低点加剧 7 美国靠不住”的欧洲忧虑。这说明()A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并发挥主体作用 c .西方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D .经济格局变化影响政治格局的演化.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召开时,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 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这 些举措()A .表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B .提高了人民的参政热情C .保证了城邦的巩固

22、统一D ,确立了公民大会的地位.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工作会议,强调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必须注意从国 民党统治区的城市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吸取干部,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又重申了这一主张。 其主要目的是()A .使全党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B .积极应对工作任务的转变C .争取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D .为“一五计划”实施做准备第n卷非选择题(40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5分)材料一我国粮食储藏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 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 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 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 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縻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