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4.1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课件_第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4.1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课件_第2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4.1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课件_第3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4.1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课件_第4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4.1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必修上册4.8.1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一、教学目标1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2收集家乡历史人物,辩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掌握融洽流利的访谈技巧;收集家乡历史人物,辩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调查,增进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第一节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当

2、代文化参与【相关知识】学会访谈(一)访谈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访谈前最好做一个访谈问卷,充分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同时对访谈问卷所涉及的知识、背景材料都应当有充分的准备,带齐进行访谈需要的有关材料,准备好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选择合适的访谈时间、地点;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2.接近访谈对象首先对访谈对象的称呼要准确,体现尊重的原则;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身份,或找被访谈者的领导或其他人做引荐。要求访问者要热情有礼貌,不失约,要有必要的寒暄、真挚的感谢。简单介绍访谈的相关事宜,并设法营造友好氛围。3.进行访谈要把握住方向及主体,能避免的题外话尽量避免。必须

3、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随时记录。如果事先向被访问者说明,则名正言顺,用录音或照相当面记录;如果没有事先说明,则应事后抓紧时间追记。4.访谈结束要用直接或者比较委婉的预期表示访谈将要结束,最重要的是要表示感谢,并为后续的联系做好交代。(二)访谈提问时的注意事项1.营造合适的“气氛”建立相对融洽的气氛,让被访者受访时感受到此次的访谈是平等的、可信任的、安全的,发言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2.访谈过程中主持人的注意事项不要只按访谈提纲的顺序进行提问,适时根据被访者的问题来调整访谈提纲顺序。不要批判被访者的观点、想法和意见。同时,也不要诱导被访者。不要代替被访者说话,或抢先发表观点。(即使你知道被访者会怎么回

4、答/怎么做)不要打断被访者,尽量在被访者描述完一件事情后,再进行提问,可以适当地记录被访者的回答内容。如果被访者在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可打断。注意倾听和观察,并适时地做回应。注意被访者的表情、用词、语气、动作、停顿等(往往需要通过这些来判断被访者的态度),适当通过肢体语言互动(如对视的目光交流、微笑、点头等),或者简答的语气词回应(如嗯、真的、是这样等)。不要出现专业名词,无法避免一定会出现时,需要加上说明和解释。不要用是否题,多问为什么(即使你知道被访者会怎么做)。一次问一个问题,不要一连串的问题。适当追问,避免穷追猛打。追问问题或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想法,与核心目的不相关的问题,不要再追问。

5、让被访者讲故事,而不仅仅只是在回答问题。写“志”的要求志是方志的简称,又叫地方志。一般地称志为记,认为“志者记也”,为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情况的典籍,誉称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志的文体要求使用语体文,记述体。记述体是文章体裁的一种。把事物的特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如实地记录下来,表述出来,这就是记述。记述文体有六个必要的因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在记述文体中,作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交代清楚这六个问题。否则就不能圆满地达到记载和叙述人物、事件的目的。志书对是非、功过、得失、褒贬、盛衰、成败、经验、教训等要寓于记述之中,让事实说话,不须妄加

6、评论,叫作“述而不论”。在编修时要指导思想明确,立场、观点鲜明。【任务设计】任务一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主题,对家乡长辈做一个访谈,请拟写出访谈提纲。访谈提纲:_提示 要有采访目的、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等要素。重点是预设采访问题,采访问题要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个主题展开。任务二自制调查表格,比较家乡近些年的变化,了解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比较点家乡的昨天家乡的今天交通土路为主,狭窄,难以通车水泥路、柏油路,宽敞住房基本都住平房,生活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简单社区高楼,室内装潢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文化素质初中学历为主,大学生凤毛麟角高中学历为主,近一半考入大学穿着一

7、衣多季,穿着不合时宜;布鞋、胶鞋为主。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各式皮鞋、波鞋文化娱乐无娱乐场所办起了自己的歌舞团,并且,去年也建好了一个室内的娱乐中心医疗卫生简陋的卫生所,医生水平低,医疗设施简单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也相对齐全家电使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是奢侈品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正成为家乡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食能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基本是在过节或是集市日才能吃到肉,不注重食品的安全每日必吃健康、营养的食品,每天都能吃到肉,冰箱里基本都会有备好的肉菜,注重食品的安全任务三根据考察或者访谈内容,写一篇家乡“志”,内容可

8、以参考如下几点: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家乡的民间艺人及其传统工艺。示例兰州地方名人志兰州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自唐至清的近1 300年间,科举仕进的,兰州共出文状元4名,占全国的1.6%,其中,唐代有1名,宋代有1名,明代为8名,清代为2名(占清代114科状元的2.8%),明代兰州府有进士37名,清代则有60名。至于封疆大吏、征战良将、地方官员、社会名流,有贡献于社稷的兰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苏地而为后人推崇的。兰州,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

9、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3个县,总面积1310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21.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75.36万人,城镇人口304.15万人,城镇化率81.03%。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位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部重要的区域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基地,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