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保健(共21张)课件_第1页
常用穴位保健(共21张)课件_第2页
常用穴位保健(共21张)课件_第3页
常用穴位保健(共21张)课件_第4页
常用穴位保健(共21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穴位保健第1页,共21页。经络“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2页,共21页。经络释义:中医指

2、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组成: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正经”。 第3页,共21页。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经络是细胞群、

3、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休息一会儿,隔段时间再按揉,仍以有酸胀感为度。15、延年益寿“足三里”14、腰酸背痛找“委中”主治: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主治: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操作:以食指指腹按揉合谷穴5-10分钟,揉按时可以变指腹揉为指甲掐揉,以增强刺激量。1、空腹、过饱者不宜过度揉按。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

4、方,即眉梢、目外呲之间后一寸处。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位于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即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穴位之一。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即眉梢、目外呲之间后一寸处。常用穴位保健1、头痛找“太阳”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即眉梢、目外呲之间后一寸处。 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操作方法:用双手中指在太阳穴上转圈揉按,先顺揉7-8圈,再逆揉7-8圈,反复

5、几次。第4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2、“四白”“睛明”眼保健。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穴位之一。四白穴的准确位置是: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眼保健操中,也有“揉四白穴”一节。 第5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2、“四白”“睛明”眼保健。睛明穴 是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个穴位,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等 。操作方法:使用双手的食指略微用力按压穴位,每次持续3秒,10次为

6、1组。早、中、晚各一组。注意:穴位不需要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第6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3、耳鸣按“听宫”听宫穴是手太阳小肠经最后一个穴位,也是手、足少阳和手太阳三经之会,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取该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张口取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操作:微微张嘴,将双手的中指指尖放在该穴位上,慢慢用力按压。每次按压3-5秒,重复5次。第7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4、“迎香”通鼻塞迎香穴,手阳明大肠经最后一个穴位,位于人体的面

7、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此穴的主治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可预防H7N9禽流感等。操作:用食指适当用力按揉5-6分钟,或以鼻子通气为度。第8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5、突然晕厥掐“人中”人中穴,又名水沟,属于督脉,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即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症,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遍身水肿,霍乱,瘟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痛等症。操作:用拇指端按于鼻唇

8、沟的中上处,用力顶推,以每分钟20-40次为宜。第9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6、“鱼际”防秋燥鱼际穴,手太阴肺经穴位,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 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咳嗽,咳血。小儿疳积操作:以一手拇指指腹搓按另一手的第一掌骨皮肤,沿着掌骨平行的方向来回搓动,并在中点处稍用力按压鱼际穴,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第10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7、“劳宫”解苦夏劳宫穴,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

9、穴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操作: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压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以症状缓解为度。第11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8、健骨壮腰找“后溪”后溪穴,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位于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即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操作:长期保持坐姿的人,可将双手放在桌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来回滚动后溪穴。开车族在堵车时也可手贴方向盘揉动后溪穴,每次3-5分钟,每小时做1次即可。第1

10、2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9、牙痛按“合谷”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主治:齿痛手腕及臂痛等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头痛脊强,耳聋,下齿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口噤不开,偏正头疼,偏风,风疹,腰脊内痛等症。孕妇慎用(娠妇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操作:以食指指腹按揉合谷穴5-10分钟,揉按时可以变指腹揉为指甲掐揉,以增强刺激量。第13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10、“阳池”温四肢阳池穴,手少阳三焦经原穴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与大陵穴相对。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腕痛。消渴、疟疾。女性手脚冰凉。操作:屈肘,

11、以另一手拇指按压在阳池穴上,其余四肢抵在手腕对侧帮助拇指发力,用力按揉,一般按10-15分钟,可经常、反复按揉,一有闲暇时间就可操作。第14页,共21页。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每次按压3-5秒,重复5次。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委中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注意:穴位不需要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主治:齿痛手腕及臂痛等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头痛脊强,耳聋,下齿龋,喉痹,面肿,唇吻

12、不收,口噤不开,偏正头疼,偏风,风疹,腰脊内痛等症。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15、延年益寿“足三里”听宫穴是手太阳小肠经最后一个穴位,也是手、足少阳和手太阳三经之会,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操作:微微张嘴,将双手的中指指尖放在该穴位上,慢慢用力按压。咳引胁痛,胸膈满闷,卒心痛,逆气;常用穴位保健11、常按“大陵”消口臭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13、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现代研究可治疗:心肌炎、胃炎、失眠、肋间神经痛、腕管综合征等。操作:微握拳,以一手的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垂直按揉,按10-15分钟,以出现酸痛感为宜。休息一会儿,隔段时间再按揉,仍以有酸胀感为度。第15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12、晕车按“内关”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操作:以拇指放置于内

14、关穴上,其余四指放在手臂的背面,相对用力,按压的力度以个人能忍受为度,一般当恶心的感觉消失时就可以了。第16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13、便秘找“支沟”支沟穴,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经(火)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中耳炎;目赤,目痛,暴喑,咽肿,热病,瘰疬;咳引胁痛,胸膈满闷,卒心痛,逆气;便秘,呕吐,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乳汁不足;胁肋痛,肩臂腰背酸痛,落枕,手指震颤,腕臂无力;缠腰火丹,丹毒操作:以食指指腹垂直向下点按支沟穴5秒钟左右,再揉按10-15分钟,直到有酸胀感为度。第17页,共2

15、1页。常用穴位保健14、腰酸背痛找“委中”委中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主治: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腹痛,急性吐泻。 小便不利,遗尿。丹毒。操作: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第18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15、延年益寿“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一横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操作:每天用大拇指按压足三里穴,每次左右各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第19页,共21页。常用穴位保健16、调经“三阴交”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穴位,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