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未整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1.gif)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未整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2.gif)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未整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3.gif)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未整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4.gif)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未整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a97a8ccce2a6278368cd640e50e6011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题型练习题(教师用)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TOC o 1-5 h z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臧武,反对残酷的战争: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
2、啾!” 2、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 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慨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3、霜。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渭(w 6i)城朝亿h ao)雨泡(yi)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超尘脱俗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4、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5、感时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方法点拨】一、抓住诗歌情感的方法1、从时代特点来把握作者的情感。文如其人,一个时代的特征也通过这个时代的文学来体现。适当了解某 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
5、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 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 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 同仇敌性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 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 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2、“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诗 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 的烙印。如2004年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朱淑真的秋夜
6、(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作者的孤寂情感从诗歌表面信息中是很难分析出来的。但是假如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就能 够准确把握本诗的感情了。朱淑真出身仕宦之家,出嫁后随夫宦游异乡,因 婚姻不遂素志,抑郁而终。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境遇,她的诗多写个人寂寞 生活,抒发内心的苦闷和孤独。3、从体裁上来抓住诗歌情感。正像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题材一样,古典诗歌在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 情上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选题材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诗歌一般种 类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整体理解诗歌,体味诗歌的情感。比如咏怀诗多表达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咏史诗多感叹昔盛今衰,缅怀物是人非
7、;边塞诗多 表达对战争厌恶,对家乡人民、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多咏物言志,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山水田园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在清新如画的山水风光中,多表达了作者的志趣追求,等等。4、通过“序”来体味诗歌情感。到了苏轼的时候,诗词创作有了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甚至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有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具体说明了该词创作的
8、时间, 怀子由 的原因,交代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即兼怀子由,同时隐含着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之情。5、从内容和意境来体味诗歌情感。作者的情感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营造某种意境来表达出来的。因此在阅读古诗时,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画面的色调,来体味其情感。诗歌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一般情况下,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有时也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6、固定的意象包含着固定的情感。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有些特定的意象包含的情感有一定的固定性。比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
9、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 传达 “惜别情” ; 以 “江湖扁舟, 月落乌啼” 传达 “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寒雨斜阳, 残烛啼鹃” 传达 “悲欢离合情” ; 以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等等。7、固定的事象典故包含着固定情感。典故是诗歌中运用的典型故事,这些故事包含着人们固定的情感。例如:“楼兰” 。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
10、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这些常用典故还用化碧、鸿雁、长亭8、抓“诗眼”、关键词,抓住诗歌情感。诗歌,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讲究用极少的文字在极短的篇幅里尽可能地表现多的内容,这就要求诗歌特别讲究语言的凝炼,讲究一字传神。于是便有了“诗眼”之说。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诗眼是洞察诗词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旨趣具有要的作用。9、注意诗歌中情感的复杂性。一般来说,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较固定的创作风格。浪漫主义的李白展现给人的是豪迈奔放、明朗、活泼的个性,而从杜甫现实主义的诗中我们体味到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
11、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豪放派的诗人也有情意缠绵的作品,反之一样。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 创作。二、思想情感的规范答题1、 题目类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 “主旨是什么” , “有什么社会意义”或结合意境提问,或 就某句某联发问。2、规范答题: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有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概述 内容) ,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3、特别
12、注意:对诗歌情感的考查,答题时不但要说出思想感情和主旨,还要谈诗歌是通过描写什么样的形象意境来体现这种情感主旨的。在分析时,既要注意对意象的描绘,又要注意对事象的叙述和诗歌“卒章显志”的抒情 特点。四、鉴赏诗词感情、内容、主旨时规范的答题语言A. 题材方面的: 写景抒情诗 (如王维 山居秋暝 、 杜甫 登高 、登岳阳楼 ) ; 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 、杜甫春夜喜雨 、贺知章咏柳 ) ; 怀古咏史诗 (如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蜀相 、刘禹锡石头城 ) ;即事感怀诗(如李煜虞美人 、柳永雨 霖铃 、李清照一剪梅 、姜夔扬州慢 ;边塞征战诗(如王
13、昌龄出塞 、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有时还可说“ 山水田园诗” 。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个人情致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 林之趣、与人世的庙朝之志等。B.评价思想内容方面的: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 造就的 情致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 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
14、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C.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 、忆友 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 、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 、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 、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 、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
15、、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例 1 、欧阳修 采桑子 ,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例 2、白居易的村夜,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答案: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练习 1 、阅读
16、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然后回答问题。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2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答案: ( 1 )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 2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 ,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练习 2 、阅读王禹偁的村行 ,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7、感情?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 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答案: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练习 3 、阅读宋代文同的新晴山月 ,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注 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答案:这首诗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表达了
18、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练习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宋谢杨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 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杨得:南宋弋阳 (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 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
19、、取得抗元胜利的坚 定信念。练习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寒声: 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案:(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
20、站在庭院等候亲人 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 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 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练习6.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 雨”,全曲却没有一个 雨”字,作者是如何写 雨”的?(3分)(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就刻画人物形象来看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 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4分)答案:(1)本曲写雨的句子仅 工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 是从侧面来写雨,(1分)用梧叶和芭蕉在雨中
21、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分)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1分)(2)这两句采用了细节(或白描)描写的手法, (1分)可以让人想见, 三更梦醒时分,灯已燃尽,棋未下完,只好作罢的情景,(1分)这个细节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忧心忡忡的心情。(2分)练习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注: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连明:直至天明。(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答案:(1) (5分)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
22、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3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2分)(6分)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运 用拟人。“娇” “弄”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 的阴晴不定的景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或衬托手法)。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练习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诗
23、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 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2)表达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 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 独自离开。练习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 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北阙:指帝宫。 青阳:指春天。(1)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24、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分)(2)请简要分析 松月夜窗虚”的妙处。(4分)答案:(1)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逝之 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答出一点给 1分,答满三点给4 分)(2)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分)。松下的月光(月光透过松树)照进窗内,增加了诗人的空虚,给诗人一种更加清冷、寂寥(孤寂)之感。(2分)这样情景交融,韵味t长(耐人寻味)(1分)练习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雪曲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 零落尽,天子不知名。高阙:长城两边的山。节旄:
25、符节上装饰的耗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TOC o 1-5 h z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分)(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分)答案:(1) (2分)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4分)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 外奇丽风光(1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美丽的雪景反衬 战况的惨烈(1分)。(4分)对边关将士的同情(2分);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 知的不平(2分)。练习10、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溪居唐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 (5分)(2)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5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 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环抱 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普拉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发展环境及前景研究报告
- 2.3声音的利用(课件)-【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
- 年薪合同范本(2025年度):教育机构校长年薪及教学质量提升协议
- 2025届高考【应试策略】数学
- 高考语言得体课件(公开课)
- 老舍《猫》课件(全课)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瀑布加湿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可焊接导电银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先织后镀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统计回归模型》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英语情景交际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探析综述》6200字
- 浙江省湖州是吴兴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参考答案
- 风电设备安装施工专项安全措施
- IQ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汇编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 智能 检测与监测 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专01课件讲解
- 关于成立合同审核小组的通知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