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讲课教案_第1页
《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讲课教案_第2页
《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讲课教案_第3页
《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讲课教案_第4页
《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讲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生物制品的教案设计一、“生物制品”的教学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通用教材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章免疫中第九节“生物制品”的内容。“生物制品”作为免疫学应用制剂,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学生掌握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对于认识生物制品和应用生物制品,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生物制品的概念,疫苗种类和使用。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畜牧生产实践中能正确使用生物制品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

2、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生物制品的概念,疫苗的概念与种类;教学难点为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操作性强加之现实条件所限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以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加深理解。二、“生物制品”的教学处理:教材中逐一对各类生物制品进行介绍不能突出重点与应用性,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如下整合:首先明确生物制品的概念,其次将生物制品分类并明确各类的概念和应用,再以畜牧业应用最广的种类“疫苗”为例总体介绍生物制品的相关知识。体现出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点拨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就是通过以“思”为核心,学生主动

3、参与,教师引导点拨,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基本结构是激思导学-引义释疑-点拨提高-精练强化。其中激思导学是整个教学的前提基础,引义释疑是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点拨提高是教学的目的所在,精炼强化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消化巩固。使学生通过对学案设置问题的思考并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自己参与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的结论四、“生物制品”的教学过程学校黑龙江省尚志市职教中心姓名杨树栋学科畜禽疾病防治班级二年畜牧课题生物制品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45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生物制品的概念,疫苗种类和使用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畜牧生产实践中能

4、正确使用生物制品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综合1、生物制品的概念2、生物制品的分类3、疫苗教学重点生物制品的概念疫苗的种类教学难点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教法点拨教学法归纳法教具课件、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复习提问:讲授新课:2、9免疫学应用一、生物制品(一)概念: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以及动物或人的血液与组织液等生物材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学生百度搜索“什么是生物制品”?搜索结果见附件1先对生物制品有一个总体

5、概念。(二)生物制品分类:1、疫苗:利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制成,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类毒素统称为疫苗2、免疫血清: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同一种抗原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等)后机体体液中尤其血清中产生大量抗体,由此分离所得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又称高免血清或抗血清。常用于传染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属人工被动免疫。-3、诊断液:利用微生物、寄生虫病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制成的,应用于传染病、寄生虫或其他疾病诊断以及机体免疫状态检测用的生物制剂,称为诊断液。包括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三)、疫苗1、疫苗种类强毒苗:应用最早,免疫的过程就是散毒的过(1)活

6、疫苗:程。现禁止生产。(又称活苗)弱毒苗:在一定条件下使病原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扩大培养后制成。如鸡新城疫系弱毒苗。优点:免疫剂量小,免疫期长,成本低,目前使用最广泛。缺点:有散毒的可能,有不良反应,保存条件要求高。(2)灭活疫苗(简称死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如鸡法氏囊油乳剂灭活苗。优点:研制周期短,使用安全,易于保存和运输,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缺点:不能在动物体内增殖,使用剂量大,免疫保护期短,常需多次免疫且只能注射免疫。(3)代谢产物疫苗:利用细菌的代谢产物(如毒素、酶等)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类毒素。学生百度搜索“

7、疫苗”搜索结果见附件2学生百度搜索“免疫血清”搜索结果见附件3学生百度搜索“疫苗图片”并把搜索到的图片按种类进行分类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了解免疫血清的相关知识。了解畜牧生产中常应用疫苗的图片后让学生回答图片中见到的疫苗,把枯燥的疫苗分类理论转化到畜牧生产实践中(4)多价苗和联苗:是指将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犬六联苗。(5)寄生虫疫苗:2、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1)、疫苗的质量:选用国家批准生产的生物制品并检查剔除破损、封口不严及物理性状与说明不符者。(2)、疫苗的保存和运输:灭活苗即死苗:保存在215的阴暗环境中。非冻干的活菌苗(湿苗):要保存于4

8、8的冰箱中。冻干的弱毒苗:低温冷冻-15以下保存。所有疫苗保存温度均应保持稳定,尤其不能反复冻融,要求疫苗运输的理想温度应与保存的温度一致。(3)、病毒的稀释与及时使用:器械的消毒:稀释剂的选择:稀释方法:(4)、选择适当的免疫途径:接种疫苗的方法有滴鼻、滴眼、刺种、皮下或肌内注射、饮水、气雾、滴肛或擦肛等。(5)、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各饲养场无固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随情况变化而作适当调整。(6)、免疫剂量、接种次数及时间间隔:(7)、疫苗的型别与疫病型别的一致性:(8)、药物的干扰:使用活菌苗前后10天不得使用抗生素。(9)、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免疫接种完毕,要将用过的用具及

9、剩余的疫苗高压灭菌。个体出现短时间轻微反应:如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属正常反应。学生百度搜索“疫苗使用注意事项”会有很多信息,部分内容见附件4学生百度搜索“疫苗的免疫接种途径”部分内容见附件5学生百度搜索H1N1与H5N1,了解型别搜索内容见附件6不同的网址会有不同的介绍,学生进行归纳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各种免疫途径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平时所熟悉的猪流感与禽流感来说明型别的一致性的重要性巩固练习:思考题1:说说你知道的人畜共患病并说出其预防方法思考题2:回顾应用甲流疫苗前后你的心态,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疫苗有了怎样的认识?课堂小结:总结

10、教学重、难点布置作业:百度搜索不同规模的鸡场的免疫程序并比较疫苗应用上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2、9免疫学应用一、生物制品(一)、生物制品的概念疫苗免疫血清诊断液(二)、生物制品的分类(三)、疫苗1、疫苗的种类2、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附件1生物制品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生物制品英文名称:biologicalproduct定义:一类用于疾病诊断或防治的制剂。即应用自然的或借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各种微生物、细胞、动物和人源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而制备。所属学科:HYPERLINK/view/71799.htmt_blank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HYPERLINK/view

11、/396963.htmt_blank免疫预防(三级学科)本内容由HYPERLINK/view/1490464.htmt_blank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才发挥其功效,在人体内出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目录HYPERLINK/view/144124.html1#1什么是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

12、.html2#2起源与发展HYPERLINK/view/144124.html2_1#2_1中国的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2_2#2_2现代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3分类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3_1预防用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2#3_2灭活疫苗。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3#3_3活疫苗。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4#3_4外毒素HYPERLINK/view/144124.html

13、3_5#3_5-球蛋白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6#3_6注册分类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7#3_7治疗用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8#3_8注册分类: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9#3_9诊断用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0#3_10预防疫苗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1#3_11诊断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2#3_12细菌多糖疫苗HYPERLINK/view/14

14、4124.html1什么是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2起源与发展HYPERLINK/view/144124.html2_1中国的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2_2现代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分类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预防用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2灭活疫苗。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3活疫苗。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4外毒素HYPERLINK/view/1

15、44124.html3_5-球蛋白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6注册分类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7治疗用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8注册分类: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9诊断用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0预防疫苗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1诊断HYPERLINK/view/144124.html3_12细菌多糖疫苗展开HYPERLINK/view/144124.htm编辑本段什么是生物制品生物制品

16、biologicalproducts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制剂,通称为生物制品。种类有疫苗、菌苗、类毒素、免疫血清、人血液制品、诊断用品、噬菌体、生物技术制品等。HYPERLINK/view/144124.htm编辑本段起源与发展在10世纪时,中国发明了种痘术,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这是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创始。种痘不仅减轻了病情,还减少了死亡。17世纪时,俄国人来中国学习种痘,随后传到土耳其、英国、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

17、,后又传入美洲、非洲。1796年英国人E.詹纳发明接种牛痘苗方法预防天花,他用弱毒病毒(牛痘)给人接种,预防强毒病毒(天花)感染,使人不得天花。此法安全有效,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牛痘苗可算作第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品。微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制作。19世纪中期,“免疫”概念已基本形成。1885年法国人L.巴斯德发明HYPERLINK/view/10630.htmt_blank狂犬病疫苗,用人工方法减弱病毒的致病毒力,做成疫苗,被狂犬咬伤的人及时注射疫苗后,可避免发生狂犬病。巴斯德用同样方法制成鸡霍乱活疫苗、HYPERLINK/view/242696.htmt_blank炭疽活疫

18、苗,将过去以毒攻毒的办法改为以弱制强。D.E.沙门、H.O.史密斯等人研究加热灭活疫苗,先后研制成功伤寒、霍乱等灭活疫苗。19世纪末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德国人贝林,E.(A.)用化学法处理白喉和破伤风毒素,使其在处理后失去了致病力,接种动物后的血清中和相应的毒素,这种血清称为抗毒素,这种脱毒的毒素称为类毒素。R.科赫制成结核菌素,用来检查人体是否有结核菌感染。抗原抗体反应概念的出现,有助于临床诊断。这些为微生物和HYPERLINK/view/71799.htmt_blank免疫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继续发展出各种生物制品,在预防疾病方面越发显得重要,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中国的生物制

19、品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始于20世纪初。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这是中国第一所生物制品研究所,规模很小,只有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几种死菌疫苗、类毒素和血清都是粗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HYPERLINK/view/2172.htmt_blank长春和兰州成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现为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它执行国家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监督,发放菌毒种和标准品。后来,在昆明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研究脊髓灰质炎疫苗。生物制品现已有庞大的生产研究队伍,成为免疫学应用研究和计划免疫科学技术指导中心。HYPERLINK/view/81245.h

20、tmt_blank汤飞凡1957年发现沙眼病原体,他对中国生物制品事业有很大贡献。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接种预防生物制品效果显著,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这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HYPERLINK/view/25507.htmt_blank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年发表宣言,提出10年内全球消灭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灭。1978年WHO又作出扩大免疫规划(EPI),目的是对全球儿童实施免疫。EPI是用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即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活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有计划地从儿童开始

21、,使世界儿童都得到免疫。1981年,中国响应WHO的号召,实行计划免疫,按要求用国产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198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了8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达到85的接种覆盖率。诊断制剂品种的增多和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试验诊断水平的提高;现已应用到血清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监测。中国生产血液制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在逐年增加。现代生物制品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品已改变了传统概念。对微生物结构、生长繁殖、传染基因等,也从分子水平去分析,现已能识别蛋白质中的抗原决定簇,并可分离提取,进而可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对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已有了进一步认识,可

22、以用人工方法进行基因重组,将所需抗原基因重组到无害而易于培养的微生物中,改造其遗传特征,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所需的抗原,这就是所谓基因工程,由此可研制一些新的疫苗。70年代后期,杂交瘤技术兴起,用传代的瘤细胞与可以产生抗体的脾细胞杂交,可以得到一种既可传代又可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这一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广泛应用于HYPERLINK/view/1484415.htmt_blank诊断试剂,有的也可用于治疗。科学的突飞猛进,使生物制品不再单纯限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传染病,而扩展到非传染病领域,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甚至突破了免疫制品的范畴。中国生物制品界首先提

23、出HYPERLINK/view/2470331.htmt_blank生物制品学的概念,而有的国家则称之为疫苗学。HYPERLINK/view/144124.htm编辑本段分类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预防用生物制品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疫苗、类毒素和-球蛋白三类。疫苗是由细菌或病毒加工制成的。过去中国生物制品界和卫生防疫界习惯将细菌制备的称作菌苗,病毒制备的称作疫苗,有的国家将二者都称作疫苗。类毒素也可称作疫苗。疫苗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灭活疫苗。制备过程是先从病人分离得到致病的病原细菌或病毒,经过选择,将细菌放在人工HYPERLINK/vi

24、ew/72787.htmt_blank培养基上培养,收获大量细菌,再用物理或化学法将其灭活(杀死),可除掉其致病性而保留其抗原性(免疫原理);病毒只能在活体上培养,如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复制增殖,从这些培养物中收获病毒,灭活后制成疫苗。活疫苗。指人工选育的减毒或自然无毒的细菌或病毒,具有免疫原性而不致病,经大量培养收获病毒或细菌制成。活疫苗用量小,只需接种一次,便可在体内增殖而达到免疫功效,而灭活疫苗用量大,并且需接种23次方能达到免疫功效。二者各有优缺点。现在,疫苗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制备,主要用于尚不能用人工培养的细菌或病毒。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HYPERLINK

25、/view/36425.htmt_blank外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保持不患相应疾病。-球蛋白是血液成分之一,含有各种抗体。人在一生中不免要患一些疾病,病愈后血液中即存在相应抗体,HYPERLINK/view/64647.htmt_blank胎盘血也是一样。有些传染病在没有特异疫苗时,可用球蛋白作为预防制剂。现今给献血人员接种某些疫苗或类毒素,从而产生高效价抗体,用其制备的-球蛋白称特异-球蛋白,如破伤风、狂犬病、乙型肝炎特异-球蛋白。有人认为-球蛋白是“补品”而当作保健品用,这是不对的

26、。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2.DNA疫苗。3.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4.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5.采用未经国内批准的菌毒种生产的疫苗(流感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等除外)。6.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疫苗。7.采用国内已上市销售的疫苗制备的结合疫苗或者联合疫苗。8.与已上市销售疫苗保护性抗原谱不同的重组疫苗。9.更换其他已批准表达体系或者已批准细胞基质生产的疫苗;采用新工艺制备并且实验室研究资料证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的疫苗。10.改变灭活剂(方法)或者脱毒剂(方法)的疫苗。11.改变给药途径的疫苗。1

27、2.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疫苗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疫苗。13.改变免疫剂量或者免疫程序的疫苗。14.扩大使用人群(增加年龄组)的疫苗。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各种血液制剂、免疫制剂如HYPERLINK/view/39799.htmt_blank干扰素。按治疗作用机理可分为特异的(如抗毒素和-球蛋白)和非特异的(如干扰素和人白蛋白等)。临床医生将抗毒素及-球蛋白作常规治疗用药品,实际上也起预防作用。血液制剂在治疗用生物制品中占非常大的比例。中国生产和正在研制的血液制剂已有50余种。有些单克隆抗体已用于治疗。血液中某些含量少的组分整合到微生物基因中,可大量生产,如因子。主

28、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见表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2.单克隆抗体。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4.变态反应原制品。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

29、、宿主细胞等)。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酵技术等)。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品。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诊断用生物制品大都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属于免疫学方法诊断。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诊断用生物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不仅用于传染病,也用于其他疾病。主要包括两类:诊断血清,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抗毒素类、肿瘤类、激素类、血型及HLA、

30、免疫球蛋白诊断血清、转铁蛋白、红细胞溶血素、生化制剂等。诊断抗原,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毒素类、梅毒诊断抗原、鼠疫噬菌体等。此外还有红细胞类、荧光抗体、酶联免疫的酶标记制剂、放射性核标记的放射免疫制剂、妊娠诊断制剂(激素类)、诊断用单克隆抗体。应用分预防、治疗和诊断三个方面。预防疫苗(包括类毒素)的发明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大多数烈性传染病已有疫苗,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性质特点、传染源、传播方式,用于预防的疫苗有以下几种:消灭传染病的疫苗。有些人类传染病病原体没有中间寄主,有可能用疫苗高度免疫人群,使病原体不能在人群中传播并最终被消灭,如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用疫苗高度免疫后,有可能被

31、彻底消灭。保护群体的疫苗。如中国的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感杆菌多糖疫苗、流脑多糖疫苗、卡介苗等。例如,以昆虫为中间寄主的传染病,往往难以消灭其传染源,但当群体达到一定免疫水平,即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时,就能控制其流行。尽管人群中有少数人没有接种疫苗,但由于群体具备足够的免疫能力,阻断了传染源,这些人也可受到保护。全球性而局部流行或地区性传染病用疫苗。对伤寒、霍乱、鼠疫、森林脑炎、黄热病、斑疹伤寒等疾病,在人群中疫苗免疫有针对性,如疫区人群、常发病地区易感部分人群进行普遍接种疫苗。保护个体的疫苗。有些疾病只侵袭某种类型的人,或某些人感染了某种疾病后,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流行

32、性感冒对老年体弱的人,水痘病毒对病房体弱儿童。这类疫苗有多价灭活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链球菌疫苗等。控制先天性疾病的疫苗。如风疹活疫苗。风疹病毒对受感者本身没有多大危害,但若孕妇感染,可侵犯子宫内发育的胎儿,造成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有接触某些传染病危险的人用疫苗。如接触狂犬病后或去疫区应接种这种疫苗。中国无黄热病,但去非洲、南美洲的人员必须接种黄热病疫苗。疫苗类制剂都含有抗原,接种人体后,刺激体内免疫系统细胞,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以防止相应病原体的感染,这种免疫称作自动免疫。球蛋白(包括一些抗毒素)是起预防作用的抗体,给人注射后可不感染相应疾病,这种免疫称作被动免疫。由于体内

33、的新陈代谢,所注入的抗体半衰期很短,12周即消失,但其优点在于生效快。各种疫苗的使用大多有一定对象,不同疫苗有不同的接种途径。接种方法有肌肉、皮下、皮内、皮上划痕;口服有糖丸、胶囊或液体;气雾法分气溶胶法(如腮腺炎活疫苗)、喷鼻法(如流感疫苗)。一般来说,浓度较大的疫苗宜采用肌肉或深部皮下注射,如果注射皮下浅层,往往局部出现硬块或无菌化脓。皮上划痕疫苗不可注射。皮内注射疫苗用量少,但有的可能反应较强,有的免疫持久性差。口服疫苗方法简便,较为理想。常规用的只有HYPERLINK/view/530080.htmt_blank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口服卡介苗,正在研制的有口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和霍乱疫苗

34、等。治疗用于治疗的生物制品包括各种血液制剂、抗毒素和其他免疫制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前者如各种抗毒素和特异的丙种球蛋白;后者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白蛋白等。血液制剂是指健康人或胎盘血液经分离提纯后制成的多种有效的血液成分,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生理性能。对病人来说,除大量失血者外,绝大多数人只需要某一种或几种成分,如甲型血友病人只缺因子,补充因子即可满足需要,这样既节省血液,又可提高疗效。血浆可代替全血功能,白蛋白可代替血浆。-球蛋白除用于防治某些传染病外,还可用于治疗-球蛋白缺乏症。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生长、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多种物质活性,是免疫反应介质之一。

35、转移因子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介质,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凡细胞免疫低下引起的疾病均可采用。转移因子还可抗感染(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诊断用于诊断的生物制品可分以下几类:体内试验诊断制剂类。常用的有布鲁斯氏菌素、结核菌素和HYPERLINK/view/246358.htmt_blank锡克试验毒素(白喉)三种,皮内注射0.1ml,观察反应,判断是否患过相应疾病或HYPERLINK/view/131618.htmt_blank免疫接种成功否。一般传染病的诊断制剂类。包括各种诊断菌液、病毒液和诊断血清。诊断肿瘤用制剂。如甲胎蛋白血清、癌胚抗原诊断试剂盒等。测定免疫水平的诊断

36、制剂。测定人体内所含的五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以Ig单价诊断血清与患者血清作定量测定,用于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测定,亦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指标。激素用诊断制剂。如妊娠诊断制剂。不良反应使用生物制品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这与制品的菌种毒种、型别、抗原浓度、所用培养基、灭活或减毒过程、佐剂、保护剂、受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接种史、传染病史、被动获得抗体等因素有关。接种疫苗和类毒素常见的反应,如HYPERLINK/view/925084.htmt_blank细菌内毒素引起的毒性反应,所有细菌制剂都可引起发烧和局部的肿、痛、热的炎症反应,一般在接种后

37、48小时内发生。精制类毒素和病毒类疫苗,一般反应比较轻微。活疫苗类接种后实际上产生一次轻度感染过程,在活菌或病毒增殖到引起发烧或其他反应之前,常有几天或长一些的潜伏期,这些感染反应常伴有低热,有的有皮疹、HYPERLINK/view/158613.htmt_blank淋巴结肿大等。细菌多糖疫苗细菌多糖疫苗是提取有效抗原成分,去掉内毒素,其反应也较轻微。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清病。现今制品通过精制提纯,反应减少,人血液制剂克服了异性蛋白反应。这些制品的反应,有时伴有发热、荨麻疹、哮喘,少数偶尔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过敏性休克和血管性水肿罕见,干扰素等治疗免疫制剂,反应情况类似疫苗

38、类,反应轻微。附件2疫苗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疫苗英文名称:vaccine定义1:泛指所有用减毒或杀死的病原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或其抗原性物质所制成,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所属学科:HYPERLINK/view/71799.htmt_blank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HYPERLINK/view/396963.htmt_blank免疫预防(三级学科)定义2: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级学科)本内容由HYPERLINK/view/1490464.htmt_blank全国科学技术

39、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HYPERLINK/view/144124.htmt_blank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HYPERLINK/view/3736.htmt_blank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目录HYPERLINK/view/42785.html1#1类别HYPERLINK/view/42785.html2#2原理HYPERLINK/vie

40、w/42785.html3#3意义HYPERLINK/view/42785.html4#4种类HYPERLINK/view/42785.html4_1#4_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HYPERLINK/view/42785.html4_2#4_2人工被动免疫制剂HYPERLINK/view/42785.html4_3#4_3新型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5儿童注射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1#5_1乙肝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2#5_2卡介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3#5_3

41、小儿麻痹糖丸HYPERLINK/view/42785.html5_4#5_4百白破混合制剂HYPERLINK/view/42785.html5_5#5_5麻疹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6#5_6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6#6疫苗反应HYPERLINK/view/42785.html6_1#6_1正常反应HYPERLINK/view/42785.html6_2#6_2异常反应HYPERLINK/view/42785.html7#7成人可注射的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8#8生物制品HYPE

42、RLINK/view/42785.html9#9全球疫苗市场概况HYPERLINK/view/42785.html10#10普通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异同HYPERLINK/view/42785.html11#11我国流感疫苗竞争格局和品种概况HYPERLINK/view/42785.html11_1#11_1流感疫苗竞争格局HYPERLINK/view/42785.html11_2#11_2流感疫苗品种概况HYPERLINK/view/42785.html1类别HYPERLINK/view/42785.html2原理HYPERLINK/view/42785.html3意义HYPER

43、LINK/view/42785.html4种类HYPERLINK/view/42785.html4_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HYPERLINK/view/42785.html4_2人工被动免疫制剂HYPERLINK/view/42785.html4_3新型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儿童注射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1乙肝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2卡介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3小儿麻痹糖丸HYPERLINK/view/42785.html5_4百白破混合制剂HYPERLINK

44、/view/42785.html5_5麻疹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5_6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6疫苗反应HYPERLINK/view/42785.html6_1正常反应HYPERLINK/view/42785.html6_2异常反应HYPERLINK/view/42785.html7成人可注射的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l8生物制品HYPERLINK/view/42785.html9全球疫苗市场概况HYPERLINK/view/42785.html10普通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异

45、同HYPERLINK/view/42785.html11我国流感疫苗竞争格局和品种概况HYPERLINK/view/42785.html11_1流感疫苗竞争格局HYPERLINK/view/42785.html11_2流感疫苗品种概况展开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类别HYPERLINK/image/3bc6f7502ado查看图片t_blank疫苗(vaccine)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HYPERLINK/view/888642.htmt_blank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

46、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HYPERLINK/view/1876155.htmt_blank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原理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HYPERLINK/view/1644898.htmt_blank预防传染病的HYPERLINK/view/99880.htmt_blank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

47、物体HYPERLINK/view/36052.htmt_blank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意义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HYPERLINK/view/99839.htmt_blank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

48、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HYPERLINK/view/172187.htmt_blank天花病毒在HYPERLINK/view/87214.htmt_blank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也更加坚信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技术特点分为HYPERLINK/view/959559.htmt_blank传统疫苗和HYPERLINK/view/959560.htmt_blank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HY

49、PERLINK/view/94957.htmt_blank基因疫苗为主。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种类人工主动免疫制剂1.HYPERLINK/view/434129.htmt_blank灭活疫苗选用HYPERLINK/view/2000143.htmt_blank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次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HYPERLINK/image/5202e5f21a97342ab17ec565o查看图片t_blank疫苗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

50、复接种。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2.减毒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HYPERLINK/view/49035.htmt_blank卡介苗(BCG,结核病)、HYPERLINK/view/142.htmt_blank麻疹疫苗、HYPERLINK/view/64173.htmt_blank脊髓灰质炎疫苗(HYPERLINK/view/109616.htmt_blank小儿麻痹症)等。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HYPERLIN

51、K/view/2097509.htmt_blank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比如:HYPERLINK/view/346230.htmt_blank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麻风、腮腺炎疫苗都是属于活疫苗。3.类毒素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其中加适量磷酸铝和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体内吸收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常用的类毒素有HYPERLINK/view/39245.htmt_blank白喉类毒素、HYPERLINK/view/36205.htmt_blank破伤风类毒素等。人工被动免疫制剂1.HYPERLINK/view/116392.

52、htmt_blank抗毒素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3.细胞因子制剂4.单克隆抗体制剂人工主动免疫和HYPERLINK/view/36212.htmt_blank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新型疫苗1.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2.结合疫苗3.合成肽疫苗4.基因工程疫苗(1)重组抗原疫苗(2)重组载体疫苗(3)DNA/RNA疫苗(4)转基因植物疫苗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儿童注射疫苗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HYPERLINK/view/264644.htmt_blank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

53、接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乙肝疫苗一般在出生两天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不能接种该种疫苗的宝宝有: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心肝肾等疾病;2.体制弱,有过敏史或癫痛者;3.近期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如果宝宝患有这些疾病,就不能进行接种卡介苗,具体为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小儿麻痹糖丸口

54、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不能接种这种疫苗的宝宝有: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HYPERLINK/view/39504.htmt_blank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到2岁时再复种1次。百白破的禁忌: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麻疹疫苗

55、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不能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价疫苗:1.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者或类过敏反应者;2.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疾质等;3.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个人或家庭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小提示:宝宝发热,有HYPERLINK/view/3014674.htmt_blank急性传染病时接种疫苗,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不能接种。家长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时,应主动说清孩子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正确掌握HYPERLINK/view/250271.htmt_blank禁

56、忌症,这样既可减少HYPERLINK/view/302674.htmt_blank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又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卡介苗属于活菌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对于那些体质特别虚弱的孩子在注射后,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将孩子出现的不良反应同其他的病症加以区别。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

57、)、百白破(第一次)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16岁:精白破(第二次)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如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

58、记住一点,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疫苗反应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HYPERLINK/image/504ec7f944b4c760242df27do查看图片t_blank疫苗正常反应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

59、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异常反应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脱敏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1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成人可注射的疫苗:乙肝疫

60、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HYPERLINK/view/19077.htmt_blank伤寒疫苗、痢疾疫苗、宫颈癌疫苗、HYPERLINK/view/1648213.htmt_blank霍乱疫苗等很多还有HYPERLINK/view/9070.htmt_blank艾滋病疫苗、甲型H1N1疫苗已研制出。HYPERLINK/view/42785.htm编辑本段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