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咳嗽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1.gif)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咳嗽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2.gif)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咳嗽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3.gif)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咳嗽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4.gif)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咳嗽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fe673030d4c23a11cf6e3cb0f9cf30d5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咳嗽【概说】一、概念: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二、沿革1、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有专篇论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指出咳嗽病位在肺。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咳嗽分为十种,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寒咳:外感寒邪所致的咳嗽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4、清叶桂系统阐明了咳嗽的治疗原则5、清喻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三、讨
2、论范围: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扩,慢性咽炎等。其他疾病如肺痈、肺痿、风温、肺痨等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篇互参。久咳致喘者,多表现为寒饮伏肺或肺气虚寒的证候,当参阅喘证、痰饮等篇。【病因病机】“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1、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常以风为先导,夹寒、夹热、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 内邪干肺所致, 病理因素主要为 “痰”与“火”,有肝火、痰湿、痰热、肺虚等区别2、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3、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
3、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它兼证。二、病证鉴别 1、咳嗽特点的鉴别:包括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 2、咯痰特点的鉴别:包括咯痰色、质、量、味等 3 、咳嗽与咳喘的鉴别: 咳嗽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 不伴喘证 ; 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 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 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一般均属邪实,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 ; 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 ; 肺阴
4、亏耗咳嗽则属正虚,或虚中夹实。注意分清标本主次缓急 两者相互关系如何 ?外感咳嗽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肺气益伤,由邪实转为正虚,成为内伤咳嗽 ; 内伤咳嗽,久则肺脏虚损,阴伤气耗,卫外不强,容易因感受外邪而引发或加重。 由此可见,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之间常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兼夹二、治疗原则: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 ; 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同时,须按本虚标实的主次酌情兼顾。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治疗咳嗽,为
5、什么不能见咳止咳?咳嗽是人体驱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治疗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 审证求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咳嗽的轻重虽然可以反映病邪的微甚,但在某些情况下,因正虚不能祛邪外达,咳虽轻微,但病情却重,应仔细辨别,慎加处理。三、证治分类( 一) 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 +止嗽散加减。2、风热犯肺证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
6、兼症: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病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桑菊饮加减。3、风燥伤肺证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兼症: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脉: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病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二) 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兼症: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 进甘甜油
7、腻食物加重, 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脉: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病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代表方:二陈平胃散 +三子养亲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 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病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栀子芩,知丹贝母瓜蒌仁,桔梗桑白麦陈配,茯苓甘草共合斟)3、肝火犯肺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病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肺阴亏耗证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