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_第1页
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_第2页
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_第3页
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_第4页
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zxxad图1 a 点为二向支承(约束 c 点为三向支承(约束 只约束柱壳上弦支座图x,z 方向位移),d 点为二向支承(约束 y, x, y,z 方向位移),其余带号的各点均图 1 中, z 方向位移), 设置单向支承柱壳结构为大型复杂结构, 因此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SAP2000对其进行结构 分析,并结合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对各杆件进行截面设计和验算 二、静力设计 荷载计算z 方向的位移)。1、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摘要:本文简述了双层网壳的静力设计过程,并通过对杆件内力的分析和变 形能力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双层网壳这种结构型式具有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良 好的稳定性和优越的协调变形

2、性能,是各种大跨度建筑值得采用的一种屋盖型 式。关键词: 双层网壳,柱壳,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概况: 某展览馆主展厅屋面为弧线形,跨度 27m,结合使用要求,拟采 用双层网壳的屋盖结构型式。 该结构不仅具有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且当在屋顶安 装照明、空调等各种设备及管道时,它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方便吊顶构造,经 济合理。一、柱壳结构的型式与分析1 柱壳结构型式本设计所用柱壳采用正放四角锥体系, 柱壳跨度 27m,矢高 4.5m,纵向长度 42m。杆件长度控制在 3m3.5m 之间。2 柱壳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核心问题是计算模型的确定。 本设计中柱壳结构的计算模型为空 间铰接杆系,支承采用四边支承

3、。 每个周边节点处均设置支座, 下图所示为在有 限元分析软件 SAP2000中所建立模型的支座模拟(注:下图仅作为表达柱壳支座形式所用)1)恒载标准值计算屋面构件及网壳自重恒载: 0.75 KN /m2 灯具: 0.05 KN /m22)活载标准值计算屋面活载: 0.5 KN /m2; 雪荷载: skr s0 0.75 0.5 0.375 KN /m2;风荷载: C 类地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得0.74 ,风振系数z 1.0 ,基本风压 0 0.4KN / m2 ,风载体型系数 s如图 2所示: f /l 0.1风向 -0.8-0.8s-0.8-0.50.20.50.6图 2 风振体型系数计

4、算图0 ( 0.8) s 0.2 0.1 0.0789KN /m2 ,w2 0.237KN /m2f /l 4.5/27 1/6因此,有:w1(1/6,w34150.148KN /m20.2)其中, w1, w2, w3分别为如图 2 所示对应不同体型系数下的风荷载标准值。2、柱壳上的荷载分布1 上弦恒载全跨均匀分布(如图 3)2 qGk 0.75KN /m2图 3 恒荷载全跨均匀分布图 下弦恒载全跨均匀分布类似上图,值大小为 0.05 KN /m2 (仅为灯具荷载)2 屋面活荷载全跨均匀分布(如图 4)20.5KN / m2图 4 屋面活荷载全跨均匀分布图3 全跨均布雪荷载(如图 5)qsk

5、 0.375KN / m2图 5 雪荷载全跨均匀分布图4 半跨均布雪荷载(如图 6)2 qlsk 0.375 KN /m2图6 雪荷载半跨均匀分布图5 全跨不均匀分布雪荷载(如图 7)22 0.28125 KN /m2 0.46875KN /m2图 7 雪荷载全跨不均匀分布图6 风荷载(如图 8): 风向 2 2 2 0.0789KN /m20.237KN /m20.148KN /m220.237 KN /m20.237KN /m2S2S1h1S1S2h20.0789KN /m2S0.148KN /m2图8 风荷载分布图图8 中, h1 1.15463m , h2 3.34537 m , S1

6、 7.11512mS2 6.38488 m , S 27.000m ,下同。风荷载为吸力,方向为离开屋面向外。3、荷载组合 本设计中,荷载主要作用在上弦,下弦仅作用有灯具恒载,因此,为简化计 算和利于表达,现将各组合中的下弦灯具荷载计算如下:各组合中,下弦荷载设计值为:1)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下: qd 1.2 0.05 0.06KN / m2 ,均匀分布;2)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下: qd 以上各值对各组合均相同。 上弦荷载组合如下:恒荷载组合 1屋 面 活 荷 载取 大 值全跨均布雪荷载风荷载1.35 0.05 0.0675KN /m2 ,均匀分布。126当风向为从左向右时() :1)由可变荷

7、载控制的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分别取 1.2 和 1.4荷载设计值: 1.2 1 1.4 2 1.4 0.6 6 (矢量相加) 荷载分布图如图 9 所示:20.19908KN /m221.533724 KN /m221.40092KN /m2S2S1h11.47568KN /m220.19908 KN /m2S1S220.066276 KN /m2h2S0.12432KN / m2图9 组合1-1)的荷载分布图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分别取 1.35 和 1.4荷载设计值: 1.35 1 1.4 0.7 2 1.4 0.6 6 (矢量相加)荷载分布图如图 10:146图 10 组合

8、1-2 )的荷载分布图 当风向变为从右向左时,荷载分布与风向从左向右时的荷载分布分别对称, 二者并无本质区别,故不再详细叙述。比较可变荷载控制下的组合 1-1 )与永久荷载控制下的组合 1-2 ),可以知道 组合 1-1 )的竖向分布荷载相当于在组合 1-2 )的竖向分布荷载上添加一个向下的均布荷载 0.097500 KN / m2 ,而后者无水平分布荷载,因此,组合 1-1 )比组合1-2 )更不利。恒荷载组合 2 半跨均布雪荷载风荷载同组合 1 的分析类似:当风向为从左向右()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更不利 荷载分布图如图 11:0.19908KN /mS20 .19908 KN /m2

9、0.066276KN /m1.358724KN /m220.12432 KN /m2图 11 风向从左向右时组合 2-1 )的荷载分布图恒荷载1组合 3 全跨不均布雪荷载5风荷载6同组合 1 的分析类似: 当风向为从左向右()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更不利 荷载分布图如图 12 所示:1.227474KN /m21.09467KN0.19908KN /m/m22 1.35717KN /m21.43193KN /m220.19908KN /m2S2S1h1S1S20.066276KN /m2h2S图 12 组合 3-1 )的荷载分布图20.12432KN /m2最后,综合比较三种组合:组合 1

10、、组合 2、组合 3 下的最不利组合,可以 知道组合 1 的情况最不利。 最不利荷载分布为组合 1 中的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1-1 ),其荷载分布图见图 9。(注:在用 SAP2000分析时,根据最不利荷载分布 设计各杆件截面。)4、节点荷载计算在网壳结构中,各杆件单元均为二力杆, 只承受节点荷载,因此,在用 SAP2000 分析,给网壳施加荷载时,需将各种组合下的分布荷载转化为节点荷载。如图 13 所示:l1 l 2 l3l4l 54 3 2 1 hhh55fe9876d1 d 2 d3 d4图 13 节点荷载计算示意图5、杆件设计1)杆件材料与截面形式本柱壳杆件采用钢材,钢材的等级为 Q

11、235。杆件的截面形式为圆钢管,所 用钢管从下列型号中选取: ?60 3,?76 3.5 ,?894.0 ,?114 4.0 ,?127 4.5 ,?140 5.0 ,?152 6.0 ,?1596.0 ,?1598.0 。为了施工上的方便,要 求所选钢管在 34 种之间。2)杆件选取建立 SAP2000模型,并施加最不利组合下的节点荷载,初选杆件,设置好各 参数,即可运行 SAP2000分析该柱壳结构。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外荷载主要由跨度方向的弦杆承受,纵向弦杆的内力 较小。如果把柱壳结构的作用看成为跨度方向拱的作用与长度方向梁的作用相结 合,那么很明显地,结构以拱的受力作用为主,材料利用率

12、较高。而且,柱壳中 内力分布比较均匀,传力路线短,结构受力较为合理。总体上看,柱壳结构呈现 出上弦杆受压, 下弦杆受拉的特征。 上弦最大压杆和下弦最大拉杆分别出现在上 弦和下弦的中部,都属于跨度方向的弦杆。 腹杆受力较为复杂, 受拉与受压杆件 交错排列,而且周边杆件内力较大,中部杆件内力较小。支座反力的分布为:四 个角点处支座竖向反力向下,反力值小;其余支座处均向上,反力值大;并且, 沿跨度方向布置的支座,跨中支座处反力值较大;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支座, 长跨 跨中支座处反力值较大。节点挠度,中间大,周边小,中央部分节点挠度最大。验算最大拉压杆,如果不满足截面强度要求,必须重新选取杆件,直至所有

13、杆件的强度条件均符合要求。同时, 还必须保证柱壳的刚度,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 其最大挠度不得超过短跨长度的 1/400 。另外,由于空间网格结构的构件“没有 主次”,存在强度过剩问题,因此,为充分利用各杆件,应尽可能使用小截面钢 管。同时,这也将使得整个结构总用钢量减少,造价降低。所选取的杆件统计如下: 所用钢管截面分类 总数目 所在位置、数目及钢管下料编号?114 4 25 根 上弦横杆,编号 1上弦横杆 74 根,编号2?89 482根下弦横杆 8 根,编号3上弦纵杆 72 根,编号4?76 3.596根下弦横杆 24 根,编号5上弦横杆 36 根,编号 6;纵杆 68 根,编号 8?60

14、3805根腹杆 504 根,编号 7下弦横杆 80 根, 编号 9;纵杆 117 根,编号 85) 截面验算组合 1-1 )(最不利组合)的截面验算,仅选择 ?1144 举例说明如下:?1144:74,3号无缝钢管, a 类截面,查表得:0.818 ,A 1382.3mm 2 , Nmax 189.76KN (最大压杆, SAP2000中杆件号 68)215N /mm2 ,满足189760 2168N /mm20.818 1382.3(注:此杆不可用 ?89 4,因为 N/ A 266N /mm2 215N /mm2) 综上可知,所选的截面不仅满足强度要求,而且应用了尽可能小的截面,相 对 较

15、 优 。 此 组 合 作 用 下 , 结 构 最 大 挠 度 发 生 在 231 号 节 点 , 最 大 值 60.4mm27000/400=67.5mm,. 因此,无需再进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验算。6、节点设计 焊接空心球节点构造和制造均较简单,球体外型美观、具有万向性,可以连 接任意方向 杆件,因此为本设计所采用,并限定整个柱壳采用一种规格的空心球。(1)球体尺寸设计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规定,空心球的直径应使连接在同一球节点上 各杆件之间留出不小于 10mm的间隙,根据此条件可初定球的直径为D (d1 2a d2)/1.5m1a/22ma 3.162ma 3.215mb 3m图 14

16、 腹杆与弦杆夹角上弦最大截面弦杆与腹杆相交时所需球径最 大。此时,d1 114mm ,d2 60mm,a 10mm, 夹角 59.45o 1.04 弧度。D (114 2 10 60)/1.04 187mm取 D 200mm,壁厚 t 6mm,D/t 33.3在 3045 之间。经上述计算,确定空心球尺寸为 200 6mm , 支座节点加肋,内部节点无肋189.76KN ,所用杆件为 ?1144。(2)节点强度验算 上弦以受压为主,最大压力 Nmax 受压空心球容许承载力为:Ncc (400td 13.3t2d2 / D) 242488 N242.488KNmax下弦以受拉为主,最大拉力 Nt

17、max 173.89KN ,所用杆件为 ?894 受拉空心球容许承载力为:Nt 0.55 ttd f 198377N 198.377KN Ntmax 节点符合强度要求。7 、 材料表(1) 杆件材料表,见表 1:表 1 杆件材料表编号杆件规格几何长度 (mm)下料长度 (mm)单重 (kg)根数合计重(kg)1? 114 43215301532.71325817.8252? 89 43215301525.266741869.6843? 89 42882268222.4758179.84? 76 3.53000280017.528721262.0165? 76 3.52882268216.789

18、24402.9366? 60 33215301512.72336458.0287? 60 33162296212.50050463008? 60 33000280011.8161852185.969? 60 32882268211.31880905.44总计100814381.6892)焊接空心球材料表,见表 2表 2 焊接空心球材料表直 径( mm)厚 度( mm)单个球重 (kg)焊接球个 数合计重( kg)20065.642761556.648、 温度变化引起的支座侧移计算 根据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在单位力作用下,温度变化引起的支座处 位移由下式计算:L E t2 EAm 0.03

19、8 f设定工程竣工时,温度为 0oC ,当地夏季最高温度为 30oC ,冬季最低温度为 10o C总侧移 U u30 u10 4.5 3.4 7.9mm而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支座最大侧移为 U o 17.6mm 。因为 U U o ,因此支座设计时将按照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进行设计。9、支座节点设计本设计出于减少水平推力的需要, 要求支座本身是一个具有确定数值抗侧刚 度的弹性支座。比较各种支座形式(如平板支座、弧形支座、球铰支座和橡胶支 座)后,决定选用板式橡胶支座。 该支座是在平板压力支座的支承底板与支承面 顶板间设置一块由多层橡胶片与薄钢板粘合、 压制成的矩形橡胶垫板, 并以锚栓 相连使成一体

20、。这种橡胶垫板由具有良好弹性的橡胶片以及具有一定强度的薄钢 板组合而成,不仅可使柱壳支座节点在不出现大竖向压缩变形的情况下获得足够 的承载能力, 而且橡胶垫板良好的弹性也可产生较大的剪切变位, 因而既可以适 应柱壳支座节点的转动要求, 又能适应柱壳支座节点由于温度变化、 地震作用所 产生的水平变位。 目前国内常用的橡胶垫板采用的胶料主要有氯丁橡胶、 天然橡 胶等。氯丁橡胶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 它不但具有天然橡胶的基本特性, 而且具 有较强的抗腐蚀与抗老化的能力, 使用寿命长, 因此本设计橡胶垫板中的胶料采 用氯丁橡胶, 橡胶垫板的胶片硬度为邵氏硬度 60。在本设计中, 受拉支座只有 4 个,均

21、分布在角部,且拉力较小, 因此为简便起见, 采用与压力节点相同的构造, 并在最后验算锚栓的承拉性能。三、静力设计结果分析在 SAP2000 中按照此前静力设计的结果选取各杆件的型号并将荷载组合 1-1 )(最不利组合)、荷载组合 2-1 )以及荷载组合 3-1 )施加于结构上,运行 SAP2000分析得到各种组合下的杆件轴力、 支座反力和节点位移。 分析结果, 得: 1)从三种不利工况(组合 1-1 )、组合 2-1 )和组合 3-1 )下杆件轴力图的 比较发现:在荷载全跨均匀分布下,柱壳结构的内力最大; 荷载全跨不均匀分布 时,柱壳结构的内力较大; 在荷载半跨均匀分布时, 柱壳结构的内力最小

22、。 表明: 柱壳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 抵抗不均匀分布荷载能力强。 主要因为柱壳结构具有 较高的超静定次数,刚度大,安全储备高。因此,当设计荷载发生变化时,结构 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局部破坏,柱壳结构也不会立刻丧失承载能力。2)在最不利工况下,杆件 ? 114 4 的最大轴力Nmax 189.76KN ,而其抗 力R Af 0.818 1382 .3 215 103243KN ,杆件强度利用率为 S/R 78%, 虽未能达到满应力,但是,当试图采用小一级的杆件 ? 894时,杆件强度明显 不足,因此采用杆件 ? 1144 是最优的。其它类型杆件的确定都是以相对最优 的方法选用的。所选用的四种型号的杆件强度利用率分别为: 78、82、90 和 74,均超过 70 ,表明柱壳结构的杆件强度利用程度是相当高的。不似梁 类构件虽然通过改变梁的截面形式(例如把梁截面由矩形改为工字形) 、改变梁 的截面高度(例如在梁的跨中和支座附近变高度、变梁宽) 等做法改善本身的受 力性能,但始终是量的改变而无法达成质的飞跃, 因此材料强度的利用程度很低。 而柱壳结构,属于空间杆系结构,它借助于上弦杆受压,下弦杆受拉,二者形成 力偶平衡外荷载产生的弯矩, 借助于腹杆轴力和弦杆轴力的竖向分量平衡外荷载 产生的剪力。因此,在柱壳结构中,各杆件单元均为轴压和轴拉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