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2轮复习模拟训练卷7_第1页
2013届2轮复习模拟训练卷7_第2页
2013届2轮复习模拟训练卷7_第3页
2013届2轮复习模拟训练卷7_第4页
2013届2轮复习模拟训练卷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二轮模拟训练卷(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 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 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B 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D 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下列对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理解错误的是该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繁荣,经商方式的多样民俗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重要题材该图的细节刻画,受到“格物致知”理

2、学方法的影响西方的“人文精神”在此画中有鲜明的体现3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 春秋之时已有明约,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如今攻使 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 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下列与下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科学与人权并重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这一为

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主张()A 蕴涵了 “一国两制”的精髓B 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D 直接推动了 “九二共识”的达成6阅读下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图 1、2),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厂重工业 二轻工业图1图2-重工业-轻工业A.列强侵略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B一战期间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C.大炼钢铁使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D.有效政策使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7.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A .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B 标

4、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D .评 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 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A 普罗泰戈拉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 .对权力的监控B .对君主的制约C .突出法治D .强调主权在民1700年至18

5、00年间,欧洲人口由1 . 05亿增长到1 . 8亿,19世纪剧增到3. 9亿。欧 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A .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B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D .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目的地下面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下列选项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A.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建设推动B.经济区域集团化速度大大加快C.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结果D.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的结果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

6、相互依赖。”“它”指的是()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 .普朗克的量子论C.牛顿的经典力学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13题17分,第14题20分,第15、16、17、18 题任选一题作答,15分,共52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人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 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 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这个缘故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凤凰网历史许倬云中国人为何2 000年来一

7、直自称汉人?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 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 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汉朝政权的?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是 TOC o 1-5 h z 如何实现作者所强调的这一角度的?(6分)(2)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建构国家政权的? (2分)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分)(3) 针对材料一到材料二,分析维系国家政权的纽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

8、3 分)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技与生活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 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材料二科技与扩张“新帝国主义” 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 完全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罗马通过掠夺、 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

9、形式的贡物, 简单、 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 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 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象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科技与全球化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 军事力量, 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 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4 分)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3 分)

10、(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 (4 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 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 (4 分)( 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2 分)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3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 ,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 (刘歆阐释 左氏春秋 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 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

11、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 。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1)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8 分)(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 (7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氏之所谓法, 治国之经制也。 其立也虽不必参用民权, 顾既立之余,则上下所为毕有所求。若夫督责书所谓法者,直刑而已矣。所以驱迫束缚其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 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夫知是,虽有法亦适成专制而已。严复法意案语 材料二 夫人类之力求进步,固也,而颠隋瞀乱乃即在此为进之

12、时。其进弥骤,其途弥险。 新者未得,旧者已亡。怅怅无归,将以灭绝。是故明者慎之。其立事也,如不得已,乃先之 以导其机,必忍焉以须其熟。噫!此轻迅剽疾者之所以无当于变法,而吾国之所待命者 归于知进退存亡之圣人也。严复政治讲义(1) 归纳材料一、二中严复的主要观点。(6分)(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严复对革命的认识。(9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Roosevelt的票,或不要选择F图是1944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注:图中文字意为不要投Roosevelt )。请回答:(1)图中两人分别代表哪两个国家?请说明理由。(6分)(2)他们为何提出“ DON T VOTE FOR ROOS

13、EVELT!”这种要求?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6分)(3) 与图中人物所执行的政策相比,Roosevelt推行政策的最鲜明特点是什么?3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相关内容。第(1)问要仔细观察图片中两人身上的符号来回答;第(2 )问要结合在二战中美德日三国的关系回答,日德是法西斯国家, 美国是反法西斯国家;第(3)问结合三国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来回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 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14、。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材料二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绥之一德,岂非上策乎?”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6 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治国方略在唐太宗执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6 分)(3)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和执政实践导致了怎样的结果?(3 分)参考答案:【解析】 B。 本题考查元代的行省制度。元朝时期“行中书省”是中央政府为维护其统 治在地方行政上所设的全权机关,有利于中央集权,其官员与“丞相”权力不符,故B 项符合题意。【解析】

15、D。本题考查风俗画。既呈现出市井小民的情态,也展现乡野浓厚的生命气息。在宋代西方的人文精神对中国没有影响,D 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选 D。【解析】A。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材料中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项。材料只是引用了古代的交战礼仪,并非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并没有支持其方案, 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 也可排除。【解析】 D 观察图可知为赫胥黎的天演论 ,赫胥黎运用达尔文进化论,指出了社会 发展演进,后胜于今,故 D 项符合题意。 A 项为林、魏的主张; B 项为洋务派主张; C 项为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都与图文不符。

16、【解析】 A 从题干看,说明中国人大常委会改变了对台政策,实际是蕴含了一国两制 的思想,故答案为 A;B 项在 1979 年元旦,时间不符,排除;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是“一 国两制”, C 项排除; D 项错在“直接”的说法。【解析】C。本题考查了中国工业化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项说法正确,列强侵略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B 项正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获得一定 程度发展;D项正确,有效政策有助于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本题应选C项,图6中1957年轻工业比重并未下降,略超过重工业。【解析】 A 据所学知识, 1992 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其主题就是进一步加快 改

17、革开放的步伐,速度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故 A 项符合题意。【解析】 B 材料符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哲学思想。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 应该具有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解析】 A 解答本题要理解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的本质共同点。内阁制、两党 制不能反映 B 项,两党制不能反映出 C、D 两项,无论何种政府、政党、国体都体现了对 权力的监控。答案为 A。【解析】 B 在古代和近代,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 的原因,自然是工业革命。 B 项符合题意。【解析】A。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把握图中的时间和数据的变化可知与战后世界经济

18、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有关,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故选择A项。【解析】 D 牛顿的经典力学解决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的宏观运动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 而相对论认为,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 也取决于 物质本身的分别状态。这种认识的变化与题干说法一致,故D 项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及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运用。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进而概括出从“建构共同文化”这一角度;回答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 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第( 2)问的“角度”是从“国家主权的归属

19、”建构国家政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从政体的变化、 共和思想的深入考虑。第( 3)问根据前两问的答案直接回答即可。【答案】(1 )角度:建构共同文化。实现:实行推恩令加强了全国的统一;推行盐铁专卖等 加强了经济的统一; 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开辟丝绸之路等加强了 经济文化交流。(2)角度:国家主权的归属。作用: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 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由以权力等级为纽带到以法制为纽带。【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 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理解。 第(1) 问成果可以直

20、接回忆教材知识; 影响可以结合生活方式、 观念、交往扩大、 联系加强。 第( 2) 问区别在于是否改变社会体制和结构;体现可以结合中国近代的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科 技等方面加以归纳。第( 3)问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应是根本原因;认识可以从科技 进步、改变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位和差距等方面加以归纳。【答案】( 1)成果: 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 (电 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 。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 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2)区别 :前者是直接殖民掠夺和贡物贸易,不改变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结构;

21、后者是殖民侵 略和扩张,改变其社会体制和结构,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体现:政治:变成半殖民地半建社会,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传播和建立;经济:自然经 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文化生活:西方思想和科技传入,生 活方式发生变化等。(3)因素: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条件。认识: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 步,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 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 加 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解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维新思想。第(1)问考查康有为与刘逢禄观点的异同,相同点从材料可直接找出,不同点从二者的出发点解答。第( 2)问把握“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可知叶德辉认识到了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实质,但从材料明显可知其反对变法,这是不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据此谈认识即可。【答案】 (1)同:二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