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1页
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2页
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3页
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4页
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机器人公司经营管理手册xx有限公司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2200636 一、 决策的特征 PAGEREF _Toc112200636 h 2 HYPERLINK l _Toc112200637 二、 决策的定义 PAGEREF _Toc112200637 h 4 HYPERLINK l _Toc112200638 三、 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 PAGEREF _Toc112200638 h 5 HYPERLINK l _Toc112200639 四、 决策的原则 PAGEREF _Toc112200639 h 10 H

2、YPERLINK l _Toc112200640 五、 战略制定的原则 PAGEREF _Toc112200640 h 13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1 六、 影响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因素 PAGEREF _Toc112200641 h 13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2 七、 企业的能力 PAGEREF _Toc112200642 h 16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3 八、 企业的资源 PAGEREF _Toc112200643 h 19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4 九、 品牌的情感策略 PAGERE

3、F _Toc112200644 h 25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5 十、 一般品牌的策略 PAGEREF _Toc112200645 h 27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6 十一、 品牌定位 PAGEREF _Toc112200646 h 36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7 十二、 品牌文化定位 PAGEREF _Toc112200647 h 46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8 十三、 项目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12200648 h 51 HYPERLINK l _Toc112200649

4、 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2200649 h 57 HYPERLINK l _Toc112200650 十五、 减速器行业情况 PAGEREF _Toc112200650 h 57 HYPERLINK l _Toc112200651 十六、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2200651 h 58 HYPERLINK l _Toc112200652 十七、 发展规划分析 PAGEREF _Toc112200652 h 58 HYPERLINK l _Toc112200653 十八、 法人治理结构 PAGEREF _Toc112200653 h 62 HYPER

5、LINK l _Toc112200654 十九、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PAGEREF _Toc112200654 h 75 HYPERLINK l _Toc112200655 劳动定员一览表 PAGEREF _Toc112200655 h 76决策的特征决策并非主观武断或盲目选择,科学的决策应当在科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分析基础上,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做出合理、可行、有价值的判断。科学的决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目标性这是组织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目标,因为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是组织得以长期生存的保障。在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上确立要达到的结果和目的,这是决策的前提。目

6、标的确立是决策的首要环节。2、可行性决策是为了付诸实施,只能纸上谈兵的决策是毫无意义的,决策的可行性是指:首先决策之前应有相关的资料、数据,而且最好要完整、及时的信息;其次决策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最后决策应富有弹性,留有余地,以保证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行性。3、满意性决策必须根据既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在评价各种备选方案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较为满意的方案,这就是要求可供选择的方案必须是多个,这样才有比较,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个满意的、合理的方案,决策才有意义。4、过程性决策不是一刹那的行为,而是一个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首先组织决策不是一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

7、的综合。只有当这一系列决策已经制定、相互协调,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才能认为决策已经形成;其次是这一系列决策中的每项决策都是从识别问题、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拟定备选方案、选择方案以及方案实施与反馈,而且多次反复才构成了科学决策的过程。5、动态性、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识别问题到最后的方案实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东西太多,比如组织外部环境的突变、内部资源的短缺、负责实施的人曲解了决策等,这些变化需要决策者不断修正、完善决策。决策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是决策者。例如:家里要购买哪种品牌的洗衣机;周末去看电影,还是去郊游;吃了早饭去上课,还是不吃就去上

8、课等,都存在合理决策的问题。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工作的核心、企业成败的关键都系于决策,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既然决策如此重要,那什么是决策?简单地说,决策就是指做出决定。严谨说来,决策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在上述概念中,有以下三个关键词:第一,目标。这是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决策都是依附一定的目标来做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或者目标模糊,那就无从谈起合理的决策。第二,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决策的实质是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须做出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如果只有一个方案,

9、就不存在选择,也就无所谓决策。第三,过程。决策是一个过程,并非瞬间行动。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既然决策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决策过程所经历的具体步骤:识别问题、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拟定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方案实施与反馈。1、识别问题决策是为了解决一定问题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围绕一定的问题来展开。问题其实就是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的差距,管理者必须首先必须找出这个差距,并分析这个差距的来由,进而为消除或缩小差距想出办法。这就好比医生看病首先得诊断出病人到底生什么病,然后才能开药方。识别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准确的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仔细分析问题的性质、特点和影响面,才能做下一

10、步工作,否则就会使决策面临失败,进而使整个企业面临危险。2、确定目标发现并清楚地认识了问题,是否要采取行动和采取什么行动,取决于决策目标的确定。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方案评价和选择所依据的标准,也是衡量决策要实施的行动是否取得预期结果的标准。没有目标,决策工作就没有方向;同样的决策问题,假使决策目标不同,决策就会大不相同。目标具有层次性,所以决策目标不止一个而是多个,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个数。如合并类似目标、当目标之间存在从属关系时,可将次要的目标作为约束条件、将单项目标综合成一个目标等。将目标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列,把重点集中到“必须实现”的目标上

11、。目标之间的协调。当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时,应以总目标为基准进行协调。确定的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全面详尽而有重点;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易于分解,责任落实;先进合理,积极可靠,留有余地;各类目标可以相互制约,并协调一致;具有时效性。3、收集资料21世纪是信息制胜的时代,信息意味着商机。信息是决策的客观依据,在许多情况下,不能进行确定型决策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完备;决策失误依然是信息不充分、不完备。所以,在做决策时,首先应该系统、完整、及时收集信息。决策者所掌握的情报和信息资料越多、越准确,则对决策越有利,做出的决策也就越合理。比如一房地产商要开发一个楼盘,他必须要了解某些相关政策倾向、政府对本区的总体

12、发展规划、这个楼盘周围的环境、顾客的需求等信息,他掌握的信息越多,对他做出明智的决策越有帮助,才能保证他开发的这个楼盘有经济价值。对收集资料的要求:广泛性。即凡与目标有关的信息资料,无论直接或间接,都要尽可能收集。科学性。即对收集来的资料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客观性。即情报资料必须客观地记载对象、时间、地点和数量等。连续性。即要求情报资料能连续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性,尽可能连贯。对于信息的收集,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整理;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储备,充分发挥诸如“信息中心”、“资料室”、“数据库”等的作用。4、拟定备选方案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的目标和收集的资

13、料,需要设计出多个可行的、供选择的方案,可行方案应满足以下条件:实现的可能性。即从企业内外部实现的条件和实施的结果看能否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相互排他性,即各方案必须有区别,各自独立。整体详尽性。即尽可能多地列出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备选方案;方案可比性。即每一方案都应根据已确定的约束条件和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用确切的定量数据反映方案的效果,以便比较和选择。拟定备选方案有如下三个具体步骤:分析研究影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及决策事物未来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将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决定事物未来的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适当的实现目标方案;将这些

14、目标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对比,权衡利弊,从中初步筛选。管理者必须努力发掘出各种可能的方案,以免遗漏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所以,在拟定备选方案时,应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备选方案通常来自两种途径:一是经验。经验可能是决策者自己或决策群体自己的,也可能是别的管理者或别的群体的实际做法。二是创造。企业需要发展,就必须有新颖的、独创的方案,不是过去的再现,也不是别人的翻版。一个企业要确立核心竞争力,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5、选择方案每个备选方案从某一个角度来讲,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其缺陷,如何合理分析判断每个备选方案的利弊,应对方案进行评估论证,这是决策中的关键工作。

15、对决策方案的论证主要有:价值论证,就是指论证该方案付诸实施后能否带来价值和带来多大的价值。一方面是从社会、经济,当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投入和产出等多方面综合平衡方案的价值,并通过各方面的价值平衡,得出一个总的价值评价。另一方面是把决策目标和方案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来看,看方案是否比过去进步,是否有助于今后的发展。可行性论证,就是指论证方案是否可以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并取得预计的结果。首先研究该决策方案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能否利用机遇达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要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对决策整个过程中能预见到的每个环节,对整个企业、甚至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应变论证,就是指估计

16、原有决策条件发生变化,提出相应的应变措施,对这些措施进行论证,论证的结果就是应变方案。制定应变方案是从最坏的可能性准备,而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时,也因事先做了准备,可以应付自如,不致造成损失或尽量减少损失。6、方案实施与反馈决策过程就是管理过程,它贯穿整个管理活动,所以,决策过程不仅是一个选择方案的过程,还要考察方案的全面实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并使执行者了解和接受这个方案至关重要。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这就需要及时把执行情况和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反馈到决策系统,以便及时做出修正和补充,或者重新设计方案、重新做出决策,通过“决策一执行一决策一再执行”的过

17、程,多次反复并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以上决策的步骤只是决策过程的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不能教条地予以理解和对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各个阶段相互交叉的情况,或者省略某个阶段这都不足为奇。另外,对决策过程各阶段的划分也还存在其他的划分方法。比如,复旦大学的药明杰教授把决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诊断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和执行活动。决策的原则企业经营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它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企业内部问题,又要考察企业外部环境。因此,要做出合理的决策,通常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决策目标明确性原则、决策的民主原则、决策的可行性原则、决策的满意性原则、决策的系统

18、性原则、决策的反馈原则。1、决策目标明确性原则没有目标,决策只能是盲目的,目标模糊的决策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在决策前,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进行决策、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决策。值得一提的是目标具有多重性、层次性的特点,所以在决策时既要考虑眼下问题的解决,又要考虑整个组织的目标。2、决策的民主原则决策的民主原则就是要坚持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专家和智囊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决策建立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并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专长,提高决策质量,防止个人决策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又为今后决策的实施提供了保证。3、决策的可行性原则再完美的决策若不

19、可行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可行性原则要求决策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内部实际情况,还要顾及社会、政治、道德等因素;不仅要估计有利因素和成功的机会,更要预测不利条件和失败的风险;不仅要静态地计算实际与可能之间的差距,还要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动态分析。4、决策的满意性原则西蒙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所以,没有最优的决策,只有令人满意的决策。决策的“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的。“最优化”的理论假设是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化的人,他以“绝对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准则”行事。但由于组织处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要使决策者对未来一个时期作出

20、“绝对理性”的判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决策者对相关的一切信息能全部掌握;决策者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能准确预测;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方案实施的后果完全知晓;决策不受时间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显然,这四个条件对任何决策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也不论素质有多高,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因此决策不可能是“最优化”的,而只能要求是“令人满意”或较为适宜的。5、决策的系统性原则性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有多种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共同构成,要使整个系统良好运转,就必须全方位考虑。系统理论就是把决策对象看作一个系统,并以这个系统的整体目标为核心,追求整体效应为目的。为此系统原则要求在决策时,首先应贯彻“整体大

21、于部分之和”的原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各要素和单个项目的发展要以整体目标满意为准绳;其次,强调系统内外各层次、各要素、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协调、平衡配套,要建立反馈系统,实现决策实施运转过程中的动态平衡。6、决策的反馈原则反馈原则能让决策者了解决策是否可行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由于事物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决策者受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致使决策在实施中可能会偏离预定目标,这就需要根据反馈情况采取措施,对原方案或目标加以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使决策趋于合理。战略制定的原则(1)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战略制定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不能凭主观臆想,而应该

22、建立在客观的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满足社会的某种持久的需求,才能生存下去。因此,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战略制定的第一个原则。(2)把握时机。战略的制定要充分利用可能发生的变化。(3)扬长避短。即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强化强势地位。(4)集中资源。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重点去突破通往成功路上的重点和难点。(5)量力而行。即企业的战略要和企业本身的能力和规模相当。影响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因素公司战略态势的选择会对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这一决策必须是非常慎重的。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在经过综合评价分析后,经常面临有多个各具优缺点可行战略方案而决定不

23、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因素会对最后决策产生影响,当然这些因素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环境中起到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但了解这些因素对企业管理者制定合适的战略方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总的来说,企业的影响因素有:(1)企业过去的战略。企业战略的评价分析往往是从对过去战略的回顾、审查现行战略的有效性开始的,它对最后战略选择往往有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在实施现行战略中已投入了相当可观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人们对之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而制定战略的决策者又多半是现行战略的缔造者,因此,他们常常不倾向于改动这些既定战略,这就要求企业在必要时撤换某些管理人员,以削弱失败的目前战略对企业未来战略的影响。(2)管理者对风险

24、的态度。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及对待风险的态度对战略选择影响极大。甘冒风险、对风险持乐观态度的决策者有较大的战略选择余地,最后会选择风险较大、收益也较大的战略方案;相反,不愿冒风险,对风险持畏惧、反对态度的决策者,其战略选择余地较小,风险型方案就会受到排,斥,最后会选择较为稳妥的收益适中或较小的战略方案。风险回避者相对来说更注重过去的战略,而风险承担者则有着更为广泛的选择。(3)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全局性战略意味着企业在更大的外部环境中的行为,公司必然要面对所有者、供应商、顾客、政府、竞争者及其联盟等外部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从外部制约着企业的战略选择。对环境的较高的依赖程度通常会减少企业在其战略

25、选择过程中的灵活性。(4)企业文化和内部权势关系。任何企业都存在着或强或弱的文化。在前面我们就讲过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部条件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和战略态势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平衡,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企业在选择战略态势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中总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组织。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组织成员会支持某些战略,反对另一些战略。这些成员的看法有时甚至能够影响战略的选择,因此在现实的企业中,战略态势的决策或多或少的都会打上这些力量的烙印。(5)时期性。时间因素主要从几个方面影响战略的选择:第一,有些战略决策必须在某个时限前作出,在时间紧迫、来不及作全面仔细的评价分析的情

26、况下,决策者往往着重考虑采用这种战略方案产生的后果,而较少考虑接受这种战略方案的效益,这时不得已而往往选择防御性战略;第二,战略选择也有一个时机问题,一个很好的战略如果出台时机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性后果;第三,战略规划期的长短,战略规划期长,则外界环境的预测相对复杂,因而在作战略选择时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这会使战略方案的决策的复杂性大大增加。(6)竞争者的反应。企业高层领导在做出战略选择时还要全面考虑分析和预计竞争对手对本企业不同战略方案的反应,如果选择的是一种进攻型战略,对竞争对手形成挑战的态度,则很可能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击,企业领导必须考虑这种反应,估计竞争对手的反击能量

27、,以及对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的可能影响。企业的能力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协调资源并发挥其生产与竞争作用的能力。这些能力存在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单独一项资源并不能产生实际的能力,能力来自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能力是企业若干资源有机组合后的结果和表现。企业能力由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组织能力等组成。1、研发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科研成果与开发成果分析。企业已有的科研与开发成果是其能力的。具体体现。科研与开发组合分析。企业的科研与开发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有四个层次:即科学发现、新产品开发、老产品的改进、设备工艺的技术改造。一个

28、企业的科研与开发水平处于哪个层次或哪个层次的组合,决定着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也决定着企业开发的方向。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企业科技队伍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水平。分析科研队伍的现状和趋势就是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是否有能力改进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科研经费分析。企业的科研设施、科研人才和科研活动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予以支持,因而应根据企业的财务实力作出预算。2、生产能力生产是企业进行资源转换的中心环节,它必须在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间等方面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形成有竞争性的生产能力。3、营销能力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是适应市场变化、积

29、极引导消费、争取竞争优势以实现经营目标的能力,它是企业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销售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果的优劣、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掌握和分析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是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中心工作。营销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是否对市场进行了有效的细分;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进行了合理定位;市场份额是否在扩大;目前的分销渠道是否可靠和经济;是否拥有有效的销售组织;是否进行了市场调研;产品质量和用户服务是否良好;其定价是否适当;企业是否具有有效的促销、广告、公共关系战略;市场营销计划和预算是否有效;企业营销人员是否受过足够的培训,是否有丰富的营销经验。4、组织能

30、力企业的一切活动说到底都是组织的活动,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分析组织效能、发现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组织管理问题并加,以改进,则为企业战略的正确制定和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良好的组织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目标明确、组织有效、统一指挥、责权对等、分工合理、协作明确、信息通畅、沟通有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合理使用、有良好的组织氛围。组织能力分析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是否适应战略及变化的要求,组织结构类型是否适当,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授权及必要的集权。企业的资源企业的资源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任何要素,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

31、产和人力资源。每个企业都有多种资源,这些资源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1、企业资源的分类什么样的资源对企业最有价值呢?巴尔奈曾列举出五项能构成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资源的条件:在创造价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可以低成本价获得的。2、有形资产有形资产是比较容易确认和评估的一类资产,它包括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一般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查到。一般物质资源包括原材料、厂房设备、仓储存货等;财务资源包括现金流量、负债能力等。物质资源的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设备分析、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的分析、企业能源供应的分析。财务资源分析主要是指中期和长期的财务优势和劣势,而不是短期的财务形势。

32、因此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长期的企业净收入趋势及总资产利用上,并计算出企业在计划期内为保持战略所要求的增长率而必须进行再投资的数量。分析人员应对企业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结构状况、企业获利能力及经济效益的状况、企业利润分配、成本费用结构等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企业财力资源存在的弱点,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企业不可能从市场上直接获得,不能用货币直接度量,也不能直接转化为货币的那一类经营资产,包括企业的商誉、技术、文化等。无形资产往往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货币,但却同样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同样具有价值。(1)技术资源。技术资源是指所拥有的技术诀

33、窍、专利、工艺技术水平、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水平和投入水平。技术资源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包括其先进性、独创性和独占性。企业要把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生产并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服务作为其首要任务。产品及服务的开发和生产依赖企业所拥有的技术资源。一旦企业拥有了某种专利、版权和商业秘密,它就可以凭借这些无形资产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当然如果某项技术易于被模仿,或者主要由某个人所掌握,而这个人又很容易流动,那么,该项技术的战略价值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技术获得主要有通过联合开发新技术、委托开发、引进技术、购买专利这样几种方式。(2)商誉资源。商誉是指一家企业由于顾客信任、管理卓越、生产效率高或其他特殊优势而具有的企业

34、形象,它能够给企业带来超过正常收益率水平的获利能力。企业商誉通常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生产经营规模、技术水平、财务状况、销售网络、管理水平等)、品牌声誉(商品品质、商标、包装等)和商业道德(经营作风、售后服务、员工素质、竞争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正确理解商誉的特征,依法保护企业的商誉,客观公正地评估商誉的价值,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通常来说企业的商誉具有以下特征:复杂性,是指商誉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长期性,是指商誉是企业通过长期、连续的市场竞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依附性,是指商誉在无形资源中属于不可确指的无形资源,它不能离开企业的其他资源而单独存在和单独出售。经济性,是指客观公正的评价

35、与良好的声誉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3)文化资源。企业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其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及精神层对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精神层是指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

36、、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使得以前被视为管理难题的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等有希望得到解决,具体而言,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五个作用。第一,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第二,约束作用。企业常常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很难规范职工的每个行为,而企业文化则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制约职工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第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黏合剂,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对企

37、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及向心力,使职工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集体,将企业视为自己最神圣的东西,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第四,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所作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职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第五,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形象,它可以激发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

38、责任感和崇尚心理;二是外部形象,它能够更深刻地反映出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企业文化好比人的性格,每个企业都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可能是创新、开放、进取的,也可能是保守、严厉或自由的。成功的企业一定有成功的文化要素,成功的企业战略一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会产生阻碍:一方面,企业文化理念的不当固化,会遮住战略管理者的视野,使他们常常不能觉察到外部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当特定的文化在过去曾经行之有效时,很自然的做法是在未来仍固守这一文化,尽管发生重大战略内外因素的变化。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战略发展一道“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如果企业的战略可以利用文化上的优势,如积极的进

39、取创新精神和较强的道德信念,那么,管理者便往往可以迅速和容易的实施企业战略。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文化应是战略的支持,而绝不能成为战略的阻碍。4、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向组织提供的技能、知识以及推理和决策能力,我们通常把这些能力称为人力资本。在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一个企业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资源数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将各种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人力资源才能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和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员工和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人力资源分析的内容主要有:(1)对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分析。主要对企业高层领

40、导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来源、工资状况进行分析,对高层领导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与素质、威信、思想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2)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分析。主要对企业管理人员数量占全体职工的比例、管理人员的年龄、来源、文化程度、工资状况进行分析,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与素质、健康状况、思想状态进行分析。(3)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分析。主要对技术人员的数量占全体职工的比例、技术人员的年龄、专业结构、文化程度及工资状况进行分析,技术人员中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比例、近年来技术工作的绩效及奖罚、进修工作情况等。(4)对企业员工的分析。主要对企业员工的数量、男女比例、年龄、来源、文化程度及工资状况进

41、行分析,对员工的思想状态、素质、健康状况、劳动效率、工资福利;奖罚、培训等方面进行分析。品牌的情感策略一般的品牌策略能够改变消费者对企业的态度,而品牌的情感策略能够促使人们因为这样的感情而采取购买行为,甚至形成一种品牌偏好而长期购买。例如,在我国这个具有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中,消费者的个性特征普遍表现为重情感,注重家庭温馨和谐、亲朋好友,亲情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深深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因此企业应通过极富人情味的诉求方式,去激发消费者的情绪、情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进而使之萌发购买动机,实现购买行为。品牌情感策略的三个核心要素是信任、体验和精力。信任信任指品牌获得的信任

42、。如果一家企业长期信守诺言,会使消费者逐渐信赖该企业一一只要听到该企业商品的名称,或看到该企业商品的标志,就觉得该商品值得购买。体验品牌建立在顾客对企业产品长期满意的体验之上,消费者在购物、浏览企业的网站、观看企业举办的活动,以及使用产品和享受服务,这一切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每一次体验都存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机会,也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因此,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使消费者感到满意。首先,使消费者在与品牌接触的每个层面感到完全的满意,即全方位的满意。其次,使顾客从第一次接触品牌到不能为他们服务为止,都小心呵护他们,即全过程的满意。精力精力指消费者为购买和使用产品所花费的时间和努

43、力的总和。精力策略意味着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和节约时间。企业可以采用提供电话或网上订购服务、方便包装、免费送货、上门安装、上门维修服务等方式,节约消费者的精力。企业创业时期的产品品种一般比较单一,所采用的品牌策略往往也只是一品一牌策略。但是,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的多样化,不管是新产品的推出,还是新领域的扩展和新市场的开拓,企业势必都面临着品牌策略的选择问题。一般品牌的策略1、品牌有无策略企业首先要对是否创建品牌做出抉择。产品是否使用品牌要视企业产品的特征和战略意图来定,大多数产品需要通过品牌塑造提升其形象。但有些产品则没有必要塑造品牌,这包括:大多数未经加工的原料产品,如棉

44、花、矿砂等;同质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如电力、煤炭、木材等;某些生产比较简单,选择性不大的小商品,如小农具;临时性或一次性生产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品牌效果通常不大,因此企业不塑造品牌反而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2、品牌使用者策略使用谁的品牌一旦决定使用品牌,就要考虑使用谁的品牌。可以使用制造商的品牌、中间商的品牌,也可混合使用前两者的品牌。对于财力比较雄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一般都力求使用自己的品牌。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短时间创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并非易事,因此,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也可考虑使用别人已有一定市场信誉的品牌。使用他人的品牌好处是,可以利用许可方品牌信誉,迅速打开市场,获

45、得许可方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援助,利用许可方销售渠道和维修服务网络,减轻企业在这方面的压力;不承担或少承担产品广告宣传上的责任。使用他人品牌,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后顾之忧。比如,企业丧失了对产品销售价格的控制;双方协议期满后,如果许可方不愿再续订协议,企业可能会陷入销售困境;最大的损失则可能是丧失了创立自己品牌形象的机会。混合使用前两者的品牌,企业对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产品使用制造商品牌,而对另外一部分产品则使用中间商品牌,这种策略可以使企业获得上述两种策略的优点。总之,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综合考虑自创品牌和使用他人品牌两种情况下各自的利弊,反复权衡,再作决定。3、品牌统分策略使用多少品牌决定使用本企业

46、的品牌,还要对使用多少品牌进行抉择。对于不同产品线或同一产品线下的不同产品到底如何使用品牌,仍有四种策略可供选择:(1)个别品牌策略。即企业为其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例如,上海牙膏厂使用美加净、中华、黑白、庆丰等品牌就是采用的这种策略。这一策略的优点是:使企业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采用该策略使生产优质、高档产品的企业也能生产低档产品,为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创造了条件;采用此策略,各品牌之间联系松散,不会因个别产品出现问题、声誉不佳而影响企业的其他产品。缺点在于,品牌较多会影响广告效果,易被遗忘。这种策略,需要较强的财力做后盾,因此,一般适宜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

47、企业采用。(2)统一品牌策略。即企业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同一品牌。例如,海尔集团的所有家电均使用海尔品牌。采用此策略的好处是,可减少品牌设计费,降低促销成本,同时,如果品牌声誉很高,还有助于新产品推出。不足之处是,某一产品的问题,会影响整个品牌形象,危及企业的声誉。(3)分类品牌策略。即企业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其产品分类,并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这样,同一类别的产品实行同一品牌策略,不同类别的产品之间实行个别品牌策略,以兼收统一品牌和个别品牌策略的益处。例如,健力宝集团,饮料类使用的品牌为“健力宝”,运动服装类使用的品牌为“李宁牌”。(4)企业名称加个别品牌策略。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但每

48、个品牌之前冠以企业的名称。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生产的各种轿车,既有各自的个别品牌,像“凯迪拉克”、“雪佛菜”等,又在前面另加“GM”,以示系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这一策略,可以使新产品系统化,借助企业信誉扩大品牌影响。4、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已有的成功品牌来推出新产品的策略。早在20世纪初就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世界著名企业大多是靠品牌延伸实现其快速扩张的。据统计,在过去10年里,美国新崛起的知名品牌中,2/3是靠品牌延伸成功的。品牌延伸通常有两种做法:纵向延伸。企业先推出某一品牌,成功后,又推出新的经过改进的该品牌产品;接着,再推出更新的该品牌产品。例如,宝洁公司在中

49、国市场,先推出“飘柔”洗发香波,然后又推出新一代“飘柔”洗发香波。横向延伸。把成功的品牌用于新开发的不同产品。例如,巨人集团,以“巨人”品牌先后推出计算机软件、生物制品和药品等一系列产品。品牌延伸有许多优点: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往往能帮助企业更加顺利地涉足新的产品种类,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使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新产品。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巨额的新产品广告促销费用。此外,优秀的延伸产品还能起到增强核心品牌形象的作用。然而,品牌延伸战略也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存在着失败的风险。首先,一个品牌的延伸一旦失败,还会损害其核心产品的声誉。其次,即使新产品表现不俗,核心品牌也不一定适用新产品,用的过滥还会使核心品牌

50、丧失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例如,凯迪拉克曾经推出一款“西麦窿”轿车,其目标顾客是那些并不富裕却希望以较低价格购买凯迪拉克产品的顾客。这款产品虽然不错,但结果却使凯迪拉克原来高贵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再次,品牌扩展还可能蚕食原有的品牌资源。为了增加销售,有的公司不断推出主要品牌的系列产品。一方面,开发太多的新产品会使公司有限的资源被分散掉,难以集中力量发展主打产品;另一方面,新旧产品之间功能出现相似性,新产品蚕食掉了老产品的市场份额。诸多例子已经告诉我们,品牌延伸对企业而言,既可能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也可能是前进中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在营销企划中对品牌的延伸一定要慎之又慎。品牌延伸策划应注意

51、以下几点:(1)品牌延伸要以一定的品牌优势为基础。在没有巩固品牌忠诚度之前过早地进行品牌延伸,极有可能是拔苗助长。例如,海尔集团不打无把握之仗,它不断积蓄力量,等到冰箱生产的软硬件均已成熟后才开始将品牌延伸到冰柜、空调、电视等其他家电领域。这时的海尔集团在管理、销售、服务、知名度、信誉度等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品牌优势。以这些优势为基础,发挥海尔的品牌效益,无疑给了延伸产品以最大的支持。(2)品牌延伸的长度和速度要合理。有些企业总是过分看重品牌的价值,盲目崇拜品牌家族的魅力,因而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品牌资产。但是,对品牌的掠夺性开发会给企业带来无法衡量的损失。品牌延伸有一个长度和速度问题。延伸长度太

52、短,浪费品牌资产;太长,“品牌伞效应”会减弱,子品牌无法及时得到母品牌的有力支持,成长艰难;太慢,浪费品牌机会;太快,则会造成母品牌被严重透支。(3)延伸产品与原产品在技术、销售、产品类别、档次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品牌延伸应当注重延伸的范围,不应造成负面影响。不当的品牌延伸不但不利于新品推广,而且有可能连累到母品牌产品。有许多知名企业都犯过类似的错误。2004年,“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大举进军以童装为主导的儿童用品领域,并统一使用由McDonalds延伸出来的子品牌“McKids”。食品与童装两者之间的品牌属性差别很大,很难自然过渡,因此,“麦当劳”对子品牌的支持是很有限的。(4)延伸产品必须

53、具有较好的质量、性能和市场前景。毫无疑问,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或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品牌质量上,不仅要保证原有品牌的质量优势,更要保证延伸产品的质量,使消费者感觉不仅原有品牌的质量好,其延伸产品的质量也好,从而产生该企业品牌是高质量的信念。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以外,在品牌延伸前,企业对延伸产品必须作出充分的市场论证分析,确定品牌延伸的方向,从而保证延伸产品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市场前景。(5)延伸产品之间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市场区隔。品牌延伸理论认为,每一个延伸品牌,都必须选择自己的细分市场,形成独特的市场区隔,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形成独特的市场价值,吸引独特的消费群体。如果延伸品牌没有区隔,一方面

54、是多个品牌挤在同一市场空间内相互竞争,自相残杀,品牌内耗的结果,会造成大量品牌死亡;另一方面,一些市场上又留下空当,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宝洁的洗发水,海飞丝是去头屑的,飘柔是柔顺飘逸的,沙宣是乌黑亮泽,市场区隔非常明显,所以品牌延伸也非常成功。(6)品牌延伸的运作要科学。品牌延伸既然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企业内部资源,那么,开发太多的新产品显然会使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掉。又如,海尔集团品牌延伸的运作却与众不同,它的做法被形象地比喻为吃“休克鱼”。对此,张瑞敏总裁分析认为,从国际上讲,企业兼并经历了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鲨鱼吃鲨鱼三个阶段。但在中国,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无论小鱼、慢鱼还是鲨鱼,只

55、要是活鱼,就不会让你去吃,而吃死鱼又会闹肚子。活鱼不让吃,死鱼不能吃,因此,只有吃“休克鱼”。5、多品牌策略多品牌策略是指企业为一种产品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这种策略的主要优势在以下方面:可以占据更多的货架空间,从而减少竞争者产品被选购的机会;可以吸引那些喜欢求新求异而需要不断进行品牌转换的消费者;多品牌策略可以使企业发展产品的不同特性,从而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发展多种品牌,可以促使企业内部各个产品部门和产品经理之间的竞争,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例如,宝洁公司最早开拓和实践了这一策略。它在国内的洗发水推出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这四个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突出各自的特性。由于各个品牌互相

56、独立,互不影响,即使品牌之间出现竞争也是企业内部的竞争,不会损害整个企业的利益。但是,品牌并非多多益善。在推出多种品牌时,可能每种品牌都只有很小的市场占有率,而无一个特别获利的,那么采用多品牌策略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资源浪费。企业必须废除较弱的品牌,集中力量于少数有利的品牌;发展新的品牌,应着眼于更有利于打击企业外部的竞争品牌,而不是企业内部的自相竞争。6、品牌重新定位策略由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企业的品牌可能丧失原有的吸引力。因此,企业有必要在一定的时期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例如,春兰集团以生产空调著名,当它决定开发摩托车时,采用春兰这个女性化的名称就不太合适,于是采用了新的品牌“春兰

57、豹”。又如,原来生产保健品的养生堂开发饮用水时,使用了更好的品牌名称“农夫山泉”。在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的时候,企业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将品牌从一个细分市场转移到另外一个细分市场所需要的费用,包括产品质量改变费、包装费及广告费等。重新定位的距离越远,重新定位的费用越高。定位于新位置的品牌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取决于细分市场上消费者人数、平均购买力、竞争者的数量和实力等。企业应对各种品牌重新定位方案进行分析,权衡利弊,从中选优。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市场定位的核心和集中表现。企业一旦选定了目标市场,就要设计并塑造自己相应的产品、品牌及企业形象,以争取目标消费者的

58、认同。由于市场定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产品销售,而品牌是企业传播产品相关信息的基础,品牌还是消费者选购产品的主要依据,因而品牌成为产品与消费者连接的桥梁,品牌定位也就成为市场定位的核心和集中表现。品牌定位是品牌与这一品牌所对应的目标消费者群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联系。1、品牌定位的目的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将产品转化为品牌,以利于潜在顾客的正确认识。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以一种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将品牌定位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因此,厂商最初可能有多种品牌定位,但最终是要建立对目标人群最有吸引力的竞争优势,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这种竞争的优势传达给消费者转

59、化为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做品牌必须挖掘消费者感兴趣的某一点,当消费者产生这一方面的需求时,首先就会想到它的品牌定位,就是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其目的是在潜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良好的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成功的前提,为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起到导航作用。如若不能有效地对品牌进行定位,以树立独特的消费者可认同的品牌个性与形象,必然会使产品淹没在众多产品质量,性能及服务雷同的商品中。品牌定位是品牌传播的客观基础,品牌传播依赖于品牌定位,没有品牌整体形象的预先设计(即品牌定位),那么,品牌传播就难免盲从而缺乏一致性。总之,经过多种品牌运营手段

60、的整合运用,品牌定位所确定的品牌整体形象即会驻留在消费者心中,这是品牌经营的直接结果,也是品牌经营的直接目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品牌定位,无论其产品质量再高,性能再好,无论怎样使尽促销手段,也不能成功。可以说,今后的商战将是定位战,品牌制胜将是定位的胜利。2、品牌定位的过程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密切相关,品牌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是市场定位的扩展的延伸,是实现市场定位的手段,因此,品牌定位的过程也就是市场定位的过程,其核心是STP,即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具体定位。(1)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根据企业自己的条件和营销意图把消费者按不同标准分为一个个较小的,有着某些相似特点的子市场的做法。企业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