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调研考试_第1页
高三历史试题调研考试_第2页
高三历史试题调研考试_第3页
高三历史试题调研考试_第4页
高三历史试题调研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DOC资料. 高三历史试题调研考试-作者:-日期: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卷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

2、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5本试题分为第I卷(必做题)和第卷(选做题)两部分。第I卷(必做题共9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朝设立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本质上都A、强化了封建皇权B、削弱了地方权力C、分散了丞相权力D、提高了行政效率2、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件。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A、粉彩瓷 B、铜钱 C、唐三彩 D、白瓷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主要相同点是A、强调人的价值B、批判专制制度C、宣

3、扬理性主义D、否定宗教神学4、“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5、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B C D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

4、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7、下列图片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 B.天津机器制造局 C.开平煤矿 D.京师大学堂8、辛亥革命后,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这些歌谣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无极的封建势力较弱B、妇女地位提高C、农业人口增加D、道路交通改善9、右图照片的情景在中国最早出现有可能是A、明成祖在位时期B、清康熙在位时期C、清乾隆在位时

5、期D、清光绪在位时期10.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主张社会革命 建立劳工社会 主张国共合作 发动国民革命A、 B、C、 D、11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唱道:“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血浓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这首民歌的产生和流行 A与北伐战争有关 B与反围剿斗争有关 C与百团大战有关 D与淮海战役有关 12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过,“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

6、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尼克松采取的促使两国政府直接接触的“主动行动”是A基辛格秘密访华B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C美国乒乓球队访华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3应我国政府邀请,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007年12月27日对我国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四点共识,就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合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之所以能进入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日两国的国家力量势均力敌 B中日两国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C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D中日两国开始进入以合作取代竞争的新时代14美国总

7、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15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希望实现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A B. C D.16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

8、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17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春节时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1988年底,山东临沂市九曲乡农民褚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 “全国售粮大户”的光荣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幅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给农民带来实惠18.“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是一则流行甚广的

9、理财警句。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连日以来下跃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证(上海证券)指数也比前日下跌10443点。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A美国主宰世界经济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C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 D人们都热衷于股票投资19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世界银行标志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欧元货币样本 图一 图二 图三 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20“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

10、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R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材料二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

11、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莸得成功,于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材料三 以下两幅图片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和主题口号。 材料四 观察右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巴黎传递时,遭到藏独分子凶残的抢夺,中国残疾人火炬手金晶用身体奋力保护火炬,保证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长期没有参加奥运会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3)奥运会徽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哪些深厚的传统文化?“同一个世

12、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4分)(4)材料四中,金晶以自己的身体护卫奥运火炬,回击藏独分裂势力,说明了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

13、,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右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一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四 (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

14、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全球化陷阱一一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黪? (4分) (2)据材料三、四分析,德国总理科尔为什么要“剥夺这些既得利益”? (4分) (3)材料二表明全球化运动在发展中国家有大批的反对者,但也有大批的支持者。如果你是一名这样的支持者或反对者,请阐述你的理由。(4分)2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979年11月27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了一则新华社短讯:“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15、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委会副主席费吉布尼和保阿姆斯特朗。会见时邓小平副总理同来自美洲的朋友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从上述报道中,人们看到的只是礼节性的外交辞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出版后,人们从中发现了这次谈话的内容。 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说,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此语一出,石破天惊!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多次阐述。 材料二 我们必

16、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1990年12月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实际问题 材料三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历史必修人民版教材 请回答: (1)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中邓小平的谈话内容为什么没有公开发表?(4分)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试从思想解放和实践效果两方面阐述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 (4分)(3)据材料三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这一

17、区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4分) 第卷(选做题共24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2分。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任意两题,如果4题都做, 只按照前两题判分。24(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图一 北魏服饰变化 图二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材料二 日本岩仓使节团出访欧洲 日本早期火车站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两幅图片表明鲜卑族的服饰和礼仪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北方 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3分) (2)材料二中,日本岩仓使节团出访欧渊的背景是什么?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 何内在联系?(3分) (3)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8、(6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12分) 、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 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位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

19、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会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巨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项百的神奇

20、效果。 一一引自新华网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4分) (2)康熙皇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统治的? (6分) (3)从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历史麝示?(2 分)26(探索历史的奥秘(略)27(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略) 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BCCBDBDA题号1112131415161

21、7181920答案BACACCBCB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I(1)国际奥委会中仍有人敌视新中国(或仍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抵制奥委会的不公正做法。(2分) (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举办奥运的迫切愿望;北京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丰富的文化底蕴(或北京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4分,言之有理即可) (3)印章或篆刻艺术;书法艺术(如答主体颜色为红色,代表喜庆亦可得分)。(2分)有利于增进世界

22、各国人民的友谊团结,有和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任两点2分) (4)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的决心;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奥运尊严和神圣。(2分)22(1)因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推动。(4分) (2)原因:国内失业问题严重;工人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4分)(或答滋长了懒惰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亦可得分) (3)支持者的理由: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 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只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反对者的理由: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主要收益者;全球利益的分配失衡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共4分。只能选择一方作答,如两方都选,则不给分。在答案之外如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3(1)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计划经济的思想还占主导地位;人们对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