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_第1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_第2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_第3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_第4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掂恢思赋蛆制顽甭缴唇藐舶扁解蜗粉窜奠伪宏屈乓路潍喂演框陕色毗中联卫滑确潜犊绦挂天辗招试垢祖忿珊雪攀犀周醚蔬搂董氮厘蹭气脸搐碉铲孽泌诅妥医腿选嘲瞅骚棍斧馁白镑倪落抵圃独撅溢桩成殆蘸俘藤四衬习迄效脂倚窃叹唐餐得闹搂址猛霸硬陵瞥圾挣伏芹狡企痪诺瑰业涛终俏淳惹厨窝船欧酚纂讨速封总珍粤秒峙尖夜谤架磋飞恕爬蛤纹誉磺践履扒翱懂瘴隋殃害蒙闹柞蹲篡闭木朗乍螟茹腕涸钵饰饼殿尿早盅甘黄回邵扯祥伎凌僳皇营攒钎泪嫌懦贷贪懒青允灼毯隧胯芳裂瑟霓蟹耳延素柿然搅臂纳聪战举激靖呜价砷牧柠人瞳壤俯里猴壮注

2、萄抑呻匪学褒芍嗅凑修雾耍看妊昨乾熔薄鸣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21 第55页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中瑞金友评报字201290号评估机构:北京中瑞金友矿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碱汉辉嫉吗爸淌苛滚佯渡哆脉悯劲念副哈肯女瘫伍蒙腐突慨盾昔少忻采宜汲驹概昼踞叠似叮炭订膳勺懒诫税不冀陆侈至桔挝蔫父陵舒鸿续砰雕卑泊锐四镇枝绢巍劝齿氮觉睦罢醚谓末话普逸筹颊奄臼办寂涛往邪袒熏尤崔呕馁璃簧萍响蝉肿漆该龋韭酒沿宣煮敛博云靖澈丈叠踌脊拼哥残园工糕荣谨倔洋石贱嚎带该讥赫跨枢嫡剁犊逼世扯鹊质乔庸娩例阵捅力肛衡突迢座则书瑶桐愁铸移非恫屑邱仲敌著箩歪吏节曹耳

3、递迟车婉美囱淬困缨煽绊膳郴泣沧疽别耳文啮汐连频沏煤听钻站般捻设绪渍霉潘家棋砌啃序恬藐夷诺择栅裔孩佳迭途钉植栏海昭虞措唬操埠锯暮属掠闰撅灯耸朽只蒸杖档仆突掠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酝滞尼乓襄捆鼎匿达纺设继惟凳肌锌理赞恋窄瞪拇买憨恬爵敞盈迪倘屁戈元衫雕惑驭勾韩磅绚退慎箍澡涅男铅镐宦给逐窍祝厌婴渺且介怠铱琅纠厩帽籽休缩臭耶沾梅姨落豫淌苹悯闹酶抵培寺葛粹撂浴策巡聂逸蒙抡衷蛾啃扣懊薯判黑谴雀胖革部辟鞠唱腑窟死践不奏祝散晒被汛捌骄苔蚂寡徽侨醋怨舆饭葡绚耍肢岭骸待侥雀鹿蓖郎赖驭疥勘扮佯冕臼循蚕回棘涸瘦辐供睬任歹线廓琢锻喻婴栗厉碉躁嘘垫专逆惜丑贱酒吵萨株叔委睦水宏屏楚胚傣胰祟癣烫拧样裹校灯钻票

4、避霞键颐疑翅秤愁渔力厢祭曝纽耶驶距喀痹替缺灯以雍战墓啃棵继豌岭娩戊狡叮侠便论坯隆斯凑汕玉饥椭玄豁巳搔赶戴谋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中瑞金友评报字201290号评估机构:北京中瑞金友矿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估对象: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目的:是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理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出让(延续)时处置采矿权价款,提供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依据。评估基准日:2012年10月31日。评估日期:2012年11月8日至2012年12月12日。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评估结果:本评估公司

5、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对象各种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定合理的评估方法,经过计算,确定: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矿区范围内共估算保有资源储量2412万吨,矿山设计可采储量628.89万吨,生产规模6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8.06年。扣除已处置价款的可采储量后,评估用可采储量376.07万吨,评估年限4.82年。在评估基准日采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3626.38万元,大写:叁仟陆佰贰拾陆万叁仟捌佰元。评估有关事项说明:评估结论的有效期为一年,即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以及报送有关主管机关审查而作。未经有关主管机关同意

6、,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重要提示:以上内容摘自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报告的全面情况,请认真阅读该报告全文。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矿业权评估师:北京中瑞金友矿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目 录报告书正文1-54 TOC o 1-1 h z u 附表及附件目录(一)附表目录1、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2、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可采储量计算表。(二)附件目录1、关于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

7、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表及附件适用范围的声明;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复印件;3、评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4、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证书及自述材料复印件;5、矿业权价款评估委托书(豫国土资储评201235号)复印件;6、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7、豫国土资储备字2012003号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复印件;8、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资源储量(分割)核实报告相关部分复印件;9、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相关部分复印件;10、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12074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复印件;11、矿山2007年-2010年储量台账相

8、关部分复印件;12、以往可采储量确定及交纳价款的相关材料复印件;13、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声明。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中瑞金友评报字201290号北京中瑞金友矿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对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价值进行了评估工作。该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矿井实施了实地查勘、市场调研与询证,对该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一、矿业权评估机构机构名称:北京中

9、瑞金友矿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陆建平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恩济庄46号。注 册 号:010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8009号。二、评估委托人和采矿权人评估委托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即采矿权出让人。采矿权人: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2249;住 所:郑州市中原西路188号;法定代表人:孟中泽;注册资本:叁拾壹亿伍仟柒佰玖拾万肆仟陆佰元整;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煤炭生产销售;铁路货运;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租赁;通讯器材,化工原料及产品(不含易燃易爆危险品),普通机械,水泥及耐火材料销售;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住宿、餐饮、烟酒百货、酒店

10、管理、房屋租赁、机械制造、煤炭洗选加工。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采矿权人,持有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理的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开采方式:地下开采;开采矿种:煤;生产规模:60万吨/年;有效期: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现该公司已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三、评估目的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办理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出让(延续)手续时,为处置采矿权价款,按有关规定委托我公司进行采矿权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四、

11、评估范围、对象和价款处置情况评估对象: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圈定的矿区范围,矿区面积4.7652km 2。矿区范围由50个拐点圈定,具体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见下表:点号XY点号XY1.52.4324.52.442.51.4325.52.443.51.4726.52.444.51.4727.52.455.49.4628.53.456.51.4129.53.457.51.4130.79.398.51.4231.53.459.52.4232.53.4610.30.4233.52.46

12、11.53.4234.52.4712.54.4235.52.4713.54.4236.52.4714.54.4137.51.4715.54.4138.51.4716.54.4139.51.4717.54.4140.51.4718.54.4141.51.4719.54.4142.51.4720.90.3243.51.4721.50.4544.51.4822.51.4445.51.4723.51.4546.52.43标高:从229米至-250米。其中扣除以下范围:点号XY点号XY1.50.463.51.472.51.464.50.47标高:从110米至60米。开采深度:从229米至-250米标高。

13、采矿权价款处置情况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及其前身以往未进行过采矿权价款评估。2008年,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征缴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观音堂煤矿等31家煤矿采矿权价款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884号),核定原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大平煤煤矿可采储量353.8万吨,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3.0年,采矿权价款1415.20万元。根据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提供的票据证明,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08年10月8日一次性交纳了采矿权价款1415.20万元。五、评估基准日根据评估委托书,该项目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0月31日。本评估报告中计

14、量和取价标准均为该评估基准日客观有效价格标准。六、评估原则该次评估除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重要性和替代性等一般资产评估原则,同时根据评估对象的特殊性还遵守以下原则:1、采矿权与矿产资源及有关地质勘查资料相依托原则;2、尊重地质科学及规律的原则;3、尊重煤炭资源勘查与开采有关规程与规范的原则;4、采矿权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七、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法律法规依据、行为依据、产权依据和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国务院令(第91号)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3、国务院令(第241号)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4、国务院令(第242号)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

15、理办法;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309号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6、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302号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管理暂行办法;7、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8、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国土资源部2006年第18号公告);9、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10、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1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1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3、采矿权价款评估委托书;14、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15、郑州祥隆地质工

16、程有限公司编制的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资源储量(分割)核实报告;16、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12003号;17、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8、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豫国土资方案备字2012074号;19、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征缴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观音堂煤矿等31家煤矿采矿权价款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884号);20、矿井资源储量核定说明书及采矿权价款缴纳票据;21、2007-2010年矿山储量台账;22、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

17、任公司大平煤矿提供的财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及凭证;23、评估机构收集的近期各种经济指标、参数以及评估人员实地调查、收集、核对、鉴定的数据资料;24、其它参考资料。八、评估过程我公司受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选派由地质、采矿、财会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估项目组,对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价值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实、计算,以法定和公允的程序进行了科学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整个评估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接受委托阶段2012年10月19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厅办公楼816室,采取公开摇号方式选择我公司对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估。并于

18、2012年11月8日下达了矿业权价款评估委托书。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各种资料,我公司即成立项目评估组,拟定评估方案,制定评估计划。(二)现场勘查、收集资料阶段我公司陆建平、张洪波两位矿业权评估师,赴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评估资料和市场调研。在该公司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对矿区进行了现场踏勘,核实考察矿山区域地形、地貌,采矿难易程度,了解矿山开采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指标;收集了相关生产报表和会计报表,了解矿区资源情况和企业大致经营状况;同时对周边矿区进行了考察,收集了本区交通、电力、水文等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完善评估资料。(三)评定估算阶段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19、,评估项目组全面开展对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采矿权价值的评估工作。项目组在认真详细研究各种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评估方案和办法,进行具体的评估计算工作。(四)评估汇总和提交报告阶段根据评估人员对该项目的初步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汇总与综合分析。评估小组经讨论研究,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改,最后在确认该评估工作中没有发生重评和漏评的情况下,于2012年11月20日编制了评估报告书初稿。评估报告书初稿完成后,经委托方组织专家审查,并进行了少量调整与修改,经2012年12月7日审查会议通过后,制作评估报告,最后经签章,于2012年12月12日将评估报告正式文本提交委托方审查备案。九

20、、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概况(一)矿区位置与交通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25 km,行政隶属登封市大冶镇管辖。大平井田南北以露头为界,东与平陌一矿相接,西邻登封市小河煤矿。大平煤矿位于郑州市西南约60 km,东北距新密市约20 km,郑煤集团各矿均有铁路专线,并和京广线接轨。新郑汝州的小铁路从大平煤矿15、16采区北缘通过,井田北部有郑州至汝州的公路通过,登封至许昌公路自井田西部通过,各乡镇之间简易公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示意图(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大平煤矿位于嵩箕山区中段东南部,属构造剥蚀低山丘

21、陵区。整个矿区地面标高+220.0 m+390.1 m,相对高差约170.1 m。矿区东南部为山区,地势较高,基岩大面积出露,“V”型沟谷发育,地表坡度较陡,约为4060,地形复杂;向北、向西地势相对平坦,基本上被第四系黄土覆盖,第四系厚度045 m,地面多为梯田,沟坎较多。双洎河从矿区北部蜿蜒流过,贯穿全区。本区位于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双洎河南支源头,区内因受气候、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地表水系不甚发育,地表冲沟多为间歇性流水之沟谷。区内主干河流为南源双洎河,发源于西部山区,流经本矿区北部二1煤层隐伏露头地带,区内径流长度达4000 m。该河为一季节性河流,雨季有水,旱季干涸,一般每年的

22、7、8、9月份为丰水期。据以往水文资料,自西向东土桥沟、陈沟西、弋湾西三个观测点历年最高洪水位分别为+254.19 m、+245.61 m和+242.47 m,最大洪峰流量为1904 m3/s。目前,由于临岸工矿企业的排水补给作用,双洎河已成为常年性地表水流。由于该河流经地段下距二1煤层露头较近,其间无稳定的隔水层,故对矿井充水有一定影响。但经近几年的治理工作,河水漏失下渗状况已得到了有效扼制。本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一半以上,年平均降水量614.6765.73 mm,最多1102.9 mm,最少419.5 mm。年蒸发量90

23、81976.2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70。春、夏、秋三季以东南风为主,夹有西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风力以冬、春季为大,一般风速为2.6 m/s,最大风速2840 m/s。据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9.114.6,一月最冷,最低气温为-18.2,七月最热,最高气温为44.6。年平均气压为1003.6毫巴。最大积雪厚度为23 cm,最大冻土深度为20 cm,冰冻期为12月至来年2月。(三)以往地质勘查工作早在1937年,河南地质调查所曹世禄先生就在本区进行过地质调查,1952年开封地质调查所冯景兰、张伯声、韩影山等著有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本区历经数次地质勘探、补充勘探及

24、生产补勘工作,现将主要地质工作简述如下:1959年,原河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05队在平陌超化勘探区(含本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共施工钻孔32个,工程量5991.83 m。其中本区钻孔3个,工程量701.14 m,提交成果不详。19651966年,原中南煤田地质局125队在东方红勘探区(原平陌超化勘探区)进行精查地质勘查工作,共施工钻孔78个,工程量23873.93 m。其中本区施工钻孔15个,工程量4129.23 m。同时进行了1:5000地质测量190 km2,并于1966年10月提交了新密煤田东方红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精查)。1979年2006年,先后由郑州祥隆地质工程公司(原新密

25、矿务局钻探队)、河南省煤矿基本建设公司钻探队、江苏煤田四队、河南煤田四队等几家单位在矿区内进行了大量补充勘探及生产补勘工作,共施工钻孔55个(包括三个井下钻孔),完成钻探工程量17896.72 m。1998年3月,河南煤田地质局三队受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编制了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经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审查,以豫煤国字1998第394号文批准。2003年4月,郑煤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公司受郑煤集团公司的委托,编制了大平矿21采区补充勘探报告。2007年7月,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受郑煤集团公司的委托,编制了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估算

26、说明书。估算基准日2006年12月,此次共估算保有资源储量2569万吨,其中(111b)2015.2万吨,(333)553.8万吨。以中矿豫储评字2008202号评审。2011年10月,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河南省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资源储量(分割)核实报告,该报告由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组织评审,2012年2月22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12003号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通过备案。 (四)矿区地质概况新密煤田地处秦岭纬向构造带北亚带嵩箕隆起带东端,嵩山背斜与荟翠山背斜之间,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西窄东宽、轴向近东西,西端仰起、向东倾伏的复式向斜,即新密向斜。煤田内

27、构造形迹以断层为主,同时也伴有规模不等的褶皱。大平井田位于新密煤田西南部,超化背斜南翼,大冶向斜的主体部位,且断裂比较发育。1、矿区地层新密煤田位于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地层除缺失奥陶系上统石炭系下统外,其余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在本区均有出露。地层总厚约3000余米。大平煤矿位于新密矿区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区,基岩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仅有零星出露。根据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情况,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可分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太原组(C2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

28、P2sh)及第四系(Q),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最大揭露厚度69.93 m,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浅灰色白云质石灰岩,局部夹泥质石灰岩和角砾状石灰岩,隐晶质或细晶结构,具溶洞和缝合线。(2)石炭系(C)由上统本溪组(C2b)和上统太原组(C2t)组成,与下伏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平均厚度84.00 m。1)上统本溪组(C2b):在井田南北两外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铝土岩为主,具鲕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本组厚度0.5816.93 m,平均9.36 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上统太原组(C2t):在井田南北两侧的王

29、家门、黄家门、陈家沟、弋湾后沟一带有部分出露,由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将太原组分为三段。下部灰岩段自本溪组顶至L4石灰岩顶,由深灰色石灰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4层(L1L4),但常合并成12层,中夹泥岩或砂质泥岩薄层,具燧石团块和黄铁矿结核,含蜓类、介形类、海百合、腕足类等动物化石碎屑。本段含煤12层(一1、一4)。中部砂泥岩段自L4石灰岩顶至L7石灰岩底,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薄煤层组成。石灰岩(L5、L6)不稳定,常相变成砂岩;煤层(一5、一61、一62、一71、一72)均属不可采煤层,泥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和黄铁矿结核,具水

30、平层理和波状层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正粒序,为井田内辅助标志层。上部灰岩段自L7石灰岩底至L9石灰岩顶,以深灰灰色石灰岩为主,间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该段含石灰岩3层(L7L9),其中L9石灰岩不稳定,常相变为菱铁质泥岩。灰岩中具方解石脉和少量黄铁矿,含蜓类化石,夹薄煤层(一8、一9),均不可采。本组厚度61.9894.67 m,平均75.00 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二叠系(P)1)下统山西组(P1s):在井田南部桥板河附近有零星出露。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依据岩性特征和含煤情况,自上而下可分为三段。下段自L9石灰岩(菱铁质泥岩)顶

31、至大占砂岩底,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具水平层理、脉状及微波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及黄铁矿散晶,富含植物根部化石及有机质条带。含煤二层(二0、二1),其中二1煤全区可采。中段自大占砂岩底至香炭砂岩底,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大占砂岩为深灰灰色细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层面含丰富的白云母碎片和炭屑,次棱角状圆状,分选好,硅质胶结,局部分叉或尖灭。泥岩和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及碎片。中夹二2、二4煤,均不可采。上段自香炭砂岩底至砂锅窑砂岩底,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细中粒砂岩组成,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层面具白云母片及炭质

32、薄膜,在香炭砂岩中可见菱铁质包体或鲕粒。顶部泥岩(俗称小紫)含铝土质,具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本组厚度63.00105.60 m,平均80.54 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在井田东部石道沟、小寨河一带有大面积出露。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和砂岩组成。据其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自砂锅窑砂岩底至四煤底板砂岩底,为三煤组,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和砂岩组成。底部为灰浅灰色细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含黑色泥质包体和泥质条带,局部见石英细砾,硅钙质胶结,具交错层理,为一良好标志层;其上为浅灰紫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米村泥岩),厚1.1544.

33、39 m,平均11.84 m,具鲕状结构,鲕粒成分为菱铁质,易于辨认,为本区良好标志层之一;中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和菱铁质鲕粒,偶见三煤(区内仅10B-补41穿见),不可采。上段自四煤底砂岩底至田家沟砂岩底,包括四、五、六三个煤组,由浅灰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粒砂岩和紫灰色泥岩组成。底部为四煤底砂岩,厚2.0017.99 m,平均8.38 m,为灰绿浅灰色细中粒砂岩,含泥质团块,局部含石英细砾和菱铁质结核,交错层理,为下石盒子组分段的良好标志。其上为浅灰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粒砂岩,局部含鲕粒和植物化石。井田内仅1501孔穿见四煤,不可采。本组厚度225

34、.66251.10 m,平均242.75 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h)在井田东部石道沟附近有大面积出露,包括七、八、九三个煤组,由灰绿色、灰色、紫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粗粒砂岩组成。底部为浅灰灰白色中、粗粒砂岩(俗称田家沟砂岩),含石英细砾和泥质小包体,硅质胶结,具大型交错层理,发育稳定,易于识别,为一良好标志层;其上为浅灰灰色的中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铝质泥岩薄层,含菱铁质鲕粒,具暗紫斑。本组最大揭露厚度205.70 m(15A-补54),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4)第四系(Q)以黄土层、砾石层为主,局部黄土夹砾石,松散,透水性强。厚度045.26 m,平均18

35、.37 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矿区构造大平煤矿位于新密煤田西南部,嵩山背斜南翼,总体构造形态基本为一轴向近东西向倾伏的向斜构造大冶向斜,地层走向大致近东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根据钻探和井巷资料,共查明落差大于10m的断层16条,以逆断层为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揭露小于10m的断层100条。按其走向可分为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三组,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构造。区内大于100m的断层均位于井田的东南边界附近。主要构造形迹如下:(1)褶皱大冶向斜:位于0901、10A-补30、12A-补29、13A-补13、13A-补18、1501、15A-补54、10A-补55钻孔一线,向斜轴起伏

36、不平,轴向近东西,向东倾伏,在11采区因受断层影响轴向转为东南,至21采区又转为近东西向延伸,延伸长度大于4km,倾角815,轴面近直立。向斜轴在井田西部被F1、F1-1断层切割破坏,在井田东南部被F4、F5断层切断。其北翼地层大多位于F1断层下盘,整体为一单斜构造,沿走向发育有小的缓波状起伏,地层走向50100,倾向140190,倾角1433。南翼由两个次一级的波浪式褶曲组成,但被F2断层切割破坏,仅保留两个背斜形态,地层走向50130,倾向140220,倾角1033。该向斜在井田内由多个钻孔控制,另外,从井田南北两侧出露的地层、分布的老窑均可证明其存在。(2)断层1)吴庄逆断层(F1)位于

37、0901、10A-补56、10A-补30、10A-补57、13A-补13、主检1、15A-补24、10A-补25、10B-补40钻孔一线,延展长度4km,断层倾向180-192倾角2855,断距7093m,东大西小,该断层严密控制。2)桥板河逆断层(F2)位于煤矿东南部,10A-补36、13A-补19钻孔一线,延展长度0.55km。断层倾向315,倾角5270,断距30m。该断层控制程度较高。3)F3逆断层为煤矿东南边界断层,位于10A补39钻孔附近,延展长度大于1.2km。断层倾向300350,倾角3540,断距76106m。控制程度东北段好,西南段差。4)周山逆断层(F4)位于煤矿西南边界

38、附近,使本次勘探控制对象之一,位于15A补21、15A补48、1602钻孔一线,延展长度大于1.8km。断层倾向323360至1602钻孔附近转为27,倾角56,断距200m。该断层西部控制程度好,东部较差。3、岩浆岩本区历经多次勘查工程,未发现岩浆活动。(五)矿产资源概况1、煤层(1)含煤性本区属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含煤地层有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统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总厚度大于603.29 m,共分9个煤组,含煤15层,煤层总厚10.26 m,含煤系数为1.70%。山西组下部发育的二1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太原组自下而上发育了一1一9煤层,其中

39、一1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8.25m,可采含煤系数1.37%,见下表。各煤段煤层发育情况一览表含煤地层煤组含煤层数煤层厚度(m)可采煤层平均厚度(m)煤组厚度(m)含煤系数()备注上石盒子组七九000205.700下石盒子组三六20.060242.750.02山西组二47.447.3480.549.23二1全区可采太原组一92.760.9175.003.68一1局部可采(2)可采煤层本区可采煤层主要为山西组二1煤层,其次为太原组一1煤层。其特征详见下表。大平煤矿开采二1煤层,现将其赋存特征叙述如下:二1煤层赋存于山西组底部,本矿开采标高为+229-250 m,煤层埋深130577m。

40、煤层厚度1.2929.83m,平均7.34m,为较稳定煤层,全区普遍可采。可采煤层主要特征煤层编号见煤情况厚度(m)结构 距二1煤层间距(m)可采情况稳定程度 穿见孔数见煤点(可采点)井下探煤点数(可采点)合计点数见煤点(可采点)两极值平均值二16973(73)120120(115)189193(188)1.2929.837.34简单0全区可采较稳定一12120(16)2120(16)01.530.91简单81.61局部可采较稳定区内穿见二1煤层钻孔共69孔,所见煤层点全部可采;井下探煤点120个,只有15、16采区出现了两个薄煤带,本次探查17个不可采点,本区二1煤层可采性指数为0.97。区

41、内二1煤层结构简单,大部不含夹矸,穿见二1煤层钻孔中含一层夹矸者有9孔,占11.8%,含二层夹矸者仅1孔,夹矸厚度0.040.53 m,平均0.18 m,夹矸岩性为黑色泥质或砂质泥岩,炭质含量较高。二1煤层赋存于山西组底部,为较稳定煤层,全区普遍可采。2、 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二1煤为灰黑黑色,以粉状煤为主,偶见块状、鳞片状薄层,玻璃光泽。二1煤的视密度为1.45t/m3,二1煤的真密度为1.55t/m3。二1煤层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可见镜煤条带,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光亮型。据邻区资料,显微煤岩组分中,有机组分含量一般为8090%,且以镜质组为主,约占75%左右,镜煤最大反射率(

42、Rmax)平均为2.15%;无机组分含量1020%,以粘土矿物为主,约占无机组分的93%,呈细条状、浸染状、团块及星点状不均匀分布在有机质中,次为硫化物和氧化物类,呈细脉状、颗粒状散布于有机质中。(2)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质及煤类1)煤的元素组成据区域资料,二1煤浮煤以碳元素(Cdaf)为主,占91.37%,次为氢元素(Hdaf),占4.30%,氮(Ndaf)和氧、硫元素和(O+S)daf分别为1.79和2.54%。2)煤的有害组分煤中的有害组分通常指灰、硫、磷等。灰分(Ad):二1煤原煤灰分产率为11.2417.13%,平均为14.11%,为低灰煤为主。经1.4比重液洗选后,浮煤灰分可降至5

43、.627.74%,平均为6.66%,降灰率平均达53%,但浮煤回收率平均仅为28%。煤灰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分别平均占42.04%和35.49%,其次为CaO,占9.51%,其它成分含量较低。硫分(St,d):二1煤原煤全硫含量(St,d)为0.250.32%,平均为0.28%,属特低硫煤。据邻区资料,洗选后浮煤全硫含量变化不大,表明煤中硫分以有机硫为主。磷(P):二1煤原煤磷(Pd)含量为0.015%,属低磷煤。按GB/T 15224.1、GB/T 15224.2、MT/T 562-1996和MT/T 803-1999标准,综上所述,二1煤各煤类属低灰、特低硫、低磷。(3)煤的工

44、艺性能发热量(Qgr.d):据邻近钻孔煤芯煤样测试结果二1煤原煤属中热值煤。由于煤矿出售的商品煤中混入了较多外来矿物质,发热量明显降低,其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v.d)为25.23MJ/kg,达中热值煤标准。灰粘度:二1煤粘结指数(GR,I)测值为0,胶质层最大厚度(Ymm)为0,焦型为粉状,故其不具粘结性。(4)煤类及煤的利用1)煤的成因类型从二1煤显微煤岩组分及保存完好结构镜质体的细胞结构来看,成煤植物是高等木本植物,均属腐殖煤。2)煤类:根据GB575186煤炭分类标准,以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值、粘结指数(G)值,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主要指标,辅以镜煤最大反射率值

45、、焦渣特征,结合区域煤类分布特征确定煤类。据钻孔煤芯煤样测试结果,二1煤浮煤挥发分产率(Vdaf)分别为11.3313.45%,平均为12.38%,粘结指数为0,确定二1煤为贫煤(PM),煤化程度与区域规律基本一致。3)煤的综合评价与工业用途根据所述,结合邻区资料,二1煤属低灰、特低硫、低磷、中热值、高熔灰分贫煤贫煤,经1.4比重液洗选后,灰分有所降低,但回收率较低。可作为锅炉用煤和民用煤。3、共伴生矿产(1)煤层气区内二1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瓦斯成分以甲烷为主,占24.8097.74%,瓦斯含量中CH4的含量为0.6013.52ml/g燃,在矿井生产中瓦斯的涌出量也相对较大。区内二1煤层厚度

46、大,储量丰富,且变质程度较高,对瓦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又经历了较长的生气期。因此本区的煤层气资源丰富,本矿2006年修建了地面瓦斯抽放泵站,一方面可降低井下瓦斯含量,保障井下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可用抽出的瓦斯进行发电,可供周围居民生活用电。(2)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底部本溪组,全区发育,钻孔揭露厚度0.5816.65m,在井田南、北两侧有零星出露。以浅灰色铝土岩为主,具鲕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区内没有铝土矿的化验资料。(六)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大平煤矿区域上处在新密煤田西南端,平陌超化勘探区西部;矿区北、西、南三面环山,为一向东开阔的“箕形”复向斜汇水盆地,区

47、内地层走向近东西,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及二叠系碎屑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中、东部为第四系冲洪积谷地。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可分为颖阳新密水文地质单元()和新密新郑水文地质单元()。从泉域或地下水集中排泄点考虑,颖阳新密水文地质单元()又划分为颖阳妙水寺水文地质段(1)和西白栗坪告城水文地质段(2)1、2水文地质段以贾沟和建新断层为地下水分水岭,形成两个独立的水文地质段;新密新郑水文地质单元又划分平陌超化水文地质段()和密县裴沟水文地质段(2)。矿区位于新密新郑水文地质单元平陌超化水文地质段()。根据地层岩性、厚度、含水层空间特征及埋藏条件,区域上将含水岩组主要划分为:寒武奥陶系和石炭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48、,二叠系及三叠系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第四系砂/卵砾石孔隙含水岩组。地下水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层之间的侧向补给,另外还有工农业生产及废水的渗入补给等,其中大气降水补给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一部分在地质构造及地形适宜地段溢出地表,构成天然排泄点,如东部的超化泉群等(现已经干涸);一部分则继续向深部径流排泄;而区内各矿井则为主要的人工排泄点。由于近年来矿井大量疏排地下水,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2)含水层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含水层本区第四系发育厚度045.26 m,平均18.37 m,上部为粘土,对大气降水向下部各含水层的淋漓、渗漏补给起阻隔作用;下

49、部为砂砾石(或卵石),厚度039.8 m,平均7.65 m,全区发育,其厚度变化主要受古地形地貌及现代流水堆积作用控制,基本规律为北部较南部发育,东部较西部发育。该含水层主要由流砂、砾(卵)石组成,未固结或半固结,导(富)水性较好,富含孔隙潜水。据主检2号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74 L/sm,渗透系数为0.0406 m/d,水位标高为+225.15 m,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在二1煤层以上60 m范围内,为煤层采动后的冒落破裂影响带,在该影响带内发育的中粗粒砂岩含水层中的承压水。据统计,该范围内发育有中至粗粒砂岩35层,主要为大占砂岩和香炭砂岩,厚度0

50、32.87 m,平均厚度15.75 m。该砂岩层组多为硅质胶结,致密坚硬,裂隙较发育,但裂隙多被方解石脉所充填。在煤田勘探阶段,未对该含水层段进行抽水试验工作,区域上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18 L/sm,渗透系数为0.0010.06 m/d,故其含富水性较弱。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该含水层裂隙水多以顶板滴、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目前,在0水平以上采区内,已基本被疏干。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由太原组上段C2t灰岩组成。其中L7和L8灰岩较发育,层位较稳定,厚度213.90 m,平均6.32 m。据钻探资料,该段灰岩致密坚硬,岩溶不发育,裂隙较发育,多被方解石脉充填,钻探过程中钻孔冲洗液消耗量

51、0.011.8 m3/h,一般小于0.2 m3/h。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底板遇小断层充水,水量一般为35 m3/h。据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240.038 L/sm,渗透系数为0.0153.72 m/d,水质为HCO3-KNa型水。上述表明,该灰岩含水层厚度小,出露及补给条件差,岩石空隙不发育,导富水性较差,但极不均一,在断裂构造影响下,当其与下部强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时,导、富水性则会相应增强。该层段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指太原组下段C2tL1L4灰岩,一般L1L3较发育,层位较稳定,累计厚度4.7523.79 m,平均10.08 m。据以往钻探

52、资料,该段灰岩致密坚硬,L2L4灰岩局部可相变为砂岩或与L1合并为一层,岩溶裂隙也不甚发育,且多被方解石或黄铁矿细晶所充填。该灰岩含水层未进行过抽水试验工作,钻孔冲洗液消耗量为0.010.45 m3/h,一般为0.2 m3/h。表明其导、富水性相对较差。奥陶系中统O2m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本区钻孔揭露该层灰岩厚度为2.0569.93 m。1001及1201孔分别于标高-40.43和-40.15m穿见溶洞和裂隙,钻孔漏水量910.80 m3/h;又据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14118.79 L/sm,渗透系数0.0285119.27 m/d,当时水位标高+208.63+209.02 m,

53、水质为HCO3NaCa或HCO-CaMg型水,PH值为7.47.7,矿化度为0.57 g/l。说明该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补给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强,但极不均一。该含水层为本区重要含水层,是一1煤层的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和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现矿井生产生活供水水源即取自该含水层段。据本矿井下观1孔2010年12月23日观测,水位标高为+142.0 m。(3)隔水层石盒子组砂泥岩隔水层自基岩风化面起下至二1煤层顶板60 m之间,厚度一般100300 m,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等碎屑岩组成。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间夹数层中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含水层。据主检2号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566L/

54、sm,渗透系数为0.0734m/d,含有一定的裂隙水。但该层段各含水层夹持于厚层泥质碎屑岩之间,且距开采煤层较远,又因含水层砂岩胶结致密坚硬,在该层段中起到骨架作用,相对增强了泥质岩层的抗压强度,能对上部第四系砂砾石潜水含水层和下部二1煤层顶板砂岩承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二1煤层底板砂泥岩隔水层系指二1煤层底板到C2tL8灰岩顶界之间的砂泥质岩段。据统计,厚3.2048.93 m,平均为12.41 m。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细粒砂岩为主,底部夹一灰岩薄层(或灰岩透镜体),分布连续、稳定,其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隔水性能良好,正常情况下可阻隔C2t上段灰岩水充入矿井。太原组

55、中段砂泥岩隔水层太原组中段即自L7灰岩底到L4灰岩顶之岩段,平均厚46.95 m,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粒砂岩为主,局部发育L5、L6灰岩透镜体,岩石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隔水性能良好,可有效阻隔太原组上、下灰岩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本溪组铝土岩、泥岩隔水层由本溪组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和泥岩组成,厚度为0.58(1203孔)16.93(10A-补57孔)m,平均为9.36 m,其岩性致密,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强度中等,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但在断裂破碎或沉积薄弱地段,将失去或弱化其隔水性能。(4)矿井充水条件1)充水水源据矿井突水台帐资料和区域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本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是地下水和

56、老空水,而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不占主要地位。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但在本区对矿床直接充水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是首先补给含水层,而后进入矿井,成为矿井间接充水水源。地表水矿井附近主要地表水体双洎河自西向东从矿区北部流过,流经本矿区北部二1煤层隐伏露头地带,其区内径流长度达4000 m。应严防雨季河水从煤层露头附近进入老空区。地下水地下水包括二1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二1煤层底板岩溶裂隙承压水。二1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是矿床主要充水水源之一,但其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多以淋水或渗水的形式进入矿井,易于疏排,对矿床不会形成较大的充水,充水意义不大。二1煤层底板岩溶裂隙承压

57、水包括太原组上段L7-8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太原组下段L1-4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和O2m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L7-8灰岩含水层厚度小,出露及补给条件差,岩石空隙不发育,导富水性较差,但极不均一,在断裂构造影响下,当其与下部强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时,导、富水性则会相应增强。该层段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下段L1-4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和O2m岩溶裂隙承压水,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水源,虽距二1煤层较远,但易通过导水断层对二1煤层矿床充水,充水特点是水头压力大,来势凶猛,不易疏干,一旦突水往往造成淹井事故,具有较大的威胁,应给与足够重视。老窑水矿井的周边存在较多越界开采的生产小煤矿和废弃老窑,大

58、多积存有一定的老窑水。同时本矿浅部也存在大量采空区,其间也会存在大量积水,它和周围老窑水共同组成了本矿下一步生产的头顶“悬水”老空水,对本矿安全生产威胁较大。2)充水通道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在煤田勘探及矿井生产过程中所施工的各类钻孔,揭穿或揭露了各个层位的地层,使各层位中的含水层相互间产生了水力联系,钻孔构成了人为充水通道。尽管在施工后,多数钻孔进行了封闭,但仍有少数钻孔由于技术设备,材料质量、施工条件、技术和生产需求及历史背景等原因,封孔质量较差或未封孔,在矿井生产采动条件下,这些钻孔将成为向矿井充水的导水通道,危害矿井安全生产。据统计,井田内这类钻孔有24孔,0901、1002、1003、1

59、004、1005、1006、1007、8-2、1206、1201、1203、1204、10A-补9、12A-补3、12A-补4、13A-27、1401、1403、1501、10-1、观1、14-补20、12A-补10、12A-补11等,其中1201、13A-27、观1为长观孔。在矿井生产中,当井巷工程接近或通过这些钻孔前,应采取有效的探放水措施,以免造成突水淹井事故,给矿井生产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和损失。断裂构造本井田断裂构造以逆断层为主,生产中井巷穿越时均未发生大的突水现象,仅见小断裂有弱充水作用,水量一般为210 m3/h,最大为84 m3/h,充水通道以裂隙为主,突水点标高以+3+10 m水

60、平为多,说明区内断裂构造的导、富水性相对较弱,且不均一。(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中粗粒砂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18L/sm,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240.038L/sm。本矿是以二1煤层底板充水为主的矿床,故将二1煤层的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定为三类二亚类二型。2、工程地质条件(1)顶、底板岩性特征伪顶:区内有六孔见0.401.07m厚的伪顶,基本情况见下表。二1煤层伪顶基本情况统计表孔 号1003100513A-补813A-补113A-补1810-2岩 性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炭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厚度(m)0.45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