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倍的认识教案10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设计说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1充分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加深理解。本节课通过组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倍、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理解倍的意义”整个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本质。2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求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看红萝卜里包含几份胡萝卜
2、,包含3份,就是胡萝卜的3倍。”通过这样结合除法比较关系的角度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认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仔细看图,收集信息。(1)课件出示教材50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后汇报:有2根,有6根,有10根)(2)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红萝卜比胡萝卜多多少根?胡萝卜比白萝卜少多少根?三种萝卜一共多少根)2设疑引入。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都是用加法或者减法来解决的,其实,根据图中的信息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3、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新知。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圈一圈,初步认识“倍”。(1)引导学生动手圈一圈。(2)引导学生观察红萝卜的根数里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3)揭示课题:红萝卜有6根,胡萝卜有2根,通过看图我们发现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3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2说一说,建立“倍”的概念。(1)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萝卜,摆一摆,圈一圈。(2)组内讨论,然后说一说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比关系。(的根数是1个2,的根数是5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5倍)3摆一摆,感知“一个
4、数的几倍”的含义。(1)课件出示题目:第一行: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2)学生在课桌上摆,集体交流。设计意图:智慧_于活动,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本环节在充分感知“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倍”的概念,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便于形成对“倍”的概念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倍的认识教案篇2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含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通过两个数
5、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学情分析因为在各种练习、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有关“倍”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但对于“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们都不明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
6、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看图说一说有几个几,12里面有几个3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切入,然后再进一步关注两数之间的新型关系即倍数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倍”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三、认识“倍”。1、首次感知“倍”的含义课件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并把它圈一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老师揭示:把2朵蓝花看成1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2、再次感
7、知“倍”的含义减少2朵黄花,问学生,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减少2朵呢?3、老师再添上一朵蓝花,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明白,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为一份,再看黄花这样的几份,那么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4、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5、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小棒。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2、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引导学生这样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它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
8、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再扩展开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五、练习。课本第73-7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森林运动会”。倍的认识教案篇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教学重难点:1、建立“倍“的概念。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准备出示算式:23师问:2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
9、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1.学生画教师巡视2.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二、创设情境导入:出示花坛图片: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发言。预设一:1.黄花比蓝花多4朵2.蓝花比黄花少4朵3.蓝花和黄花相差4朵4
10、.蓝花再添4朵就和黄花同样多5.两种花一共有8朵6.黄花是蓝花的3倍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操作探究、初建概念1、认识“倍”(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倍”的概念师:蓝花有2朵,我们把这2朵蓝花看成一份,问: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请动手用表示花的颜色的小棍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黄花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学生动
11、手操作后汇报。师:把这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师板书,学生学说。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出示:蓝花和红花图师:请你象刚才摆蓝花和黄花那样,用小棍摆出蓝花和红花来,摆完后同桌俩人讨论一下: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谁能告诉我,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指名回答,大家齐说师:在蓝花的后面添上2朵。谁能告诉我,现在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因为红花的朵数是2个4朵师:同学们,在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中,你对倍认识了吗?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倍的?引导
12、学生说出,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课堂练习:师:看大家这么聪明,我想邀请你们玩闯关游戏,敢试一试吗?第一关:我会圈,我会填小鸡:小鸭:小鸡3只是一份,小鸭有()个3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倍。独立做在答题纸上后订正第二关:我会摆,我会填76页第二题学生先摆出题意,在独立做,最后订正第三关:我会说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运动会的现场吧!请你认真观察一下来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都有谁?并说出有多少?指名回答师:谁能根据小动物的数量用这样的话来说一说小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只数是()的()倍。说完后追问:为什么说谁是谁的几倍?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作业安排:课后请同学
13、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倍的认识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
14、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1.先观察再说一说。(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3个5。3.思考:(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
15、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板书:3个2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
16、卜的3倍”。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指名说,再集体说。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倍的认识教案篇5一、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
17、”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
18、、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教材分析:二年
19、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
20、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拍手接力连接了新旧知识,且操作简便,耗时少,可以为后续学习留出更多时间。
21、)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知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师:同学喜不喜欢小白兔呢?今天就有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有谁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学生自由回答。师:老师今天就给小白兔准备了好多不同的胡萝卜。大家一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贴上大胡萝卜贴片,两两贴在一起。)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呢?(贴上小胡萝卜贴片,两两一起贴在黑板上。)师:像这样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所以我们就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板书)师: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白萝卜是几个2根呢?怎样摆才
22、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小棒,数一数。指名学生上黑板用白萝卜贴纸演示,摆一摆。师: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指名学生回答,将白胡萝卜两两圈起来。(板书)(先由老师引导认识“倍”的概念,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体验,将“倍”与“几个几”直观的联系起来。)2巩固“倍”的概念。胡萝卜摆好了,小兔子就开吃了,它先吃掉了一个小胡萝卜(拿走一个),那大家再想想,白萝卜变成了小胡萝卜的几倍了?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两个白萝卜(拿走两个),那现在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呢?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
23、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引导:“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也使学习不再只是枯燥的数字)现在,小兔子去吃胡萝卜了,大家也继续用自己的小棒动动手,练习一下吧。三、巩固运用,加深体验1.教材P50-“做一做”第2题。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四倍,在第二行每5根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指名学生用展示台示范,回答问题,集体订正。大家完成的都非常不错,现在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明白了“倍”
24、的概念。2、教材P50“做一做”第一题。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3.教材P53-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4、拍手游戏。刚才的几个题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所以现在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玩个小游戏。老师先示范规则:我拍2下,你拍3个2下,回答你是我的3倍。同桌之间进行游戏。(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四、收获,课后延伸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根据学生回答本课内容。)2、小兔子吃剩的小胡萝卜有3个,白胡萝卜有5个,
25、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老师要再贴上多少个白胡萝卜,它才是小胡萝卜的2倍?3倍呢?板书设计:倍的认识大胡萝卜:2根大胡萝卜:2根小胡萝卜:6根3个两根白萝卜:10根?5个两根?小胡萝卜是大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5倍三、教学反思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动手参与、直观体验,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我做到了如下几点:1、游戏导入,连接新旧知识。在本节课的开始,通过拍手接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几个几和倍),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费时少,
26、为后续的新知学习和练习留出更多时间。2、情景教学,提高参与兴趣。结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境,借助直观操作胡萝卜贴片和摆小棒,加深对新识的理解。摆小棒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与同桌讨论交流的过程既加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学习热情更高了。3、巩固练习,多种方式结合。与平时只为了答出问题不同,本次的练习先让学生继续用摆小棒的方式回答,动手的同时也巩固了刚学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安静的完成后续两题,留出思考的时间。像这样动静结合,做到寓教于乐。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乱感,最后的拓展还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中,不仅
27、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中有几个几”是“倍”的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反过来思考“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也为后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实际教学和设计毕竟不同,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因为学生热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所以课堂一度稍显混乱。所以以后设计课堂时不仅要注重引发学生兴趣,还要多注重教学常规与管理。实施数学新课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倍的认识教案篇6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3)培
28、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2)学生活动。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第二排有几个3?(2个3)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
29、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学例2)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生:一个4根。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学生观察。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板书:2个4根,3个4根)揭示倍的含义,指出
30、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让学生反复说几遍。(2)巩固“倍”的概念。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生解答时,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3)教学例3。出示例3,问: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1、拍手游戏。师拍表示一倍的次数,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表示几倍的次数。2、76页“做一做”。3、78页第1题。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倍的认识教案篇7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
31、“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2、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教学难点:建立求倍数的计算思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叶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多媒体图片:学校里两个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男生队有3名队员,女生队有6名队员,请孩子们猜一猜是哪个队将取得胜利,并说出理由。引导孩子说出:女生会赢,因为6个女生比3个男生多3个人,或者是男生比女生少3个人,或者男、女生
32、的人数不一样,这场比赛不公平等说法。教师:要想知道结果,咱们先把他们的人数用小棒摆一摆。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动手操作。教师示范摆,先摆第一行的3根,再摆第二行,摆第二行时要3根3根地摆,一共摆6根小棒,学生再摆。同桌检查,你是老师这样摆的吗?教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我们把第一排的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第二排的小棒里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把你们的小棒移动一下让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第二排里有2个3根吗?请一个孩子上讲台移一移。教师:把每3根小棒放在一起,我们这样摆就能很清楚的看出第二排的小棒有2个3根。那么第一排有3根小棒,第二排有6根小棒。6里面有几个3呢?6里面有2个3。(板
33、书)。6里面有2个3,我们也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学生边说老师边指黑板)。再请两个同学起来说一说。板书课题:倍的认识。(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5)拍手游戏教师:孩子们学得真好,我们还继续学习,你们有信心吗?让我们用掌声来激励自己。先由老师拍,第一次拍两下,第二
34、次拍4下,问孩子:第二次拍了几个两下,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再由师生对拍,老师拍1下,要求孩子们拍的是老师的4倍,老师拍2下,要求孩子拍的是老师的5倍。2、教学例3。(1)教师摆。第一行摆:2片枫叶第二行摆:6片黄叶问: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孩子挪动第二排的树叶,2片为一份,可以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6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样表示?板书: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3倍。623(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问:绿叶的片数是黄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挪动第三排的树叶,6片为1份,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12片叶子每6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
35、除法怎样表示?板书:银杏叶的片数是黄叶的2倍。12623、教学例4。小朋友去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小组的小朋友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植了7棵树。”第二小组的小朋友说:“哈哈,我们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哟!”那么第二小组植了多少棵树?73=21(棵)则第二小组植了21棵树。4、新课小结: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5、比一比,看谁答得好。看多媒体图片并填空,同时说出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三、巩固练习老师的年龄是4的倍数,请孩子们猜一猜老师多少岁了。四、总结课堂教师: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场拔河比赛,观看多媒体录像,女生赢了男生。为什么呢?
36、引导孩子们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今天我们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和“倍”有关的。只要你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数学王国的许多乐趣。今天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你能找到这里的倍数关系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呢?倍的认识教案篇8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材解析: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选取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
37、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2、在比较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
38、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贝壳图片,练习作业纸,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海边玩吗?今天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海边采集贝壳标本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吧!(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交流反馈问题。预设一: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和、差的问题,说明:同学们提的是我们以前学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的问题。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说明:预设二是根据上课环节中学生提出倍的问题这一生成而设计的。)3、谈话:王晶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
39、来读读吧。生齐读问题,师板贴问题。4、谈话: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吗?(生可能提问:什么是倍?)是啊,倍的知识咱们以前没有见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和倍做朋友。板书课题:倍的认识。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海边拾贝壳的情境导入新课,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利用课件出示的问题,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操作演示,初步认识倍的意义。1、谈话: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遍问题。(生齐读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指生说)2、摆一摆:用你手中的学具把王丁和李飞的贝壳数摆出来。生操作学具,师巡视指导。交流展示摆法。3、观
40、察:李飞拾的6只贝壳和王丁拾的3只贝壳有什么关系。预设一:(1)李飞拾的贝壳数比王丁拾的多3只。(2)王丁拾的贝壳数比李飞拾的少3只。预设二:李飞拾的贝壳数有两个王丁拾的那么多。预设三: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这是上课时课堂上生成的内容。)4、(1)根据预设一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谈话: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比王丁的多3个?预设一:画竖线(在李飞和王丁同样多的3只贝壳后面画竖线)预设二:分一分(将李飞的贝壳数分成3只和3只两部分)谈话:现在李飞的贝壳数分成了几部分?预设:两部分。谈话:(师指着每一部分)李飞的这一部分和王丁的贝壳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部分呢?预设:同样多。预
41、设:也是同样多。(2)根据预设二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谈话:你能给大家摆一摆,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有两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吗?生到黑板摆一摆,分一分。谈话:现在李飞的贝壳数分成了几部分?预设:两部分。谈话:(师指着每一部分)李飞的这一部分和王丁的贝壳数有什么关系?预设:同样多。这一部分呢?预设:也是同样多。(3)根据预设三即课堂生成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谈话: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课堂生成:李飞的贝壳数里面有2个3,所以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谈话:你真棒!老师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你都提前会了。真是个喜欢学习的孩子!谈话:同学们看,如果把王丁的贝壳数3只
42、看做1个3,根据这位同学说的,李飞的贝壳数里面是否有2个3?(预设:是)谈话:那谁能上来指一指,说一说?生到黑板上指一指,说一说。5、讲解:我们把王丁拾的3只贝壳看作一份,是1个3,李飞拾的贝壳数里面有这样的2个3。小结: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6、谈话: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来指一指,圈一圈,说一说。同位互相说。7、谈话:现在请你再动手摆一摆学具,看谁最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学生再摆一摆,让生到前面展示。追问:为什么要3个一份,3个一份的摆?是根据谁的只数摆的?谈话: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现在你知道了吗?谁来说一说。(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
43、倍的意义。1、谈话:王丁把自己的贝壳送给好朋友一只。王丁现在有几只贝壳?(2只)那么李飞现在的贝壳数还是王丁的2倍吗?2、谈话:请你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摆的时候先想一想,要根据谁的只数来摆?要几个一份,几个一份的摆?学生摆,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你是怎么摆的?追问:为什么要2个2个地摆?4、课件演示:6里面有3个2,6是2的3倍。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操作活动,并在每次操作前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操作,然后通过操作之后的追问,帮助学生理解每次操作活动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倍的含义。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1、谈话:李飞同样是6只海螺壳,为什
44、么一会儿是王丁的3倍,一会儿又是王丁的2倍?生交流想法。2、回顾总结: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倍的?引导学生梳理认识倍的方法:摆一摆,圈一圈。3、揭示课题:我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认识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同学们真的和倍交上了朋友。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倍数会因比较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初步体会比较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1、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深入理解倍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的内容,然后展示交流。2、解决问题。谈话:再让我们回到大海边,你还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吗?生提问题,师选择其中三个问题解决。(1)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
45、晶的几倍?生圈一圈,汇报结果: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师说明:8是4的2倍。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84=2让学生说一说:8表示什么?4和2分别表示什么?师说明:倍不是单位名称。学生齐读有关倍的小知识。(2)学生独立解决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交流算式,订正结果。(3)解决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想法,认识3是3的1倍。迁移学习:4是4的1倍,5是5的1倍。学生举例:说一说谁还是谁的1倍。观察: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看法。小结: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在
46、此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使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通过解决问题,迁移学习1倍的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倍的小知识,理解倍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不能做单位名称。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方面进行回顾总结。)谈话:关于倍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希望你们能用数学的小眼睛去找一找,用数学的小脑袋去算一算。好吗?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方面进行回顾总结,梳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倍,解决倍,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倍的认识教案篇9课题:倍的认
47、识学习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难点:建立“倍”的概念。知识“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除法的拓展应用。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电脑游戏吗?课件出示斗地主游戏,提问:这是什么游戏?游戏中的“加倍”是什么意思?2、不知道没有关系,学习了本节课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1、出示课本50页主题图,看看图中有哪几种萝卜?(板书:胡萝卜红萝卜白萝
48、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萝卜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50页“做一做”以上内容。自学提示:(1)仔细数一数每种萝卜的数量记录在萝卜的前面。(2)想一想: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较时,把什么看做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课本中用什么方法表示的?(3)说一说: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4)照样子圈一圈,完成填空。(5)说一说: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4分钟完成。3、汇报:(1)摆一摆。(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它们根数的倍数关系?为什么这样摆?)(2)圈一圈。(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听清楚
49、了他的想法?4、引导学生总结:(1)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2)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读一读课本,看看你写的是否正确。有疑问吗?5、检测练习:(1)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2)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呢?8个2根呢?10个2根呢?你能继续往下说吗?请生举例说说。(3)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50个2根呢?100个2根呢?你有什么发现?(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6、拍手游戏:(1)师拍2下,生拍3个2下。(2)男生拍4下,女生拍2个4
50、下。拍手时注意节奏与停顿。在拍手的过程中,请学生说一说拍手次数间的倍数关系。(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1、兔妈妈又抱来1个胡萝卜,此时各种萝卜的根数间又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任务提示:(1)红萝卜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2)想一想:红萝卜都是和胡萝卜比较,为什么倍数变了?你发现了什么?(3)白萝卜和胡萝卜比较,用小棒摆一摆,看看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怎样才能变成整数倍?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3分钟完成。2、汇报。引导学生认识到标准发生变化了,倍数也就跟着变了。(三)提炼倍的概念。我们在比较各种萝卜的数量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什么字?你是怎样认识倍的?你觉
51、得什么是倍?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填空。黄花是红花的5倍。2、“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完成填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蓝色圆片的个数是黄色圆片的几倍?3、“做一做”第2题。学生读题,提问“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再拿出小棒摆一摆,完成填空。4、解决游戏问题,理解“加倍”的意思,对学生进行不能沉迷“电脑游戏”的教育。5、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板书设计:倍的认识2胡萝卜:2根6红萝卜: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10白萝卜: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
52、萝卜的5倍。倍的认识教案篇10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体验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例题呈现。1、课前口算师:同学们,上课前,廖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学生回答,全班判断。师:同学们可真棒,算得又对又快!这节课,我们要来比比看,谁是最会
53、观察,最会倾听,最会思考的孩子,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口算,培养学生进行每天口算10题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学生有更精彩表现。2、揭示课题师: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萝卜)廖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萝卜,请你仔细观察,比一比,胡萝卜和红萝卜他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黑板摆好萝卜卡片指名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比多少、倍)生: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师:对,倍是一种数量关系。(1)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对,这是他们的数量,那它们之间什么数量关系呢?(2)谁比谁多,谁比谁比谁少师:其实,当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时候,除了比多少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54、倍!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通过让学生比较萝卜的数量,从而引出倍的概沟通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二、类题呈现1、感知倍师:到底什么是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2根看成1份(划横线),红萝卜有几个2根?全班回答。谁有方法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明白?假设方案:原来你使用挪一挪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有几个2根?(1个2根、2个2根、3个2根)全班一起数。板书:3个2根。师: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随即板书: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你听明白了吗?谁能像廖老师这样说?(如果学生说得不完整
55、,教师先鼓励。你的意思说,教师把这句话再说一次规范语言)指明学生说,3个,同桌互说,全班齐说。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倍出示PPT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圈一圈)老师这里还准备了白萝卜,你会用这样的方法找出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提要求:请同学们拿出挑战卡一,动笔圈一圈、填一填,开始吧。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教师下去指导)展示挑战卡:下面请一位能干的孩子上来展示他的挑战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美丽的化学变化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 Unit 4 Our animal friends Section 4 Extending and developing competencies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How are you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少版
-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Section A 1a-2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8《慈母情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10《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学年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 10《画方形和圆形》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苏科版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15.2.3 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 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理财小知识:小孩子兴趣班
- 光伏电站验收申请及验收报告样板
- 112尿道肉阜临床路径
- 得力DL-D82ES计算器使用说明书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朱方舟PPT模板
- GB/T 819.1-2000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钢4.8级
- GB/T 31465.1-2015道路车辆熔断器第1部分:定义和通用试验要求
- GB/T 27740-2011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T 12706.2-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7.2 kV)到30 kV(Um=36 kV)电缆
- FZ/T 73052-2015水洗整理针织服装
- 绕棺救苦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