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_第1页
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_第2页
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_第3页
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_第4页
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为NSFC79970023)王国红 孙雪 左莉*王国红,1968年出生,讲师,博士生。要紧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经济进展研究、投资决策科学化、企业进展战略与核心能力研究(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研究所,116023)摘要 本文从工艺创新的组织理论入手,实证分析了国有资源型企业现有工艺创新体制的弊端,构建了符合我国传统产业特点的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与组织治理模式。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工艺创新 创新组织模式 1 引言进入21世纪,企业只有通过学习与创新、变革与实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关于把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从事油气

2、生产、煤矿开采、钢铁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国有资源型企业来讲,更面临着如何打破陈规,以持续的工艺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艺创新体系的重大课题。2 工艺创新的组织理论2.1 工艺创新的专门性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对技术创新的划分。前者是制造出新的产品或将原有产品进行实质性的改善,从而不断开拓市场,制造需求;后者是针对生产制造的工艺过程或装备进行制造或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工艺创新的专门性在于:1.创新过程和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创新来源于生产需要,创新期间需要生产部门的人员与设备支持,创新成果的中试与推广要在生产中进行;2.创新成果的产出一般不

3、能用直接经济收益或产品市场份额测度,而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上;3.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研究,立足于企业的长远进展。关于以资源开采或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国有资源型企业(如油田、煤矿等)来讲,其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且大多依靠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而进行更新换代的产品创新的空间不大,但其生产技术往往是复杂、成熟的科学体系,工艺的先进程度直接阻碍着产品的成本与质量、企业的可持续进展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工艺创新是这些国有资源型企业进展的核心动力,工艺创新的组织与治理更是亟待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2.2工艺创新的过程链模式工艺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时刻上它包括工艺设想时期、项目形

4、成时期、研究开发时期、中试时期、应用时期和扩散时期,环环相扣,而在同一时点,又按照技术生命周期的规律,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创新。在空间上它同样是多维的,是各个因素相互协调,行业、企业、市场、技术协同作用的系统。如图1所示推动反馈新工艺设想项目形成研究开发应用扩散中试生产市场工艺技术企业行业利润需求进展促进满足进展图1 工艺创新的过程链模式,新工艺设想来自工艺技术的进展、生产市场需求(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通过选题形成项目后,在生产单位的协助下进行研发、中试及改进;成功的创新成果在第一次应用中完成了工艺创新,满足了生产的需求,也实现了企业盈利的目标;生产市场反馈创新

5、效果,工艺在接着研究开发中得到改良,而生产市场又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新工艺的出现。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大范围应用引起了工艺创新扩散,它不仅促进了技术的纵向进展,成为新工艺的源泉,而且促进了行业的横向进展,进而推动生产市场的需求扩大,使工艺创新得以良性循环下去。可见,在工艺创新运作的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的协同作用特不重要,一项新工艺不仅是研发人员创新火花的扩大,更是生产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利益的体现。因此工艺创新的主体必须协调好决策者、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主动推进并操纵工艺创新过程,实现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与产业化。3 传统创新体制分析传统的科研机构设置与组织模式造成了工艺创新上的许

6、多阻碍。以我国石油系统为例:不同于国外大石油公司由总部集中治理和操纵科研工作、按部门划分设置科研机构的模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沿袭了在各油田均设置属于二级单位的多个研究院的方式,并通过逐级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科研开发。即大部分项目由上级决策,通过集团公司、各油田公司、油田下属研究院一层层向下传达并承办。而科研人员要自己立项,必须通过层层申请、审批、论证,还要自筹经费才能进行研究。在创新成果推广方面,油田多沿用下发文件的方式直接安排下属生产单位使用新技术,还有的让研究人员自己推广成果,即对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服务,猎取劳务费用。现行创新体制的结果是,研究院的项目成果往往专门多

7、,大部分却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更是寥寥无几。具体分析某一石油公司创新体制的弊端有:1 缺乏创新动力;2 创新环节不畅;3 中试与推广困难;4 存在短期行为。4. 工艺创新的组织模式的构建4.1工艺创新的组织机构模式国有资源型企业工艺创新委员会生产处技术中心第二采油厂第三采油厂第四采油厂第五采油厂第一采油厂图2 国有资源型企业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鉴于国有资源型企业和工艺创新的专门性,笔者认为需要设立专门的工艺创新治理部门,代表企业实施主体职能,协调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创新中的各项关系。而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承担者,具有技术优势,应该与创新主体恰当融合,才有利于创新的诞生与成熟

8、。同时他应处于高于生产部门的行政位置,才便于对生产实践进行技术指导,顺利完成创新的实现。鉴于以上思想,提出国有资源型企业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的初步建议(以某一石油公司的采油工艺创新为例),包括组织机构模式(图2)和组织治理模式(图3)。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是在企业原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其要紧特点是:(1) 由工艺创新委员会实施创新主体职能工艺创新委员会代表企业的利益,并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除作战略部署外,要紧对创新实施组织治理,是既明白技术又明白治理的权威机构。委员会主任应由企业的总经理兼任,常务副主任由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其要紧职责是:制定工艺创新战略、对创新全过程进行治理操纵、协调科研部门

9、与生产单位及其它处室间的关系、负责科研经费划拨与监控、对技术项目进行评审监督、制定并实施创新激励政策,保证工艺创新的顺利进行。委员会的设立强化了企业对工艺创新全过程的操纵,使创新主体具体化,实现主体责权利的一致,并及时为工艺创新所需资源。同时,它能够摆脱科研机构和高层治理者的局限性,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实施工艺创新,幸免短期行为。(2) 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工艺创新委员会下设生产处与技术中心,具体承担工艺创新的运作,二者的最高领导兼任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处负责各生产分厂,对其有经营治理权。生产处与技术中心的并列不仅体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使二者相互协调促进,而且便于研发人员了解市场需求,反馈技术信息

10、,制定及时准确的技术决策,更给予技术中心一定的权限,使之在工艺创新上具有高于生产单位、与职能处室并列的权力,如此才能打通创新的各项环节,从立项、猎取原料、经费使用、中试到成果应用、推广得以顺利进行,实现工艺创新的经济效益。这种设置改变了过去科研与生产割裂的状态,解决了技术创新中的瓶颈障碍,并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互动,体现科技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共同的创新思想。4.2 工艺创新的组织治理模式及其运作过程工艺创新过程由工艺创新委员会、技术中心和生产单位共同完成(如图3所示)。创新集体要紧由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和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工艺创新委员会的带领下按照项目治理和风险治理的不同模式进行工艺创新

11、。整个创新的运作过程能够简化为:构思、立项、研发、中试、应用、扩散,其中贯穿着评价与监督。在那个过程中,各创新组织的职能定位如下:(1) 构思来源于风险群体所谓风险群体,是可能产生工艺创新思想的人群的总称,并不是具体部门。它包括科研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他们在日常科学研究与生产作业中,发觉问题,产生新工艺设想或改造原有工艺的构思,并相互沟通完善创新思想,形成三种结果:重大创新提出立项、未能立项的重要创新形成技术储备进行持续研究、渐进型创新或工艺革新则要紧由生产技术人员自行完成。(2) 立项由委员会负责工艺创新委员会由项目治理委员会与风险治理委员会构成,由各位副主任分工负责。其中,风险治理委员会要

12、对风险群体进行激励与治理,筛选其创新思想,组织可行性分析,协助立项或批准自主研究,另外还负责组织成果推广。重大立项申请的审批权集中在工艺创新委员会,它在技术专家的协助下行使创新的最高决策权,制定创新战略,划拨经费,必要时向上级公司或国家有关部委申请立项,对工艺创新全过程实施规划、协调和服务。(3) 项目小组是项目攻关的单位项目下达到项目治理委员会后,实行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以竞聘的形式产生,再由经理组织项目小组,委员会从中协调,以使资源优化配置。小组以矩阵形式进行横向联合,即依照项目所需,将不同专业科研人员与生产分厂的技术人员组成协同型的动态联盟,各有分工,优势互补,并在生产分厂的支持下完成中

13、试,还能够在该厂进行首次应用,形成示范工程。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小组是以项目为纽带的专门小组,只负责唯一项目,组员并不脱离原单位,但在该项目上只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完成后小组解散。(4) 推广小组是负责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项目经委员会验收合格后,依照需要,交由推广小组进行成果转化。原项目小组并不负责“创收”,而是由具有这项专长的营销人员完成。营销人员必须具备技术专业素养,最好从科技人员中选拔,并在行政上属于技术中心职工。在推广过程中,原项目组成员有责任进行技术指导,也可自愿加入推广小组中。推广人员能够在企业内外生产市场进行技术贸易,推销研究院的创新成果,发觉新工艺需求。风险治理委员会也从企业整体效

14、益角度动身,发挥其协调功能,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最后,与市场接触的推广人员还能够得到工艺应用的反馈与最新的工艺需求信息,反馈给风险群体成为新的工艺创新构思。工艺创新委员会(主任、专家)战略制定、项目审批、经费划拨项目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对项目小组组织、协调、监控、验收项目小组1(科研人员、生产技术员)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风险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治理创新思想、协助立项、组织应用风险群体(科研人员、生产技术员)结合市场提出课题、储备技术推广小组(营销人员、科研人员)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贸易项目小组2(科研人员、生产技术员)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构思反馈立项下达研发中试扩散应用图3 工艺创新组织治理模

15、式5 结论(1) 要克服传统创新体制的弊端,实现持续有效的工艺创新,就要结合产业特点与企业实际,逐步建立合理的组织模式,保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理顺工艺创新环节,并实施科学的创新治理,保障工艺创新组织的有效运行。 (2) 该模式是一种动态联盟,各处室与生产单位之间依照项目需要互相调动人员,项目小组依照实际需要组成或解散,更加灵活,更有战斗力。那个地点的项目是广义的概念,即包括正式立项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也包括企业为自身进展选定的技术储备项目。创新人员在完成其负责项目及任务的基础上具有自主性,能够自发研究课题和选择职能范围,也能够同时参与多个项目,尤其是长期技术储备项目,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

16、新积极性。要紧参考文献高建.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武春友、张米尔. 技术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陈晓剑等. 企业治理创新图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陈琪等. 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技术经济与治理研究,1999, 6:13罗承先. 壳牌集团的治理体制和经营特点.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9, 1:48Don Leech. Innovation is the easy bit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12:290P.A.Geroski, etc. How persistently d

17、o firms innovate, Research Policy 1997, (26):33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Mod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source-oriented EnterprisesWang Guohong Sun Xue Zuo Li(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Econom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6023) Abstract 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weakness of the present innovation system in state-owned resource-oriented enterpris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