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教材简析】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裁缝慢条斯理,顾客急于求成,故事结局很有意思,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方帽子店,人们在为方帽子店主人固执、愚感到好笑的同时,不由思考“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漏和枣核是两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枣核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孩子,机智勇敢地帮助老百姓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材第一学段已经作过借助图片、根据提示等讲故事的练习,主要体

2、现在个别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中。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过程。与第一学段的课文相比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故事内容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复述故事,4篇课文在课后练习或学习提示中,都明确了“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本课具体落实的要求与方法。比如,侵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引导学生先借助表格,杭理顾客和裁缝在几天里的不同要求和表現,再1有序地复述故事;漏则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图片和文字提示记住故事主要内容,避免复述时遗漏重要情节。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

3、加以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安排过习作“我来编童话”,要求学生编写一个故事要素齐全的童话故事,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又安排了习作“奇妙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编出一个内容完整、情节有趣的故事,想象当某一动物一且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特征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开展本单元的教学,要处理好阅读理解与复述的关系。复述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时应避免对课文面面俱到、琐碎分析,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故事中的主

4、要情节,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怎样复述故事。另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机整合。比如,语文园地中“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这个学习内容,就可以与复述故事整合,提前教学,为复述故事打下基础。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可以和习作内容结合,学生可以把自己写的想象习作,作为“趣味故事”讲给大家听,口语交际可以灵活安排,在习作之后进行也是可以的。【单元教学目标】2(一)课文1.认识32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写25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故事中人物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特点。3.默读课文,交流自已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4.

5、能借助提示,按顺序复述故事,不遗漏重要情节。(二)口语交际1.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2.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三)习作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四)口语交际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积累8个词语。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36.朗读、背通古诗大林寺桃花。【单元教学重、难点

6、】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2.能借助提示,按顺序复述故事,不遗漏重要情节。3.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难点: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单元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1课时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课时方帽子店1课时漏2课时枣核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4课题教学目标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认识“箱、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2个字,会写“性子、布料”等15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

7、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教学重点人物的性格特点。2.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讲授法、探究法等。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如果你的书包忘记了带,你会怎么办呢?2.学生自由表达。预设:马上跑回家去拿;会慢吞吞地告诉妈妈。3.出示作者照片。

8、预设:周锐,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主要作品幽默三国。4.出示课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当急性子和慢性子遇见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缝箱夸歪承夹袖衬衫负泄艺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3.给生字组词。4.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6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2.同学们,请你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3.朗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位急性子顾客到裁缝店里做棉袄

9、,第二天要求裁缝把棉袄改成夹袄;第三天要求裁缝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第四天又要求把衣服接上袖子,然而其实慢性子裁缝连料子都没有开始裁的事。(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1.急性子顾客有什么问题?慢性子裁缝是怎样回答的?2.急性子顾客的哪些动作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二)顾客和裁缝。1.读出急性子顾客的要求。出示句子:(1)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2)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7教学过程(3)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4)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预设:语速要快,要读出着急的急性子语气来。2.读出慢性子的表现。出示句子:

10、(1)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2)为您服务,没说的!(3)剪袖子,只要咔嚓咔嚓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4)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预设:语速要慢,要读出不紧不慢的慢性子语气来。3.急性子的表现。出示句子:(1)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2)“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预设:动作描写出了顾客急性子。(3)读课文,找一找能够表现急性子的句子,8教学过程并与同学一起读一读。4.慢性子表现。出示句子:(1)“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预设:语言描写,他的话表现了他的

11、慢性子。(2)读课文,找一找能够表现急性子的句子,并与同学一起读一读。5.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比一比谁更能表现出裁缝的急性子,谁更能表现出顾客的慢性子。学生自由朗读,选择做喜欢的部分朗读展示。四、学写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会12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1.课件出示:性、卷等12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3.指导书写。(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9美观。(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

12、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预设:“卷”:注意不要多一横;“取”:注意右边是“又”;“夸”:注意大的撇捺要写舒展;“艺”:下部分不要写成“九”。“衬衫”注意偏旁。(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背挺,足安。五、巩固提高打开“学习与巩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起来闯关吧!第二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10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一认吧!出示汉字,学生认读并组词。2.课文中有很多神奇的词语,请你写一写,记教学过程住它们。出示词

13、语,学生抄写词语。性子布料交货笑话大方夸奖道理实在提前服务衬衫对不起摇头负责名声放心手艺感动小组评价书写情况。3.谈话导入: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道理。预设: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急性子顾客到一位慢性子裁缝店做衣服的一个过程,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应该那么慢和那么急的道理。急性子的人不切实际地讲求速度和效率,慢性子的人做事迟钝缓慢。二、课文赏析这篇课文内容这么多,怎样读懂文章呢?(1)预设:抓住人物语言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填写表格,并进行复述。(2)复述: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和文中的主要词句,把课11教学过程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示例:冬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棉袄。顾客说自己

14、是个急性子,因为等不及已经走了三家裁缝店了。裁缝说:“我是个慢性子,得明年冬天来取货。”顾客听完要走。裁缝解释说:“如果春天、夏天或秋天把棉袄做出来,您穿上会被人笑话,我冬天做完,正是穿棉袄的时候。”顾客认为有道理,就决定在这里做。第二天,顾客又来了,说:“把棉花拽掉,改成夹袄吧。”裁缝说:“为您服务,没说的!”第三天顾客又来了,说:“再改成短袖衬衫吧。”裁缝同意了。第四天顾客又来了,说:“再改成春装吧,把袖子接上去就行了。”裁缝说:“我不用接袖子也能做出一件春装,因为我还没有开始裁料呢。”(3)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预设:急性子慢性子(一)体验急性子认真品读课文,说一说

15、急性子顾客对衣服的要求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你能品出他的性格12吗?(1)预设: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2)预设: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体会:拟声词,写出顾客跳得迅速,性子急。(3)预设:“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体会:顾客动作很快,一边说话一边要走,性子真急!(4)预设: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体会:冬天变秋天,棉袄改夹袄,真是个急性子啊!(5)预设: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体会:秋天变夏天,

16、夹袄改短袖,真是个急性子啊!(6)预设:只要能让我早些在春天穿上。您别忘了,我可是个急性子顾客啊。体会:衣服的变化,把顾客的急性子体现得淋漓尽致。13教学过程(7)下面哪句话的语气更为强烈?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预设:学习双重否定句。(二)体验慢性子认真品读课文,说一说慢性子裁缝对于顾客的要求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你能品出他的性格吗?(1)预设: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体会:自定义慢性子。(2)学习拟声词:咔嚓咔嚓(3)预设:“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

17、始裁料呢。”(4)预设:“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体会:语言描写,与急性子顾客形成对比。(5)“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预设:什么?你居然连料子还没有裁!那你答应我的14都是空话啊?照你这样我什么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服啊?我再也不要在你这做衣服了!(三)能说会道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急性子和慢性子的缺点。2.你做事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呢?说一说因为急性子或者慢性子而发生的故事吧!3.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讲给同学听。预设:故事发生在春天,一个顾客慢吞吞走进一家裁缝店。顾客对裁缝说:“我要做一件

18、棉袄。您不要着急,我冬天穿上就可以。”“那怎么能行,三天后来取棉袄吧,”裁缝说,“我是个性子最急的裁缝。”“让一个急性子给我做衣服我可不放心,我看还是算了吧,”顾客说,“我再慢慢找别的裁缝给我做。”“我虽然性子急,但活儿可不差。”裁缝急忙说。这位顾客想了想,说:“那好吧,不过做衣服的布料我还没买呢,改天我给您送来吧。”说着慢15板书设计悠悠地离开了。一天,两天,十天两个月过去了,夏天就快来了。顾客终于拿着布料来了。裁缝可等不及,顾客前脚刚走,他就拿起剪刀裁起了布,当天就把衣服做好了。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顾客才来到裁缝店取走了棉衣。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急性子裁缝说:“这是我见过的

19、性子最慢的顾客。”三、布置作业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课后讲给同学听。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顾客性子太急办不好事情裁缝性子太慢办事拖拉教学反思16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1*方帽子店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讲授法、探究法等。多媒体课件。1课时教学内容自主探究,体会品质一、谈话导入1.课前准备:施雁冰:笔名冰冰,上海人。主要

20、作品:外国蜡烛鸦鸦不要脚的朋友。2.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帽子呀?见过方帽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方帽子店里去看看发生了什么?3.走进课文方帽子店。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找出问题和答案。1.借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读课文,掌握多音字读音。2.把你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同桌指读生字,检查注音。2.大家看,这是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吗?生教学批注17教学过程读生字,注意正音。橱改蕉扣嚷溜筒董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识字的记忆方法。(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给每个汉字组词。学生读词语。5.学习多音

21、字:嚷、溜。四、感知内容(一)课文导入这篇课文内容这么多,怎样读懂文章呢?预设:理清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题概括:帽子店从来都做方帽子,人们也从来都戴着方帽子。孩子们产生疑问,想出了许多帽子式样。最终方帽子变成古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随着世界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否则就会被淘汰的道理。预设:第一部分(14):方帽子店一直都在卖方帽子,人们一直都在戴方帽子,很不舒服。第二部分(516):孩子们对方帽子产生疑问,做出了圆帽子,并在长大的过程中,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第三部分(1720):人们戴上了各式各样的新帽子。第四部分(21):世界在改变,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二)课文解读1.方帽子店里卖的

22、是什么样的帽子?预设:这家店里只有方帽子。出示句子: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仿照句式说话。2.方帽子店里为什么只做方帽子啊?出示句子: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18教学过程体会:这家店里只有方帽子。3.认真读一读文中的对话描写,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对话句子中标点的用法。预设:说话人在前说话人在中间说话人在后面出示句子:(1)“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一个小孩子说。(2)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4.你觉得方帽子好吗?出示句子: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

23、得满头汗。5.快速再读课文,看看孩子们尝试着做出了什么样的帽子?出示句子: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句子: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思考:比喻句,进行句子仿写。6.你喜欢方帽子还是圆帽子?7.出示句子: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碗形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从开始用纸做到后来用布做好了戴在帽子上,孩子们的行动力真快啊!8.小孩子们设计的帽子既舒服又漂亮,你能设计几款帽子吗?

24、19教学过程9.读读两家帽子店的广告语,说一说你的想法。(1)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2)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10.出示句子: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预设:顾客们在店门口站着会想些什么呢?11.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预设:世界一天天在改变,我们也要改变自己!12.方帽子为什么会被淘汰呢?五、课堂展示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说哪些内容是你想不到的,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六、互动练习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方帽子店”,一起来闯关吧!板书设计方帽子店改方帽子变不舒服圆帽子舒服教学反思

25、课题27漏20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认识“婆、脊”济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2.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讲授法、探究法等。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大家有害怕的事物吗?说说你怕什么?2.学生自由表达。预设:老鼠、鬼等。3.资料袋:预设:我国的民间故事包含

26、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蕴含着崇高的思想与美德,给人以知21教学过程识、教诲、鼓舞和希望。有的民间故事以连环漫画方式出现,非常有趣。4.出示课题漏,想一想这样的故事会发生什么呢?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婆脊贼莫颠胶旋纵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3.给生字组词。4.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2.同学们,请你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3.朗读课文: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老虎和贼

27、惦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22教学过程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老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方是“漏”,摆脱对方之后,又双双返回,结果被彼此吓昏了。(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让你感觉有趣呢?预设:1.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2.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这实在是太有趣了。(二)读一读老虎和贼的害怕。1.出示句子:(1)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2)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3)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

28、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预设:语气要紧张,要读出害怕的样子来。2.读课文,读好老虎和贼逃跑时害怕的样子。预设:小组或者同桌分角色朗读。3.出示句子:23(1)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预设:心理和动作描写出了贼的害怕。(2)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预设:心理描写出了老虎的害怕。(3)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4)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预设: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4.读课文,找一找其他能够表现贼

29、和老虎怕“漏”的句子。5.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语言要准确、生动、富有情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角色,揣摩它的内心变化。6.借助示意图和提示,按照地点变化顺序,复述这个故事。(1)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2)虎驮着贼,贼骑着虎。(3)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24教学过程滚下山坡。(4)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5)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四、学写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会13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1.课件出示:漏、喂等13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打开“优教学生字”,

30、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3.指导书写。(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预设:“贼”:注意不要少一点;“狼”:注意右边是“良”;“厉”:注意里面不出头;“偏”:右面里面两竖。(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25教学内容26头正,身直,背挺,足安。五交流有意思的内容。1.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们一定知道“漏”师指什么了吧?2.学生交流。3.师:你觉得故事里的哪些内容有意思?请你告诉大家。4.学生交流。第二课

31、时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一认吧!出示汉字,学生认读并组词。2.课文中有很多神奇的词语,请你写一写,记住它们。出示词语,学生抄写词语。里屋松手莫非粘胶厉害跟前发抖甘心小组评价书写情况。二、课文赏析这篇课文内容这么多,怎样读懂文章呢?教学批注教学过程(1)预设:抓住人物语言,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填写表格,并进行复述。(2)复述: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和文中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示例:老公公和老婆婆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胖驴。老虎想吃这头小胖驴,贼想偷这头小胖驴。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老虎和贼都来了。他们

32、正要动手时,听到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和贼都以为“漏”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十分恐惧。贼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摔到虎背上。老虎和贼都以为遇上了“漏”,害怕极了。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跑到一棵树前,贼蹿到树上,老虎继续往前跑。老虎没吃到驴,不甘心,往回走。贼也不甘心还是想回去偷驴,正要下树,看见走到树跟前的老虎,以为是“漏”,吓得摔了下来,滚下山坡。老虎看见掉下的贼,以为是“漏”,也吓得滚下山城。他们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对看了一眼,都吓昏了过去。天快亮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看看屋顶再说“漏”。27(3)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预设:“漏”是什么

33、?怎么都怕它?(一)走进文本。认真品读课文,说一说老公公老婆婆害怕的“漏”是什么?(1)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2)预设:“漏”到底是谁呢?(3)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4)预设:老婆婆老公公怕的“漏”是“漏雨”。体会: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二)老虎和贼怕“漏”。认真品读课文,说一说贼和老虎害怕的“漏”是什么?(1)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2)老虎觉得“漏”是比自己还厉害的东西。(3)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

34、非漏比我还厉28教学过程害?”(4)预设:贼觉得“漏”是比自己还厉害的东西。(5)老虎和贼认为“漏”是比自己还厉害的东西,那么他们是怎么怕这个“漏”的?预设:(1)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2)贼听得腿脚发软。(3)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4)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5)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三)看结局。那么他们遇到“漏”有什么结局呢?预设:(1)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体会:贼又遇到了“漏”,慌忙逃命,根本没有考虑到树枝的问题,结

35、果滚下山坡,坏人得到了惩罚。29(2)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体会:老虎以为贼是“漏”,慌忙逃命,和“贼”一起滚下山坡,他们认为对方是可怕的“漏”,昏死过去。(3)故事是怎样写“雨”的,这和“漏”有什么关系呢?预设: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雨越下越大。(四)能说会道。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把最有趣的地方讲生动哦!2.老婆婆怕“漏”和老虎、贼怕的“漏”一样吗?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认知呢?3.想象一下,老虎和贼苏醒以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预设: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3027漏板书漏喂胖驴

36、贼狼莫课题28*枣核设计1.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读准“折、涨”两个多音教学目标字。厉抱架胶粘偏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教学反思重点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难点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等。31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32多媒体课件。1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枣核的勤快与聪明。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续编这个故事。教学重点:1

37、.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枣核的勤快与聪明。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续编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枣核”是一个孩子,你能想象吗?他生下来就像枣核一样大。2.同学们,你们见过像枣核一样大小的孩子吗?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长,愁坏了爹娘,教学批注教学过程一起跟着作者去看看这个故事吧!这应该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3.走进课文枣核。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找出问题和答案。1.借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读课文,掌握多音字读音。2.把你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同桌指读生字,检查注音。2.大家看,这是本

38、课的生字,你都认识吗?生读生字,注意正音。核妻爹犁折困牲府罢涨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识字的记忆方法。(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给每个汉字组词。学生读词语。5.学习多音字:折、涨。四、感知内容(一)课文导入:这篇课文内容这么多,怎样读懂文章呢?33预设:理清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主题概括夫妻俩盼着要一个孩子,终于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起名为枣核。枣核虽然一点儿不见长,但是很勤快,学会了很多本领。他勇斗县官,帮助庄稼人抢回了牲口。赞美了枣核勤劳、善良、勇敢的品质。预设:第一部分(1):夫妻俩盼生子,终于生了一个

39、枣核那么大的孩子。第二部分(23):枣核虽一点儿不见长,但是很勤快,学会了很多本领。第二部分(413):枣核用自己的才智帮助了庄稼人,勇斗县官。(二)课文解读:1.夫妻俩为什么给孩子起名叫“枣核”?预设:因为这个孩子很小。出示句子:不久,果然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夫妻俩欢喜得很,给孩子起了个名叫“枣核”。2.夫妻俩为什么愁得慌?出示句子:34教学过程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体会:如果孩子长不大怎么办啊?3.认真读一

40、读文中的对话描写,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对话句子中标点的用法。预设:说话人在前说话人在中间说话人在后面出示句子:(1)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4.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枣核学会很多本领的句子。出示句子: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预设:枣核真能干!35思考:想象一下枣核还能做什么农活呢?组织语言说一说。5.出示句子: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思考: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句)思考:你觉得枣核聪明吗?说说原因。6.快速再读课文,看看枣核是怎样赶回牲口的。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1、?7.枣核是怎样惩治县官的?出示句子: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思考:还能说一说枣核惩治县官的词句吗?讨论:看到枣核惩治县官,你怎么想,想说什么?8.出示句子:满堂的人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枣核轻松逃走了。36教学过程9.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说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预设:勤快、聪明,有本领的人。10.想象一下,续编这个故事吧!预设:这天,县官果然带着衙役来抓枣核,枣“核全副武装,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别再让他溜了!”县官喊道

42、。衙役们一拥而上。枣核趁乱钻到衙役头子的裤管里,接着,在裤管里就是一阵猛扎乱砍。衙役头子疼得哇哇乱叫:“腿,在裤腿里!快打!”衙役一根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差点打断衙役头子的腿。衙役们还没缓过神来,只听县官惊叫道:“快来人啊!我的腿!”原来,枣核又钻进了县官的裤管里。衙役又一棍子打下去,县官一下子就跪到了地上:“哎哟,我的腿呀!”就这样,枣核一会儿钻进这个人的裤管,一会儿又钻进那个人的裤管,弄得他们人仰马翻。县官和衙役们只好求饶。从此以后,县官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五、课堂展示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说哪些内容是你最喜欢的,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六、互动练习371.搜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延伸想象增

43、“趣为这个故事续编结尾。枣核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1.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教学目标把故事讲得吸引人。2.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38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讲授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1课时讲故事,听故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趣故事我来讲,精彩纷呈大家听。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听到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在民间文学中广泛存在,它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你有没有见过类似

44、的故事?2.我们各自搜集一个,开一个趣味故事会,一起享受快乐时光吧!二、选择故事1.应该选择怎样的故事?预设:(1)有趣的故事,故事的趣味性是吸引听众的法宝。(2)短小的故事,故事不宜太长,长故事可以讲短。(3)记下提纲,要将故事读熟,可以记下故事要点。2.你选择了什么故事?提示: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事等。三、准备故事1.你选择了哪个有趣的故事?你怎样快速记住故事内容?预设: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线索,列一个讲故事的提纲。2.练一练。梳理线索,列一个讲故事的提纲。预设:注意语气、语速、表情、手势(动作)等。四、小组交流1.四人为一组,小组轮流讲故事。(1)要认

45、真讲解。教学批注39预设:讲解注意事项:故事要完整,起因、经过、结果分明;精彩地方讲具体,注意手势动作。充满自信讲解,做到有声有色。(2)要注意聆听。预设:别人在讲解时不能说话,等别人讲完了,可以提问或者进行补充。(3)注意:别人在讲解时不能说话,等别人讲完了,可以提问或者进行补充。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一个讲得最精彩的同学。出示评价方向。预设:谁的故事最精彩,讲解最出彩?谁的声音最洪亮,表情最生动?为同学补充细节,提出建议。让他代表小组进行展示。五、班级展示1.小组代表代表小组讲解精彩故事。出示说话要求:讲:事件完整,方法合适,故事有吸引力。听:认真听讲,做好记录,不打断别人。问:同学讲完后

46、,提出你的疑问,说一说故事中哪里最有趣。2.各小组派代表讲一个趣味故事。教师适时点评。3.准备笔记本,记录故事要点,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做的。40教学过程4.班级问答。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跟讲故事的同学交流一下,彼此交换一下想法。5.整理班级同学讲解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放在班级的宣传栏里,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6.选择一个你听到的最有趣的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一听。六、课堂总结。教师总结:要想故事讲得好,自然大方最重要。前因后果讲清楚,精彩细节不能少。表情到位动作佳,吸引观众有高招。以上要是都做到,人人都夸口才好。板书设计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讲: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态度自然、大方。听:集中注意力,

47、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教学反思41课题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1能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教学目标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2要突出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教学难点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42讲授法、讨论法等。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一、综合活动,导入新课1演演看。请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一种动物。2猜猜看。其他同学根据学生的表演猜一猜是哪种动物。3比比看。看谁演得

48、更好,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教学过程猜出来。4同学们能一下子就猜出这些动物,是因为这些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那如果这些动物都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二、观察图片,进入情景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出示的图片分别为母鸡在天上飞、老鼠个头特别大、猫很小。)2放飞想象:这些动物如果变成这样,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会发生什么事情?3全班交流。4师小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的想象很精彩。(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三、点拨角度,开阔思路1出示动物图片,学生交流它们原有的特征及想象的特征。鹰蜗牛马小鸟432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种动物?根据刚才的想象,

49、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尝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3出示童话故事的特点。(1)大胆的想象(2)有趣的内容(3)生动的语言四、明确内容,自主拟题,完成习作1学生思考习作主角的确定及故事的主要内容。2把想好的故事和同桌说一说,交流评议。3拟定题目,动笔书写。教学内容44第二课时确定思路,写作展示教学批注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各自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大家写的童话故事。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讲评课)二、复习回顾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学2主要写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生活的变化和发生的奇异的事情。(指名学生读)三、了解本

50、次习作评改应注意的事项1有无错别字。2童话故事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故事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能给人以启发。四、指点迷津1出示学生的习作。(以同学的初稿为例进行评改)2指名朗读例文,请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有什么地方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哪些不足?3出示例段,引导学生把习作修改得更精彩。五、佳作赏析母鸡欢欢去散步这天,天气真好,母鸡欢欢走出鸡舍去散步。她经过小狗丽丽的家,丽丽正在哭泣,原来妈妈给她新买的气球缠在树上,取不下来了。欢欢说:“别怕,有我呢!”说完,欢欢扑腾着翅膀飞上高高的树枝,取下气球,还给了丽丽。丽丽破涕为笑,高兴地接了过去。45过程她经过小河边,一条贪玩的小鱼

51、跳上柳树,卡在树枝上,动弹不得。鱼妈妈焦急地向人求救。欢欢看见了,于是扑扇着翅膀飞上柳枝,叼下那条小鱼,把他送回到水里。她经过一个小山坡,小蚂蚁们正气喘吁吁地在搬家。欢欢让小蚂蚁们爬上自己的背,然后扑扇着翅膀,只几秒钟就飞到了山坡上。当她经过草地时,一只小狐狸盯上了她。趁她不注意,小狐狸咬住了她的腿。欢欢一惊,扑扇着翅膀飞向空中。小狐狸吓呆了,他不敢松口,怕一不小心掉下来摔死了。只好闭上眼睛,任由欢欢带着他在空中飞翔。欢欢飞到一片树林里,把腿伸向一根粗壮的树干。“嗵”的一声,小狐狸的头撞上了树干,吓得松开了口,一下子掉在了地上。他望着飞走的欢欢,百思不得其解:这明明是一只母鸡呀!是呀,欢欢是一

52、只母鸡,但是,她是一只会飞的母鸡。点评:小作者想象丰富,选了一只母鸡作为故事的主角,这只母鸡会飞上天,多么神奇的想象呀!母鸡有了新的特征,一定也会有精彩的故事发生。在小作者的笔下,母鸡帮小动物们解决了许多难题,46教学过程帮自己摆脱了困境,惩治了想吃自己的狐狸。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着读者,从故事中也能感受到小作者那颗关爱别人的童心。故事叙述有条理,语言生动,让人读后为小作者的奇妙创作而啧啧称赞。六、大显身手1读一读自己的初稿。修改问题突出的片段,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2学生修改,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修改的部分。4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主角:动物内容

53、:童话故事教学反思课题教学目标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交流、积累复述故事的方法。2读词语,说发现,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3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仿写句子。474能和同学交流有趣的故事题目;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大林寺桃花,背诵古诗。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能和同学交流。2读词语,发现特点,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3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感悟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1体会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2能发现故事题目的规律,能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故事题目。3学会正确转述别人的话。讲授法、探究

54、法等。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48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一、交流平台1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了好几个故事,谁能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些故事?2出示本单元的故事图片,学生复述故事。3请复述故事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复述故事的。教学过程4教师总结。复述故事不是要一字不差地背诵课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内容叙述出来,并适当加上表情和动作。要想复述得好,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了,重要的情节也不会遗漏了。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第一组词语,指名学生读。咳嗽呕吐唠叨嘀咕2出示第二组词语,指名学生读。谚语谣言告诫辩论3指名说说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词语中的每个字都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