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_第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_第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_第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_第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缥碧( )轩邈()泠泠( )嘤嘤( )鸢飞戾天( ) 横柯( )2、解释下列加点词。一百许里( )急湍甚箭( )水皆漂碧(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 )窥谷忘反( )疏条交映( )风烟俱净 ( ) 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 从流飘荡 ( )天下独绝 ( ) 猛浪若奔( )3、按原文填空。(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4)、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二、思考与探究。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_。2、本文按什么顺

2、序写景的?_。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_。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_。三、课内练习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理解填空。(1)全文共三段,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写水流舒缓处,以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

3、以,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2)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 ( )(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 )和( )两方面进行了描绘。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 分别指什么人?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5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

4、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5、。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三峡专项训练1、注音或写字。阙处()素湍() 属()引 绝yn()沿s()x()月2、课文选自_,作者_,我国古代的_家,_家。三峡是指()峡、()峡、()峡的总称,作品在写景物时多用( )句,受楚辞、汉赋的影响,富有文学气息。3、解释加点字词。 eq oac(,1)略无阙处 eq oac(,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eq oac(,3)亭午夜分 eq oac(,4)不见曦月 eq oac(,5)至于夏水襄陵 eq oac(,6)沿溯阻绝 eq oac(,7)或王命急宣 eq oac(,8)沿溯阻绝 eq oa

6、c(,9)虽乘奔御风 eq oac(,10)不以疾也 eq oac(,11)则素湍绿潭 eq oac(,12)良多趣味 eq oac(,13)每至晴初霜旦 eq oac(,14)林寒涧肃 eq oac(,15)属引凄异 eq oac(,16)空谷传响4、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eq oac(,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解释: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通,解释:5、翻译。 eq oac(,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eq oac(,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eq oac(,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eq oac(,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eq oac(,5)素湍绿潭,回

7、清倒影。 eq oac(,6)绝y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eq oac(,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6、说说下列句子表现了三峡景物的什么特点。(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文章描写了三峡四季山水景物,作者注意在写景时动静结合,文气张弛有度,试从文中各举一例。动景:静景:轻快舒畅:凄凉沉重:8、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8、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9、文章结尾用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10、学了本文,你联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诗?爱莲说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语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不蔓不枝: 5、香远益清: 6、亭亭净植: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陶后鲜有闻: 9、宜乎众矣:二、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填空选择简答1、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6.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7.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补全词语。(1)芙q 之可人 (2)群p 当令时

10、(3)自夏c 秋 (4)与翠叶并qng (5)荷花之异f (6)互芬齿ji (7)di 至hndn 成花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含义。(1)A其事不一而足B在花为分内之事(2)A请备述之 B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3)A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 B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4)A后先相继,自夏徂秋 B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5)A芙蕖之可人 B学不可以已3.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1)自荷钱出水之日 (2)日高日上 (3)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5)可鼻 (6)则蓬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7)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8)又时病其漏 3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是

11、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5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3)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4)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 )二、课文理解1填空。从说明对象来看,本文是一篇( )的说明文,介绍了芙蕖的种种可人之处,即可( )、可( )、可( )可( )。其中写的最详尽的是( )部分,这一部分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溢对芙蕖的( )之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

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时时而间进 (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以勇气闻于诸侯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解释文中两个“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 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意思是: 4、“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

13、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暮寝而思之(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5、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邹忌劝齐王取得

14、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点(2分)8、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9、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今齐地方千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庭10“虽欲言,无可进者。此所谓战胜于朝庭”的意思是()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11、邹忌进谏成功

15、的原因有哪些?12、文章中面对邹忌的发问,妻、妾、客三人的回答为什么不尽相同?13、你所知道的历史上冒死进谏的忠臣有哪些?其结果如何?曹刿论战练习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望其旗靡( )小惠未徧(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齐师伐我( )(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 (4)弗敢加也( )(5)小大之狱( )(6)虽不能察( )(7)神弗福也( )(8)忠之属也( )(9)公将鼓之( )(10)望其旗靡( )(11)彼竭我盈( )(12)又何间焉( )(13)肉食者鄙(

16、 )(14)必以情 ( )(15)公将驰之( )(16)遂逐齐师( )(17)一鼓作气( )(18)必以信 ( )(19)弗敢专也( )(20)衣食所养( )三、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四、文学常识。曹刿论战选自_,这部书传说是_时期_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

17、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