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练习试题附答案1. “哲学史宛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犹如浓粗的经线贯穿上下,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如同纬纱交织其中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对立和斗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B、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哲学可划分 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哲学基本
2、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存在和思 维有没有同一性),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错误。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如黑 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B错误。D是正确答案。 点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始终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相结合的。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 A、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正确答案)B、对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回答D、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
3、回答答案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 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 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这就是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的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A正确。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 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 准,B错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 观的标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
4、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错误。哲 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 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 同的观点,D错误。点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本体论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认识论的问题,这两个 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哲学派别划分总结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8页 图示。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正确答案)D、实践本质问题答案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其划分的根本
5、标准在于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方面所作的回答不同,即世界的本原是否是物质的。C正确。A、B、D虽然都是哲学的重要问 题,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点拨:除了一元论以外,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世界有共同的本质和统一的基础,主张多元论的世 界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本质的二元论。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 A、人类能够实在感知的自然事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C、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答案)D、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答案解析: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 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
6、人的意识所反映。C正确。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 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 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己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 会不断扩展和深化。物质的这种可感知性和可反映性并不意味着它的一切形态和特性都能够被人 们的肉体感官直接感知(如磁场等)。A、B、D错误。5.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正确答案)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
7、践唯物主义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题干中的“意念移物”“意念直接改变物质结构”,是夸大意 识作用的唯心论。C、D是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应先排除。唯心论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之 分,主观唯心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客观唯心论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超自 然、超人类的所谓客观精神。本题中“意念”属于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故题干的说法是主观唯心论, 排除B。A是正确答案。点拨: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说法有:“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典 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说法有:朱熹所说的“理”,柏拉图主张的“理念”,黑格尔提出的“绝对观念”等。6.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
8、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意思是“心”的诚与不诚,能决定事情的成败。这里的“心”是 指意识。显然,此观点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D符合题意。A把题干的 观点说成是唯物主义,显然是错误的。B把题干的观点说成是庸俗唯物主义,与题意不合。庸俗唯 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它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 的分泌物,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9、或认为思想就是脑髓质的位移。这就混淆了 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抹杀了意识与物质的原则区别。C把题干的观点说成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也 与题意不合。客观唯心主义把精神绝对化为脱离任何个人的独立存在,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 在的“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所以,A、B、C均不符合题意。点拨:庸俗睢物主义并不是唯物主义(虽然名字中有“唯物主义”的字眼)。类似的还有,小资产 阶级也不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是剥削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
10、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两个同等程度的范畴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 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 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 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岀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 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因此,B是正确的。哲学上的物质
11、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A、C、D错误。8.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正确答案)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答案解析:本题题干引用的是列宁的话,其意思是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内 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不应当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绝对化,否则,就 会陷入二元论或不可知论。这是因为,虽然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但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意识 是物质的产物,
12、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物质和意识之间 具有同一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B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已 经超出了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范围,在这方面,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所以,B不符合 题意。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有其特定的含义,只是就本体论而言,并无价值论上的意义。不存在物质 和意识谁比谁更重要,也不涉及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第一性不等于第一等重要,第二性也 不等于第二等重要;物质和意识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生活中两大类现象的最高概括,而人们的实践活 动本身正是含物质和意识于一体的。所以,C、D也是错误的。点拨: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
13、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何 者为世界的本原,这是本体论的问题。9. 人的血型通常是由红细胞表面某些可遗传的糖蛋白及糖链构成的抗原决定的。如由A、AB、B,0组成的ABO血型系统。而Rh血型系统是已分类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类。在Rh系统中,如果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被称为RhD阳性,反之则称为阴性。研究发现,RhD阳性的人群占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RhD阴性则非常少见,因此被称为“熊猫血”。浙江大学学者日前研制出“通用熊猫血”,通过细胞膜锚定分子在红细胞表面构建聚唾液酸-盐酸酪胺的凝胶网络,实现“通用熊猫血”的人工构建和安全输血,有望解决临床“熊猫血”患
14、者血源短缺难题,这说明 A、自然规律因人的出现而改变B、人类世界已经完全取代自在世界C、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摆脱必然性的制约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既不能创造也不可能消灭或者改变规律。A错误。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 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B错误。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人的活动受到必然性的制约。对于人来说,客观必然性既不能摆脱或绕开,也不能废除或排除。C 错误。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可以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D 正确。点拨:实践客体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
15、人工客体。10. 不少人体验过这样的小测试:面对同一张人物肖像,有人看到了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有人看到的却是正值青春妙龄的年轻姑娘。关注角度、聚焦方位不同,看到的图像竟也存在天壤之别。对同一张肖像的两种看法都是 A、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正确答案)B、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中固有形象的表现形式D、意识主观自生的产物答案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A正确。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 识的源泉。C、D错误。人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也不是盲目直观的摹写,而是能动的、创造 性的反映。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图像,是意识形式主观性的具体表现,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看法就一 定是歪曲的反
16、映。B错误。点拨:关于意识的4个高频命题角度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2页“拓展与 点拨”。11.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 A、意识来源于人脑B、意识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C、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 主观形式的统一,D正确。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 机能和属性。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 才形成意识,A、C错误。意识是人的头脑中的对象性关系和活动,它
17、必定是以人的外部的物质的对 象关系即实践为其现实基础和中介的,B错误。12. 毕加索是20世纪的艺术大师。一次,毕加索画一头公牛,他画的第一幅公牛十分写实,结构严谨而逼真。但他并不满足,又相继画了十次。从第一幅到第十一幅,形体逐渐概括,线条逐步简练,到最后一幅只剩下寥寥几根线条,但那些简单的线条,却精练地表现了公牛的形与神,看到这幅画的人依然可以轻易地看出这是一头公牛。以上事例说明 A、客观事物的存在依赖于我们对它的认识B、艺术创作的认识过程是非理性因素独立作用的结果C、事物的本质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D、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
18、用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 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错误。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从广义上看,非理性因素还包括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 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B错 误。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C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意识活动具有 创造性。D正确。点拨:选项A所代表的一类常见干扰项总结,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讲真题上册第3页“经 典干扰项设置及辨
19、析”之“人与客观世界”。13. 传统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早已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例如,无人驾驶就让卡车司机顾虑重重,不少拥有清晰评估标准、工作业绩可衡量的职业也面临机器换人的可能。据一份报告显示,到2033年,美国将会有47%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其中比例最高的就是电话营销员、保险业务员、运动裁判员等。甚至微软机器诗人“小冰”还出版了诗集,尽管众人对其作品所见不一,但这件事说明如写诗、作曲这类依赖灵感的创造性工作也正在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战。以上材料 A、人们已经完全认识了大脑的机能B、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理性认识的能力C、机器人已经可以从事某些实践活动D、人工智能可以延伸和扩展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
20、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人工智能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活动方面的局限性,如在接收、处理和加工信息的 速度上的局限性,人脑思维活动在空间和功能上的生理局限性,在存贮和记忆上的局限性,意识活 动过程中在可靠性、精确性上的局限性等。因此,把人的意识活动和智能活动的某些方面机器化, 使这种机器具有运用一定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有力地延伸和扩展了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D 正确。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A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 所特有的,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B错误。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C错误。 点拨: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讲真题上册第5页“经典干扰项设置
21、及辨析”之“人所独有”。14.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具有一维性B、运动是静止的衡量尺度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正确答案)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答案解析: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A说法错误。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 度,B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C正确。15.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气候带北
22、移,如今我国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经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这说明 A、自然规律的变化取决于人的观察结果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正确答案)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答案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错误。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 事物,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正确。正确认 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一方面,尊 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3、才能正确认识和 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并不是相 互决定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决定客观规律性,C错误。真理是一元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条 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D错误。点拨:关于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 练第16页“拓展与点拨”。16. 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等,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因患者对医生信任、患者进行自我暗示以及对某种药物疗效的期望等,安慰剂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安慰剂效应说明 A、物质世界存在着人们无法认
24、知的领域与现象B、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C、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正确答案)D、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答案解析: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 可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错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 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B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 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 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C正确。D本身内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点拨:精神的力量(通过实践)可以变成物质的力
25、量,但不能说“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17. 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十分强调运动变化,以至他的哲学被称为“变的哲学”。在柏格森看来,“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动作。”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A、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B、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唯一属性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 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 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
26、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 主义。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 质承担者的运动。D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A、B本身内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存 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并不是事物的唯一属性。C错误。18.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从电视转播画面上来看,天宫二号的对接部缓缓滑向神舟十一号并最终停止,意味着二者已经形成组合体共同飞行。整个对接过程看似缓慢、平静,而实际上这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是在距离地面
27、393千米的圆形轨道上以每秒7.9千米左右的速度在飞行。以上材料说明 A、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正确答案)B、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唯一运动形式C、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绝对静止只能是暂时的答案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物 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 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 件性。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
28、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恩格斯指出:“运动应当在 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A正确。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错误。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说法错误,D不选。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生 命运动、社会运动等),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是形而上学机械论,B错误。19. 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 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
29、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 义。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点拨:审题时要能判断出此处的重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运动观上的体现。类似的 情况还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20. “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 A、静止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B、静止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C、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D、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A错 误。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
30、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 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静止 是运动的衡量尺度。D正确。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 离开物质的运动。B错误。C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点拨: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是过去运动的结 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 10页“拓展与点拨”。21. 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社会需求与时间测量的精度是密不可分的。人们最早选定的时
31、间标准是以地球对太阳公转与自转为基础的,它规定一个平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为1秒,即天文秒。后来发现,地球自转速率并不均匀,它的精确程度约3年差1秒。经过长期观测修改后产生了运行更均匀的历书时,其精确度是30年差1秒。随着科技的发展,原子钟的发明使得精准计时更进一步。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新的原子秒的定义:“秒是以他-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以上事例说明 A、时间是一切运动的观念载体(正确答案)B、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C、时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相对的D、运动的时间特性依赖于人的时间知觉答案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
32、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 的客观性。A错误(注意区分时间和人的时间观念)。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人们测量时间参 照的是天体运动或者钟摆运动、原子运动等。B正确。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 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C错误。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的时间观念 或者时间知觉。D错误。22. 古人从日光中意识到,“辉光所烛,万里同唇”。然而同是时间,有人感觉它如年轮,一圈圈积累成参天大树,也有人感觉它如流沙,飞流不止无可奈何。时间观不同,意义感就大不相同。同样的时
33、间却可能有着不同的时间观,这是因为 A、时间的客观性是相对的B、时间是意识和观念的产物C、人无法认识时间的无限性D、人对时间的认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时间的客观性是绝对的。A错误。时间是客观的,不是观念的产物。B错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 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C错误且与题意不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 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认识是一种在思 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因此,不同的人
34、对时间可能产生不同的时间观。D正确。2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一切事物的贮藏所”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正确。物质运动与 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A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是主观唯心 主义的时空观,都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错误项;“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此观 点虽然承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 “事物的贮藏所”,但它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
35、,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故C 也是错误项。点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同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 能显示出来,而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上都要注意马 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2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 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正确答案)D、时间的无限性答案解析: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C正 确。A、B、D都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不符。点拨:很多哲学概念的描述中,“绝对的”与“无条件的
36、”并列,“相对的”与“有条件的”并列。 例如,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 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25. 31.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于是,袁隆平试图跳出传统思维,开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和研究,1974年,以袁隆平为首的专家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随后又相继育成两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这些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
37、明”,并且有着“东方魔稻”的美誉。以上材料说明 A、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B、不断否定现有理论是一切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C、科学文化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的活动对自然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规律要依靠 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在起作用并实现出来。A错 误。一个人只有获得并掌握前人和他人已经取得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发 展认识。B错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错误。D是正确答案。“杂交水稻之父”、中
38、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 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人民永远会记得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点拨: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讲真题上册第1页“经典干扰项设置及辨析”之“哲学中的最”。26. 32.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的背景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令科学家挠头的“外行话”,例如特朗普认为疫苗可以马上生产出来,并且在没有足够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盲目推荐抗疟疾药物氯喋和羟氯喳,其言论还催生了美国传染病学专家福奇博士在白宫疫情通报会上的“捂脸”表情包。多位世界级权威医学专家指出,不尊重科学是那些防控不力的国家的根本问题。我们在
39、面对疫情的时候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因为 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答案)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客观规律只能以一种方式实现出来D、科学研究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答案解析: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A正确。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 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 要。B错误。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联系。规律的必然 性并不意味着规律只能以一种方式实现出来。C错误
40、。物质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 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 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D错误。2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联系(正确答案)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答案解析: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A是讲认识,B是讲意识,都与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应排除。D 讲的是辩证否定,也不符合题意(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否定是新、旧 事物联系的环节,
41、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规律是事物 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联系。C正确。28. 34.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近年来,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以上材料说明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答案)C、只有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答案解析: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42、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必须尊重幼儿身心 发展规律,B正确。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 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 败。C错误。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 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推动着事物的发展。D错误。A不符合题意。29.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共担风雨。”这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
43、中广为人知的格言提醒着人们,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人能在病毒面前独善其身,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哲学上讲,“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因为 A、统一的全人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C、在和谐的前提下矛盾可以体现为绝对的同一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 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D 正确。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44、。事物联系的主要 方式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直接联系并不是唯一的联系方 式。B错误。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 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C错误。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在 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都将消亡。A错误。30. 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叫作“喜鹊叫喜,乌鸦叫丧”。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定了联系的 A、普遍性B
45、、多样性C、客观性(正确答案)D、条件性答案解析: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 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等特点。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坚 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喜鹊叫喜,乌鸦叫 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C正确。31. 刮风下雨,本是自然现象。当其在特定时间以特定量级发生时,则会衍生气象灾害。为防御灾害,气象部门开出了一个“药方”,即以人工方式对天气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打散”即将形成冰雹的云、为干旱地区进行人工增雨等,以达
46、到防灾减灾的效果。这说明 A、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物质世界B、人们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正确答案)C、掌握自然规律是认识的根本目的D、人与自然的矛盾只能通过科学文化实践来解决答案解析: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 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 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B正确。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 的,并不是人创造出来的。A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 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的不断创新
47、,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 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C错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 富多样的。D错误。点拨: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毎一具体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才能 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32.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 A、出现时间的先后B、形式的新旧C、力量的大小对比D、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 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 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
48、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 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因此,新、旧事物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形式的新 旧及暂时的力量的对比,而在于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D正确,A、B、C错误。点拨: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是指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新事物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33. 毛泽东在谈到艺术作品时曾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这句话是要强调 A、内容是事物
49、存在的基础B、内容较为稳定,形式较为易变C、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正确答案)D、同一内容只能有一种形式答案解析: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 有什么样的形式;事物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迟早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形式对事 物的内容又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基本情况:凡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 动作用;凡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 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 同一种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
50、内容。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 以利用新形式。在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较为易变,形式则较为稳定,这一矛盾贯穿于事 物发展过程的始终。B、D内容错误,A不符合题意,C是正确答案。34. 以下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冬去春来B、电闪雷鸣C、昼夜交替D、摩擦生热(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选 项中只有摩擦生热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其他选项虽然都表现为前后相继,但不存在引起与被引 起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D正确。35.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使社会进一步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
51、展,使民生改善。从因果联系来看,这说明 A、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与结果无法区分C、原因与结果关系复杂多样D、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 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B错误。另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 因,互为因果。D是最符合题意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复杂多样是指,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 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点拨: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在事物
52、因果联系的长链中,原因与结 果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8页“拓展与点拨”。3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可能与现实的关系B、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正确答案)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必然与偶然的关系答案解析:正确认识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 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 就会失败,这反映的正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B正确。37. 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频频发生大幅震荡,有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形成的新的经济泡沫可能又将破裂
53、。对此,有人对过去几百年间著名的泡沫时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个泡沫都会破裂,无一例外。但是预测泡沫何时会达到临界状态并破灭,总是比较困难。它就像掉落到地板上的沙粒,慢慢积成沙堆,顶部变得日渐狭窄。在某个节点,一粒沙就会引发崩塌。谁知道是哪一粒呢?以上材料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相互转化B、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正确答案)C、人类活动的结果是完全无法预见的D、事物的发展就是循环往复答案解析:必然与偶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 的: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
54、为自己开 辟道路。经济泡沫都会破裂,这是必然的,何时破裂,具有偶然性,所以,B是正确答案。不可能是 指违背必然性,没有任何根据,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的东西(无法转化为可能), A错误。正确把握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我们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可以使我们的活动更具自觉性 和预见性。C错误。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 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D错误。点拨:在选项中看到“完全”“任何”“总是”等字眼时要提高警惕,注意判断其真伪。见肖秀荣 2022考研政治讲真题上册第1页“经典干扰项设置及辨析”之“哲学中的绝对与绝对化”。38. 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
55、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正确答案)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答案解析: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在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C正确。现实中没有根据和条件 的,人的主观再努力也不可能变为现实(如“水中捞月”“挟泰山以超北海”),A错误。对人是否有 利是价值判断,不是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标准,而是区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的标准,B 错误。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是区分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非现实的)可能性的依据,D 错误。39. 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以下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 A、大海捞针(正确答案)B、水中捞月C、挟
56、泰山以超北海D、为长者折枝答案解析:B、C是不可能的,D是现实可能性,都不符合题意。A是现在做不到但未来有可能做到的, 是抽象可能性,是正确选项。40. 在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央视新闻发布了一组科普图,详细介绍了中国航天那些浪漫名字背后的含义: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载人空间站叫“天宫”随后,“中国航天起名有多浪漫”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集体致敬。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近年来,经过几代中国航天人的接续努力,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探月梦相继实现,以前在古老传说中才会有的情形都成为了现实。这对我们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一个事物只要合乎发展的必然性迟早会变成现实
57、(正确答案)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就会转化为可能C、只有对人有利的可能性才会转化为现实D、随着科技的发展,任何想象都会变为现实答案解析:现实性是和必然性相联系的,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是由它内部的必然性所决定的。一个事 物,只要它合乎发展的必然性,迟早会变成现实。A正确。不可能是指违背必然性,没有任何根据, 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的东西。B错误。可能既有好的可能,也有坏的可能。因 此,人们要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争取实现好的可能。同 时也要防止坏的可能向现实转化,并做好应付这种局面的充分准备。C错误。只有可能才可以变 为现实,比如制造
58、永动机这种想象就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D错误。41.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 A、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正确答案)B、人们在认识中发生的错觉C、与本质无关的现象D、人们主观自生的观念答案解析:本质与现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另一方面,本质与现象 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 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不过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真象是从正面直 接表现本质的现象),而错觉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A正确,B、C、D错误(D把假象或者现象说 成是主观范畴的观念显然
59、是错误的)。42.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正确答案)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一种错觉答案解析: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 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C错误。只不过,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 质。A正确。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错觉是主观的,假象是客观的。D错误。本质深藏于事物 的内部,而现象则是表面的、外显的。B错误。点拨:假象与标示主观范畴的错觉不是一回事。例如,筷子在水中看起来是
60、弯的,就是一种假象。 另外,不要错把这里的“真象”看成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真相”。见肖秀荣2022考研政治知识 点精讲精练第17页“拓展与点拨”。43. 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正确答案)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答案解析:题干讲的都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互为存在的前提),不是讲相互排斥、相互渗透,也不是 讲相互转化,所以C是最准确的答案。44. 辩证的同一是 A、指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B、不包含差别的绝对同一C、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正确答案)D、不包含否定因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中外小学教育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民众文化消费热情高涨文旅融合需求日益旺盛
- 上海海洋大学《大数据分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国气动锁紧式拼板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月亮河课程设计
- 有关宿舍网络的课程设计
- 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北京版)】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1教学设计
- 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00题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新中国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Academic English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杭州医学院
- 国标《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
- TSGD7004-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
-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MOOC 健身健美-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人生悟理-透过物理看人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发供电分公司安全规程考试多选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2024年青海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