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和人口流动_第1页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_第2页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_第3页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_第4页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和20 世纪后半叶,口经历了两个而深刻的历史变化,彻底改变了再生产的类型。率从 50 年始快速下降,预期相应迅速上升,从 50 年代初的 35岁左右跃升至 2000 年的 72 岁。妇女总和率则以罕见的速度从 60 年代的 6 左右下降到90 年代中期的 1.8 左右,突破了更替水平。口再生产已由原来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迅速转变为“低出生率,低率,低增长率”现代再生产类型。21 世纪的前几十年,口的率将会在稳定中缓慢下降,率将会在波动中基本稳定。从总体上说,率和率不会再出现的变化,与迁移将成为塑造 21 世纪前半叶口特征的主要力量。,在特定年代的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而是牵一

2、发动全身的“话题”。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未能解决和目前所遭遇的无数问题,可能都要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寻找到。无论是一个省、一个区域还是一个国家,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都取决于其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省与省、区域与区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它们背后的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国全面复兴已经是可以触摸的现实,而伴随着中国全面复兴进程的,无疑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浪潮。经济学奖得主、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高科技产业,二的。中国和学界大都认同这个说法,认为 21 世纪就的“城市世纪”。第一节现状一、现状(一)水平显著提高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中国的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

3、段。2001 年末,总为 127627 万人,城镇为 48064 万人,我国水平(市镇占总的)达 37.65%,比 2000 年年末提高 1.56 个百分点,基本上达到了 1998 年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8%)1。从31 个省、直辖市城市发展看,2001 年水平高于 40%的地区有 13个:市、市、市、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浙江省、内自治1崔如春.2001 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2发展. 国家城市社会经济总队中计学会城市统计编. 中计, 2003年2 月。1区、福建省、江苏省、省、山东省等。水平后几位的是省、河北省、云南省、省、省2。虽然我国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与世

4、界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市镇在总中的比例仍然较低(表 11 和图 11)。表 1-1 1999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平比较地区和国家水平()全世界45发达国家75发展中国家(不含中国)40洲75亚洲(不含中国)38欧洲7375韩国7979中国36,2002 年 8 月3资料来源:.中国城镇增长与趋势.地2崔如春.2001 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2发展.国家城市社会经济总队中3计学会城市统计编. 中计, 2003年2 月。.中国城镇增长与趋势.15 亿的.地,2002 年 8 月。2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含中国)洲亚洲(不含中国)欧洲韩国中国908070比例 6050 40国家或

5、地区图1-1年主要国家和地区水平比较(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至 2001 年底,共有建制市 662 个。城市总数中,直辖市 4 个,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城市)15 个,地级市 250 个,县级市 393 个。城市总数比 1990 年增加 195 个,增长41.76%;比 1995 年增加 22 个,增长 3.4%。2001 年新增地级市 6 个,撤销县级城市 21 个,地区(行政)个 。年到年 11 年期间,我国地级城市数量由 188 个增加到 269 个,市区非农业户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由 31 个增加到 41 个。城市覆盖的面积达 408.9 万平方公里,比1990 年增加了 229.2 万平方

6、公里,占面积的由 1990 年的 20%增加到 42.6%(表12)5。表 12 2001 年与 1990 年城市基本情况比较2001年1990 年 增长()全部城市数(个)66246741.8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个)26918843.1特大城市个数(个)413132.3城市全市覆盖面积(万平方公里)408.9189.7115.6城市市辖区面积(万平方公里)49.426.586.4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4(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01 年城市市辖区总30400.9 万人,比1990 年增长69.5%,其中非农业17753.3万人,比 1990 年增长 51.9%。2001 年城市市镇总

7、占总达 37.7%,比 1990年提高了 11.3 个百分点(表 13)6。表 13 2001 年与 1990 年城市比较4崔如春.2001 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2发展. 国家城市社会经济总队中计学会城市统计编. 中计, 2003年2 月。5.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2发展. 国家城市社会经济总队 中同。计学会城市统计编. 中计, 2003年2 月。632001 年1990 年 增长()全部城市全市总数(万人)11028762461.376.6全部城市市辖区总数(万人)30400.917939.069.5全部城市市辖区非农业数(万人)17753.311688

8、.051.9市镇总480643019559.2市镇总占总的37.726.4在所有建制市中,市区达 400上的城市 8 个,占 1.2%;200400 万以上的城市 17 个,占 2.6%;100200 万的城市 141 个,占 21.3%;50100 万的城市 279 个,占 42%;2050 万的城市 180 个,占 27%;20下的城市为 37 个,占5.6%(表 14)7。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4744.3 万人,占城市总的 8.5%8。地。据2001 年统计城市共吸纳了暂住表 14 2001 年城市规模状况市区总数城市数目(个)所占比例()400上81.

9、2200400 万172.6100200 万14121.350100 万27942.02050 万18027.020下375.6总计662100.0(四)发展很不平衡,鲜明的地带性特征我国水平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基本趋势是: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较高;从中部开始直至西南部,水平明显下降。我国水平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地块,在空间上表现为沿海东部、内陆北部、内陆南部。从 2000 年第五次普查数据表明,沿海一带和东北地区的 12 个东部省、市、7崔如春.2001 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02发展. 国家城市社会经济总队中计学会城市统计编. 中计, 2003年2 月。8.十三届四中全

10、会以来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2发展. 国家城市社会经济总队 中计学会城市统计编. 中计, 2003年2 月。4的水平为最高,平均率达到了 52. 10%。东部的 11 个省、市、的水平均在 40%以上,高于平均水平,是内陆地区水平的 1. 8 倍(内陆地区的整体水平仅有 29.06%)。尤以、三个直辖市的水平为最,是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多。高居,为 88.3%。内陆地区的水平本身差异也很大,从内的 42.68%到的 18.93%,跨度 24 个百分点。内陆地区较明显的空间特征是以北高于以南。以北 8 个省、的水平为 32.24%,除了内,其他省、都低于平均水平,大部分徘徊在 30%-35%之

11、间,、青海的水平更低一些,不到 30%。但以北 8 个省、的水平整体上比以南的地区高出 4 个百分点。以南的 11 个省的水平最低,平均水平仅为 28.06%。以南的 11 个省、中,除了和新直辖市重庆的水平超过 30%,达到 39.7%和 33.09%外,其余省、的水平均在 30%以下,、云南、的水平25%,则仅有 18.9%。我国幅员辽阔,在各方面的影响下,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最高与最低水平之间跨度达近 70 个百分点。空间上明显地表现为沿海东部高度人口、内陆以北中度、内陆以南低度三个地块。而且沿海东部水平高得极其悬殊,与内陆之间有极大的梯度差异。内陆地区之间的差异相对比较缓和,大

12、部分在平均水平以下,徘徊在 2035%之间。9二、研究状况发展水平评价,可以概括为滞后论,超前论和适度论三种观点。早在 20世纪 90 年代初,就有学者认为的发展将未来经济发展的轴心。世纪之交,国家“十五”发展计划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被列为基本的发展之一,发展问题又一次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将我国水平进行中外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为分析化发展提供若干方面的有益参考。多数研究者通过对比中国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分析和论证了化发展的滞后性,力陈发展滞后的种种弊端和危害,主张克服制度,大力推进的发展。与之持相反意见的是“发展超前论”。提出者把已经了的农村统计进城市,得出化9飞.虎.

13、1990 年代我国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研究第 26 卷第 4 期 ,2002年7 月。5率已经超过 50%的结论,他们所持的理由,在滞后论者那里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提及,如统计口径问题,隐市化问题、问题等等。“基本适度论”则通过与印、巴、泰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较,认为中国的水平与这些国家基本相当,并没有滞后10。无论是发展滞后论,还是发展适中论、发展超前论,都就否要走道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何种速度等问题展开了持久、不懈的争论。(一)的定义和口径关于,至少有、城镇化、都市化三种叫法,而关于城镇统计口径变化更大。在 1982 到 1990 年 8,的市由 236 个增加为 456

14、 个,增长了 93%,其中设区的市由 104 个增加到 188 个,增长了 80%;不设区的市由 129 增加到 268 个,增长了 1 倍多;县辖镇由 2664 个增加到 9332 个,增长了 2.5 倍,可见小城市及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城市的发展很多是通过“撤县建市”而设的,其中一些城市“市区”的迅速增长主要归因于政区的扩展。据测算,在省小城市的增长中,约有 60%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县级市市区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部分甚至达到 80%左右。市区的迅速扩展,甚至使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的倾向11。如果按照 1982 年普查时的口径计算,1990年中国市镇占总的比例高达 53%,这

15、一数字显然不能真实的反映中国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中国城镇统计的口径历经多次调整,加之行政区划调整和县市、乡镇管理体制的调整,导致目前行政性的城乡划分与研究意义上的城乡划分相去甚远。如何建立一种具有连续性、科学性和可比性的城乡统计口径,从一开始就是伴随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2。(二)关于是不是共有规律进城中,反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上风。人从西方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来证明中国可以阶段,进入“城乡”阶段。对此,很多学者进行了长期的反驳,他们从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向城市集聚是劳动分10.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1112.、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1994。与经济。. 我国

16、城镇的有关问题,6工逐渐完善和生产力相伴随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中国也必须遵循这一普遍规律走的道路13。有学者从口的长期发展角度论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控制的效应方面来看,农村在迁入城镇后,其行为向城镇趋同,能起到降低率、有效控制的效果;从化趋势看,农村劳动力迁入城镇将缓解城镇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1994)认为对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增长,缓解城镇老化的重要作用。但是过高速度的可能加剧农村的老化并导致过快收缩,而且也受到多种制约,这就要求在长期发展模式,以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协调。14中采取温和渐进式的(三)道路的选择城市发展选择上,一直存在两种主要的

17、争论:一种主张大城市优先发展,理由主要是大城市具有较高的效率,在国家约束严重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将优先投入大城市;另一种主张优先发展小城镇,他们认为,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依靠众多小城镇的迅速发展15。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研究没有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性,要么强调发展大城市、要么强调发展小城国是一个地域差异很大的国家,一刀切的方法很难照顾到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应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实施也不能完全借用行政来直接干预,应通过城市的开放,使其按自身的规律进行发展。事实上,我国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转变,国内外学者将这种动力机制的转变总结为由“自上而上”

18、模式向“自下而上”模式转变16。(四)城市规模大城市的()规模长期以来受到严格限制,各大城市均制定了明确的控制目标。结果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城市不断突破控制目标,如市“七五”期间规定的目标是在 1990 年控制在 1000内,而这个数字在 1988 年就被突破了17;另一种情况是城市严重的化,如市。控制大城市增长段主要是行政,包括以增容13周一星. 中外强.关键.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与经济,1982;1。比较研究.大学,1991。14151617口:动力约束与适度进程.,1998;4。化问题. 城市开发,1997;1。. 中国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研究.口科学,1998;3。社会科学

19、,1997;3。. 城市规模要与城市功能发展相适应.7费形式出现的办法来抑制大城市的迅速膨胀,其有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要大打折扣。另外,大城市的结构特征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实行过分严格的关门政策,否则包括化问题在内的社会经济问题18。因此,通过功能调整来实现对城市规模的调整就变得十分必要。为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建城曾经被作为一种重要。但是,城建设似乎没”来形容城建设是“得不偿失”的19。有产生应有效果,有的学者以“的三、产业结构现状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伴随的。即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也将逐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产业结构将向第三产业转移(图 1-2

20、),与此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相应变化(图 1-3)。在经济以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中,农业很高。80 年代中期,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消除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采用压缩基本建设、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方针;二是在工业,侧重消除重工业循环过强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使重工业中提供设备的机械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纺织工业与耐久消费品工业所推动的。进入 80 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国调整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实行了以能源、交通等基础性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倾斜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流

21、通、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开始“技术密集型”阶段。与此同时,推行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的区域发展,注重集中与资源实行重点发展,形成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使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同时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1992 年以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耐久消费品的需求量增加,拉动了以家用电器为的机电工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期基础建设的大量投资拉动了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发展;纺织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相比之下,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重工业并没有相应的增长。此外,这一时期中国推行了外国资本与技术的引进、工业制品的对外输出、信息化的推进和高新技术的培育

22、等一系列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得到改善,比例关系较为协调。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从各产业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居中,第一产业1819. 结构缺陷与特大城市的外来.学刊,1996;3。.的. 城市与发展,1993;6。8最低。虽然,1992 年以后,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比较平稳,第二、三产业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产业总体的结构并没有改变。20图 12 三次产业在中变化资料来源:根据中计年鉴2001 年资料作图图 1-3 三次产业劳动力的变化资料来源:根据中计年鉴2001 年资料作图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持续降低,

23、进入 1990 年以后劳动力的规模也开始减退,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稳定,第三产业劳动力大幅度上升,1994年以后超过第二产业,并较快的势头。就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表明,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转入第三产业,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征。不过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规20.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 2003 年第 2 期。.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化发展.研究第 26 卷第 5 期 , 2002年9 月。9模仍然很大,约占劳动力总量的 50.0%(图 1-3)。21四、迁移状况与研究(一)、迁移现状1、规模当前,我国规模急剧扩大,数量已经又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 200多万人激增到 1.2 亿

24、22。根据 2000 年普查资料,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一14439 万人。其中跨省的有 4242 万人,省内的有 10197 万人。在省内不一致的中,有2332 万人是市区内人户分离的。23市区内人户分离,主要是在城区范围内,因城市改造拆迁搬家、择校入学、婚嫁等原因居住在一个街道而户口寄挂在其他街道的人,这种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 12107 万。24所以,在时,应扣除这部分人。由此计算出,2、学特征跨省以青壮年为主体。在跨省的 4242 万人中,2241 万,占 52.8%,女性 2001 万,占 47.2%。比为 112.0,大大高于总比 106.7。跨省人口比女性多 240 万

25、。从上看,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跨省的 91.1%为 16 岁及以上人口,16 岁以下非劳动只有 378 万人,占 8.9%;二是跨省的主要集中在 16-45 岁,达 3508 万,占跨省的 82.7;三是 16-23 岁女性多于,女性为 692 万,为 525 万。其他均呈现多于女性的现象。跨省以中等文化层次为主,低文化层次和高文化层次较少。跨省的受教育程度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初中受教育程度为主体。受过初中教育的为 2216 万人,超过 6 岁及以上跨省(4067 万人)的一半,达 54.5%。二是大专以上高文化层次人口和未受过教育的相对较少。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 146 万,占 6 岁及以上

26、跨省的 3.6%;未受过教育的为 160 万人,占 6 岁及以上跨省的 3.9%。三21.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化发展.研究第 26 卷第 5 期 ,2002年9 月。.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在城市的社会适应问题.与经济 2003 年第 2 期。大学中国社会发展222002.大学,2003年3 月。23崔红艳.计跨省超过 4000 万. 2002口统计年鉴. 国家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24, 2002 年 11 月。崔红艳. 我国跨省的主要特点. 2002口统计年鉴. 国家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计, 2002 年 11 月。10是各种受教育程度与平均水平比较,除初中高于平均水平 18.0 个百分点

27、,高中与平均水平持平以外,其余均低于平均水平。社会经济是的主要原因。跨省中,以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等经济原因为主,这部分占全部跨省的 79.0%,而由于婚嫁、随迁家属、投亲靠友等生活原因造成的占 21.0%。进一步分析,跨省的主要原因还是务工经商,达 3200 万人,占跨省的 75.4%;其次是随迁家属,占 9.1%;第三是投靠亲友,占 4.7%;第四是迁入,占 2.8%。由于这四种原因的占全部跨省人口的 92.0%。跨省就业率达 97.94%,就业状况良好。在跨省的 16 岁及以上中,就业3308 万,就业率为 97.9%。由于跨省的受教育状况、用工制度等的限制,绝大多数的从事的是制

28、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四个行业集中了跨省的就业的 85.6%,而从业于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房地产业的只有 1.2%。按产业分,从事第一产业的占 7.6%,从事第二产业的占 65.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 27.0%。从事第二产业的人相对较多。从职业看,商业、服务业和生产设备操作占 84.7%,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占 7.8%,专业技术仅占 2.7%。跨省以从事简单劳动为主。跨省育龄妇女人数多,多孩问题较为突出。跨省中 15-49 岁育龄妇女规模庞大,达 1736 万人,占跨省的 40.9%。尤其是处于旺盛期(20-29岁)的育龄妇女为 888

29、万人,占育龄妇女总量的 51.2%,比平均水平高 21 个百分点。可见,跨省潜伏着巨大的力。从已婚的有的育龄妇女情况看,一孩率仅为61.1%,比平均水平低 7 个百分点;二孩率为 31.1%,比平均水平高 5 个百分点;多孩率为 7.8%,比平均水平高 2 个百分点。跨省多孩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以由农村到城市、从经济欠向经济为主要流向特征。在12107 万中,从城镇流出的 3267 万,占 27.0%,从乡村流出 8840 万,占 73.0%。流入城镇的 9012 万,占 74.4%。流入乡村的 3095 万,占 25.6%。即 1.2 亿的流动中,从乡村流出的有 73%,流入城镇的有 74%。

30、在跨省4242 万人中,从流出的占 16.4%,从流出的占 10.2%,从湖南流出的占 10.2%,从江西流出的占 8.7%,从河南流出的占 7.2%,从流出的占 6.6%,六省市流出占跨省的 59.3%。从流入的地区看,流入的占 35.5%,流入浙江的占 8.7%,流入的占 7.4%,流入江苏的占 6.0%,流入的占 5.8%,流入福建的占 5.1%,六省市流入占跨省人11口的 68.5%。从距离上看,以近距离的省内为主体。在12107 万中,省内4242 万人,占 35%。25的有 7865 万,占 65,跨省(二)迁移研究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口科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

31、期。1988 年到1995 年为迁移研究迅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初步确定迁移和研究的框架。这一阶段的大发展,除了学科发展的自身要求外,还有几方面的有利:一方面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口的性大大加强,实践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资料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如口,户籍迁移条件资料的整理和发布,中国社科院所主持的“74 城镇迁移”,若干特大城市“”,以及 1987 年1%抽样、1990 年第四次普查资料和 2000 年第五次普查资料,都为迁移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1996 年以来是迁移研究开始深入的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上的增长已经明显缓慢,但在方法的创新、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

32、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研究内容上看,覆盖的内容广泛,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迁移进行综合性研究的,约占总数的 37%,包括或地区性迁移的状况、过程、流向及其结构特征,迁移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对、暂住、“民工潮”等课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 47%,其中相当部分是对管理、包括管理设想和建议等;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包括环境、开发、水库、和等,这一部分约占 16%。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和探讨,基本上弄清了建国以来迁移和的过程、基本特征以及主要的机制等。学者们对迁移和的管理和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与“民工潮”问

33、题的研究。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关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即“民工潮”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出发,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暂住”问题;一是从跨区域角度出发,研究“外来劳动力”或“民工潮”问题26。这方面的研究,已从早期关注流向、文化程度、行业分布、职业状况、家庭等一些静态的学特征,逐步深入到25.在城市的社会适应问题.大学中国社会发展2002.大学,2003年3 月。政研室. 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26问题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1994;3。12的过程、在流入地的收入和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与社会整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性27,以及劳动力

34、外流对流出地的、回馈,乃至对流出地的社会影响28。迁移选择性、迁移模式与机制问题的研究。在迁移选择性、迁移模式与机制问题上学家主要对省际迁移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特别了距离在迁移流向中的重要作用29;也有的学者用地区间迁移模型检验了省际迁移中迁移存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的影响;30还有一些研究运用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劳动力的机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31。迁移效应问题的研究迁移以其所具有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对迁入、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移动的社会效应也是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课题。迁移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从而了多层面的摩擦。这一社会整合过长远角度看有利于增强社会

35、的,从短期看则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文化、犯罪等。行为调整是移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较受关注的是对女性婚育行为变化的研究32。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迁移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直接间接影响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在迁移过程中如何做才是走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所应思考。迁移政策与评价问题的研究。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和社会对的态度,已经由比较排斥比较宽容。对与迁移相关的政策评价,主要集中在、户籍管理制度与城镇化政策方面。33第二节 迁移与存在一、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一)、中国西部地区水平低,数量少中国西部地区指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特别是、青海、内这几个中

36、国西部的省、。与东部地区相比,欠的有这样一些特点:1、城市数量较少,大城市少。按照通行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非农业在 200272829. 收入、消费、行为特征. 中国农村经济,1995;5。. 阜阳地区民工潮回流现象的与思考. 中国农村经济,1994;4。. 我国省际迁移与距离关系之探讨.与经济,1993;2。口科学,1992;6。研究,1994;1。刘启明.迁移的空间过程及其迁移场研究.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30313233. 中国上世纪 90 年代地区间蔡昉. 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 社会学研究,1998;2。特征.研究,1997;2。 与经济,1998;2。

37、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 人民. 张铁军.外来女的婚育模式.口迁移与问题研究.,2000 年 6 月。13上为超大城市,100200 万为特大城市,50100 万为大城市,2050 万为中等城市,20下为小城市。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欠的城市数量少,50上的城市数量较少。1999 年,欠的城市数量最多的内也只有 20 个城市,与之相比,河北有 34 个、黑龙江有 31 个、江苏有 44 个、山东有 48 个、有 54 个城市。1999 年,有 100 万以上的城市 37 个,欠只有 3 个。2、现有城市中不少是新兴城市。中国欠在解放前最贫穷的地区,几乎没工业,城市很少。成立后,国家加强了对欠的开发和

38、建设,在欠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城市,其中有相当部分是资源开发和加工型城市。如克拉玛依、石河子、白银、乌海、包头、额尔古纳、根河等。这些资源开发和加工型城市历、发展迅速。内的包头市是一个典型。包头在解放前只是一个 7.9 万的小城镇。建国后,由于兴建了、内第一机械制造厂、内第二机械制造厂等一批特大型工业企业,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仅仅 30 年时间,包头就发展成为非农业超过 100万的特大工业城市。3、城市结构、功能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中国欠的城市大部分是解放后新建的。比如内现有的 20 个城市中,只有 4 个是解放前形成的,其余 16 个都是解放后新建的。由于欠的城市历、发育不充分、功能比

39、较单一,不少城市的结构失衡,功能过分偏重于行政或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4、城市布局不平衡。中国欠受历史和自然地理、交通的影响,在省、内,城市布局是不平衡的。首府和省在地周边一般是城市密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而有的地区,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却一个城市也没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十分。中国欠城市的上述特点,是这些地区在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尽管在开放以后,欠的一些县(旗)升级为市,但是它们之所以能够升级为市,也多数是以国家在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基础的。所以,在总体上说,解放后欠的城市化进程,带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和推动的色彩。(二)从比较

40、发展首先,要注意到两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还有漫长的西海岸,有一批优良海港,而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地处内陆,交通闭塞。又如,在 19 世纪,鼓励西部开发,在区域发展政策上没有明显的倾斜,而中国政府较长时期在发展政策上向东部倾斜,形成今天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势差,从 1999 年才开始14调整发展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面对两国的这些不同,对两国欠发达地区的进程进行比较,不能进行机械的类比,必须着眼于两国在不同条件下进程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总结两国在欠进程中的经验得失,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工作。比较两国欠的进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看法:1、交通条件对于城市的兴起具有决定性作用

41、。欠,大中城市都位于陆地重要的交通线上。交通条件差的城镇,其规模长时期发展变化不大;交通条件好的城镇,有很多发展为城市。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在中,不断建立起一些点和城镇,凡是处在重要交通线上的城镇,多数都存在了下来,发展成城市,那些远离交通要道的点,有很多被抛弃和荒废了。在过去,由于资源开发、政治或军事的原因,先有城市,后发展交通的情况很多。现代由于人类几乎已经走遍地球的每处地方,的情况是哪里的交通条件好,哪里才能发展起城市。没有发达的交通,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2、自然条件,特别是水资源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都是从发展条件较差的地方流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中国欠的省会和大城市,无一例外

42、地都处于所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它们目前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由迁入形成的。中国欠水资源缺乏,在无力解决供水问题的地方,城市规模就难以发展。西部最著名的大城市,几乎都座落在西海岸上。中西部一些重要的城市,大部分濒湖靠河。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人们建设和生活的成本较低,生活水平较好,这是一种发展的优势,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和巩固。关于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优势,许多做过大量的分析和论述。有的学者以等发达国家出现的一些大城市向郊区迁移的所谓“逆”现象,提出我国要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应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其实,这是

43、对情况的一种误解。出现的一些大城市向郊区迁移的现象,是在的进程中由大城市向大都市区的发展。无论还是,大城市比中小城市都发展得迅速,并一直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巩固与上升。4、城市规模是受多种条件和经济制约,而为控制。成立以后,由于多种,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社会,实行了严格的户口制度。我国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主要是从户口管理角度而不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制定的。事实上,城市规模是受多种条件和经济制约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模既不会的增大,也难以人为控制。两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都证明了15这一点34。

44、二、水平滞后业化水平由于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增长,也造成了水平长期严重滞后业化水平的不良结果。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已超过 50,但城市化率却长期停留在 30以下。2002 年中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为 51.8,城镇的仅仅达到 37,非农业的只有 27.4,水平业化十几个百分点。横向比较,中国的水平也大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水平的国家。从现代化国家已经走过的历史来看,工业化与是同步发展的。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特有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大大业化进程。开放以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分

45、割的二元结构城市和乡村相对封闭城市,以发展工业为主并按现代化大生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农业基本上起着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的作用。1952-1978 年城镇在城乡总中,上升 5.5 个百分点,而工业在工农业产值中则上升了 32 个百分点,这就使得农村在膨胀的情况下农民人均拥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越来越少,收人受到很大限制,城乡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开放以后,家庭承包经营普遍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迁和小城镇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占总的不断下降,城市增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978 年我国农村占总的为 82.1%,城市占 17

46、.9%。到 1998 年农村占总的比重为 69.6%,下降了 12.5 个百分点,城市占 30.4%上升了 12.5 个百分点。但这只是相当于世界 1950 年的平均水平,与亿万农民对城市的渴求相比,目前的城市供给要少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已明显地存在着城市短缺问题。与能源短缺、交通短缺一样,城市短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业化进程,城市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已成为制约需求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由于城镇发展缓慢,使得工业布局分散,不仅自身缺乏集聚效益,而且对拉动经济动产业升级的乘数效应也不高。主要依托城

47、镇的第三产34.欠进程比较研究 理论研究 2001.116业发展缓慢,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较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现代化水平低功能较少,社会进步缓慢,广大居民不能充受现代城市文明。城镇化业化带来严重的农业产出与就业的,我国农村所占高出农业产出所占整体的50 多个百分点,高出农业就业占整体的20 多个百分点。1997年我国率为 29.9%,比世界平均水平 42%低 12.1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至少少转移1.5 亿农村。城镇化业化,还严重抑制着内需的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之一,我国占 70%的农民消费不到 40%的商品。城镇化进程缓慢使大量农民滞留在土地上,农业比较劳动

48、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农民收入上不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城市工业品卖不出去,也影响城市居民的收入。收入决定消费,消费的水平直接表现为力,而力又直接影响着生产。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村对城市购买力减弱,城市出现生产能力过剩,扩大再生产受阻,经济总量下降;反过来,城市经济总量下降,又直接减少对农村市场的支持,引起农村力的进一步下滑,从而出现恶性循环,导致 GDP 总量增长减缓。要使国家整体与整个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就必须在部署上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我国历史上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造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的总根子。要使广大农村加速实现小城镇

49、化,迎头赶上国家的工业化,就必须花大力气二元结构的历史沉淀。而改变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三、从中韩比较发展速度及其产业结构变化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进程。它应当把的普遍规律和本国国情相结合,同时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和韩国同处东亚,文化传统相似,差不多在相同的时间、在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开始现代化进程。通过对两国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借鉴韩国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韩国的快速发展是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结果。统计数据表明,1960 年和 1995年相比,韩国人均由 83增加到 10076,三次产业结构由 37:20:43 转变为6.5:4

50、3.3:50.1。相应地,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 79.5:5.8:14.7 转变为 12.5:33.2:54.3,水平由 28%提高到 81%。更为重要的是,韩国从一开始就没有采取行政措施限制、农村向城市的,即使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韩国为了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希望减少农村向城市的,也没有象在其它方面那样采取行政措施,而是通过“新村促进运动”在农村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一度使农村向城市的速度放慢。17在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内,韩国从一个农村占 70%以上的国家,发展成城市占 80%以上的高度国家,不能不说是一个“”。2000 年均为 854,水平为 36.1%,而韩国 1976 年人均

51、达 800时,水平已达 50%左右。与韩国相比,化水平仍然偏低。同现阶段工业化水平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相比,化水平仍然相对滞后。与韩国一路顺行的城市化历程不同,以来的化历程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字型轨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7 年是第一个发展时期。城市占总的百分比由的 10.64%提高到 1957 年的 15.39%,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19581978 年是中国的停滞时期。1978 年底水平仅为 17.92%,20仅提高 2.54 个百分点。1979年以来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水平由 1978 年的 17.92%提高到 2000 年的 36.1%。同韩国相比,现阶

52、段化进程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城市拉动型和农村内发型同时并举”。这里所说的“农村内发型”的,是指主要依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的集聚,形成新的城镇,使城市数量增加、城镇增多的过80 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一大批企业进入小城镇投资,小城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的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1998 年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从此,小城镇被正式纳入国家的总体规划。以小城镇为代表的农村内发型,已经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个特征是“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1999 年,陆城镇共 3.89亿人,当年共有

53、600 多个城市,按城区非农业分组,200 万人以上的有 13 个,100200万人的有 24 个,50100 万人的有 49 个,2050 万人的有 216 个,20 万人以下的有 365个。第三个特征是“积极、稳妥、有控制的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没有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没有。80 年代中期,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各项就业、保障、福利制度全面进行了市场经济取向的,财政用于城镇居民的保障、福利性支出逐年减少;另一方面,一大批农村实际上已经不要财政的任何补贴进入城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已获得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成为事实上的“城镇居民”。1997 年中国发布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方

54、案,规定在小城镇已有合法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合法住所并已住满两年、以及因小城镇建设被征用土地的农村,均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9年以后,各地还进一步放宽农村转为小城镇常住户口的条件,如取消“住满两年”的限制、扩大适用范围等。在城市方面,也在进行。从 90 年代初期开始,包括、18等大城市、特大城市即对进城投资经营、商品房的农村发给“蓝印户口”一种过渡形式的准城市户口。对于绝大多数来城市打工的农村,则以领取“暂住证”的方式使其能够在城市合法居住。根据第五次普查资料推算,大约有一亿多农村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现阶段中国还没有完全允许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随着城市经济和向城市的迁移。35城市建设的发展,中

55、国最终将会实现农村四、阻碍进程的主要原因(一)、现行户籍制度对的制约与影响1、城乡二元户口制度制约着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物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地调配和组合,形成的大市场,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用行政把城乡人口划分成福利待遇、发展机遇、社会地位很不的两大社会群体,使其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出生地,很难,严重地阻碍城乡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把分为城镇和农村来管理,农村从事农业,城镇从事非农业,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些户口上的性质,不符合社会的本质要求,不仅助乡差别而且与市场经济要求处处相悖。2、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延缓了农村进程,妨碍城镇化的正常进行

56、。我国农村在开放之后,正处于解决温饱,向小康迈步的过程,一个突出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重要原因是农村中积累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严重地压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 76%的在农村,而农业剩余劳动力估计有 2 亿人,占农村的近 1/4,他们急需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而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对户口迁移统得过死、过严,户口已经成为合理的“羁绊”。3、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的使用与开发的使用和开发以及劳动力合理配置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我国的户籍制度造成农村不能到城市,内地不能到沿海,镇难于到市,小城市难于到大城市,层层设卡。农村素质再高的劳动力也不能进入正式部门工作,不仅形成不了劳动力市场,

57、而且造成难以脱颖而出的客观形势开放以来出现了多少农民企业家和各种巾帼,能人志士。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严重限制了他们才能的发挥。4、影响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实现35中韩比较研究 江海学刊2001.6。19户籍管理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为的经济基础服务,应体现出为公民服务的本质特征,公民的合法权益。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表现形式是严格控制迁移,实质是有碍于群众的关、卡、压、罚。由于户口两地,使夫妻长期分居不能团圆,得不到家庭温暖,有的一直到退休了,才能调到一起。有的使父子、母子,特别是身边无的老人得不到的及时关照,感受不到天伦之乐,给群众增加了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给教育和培养造成很

58、多不利和后顾之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群面。36众的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的(二)的社会地位不进程中,降低门槛才能真正推进。,目前富起来的仅是少数人,而就是要把九亿多农民转化成现代居民。在目前收入水平并不很高的情况下,只有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加快进程。城市不仅是国有资产集中的地方,更是公共福利设施集中的地方,城市只有打开大门,吸纳的人进入才能打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适合生存的低代价城市。1、外来的居住条件问题建设部副部长在“2003 年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介绍,我国城镇总已达到近 5 亿,城镇化水平从 1990 年的 26.4提高到目前的 39,快速增长使我国城镇化发展更大的

59、。当前,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城市住房消费,减少商品住房空置,修改购房政策,引导外来消化城市商品住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之一。当前城市最缺住房是外来,这里所说的外来,是指长期工作、居住在某一城市,户口不在该城市,由农村或其它城市来该市经商、打工的及其家属。外来打工,有的承租工作单身宿舍、偏僻空房居住,有的象外来经商一样承租居民、菜农房屋居住,有的住宿在简陋的工作场所。一般说,外来住房面积普遍狭小,卫生、采光、通风、环境条件普遍较差。由于没有当地城镇户口,不属于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规定的保障对象,他们没有资格享受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规定的最低住房水平。他们的住房条件很多低于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规定的标准,他们是

60、城市居民中住房最缺、条件者。外来长期工作、居住在现在城市,是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结果。外来人员长期离开原地,工作、居住在某一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该城市挣钱的机会较原地多,收入比原地高,生活比原地好。他们舍不得离开现在的工作、居住的城市。他们已是城市粮36加强户籍制度,促进迁移和城镇化进程研究 2001.9。20店、煤店、菜场、水果摊店、饮食摊店、日杂小商店、理发店、修理店、环卫、保安、搬运场所、家政服务、建筑工地的主要经营者、工作者,已是脏活、累活、苦活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劳动力资源浪费的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当前在城市经商打工的“农民”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投资,按市场经济规律在城市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