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专题基本知识: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 、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 ;古代按照平水韵 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 15 韵,上声 29韵、去声 30 韵,入声 17 韵)。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 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 是把起笔分成点(、 )、横(一)、直()、撇()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 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 种,用 0 至 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
2、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 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 214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 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3、王引之字典考证 、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进行纠正。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 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5、辞源 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 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 214 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 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
3、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 年修 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 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6、辞海 1936 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 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 、王筠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 ,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
4、平水韵 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 ,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 (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 (注音字母) ,解释虚词。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 , 1953 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 、 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16、押韵分为三种: A 、
5、句句押韵。 B、 隔句押韵。 一般是奇句不押韵, 偶句押韵。 如诗 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 、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A 、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C、 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21、常见古书术语: A 、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且用于分别同 义词或近义词的差别。 B 、谓。被释词放于其前。以具体
6、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谓之, 被释词放于其后。 C、 貌。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等于“, 的样子” 。古代汉语笔记(一) D、犹。释者与被释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等 于“等于说” 。上面单纯用于释义。 E、之言、之为言。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 与被释词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F、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G、读如、读若。一般用来注音。有时说明假借字。22、唐人为汉下其他古书注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唐代李善注和五臣注萧统文选 。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23、郭象注和成玄英注庄子 。24、如字, 通常表示在特定的
7、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有时一个字下注 “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25、古书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 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 异读有时只是 音调的差异,有时不仅是声调、词义上的差异,还有词性上的转变。26、利用四声区别词义和词性,是汉语的特点之一。27、朱熹:周易本义 、诗集传、大学章句 、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中庸章句 、 楚辞集注等。28、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刘宝楠论语正义 、焦循孟子 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 、郭庆藩庄子集释 。29、阮元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 、王引之经义
8、述闻 、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30、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十三类。31、古代断句用“、 ”作为标志。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于两字之间。句终在字的 旁边。错误因为三种情况:意义不明、语法不明、音韵不明。32 、诗经是赋的远源, 楚辞是赋的近源。主要特点铺陈事物。33、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分赋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种。A 、汉代为古赋,又称辞赋。一般较长,多用问答体的形式,韵文中夹杂散文,句式以四六言为主。B、六朝赋是俳赋,又叫骈赋。篇幅短小,用韵。骈偶、用典,实际为押韵的骈体文。C、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押韵严格限制,由考官命题,出八个 韵字,规定八类韵脚,所以说
9、八韵律赋。甚至押韵词序、平仄也有规定。字数有限制,不超 过四百字。 D 、 文赋,受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中唐后,古文家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 参差,押韵随意。不重铺排和藻饰,用散文方法写赋,贯穿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十 分接近散文。34、赋的结构:前面有序,中间为赋,后有“乱”或“讯”等。35、古汉语的修辞方法:A 、稽古: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 B 、引经:正面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 E、代称。 a、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 代指。如“二毛” 。 b、以部分代全体。如“风雅” 。 c、以原料代成品。如“鱼网” 。 d、 以具体代抽象。如“丝竹” 。 e、以
10、地代人。如“彭泽” 。 f 、以官代人,表尊重。如“王右 军”。 g、专名用作通名。如“扁鹊” 。 h、割裂式的代称。如“吞舟” 。 D 、倒置,词序颠 倒为了修辞押韵。 E、隐喻,没有比喻词。 F、迂回,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不直 言,而转弯抹脚地说出。 G、委婉,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外交辞令和谦词属于委婉 语。 H 、夸饰,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36、唐后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超过八句的叫 做排律。绝句分为古绝和律绝。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37、四言诗句式一般为二二,五言诗为二三,七言诗为四三。38、句句入韵的诗歌,因相传汉武帝作
11、柏梁台,与群臣共赋七言联句,句句入韵,故名柏梁 体。如曹丕的燕歌行 。39、文心雕龙 ?声律提到“声律”的问题,南朝沈约发明四声,写作四声谱。40、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的形式,是古风的特点之一。律绝一般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古代41、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分为十九词韵部,用集韵的韵目。42、曲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有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43、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曲写成中原音韵分平水韵为十九韵部。(二)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
12、此法。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 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 “有缓急, 非有 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 ,“缓”字无意义。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5、引申义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 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 、“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 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7
13、、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 、象形: 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B 、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 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 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
14、关。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 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 ,其“债 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 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 笔画较少, 往
15、往是一对一的关系, 也有一对多的情况。 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 来的。如礼禮、气氣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 後、适適、征征、余餘。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 。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 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 。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
16、 ,可以是代词如“莫” 。1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 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 。15、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16、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的话) 。17、诗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 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18、韵脚: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 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19、韵例:就是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17、20,换韵:不一韵到底,中途变换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方式,交韵的情况不是。21、天籁: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22、叶韵: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 ,和谐之意) 。23、叶音法: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认为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没有根 据。24、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25、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26、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
18、,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27、三十六字母:传统认为,有三十六字母,字母指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 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如见溪群疑等, 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而上古 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28、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 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29、疏: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 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 ,也叫“正义” 。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 就是汉代毛亨传,
19、汉代郑玄笺、 唐代孔颖达等正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指补充与订正毛传的 意思。30、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 、春秋 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多为汉朝或魏 晋人的注。3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 ,也叫“衍字” 。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如 “汉水以为池 ,水字衍” 。32、脱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脱” ,也叫“脱字” 。用来指明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如 “孔世家云:颀然而长 ”“孔下脱子字” 。33、韵文:指有韵的文章,有完全的韵文,也有不完全的韵文。34、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 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
20、可以同用。南宋平水刘渊, 将同用的韵合并, 成 107 韵,后人渐为 106 韵,被成为平水韵, 一般叫 “诗韵”。35、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 所谓的“声律” 。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 三声中。36、黏: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失黏:诗歌中不合乎黏的规则的现象。37、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类型的。也就是对句的平仄对立。失对:诗歌中不合 乎对的规则的现象。38、孤平:诗歌中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39、拗句: 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 即该用平声
21、的未用平声, 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 拗救: 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 ,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 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40、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另外又一种情 况,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 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 是工对。41、合掌:一联对仗出句合对句完全或者基本同义,是诗家的大忌,叫做“合掌”。 42、流水对: 对仗中的特殊类型。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 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22、襄阳向洛阳” 。43、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 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 来与令一词相对。 如“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取“寻 常”本为“平常”之意,但又为古代测量单位,借对数目。44、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 ,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称为填词或 倚声。45、词调: 本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 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46、杂剧: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唱词往往是剧中人唱。只有套数,没有小 令,一个套数称为一折,全剧通常四折,有时加上一个楔子。散
23、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 与词的性质相近。47、小令:散曲的一种,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 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 48、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 49、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 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古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 其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 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 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2、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 二者间的关系有远有近。 1)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一般是一词多义 的关系。 2)远引申义同本
24、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也可以是两个同源词。3、依据什么来探求词的本义: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如“狱”在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 、案件义,到汉代文献才有当“监狱”讲的,因而本义是“诉讼” 。、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5、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1)相似: a形貌性状相似。如“斗”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b 功能作用相似。如“关” 由门闩引申为关卡。 c 方式情态相似。如“奋”由鸟展翅引申为举起、扬起。2)相关。 a 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如“齿”由门牙、牙齿引申为年龄。 b 借动作行为 指代动作行
25、为的主体或客体。 如“倡”由领唱引申为一般的唱, 再引申为以演唱为职业的人。C 借形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如“刚”由坚硬引申为金属钢。 D 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如“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如“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6、词义引申的趋势: 1)从个别到一般。如“江”从专称长江引申为泛指河流。2)从具体到抽象。如“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7、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如“防”的本义;堤坝。直接引申义:堵水、防水。间接引申义
26、:禁阻、 防备、防止约束规范、标准。8、引申的方式: 1)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申脉络,叫连锁 式引申。如“防” 。 2)以本义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派生出数个直接引申义的词义引申脉络, 叫辐射式引申。如“问” 、“时”。9、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1)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2)有的后来为引申义另外造了字。如“解”ji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 xi )后来写作“懈” 。( 3)有的只改变读音,未另 造新字。如“说” ( shu )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 )( 4)有的读音未变,但却另造了新字。如“反”由翻转引申为返回,后来写作
27、“返”。二: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同义词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不同。如“人”和“民” ,“民”的外延比“人”的小。它 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 “问、询、访”三个词中“访”的适用范围比 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2)性状情态不同。如“坐、跪、跽。 ” 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如“饥” 是一般的饿,想吃东西。 “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长时间未 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另外,一般的病叫“疾” ,病重叫“病” 。一般了解叫“知” ,深刻 了解叫“识” 。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恭、敬” “恭”侧重外貌, “敬”侧重内心。 5)感 情色彩不同。如“诛
28、、杀、弑” “杀”是中性, “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 味。“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6)语法功能不同。如“耻、辱”中“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 。“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之蒙受耻辱” 。、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 1 )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 释。 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 4)察看各自的反义词。4、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讲的。一 个词的词义系统包括该词的全部义项。不可能全部义项一一相同。如“盗”和“窃”。2)词义是发展的,同义关系是可变的。如“
29、履”和“屦” 。由于词义是发展变化的,在考察同义 词的时候,应该注意词义的时代性和同义关系的可变性。3)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别。意义有异有同的同义词,特指有别,泛指无别。如兽皮带毛的叫“皮” ,去毛 的叫“革”。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来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 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2、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 “也”帮助判断。3 、关于“是”字: 1 )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 ,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 “是”的,
30、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 ,汉代后有所增加。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 、“正确的”,意思是“认为 , 对” 、“认为, 正确” 。出现在“名词 +是+ 名词”的组合中。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3)“是” 字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系词“是”字正是从代词“是”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主 +谓+也”,如:此王业也。 2)“主 +者 +谓+也”,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 +者 +谓”,如:兵者,凶器。 4)“主 +谓”,如:兵,凶器。 5)“主 +副+谓+(也)”如:“身非木石。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此诚危
31、急存亡之秋也。 ” 6)“主 +为 +宾”,如:“余为伯倏。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 主谓语除了在句法 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1)表示类属关系。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表示等同关系。 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 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 而是: 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 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 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四: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
32、“文王拘而演周易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 有句法标 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a “及物动词 + 于 +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 省略“于”字, “动 +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 a “为 + 施事者 + 及物动词” ,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 “为+ 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 )“见”字句。 a “见 +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 b “见 + 及物动词 + 于 + 施事
33、者” , 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c 南北朝后,“见 +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 父见背” (慈父背弃我) 。(不是被动句) (4 )“为, 所, ”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 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 +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东汉后, “为 , 之 所, ” “为 , 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 , 所”句。a “为 + 施事 + 所 +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后,“为 , 之所 , ” “为 , 所见”在汉魏
34、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 )“被字句”。a “被 + 施事者 + 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b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 ,如:光被四表。c 汉代后,至今, “被 + 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五: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 们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的种类:(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需要 注意的是:a 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b “
35、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 ,“何”不是真正的宾语, 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c “何如”语义同“如何” ,译为“怎么样” ,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d “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2 )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臣未之闻也。 ”。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如“吾不能早 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3 )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 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
36、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如: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有两种情况: a “惟(唯) + 宾语 + 是(之) +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 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 ”意思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 可以由代词充任, 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 “之”。如“其斯之谓与?” b “此(是)之谓, ” 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 , ”或“是说这个吧” 。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 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
37、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 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 (1 )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 2 )表 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 两种语法位置上。( 1 )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 。(2 )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 ,后面 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强调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 之三。”、主语的省略: ( 1 )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 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 ()君子也。”( 2 )蒙下
38、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 1 )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2 )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六:古代汉语词类活用1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 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 。句中的“肘”是名 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动词的活用: (
39、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 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 “庄公寤 生,惊姜氏。”“惊”意为“使 , 惊” 。(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 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 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 区别只在意义上。 如“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中的“从”只能是“使 , 跟从” 。4 、形容词的活用: ( 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 是活用为动词。如: “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 。( 2 )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
40、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其达士, 洁其 居,美其服, 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 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 分别译为“使, 清洁”“使 , 华美” “使 , 饱” 。(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 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句中的“甘” “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 , 香甜” “认为 , 华美” “认为 , 安逸”“认为 , 快乐” 。、名词的活用: ( 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 “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 光示意”的意思。 ( 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
41、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 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 大风、挛踠、瘘、疠。 ”“腊”原义为“干肉” ,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 为干肉”。( 3 )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 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 (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名词作状语的类型: (1 )表示处所。 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 扶而道苦之。 ”“道” 意为“在道路上” 作“苦”的状语。 又如“横历天下, 廷说诸侯之王” 。“廷”意为“在朝廷”。 (2 )表示行
42、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 ,“法”意为“依照法律” 。( 3 )表示对 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 。( 4 )表示 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 “蛇”译为“象蛇一样” 。再如“天下云集而 响应,赢粮而景从。 ”句中“云” “响”“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 ” “象回声一样(应和) ”“象影子一样(跟从) ”。、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1 )名 + 名。a 名动 + 名动宾,如“王天下” 。b 名+ 名动主谓。如“陈胜 王”。c 名动 +(于) + 名述补。如“王关中” ,应看成是“王
43、于关中” 。(2 )形动 + 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 。(3 )名、形动 + 之、我动宾。如“妻之” “安我”。(4 )助动词、“所”、副词 + 名、形动合成谓语、 “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 “非能水”“所耕”“不雨”。(5 )名动 + 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雩” 。(6 )名动 + 而 + 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 1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 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 ( 2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 ,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 ,把宾语“当作什么” ,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 “其达士,洁
44、 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 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七代词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 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 “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 ,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 指物、处所。 “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 ;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 “惟坐待 亡,孰与伐之。 ”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
45、作主、宾、定、判谓, 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 如:“许子何不为陶冶?” 译为“什 么”“为什么”; 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 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 ,如“子奚乘是车也?” ;b 它们也经常作 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 “曷为”,询问原因。 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 。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 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 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 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 。 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
46、再实指处所。如 “今弗爱其子, 安能爱君?” 2 、指示代词:(1 )“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 a “其” 特指代词只作定语。 b “之、兹”泛指, c “之”作定、宾。 ( 2 )“此、是、斯”近 指。a 表示“这”义。b 作主、定、宾语。c “此、是”可作判断谓语。 d 此和彼对应。(3 )“彼、夫”远指。 a 表“那”义。 b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 c “夫”指示性较 弱,多作定语。 (4 )“尔、若、然”,谓词性。 a 表“如此”“象这(那)样”义。 b 在 先秦,“尔”作定、宾语。 c “若”只作定语。 d “然”多作谓语。( 5 )“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 a
47、“焉”相当“于此(之) ”,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b 一 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c“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 d 相当“之于”的“诸”用 在叙述句里, 如“投诸渤海之尾” ;e 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 如“不识有诸?” 。3 人称代词:(1 )第一人称代词, 有“我、吾、余、予”。a 它们都可作定、 主、宾语。b “吾” 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c 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d “朕”先秦时意同 “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 2 )第二人称,有“女(汝) 、尔、
48、若”。a 它们可作 主、定、宾语。 b “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 3 )第三人称, a “彼”出现率不高, 一般作主语,个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意味。b“之、其”出现率很高, “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4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4 、无定代词: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它们只 能作主语。(1 )“或”:表肯定。 a 意“有的人” 、“某人”、“有的(东西) ”。b 前有先行词,“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 c 句中连续出现几个“或” ,构成排比。 如“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
49、”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选择。(2 )“莫”:表广泛的否定。 a 若没有先行词, 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 一般都指人。 如“保 民而王,莫之能御” ; b 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c 汉以后,“莫” 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 表示禁止性的否定, 相当于“不要”。 d 也可以表示一般性否定,相当于“不” 。 5 、辅助性代词:这类代词有“所、者” , 它们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 1 )“所”:基本语法功能是加 在谓词性成分前,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名词、形容 词出现在“所”后也变成动词了。
50、可分三类: a “所 + 动词”。如“所载” “所画”,意思为 “载的东西” “画的事物” 。中心语在语义上都是动词的宾语,即受事者。b “所+ 介词 +谓词性成分”,如“是吾剑之所从坠。 ”中心语在语义上是介词的宾语。译为“坠下去的地方。 ” c “所 + (介词) + 谓词性成分”表达的语义同第二种结构。其中心语实际上是介词的宾语。如“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可以认为“所”后省略了介词“以” ,是指“杀大臣凭借的 力量”。(2 )“者”:基本语法功能是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 , 的人”“, 的事物” 。可分两类 a :“谓词性成分 + 者”,如“赦之,以劝事君者” 。代词“
51、者” 加在谓词性成分后,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 b “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 + 者” 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字结 构表示施事者。八介词连词一 1 、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 它能带宾语, 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 更不能充当谓语。 大约有“于(於、 乎)、 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2 、介词的语法特点: ( 1 )介词带宾 语,有时宾语前置。 (2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 (“于”字的宾语不能) (3 )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
52、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 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 “以”字结构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 语。 3 、于(於、乎) :用法有四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 涉及的范围, 组成介宾结构, 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为“在、从、到”或“在, 中” “在 , 方面”等。( 2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 跟、给、对、对于”等。 ( 3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 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 4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 作“被”。此外:( 1 )介词“于”和
53、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 状语,意思是“从此” “在这里” “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后来虚化为连词,一 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 ( 2 )“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 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到、向等。乎的使用频率较低, “乎” 字结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4 、“以”:原是动词,义同“用” ,由此 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 )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 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我们以“率领” 来翻译它。 如“宫之奇以其族行” (
54、宫之奇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 )这也许是动词的残存用法,但是 已经虚化,与介词“以”难以分开。 ( 3 )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 “以” 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等。( 4 )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或不译。( 5 )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 “把”。 (6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 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此外,( 1 )“有以”、“无以”是动词“有、无”和介词“以”组成的凝固结构,相当于“有 东西(或办法) 用来, ” 、“没有东西 (或办法) 用来 , ” 的意思。 这种结构只能作状语。 (2 )“以故”是“由于这个原因” 、“根据这种情况” 、“用这个东西”的意思。 ( 3 )“是以” 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意思是“因此” ,用于句子开头表示结果。 5 、“因”:本义是 茵席(坐垫) ,名词。引申为依靠、凭借的意思,动词。介词“因”即由动词“因”虚化而 来,由它组成的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有两种用法: (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 或中介,有“凭着 ,” “趁着,” 、“通过, ”之类的意思。(2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 , ” “由于, ”之类的意思。6 、“为”:原是动词,读 wei2 ,常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质押借款合同(2024年版)
- 商标注册权益维护维护维护维护合同
- 委托餐饮连锁合同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集锦
- 室内花卉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血浆胆红素吸附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竣工合同范本
- 房产项目合同范本
- 幼儿园小班音乐《身体音阶歌》教案
- 衣服预定合同范本
-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 18.《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件
- 青岛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第7单元《简单的时间计算》课件
- 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高三政治月考试卷讲评
- 期中模拟测试卷1(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福建)
- 2024-2030年少儿艺术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期中模拟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讨讲座)
- 体育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
- 磁共振MRI对比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