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_第1页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_第2页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_第3页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_第4页
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院患者自杀与自杀干预如今这些花 凋零在天涯2完美主义者、忧郁质.自杀者感到被进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3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桥近40年的时间里,有近2000人从大桥上跳下,以自杀的方式完毕了自己的生命。 4人类自杀的历史与人类开展的历史同样长远 。 1974年WHO调查数字说明,在各种原因的死亡疾病中,位居第五。在中国自杀的绝对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大约42%的自杀死亡发生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2003年9月10日定为第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流行病。5中国新近的流调数据显示: 在中国,1999年卫生部报告:

2、 自杀死亡率为22.2/10万,其中城市6.5/10万,农村22.89/10万。而且在中国自杀率仍有增高的趋势。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二00三年九月六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二十五万人死于自杀,有两百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在中国,自杀成为全人口的第五大死因。678910一、自杀概述二、自杀原因三、自杀动机四、自杀心理特点五、自杀根本线索及征兆六、自杀干预七、考虑1112精神病学第五版13相关及危险因素-4个方面一心理学因素1精神应激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2心理特征对自杀未遂者的研究发现,他们常有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3、认知方式情感:自杀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他们对这种负性的情绪体验难于承受,缺乏精神支柱。多数自杀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意志行为14二社会学因素1性别2年龄3婚姻家庭 单身、离婚、丧偶者中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混乱或冲突性的家庭关系自杀率高,关系和睦、气氛融洽的家庭自杀率低。在已婚者中,无子女者的自杀率高于有子女者。4职业与社会阶层5地域与信仰15三生物学因素1神经生物学因素2遗传3精神疾病 研究说明,5090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其中以心境障碍最多见,其次为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等。4躯体疾病 在自杀死

4、亡者中患有各种躯体疾病者占2575。大量研究说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脑损伤、癫癎、帕金森病、癌症、AIDS及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自杀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毁形带来的痛苦;因疾病,如系“不治之症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其它如经济负担、累及别人等。16四其他因素包括:以往的自杀经历、社会支持系统及社会交往、教育年限、战争、移民、社会经济状况及社会认可度等。17自杀的动机通过对自杀未遂者事后的回忆和对自杀者留下的遗书进展分析后,曾有学者描绘过各种各

5、样的自杀动机: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东西;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而牺牲自己;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现实的或想象的;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等.18自杀前的心理特点自杀者在自杀前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大多数自杀者的心理活动呈矛盾状态,处于想尽快摆脱生活的痛苦与求生欲望的矛盾之中。“生存还是死亡?,犹豫不决。此时他们常常提及有关死亡或自杀的话题。他们其实并不真正地想去死,而是希望摆脱痛苦。自杀行为其实是一种冲动性行为,跟其他冲动性行为一样,是被日常的负性生活事件所触发的,且常常仅仅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自

6、杀者在自杀时的思维、情感及行动明显处于僵化之中,他们常常以悲观主义的先占观念对待一切,回绝及无法用其他方式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1920对自杀事件的编年体评估:CASE方法21自杀行为的发生并非完全是突然的和不可预测的,大多数自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预兆,可以通过对有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进步对自杀行为的预测和防范。自杀危险性评估的根本线索有-6个方面221通过各种途径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达过自杀意愿者。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流露出相当多的征象,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自杀的意愿,如反复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打听或议论过自杀方法,在个人日记等作品中频繁谈及自杀等。另外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

7、自杀意愿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232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性事件。“丧失性事件常是自杀的诱发性事件,在事件发生的早期,容易自杀,在经过危机干预后自杀的危险性虽然有所下降,但绝望的意愿仍可能使他们采取自杀行动。等到他们“习惯以后,危险性会逐步减少。243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既往行为是将来行为的最正确预测因子。当患者采取自杀并没有真正解决其问题后,再次自杀的危险性将会大大增加。此外,在自杀行为屡次重复后,周围人常会认为患者其实并不想死而放松警觉,此时自杀的成功率将大大增加。254发生人格改变者,如易怒、悲观主义、抑郁和冷漠,内向、孤僻的行为,不与家人

8、和朋友交往者;出现自我憎恨、负疚感、无价值感和惭愧感,感到孤独、无助和无望者;突然整理个人事物或写个人意愿;有自杀家族史者等。265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承受医疗干预,或突然出现“反常性情绪好转,与亲友交待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时。276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药物依赖患者是公认的自杀高危人群。有自责自罪、被害、虚无妄想,或有命令性幻听、强迫性思维,焦虑或惊慌者等病症者。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的突然“好转,应警觉自杀的可能。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进展追踪调查时发现,出院6个月36个患者中有42自杀,出院1年中有58,2年中有70。因此,抑郁症的自杀并不一定只出如今疾病

9、的顶峰期,在疾病的缓解期同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28精神疾病综合医院常见精神障碍情感障碍:情感低落、冷淡、倒错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内容障碍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感知综合障碍:幻听、幻视、幻嗅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29医疗机构患者自杀主要原因1患者精神异常,包括患有精神疾病和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病症。2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悲观厌世。3患者难以承受病痛折磨。4患者不愿拖累家人。在大多数时候,患者自杀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个原因混杂在一起促使患者自杀。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患者出现以上的情况,就应想到患者有自杀的可能,并采取

10、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患者自杀的发生。30自杀干预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法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咨询他们是否想自杀:“你是否感觉那样痛苦、绝望,以致于不想完毕自己的生命?注: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31自杀干预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要自杀时,要认真对待。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时,不要容许。让他相信别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说服其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假设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建议家人送他去心理卫生效劳机构或医院承受评估和治疗。对刚刚出现

11、自杀行为如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展抢救。32自杀心理干预1.充分表达理解与关心:自杀是你明智的选择,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2.倾听、提问、澄清:看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否有效、客观,是经过了认真考虑的,或是一时冲动?3.重点讨论应激创伤事件:是主观的痛苦还是客观的痛苦?4.启发来访者进展发散性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35.激发对亲友的牵挂、责任感:想象自杀后亲友的情绪反响,让他意识到别人是爱他、关心他的。6.发现社会资源:询问来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看来访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发出的求助信息是否准确,别人是否愿意帮助他。7.心理支持:鼓励来访者再一次尝试

12、,制订建立性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8.讨论自杀的后果:是对自身的伤害,自杀的方式,伤害的程度等。34面对一个要自杀的人,几句套话:1、你有权利自杀含义:尊重、接纳他,明确是否自杀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自杀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出现过的想法。含义:你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自杀观念的人,你自己不必为有这样的想法而恐惧或自责3、自杀是一个人遇到困难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的一种想法含义:其实强调自杀是摆脱痛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4、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你痛苦得想到要自杀?这些困难详细是什么?把话题引向深化,发现他的详细困难和痛苦是什么,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下一步提供心理援助打下根底。 35病人

13、自杀,是病人对自己生命安康权的放弃。因为,自杀对于一个完全有行为才能的人来讲,是自我选择处置生命权的一种方式。从法律层面上来讲,人权是神圣不可进犯的,理应得到大家尊重。从自杀行为人的行动动机层面来看,他们依自己的意志进展,在心里和臆想方面进展了充分的准备,并寻找时机进展自杀,这些都是很难防范,甚至是不可防范的。病人自杀并可以得以成功实现,主要是因为病人具有自杀意志在对住院病人自杀事件的讨论过程中,不难发现,争论的焦点是:病人入院后,医务人员是否要承担监护责任。多数自杀者家属认为,病人入院后就把监护权交给了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该尽到监护责任,病人自杀,医院应当成认责任。36作为医务人员该做些什么

14、?自杀者要自杀,可选择的方式非常多,他们会根据环境来选择详细的自杀方式,很多情况都是无法阻止的。对于有自杀意念的病人,哪怕家属或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看护,最终都阻止不了其自杀,这是因为自杀者按照自己意志,在对周围环境进展观察之时,时刻寻找有利时机,一旦认为时机成熟就采取行动,防护者是难以预防的。373839患者在医疗机构自杀,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前提判断患者在医疗机构自杀,医疗机构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前提和条件是:在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看护过程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缺陷。这一前提也可看作是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法定根据。401.但凡具有前面所述4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做好环境管理,除去危险物品,特殊患者建议送专科医院治疗;2.完善告知,患方签字;3.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护理记录;4.尽己所能早发现潜在隐患患者,尽己所能作心理疏导,协助构建该类患者自我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