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培优8_第1页
2014届高三历史培优8_第2页
2014届高三历史培优8_第3页
2014届高三历史培优8_第4页
2014届高三历史培优8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824.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25.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

2、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26.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从中我们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批评东汉后期舍本逐末的社会现象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商业发展的情况东汉虽有抑商法令,但经商

3、的人不少 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A. B. C. D. 27.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28.“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

4、斯随即指出:“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D.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29.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

5、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30. 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

6、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B.雅典的城邦奴隶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31.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

7、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32.“以跨国公司为象征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本土文化强力反弹这一假设,在观念上是浅薄的,也并没有获得实证经验的支持。东亚地区的麦当劳成功的秘诀即在于其本地化。换言之,不仅有同质化、规范化和统一性,这家跨国企业也能作出明智的判断,结合当地的条件,使该公司能在以素食为主的印度与中国开拓发展。”材料主张( )A.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推动者 B.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不可调和C.中国与印度已被纳入全球化 D.尊重本土化更有助于全球化33.1933年

8、,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34.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

9、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D.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调控35.司马光在叙述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时说:“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这表明( )A.这部巨著是为更新体例,完善典籍而作B.这部巨著是为考证史料,辨伪求真而作C.这部巨著是为删冗举要,通古鉴今而作D.这部巨著是为惩恶扬善,明性修养而作40.(25

10、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区域集团的力量对比此起彼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3年美国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国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 材料三 美国与西欧、日本经济

11、对比表1979年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工业总产值%)10037.89.4510.16.5出口贸易(%)10015.26.912.26.4黄金外汇储备(%)10015.55.214.65.3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最终战略目的。(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现 “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有利条件,(3分)并概述该体系实现的具体表现。(6分)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20世

12、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和格局呈现了什么变化?(4分)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2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时代背景。(6分)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怎样的经济格局?(2分) 41. 阅读材料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这两个时期经济领域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12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

13、32333435答案CDABADBDDCDC二、非选择题40. (1)意图:领导世界(或称霸世界)。(2分)有利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3分)表现: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每点3分,共6分)(2)力量对比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2分)格局变化: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2分)影响力: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地位(或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答任意一点即可,2分)(3)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分)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3分) 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2分)41.(12分)角度一:企业类型: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2分) 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