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语文模拟试卷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用时为120分钟。2.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xio) 云霓(n) 湛蓝(zhn) 脍炙人口(kui)B绮丽(q) 粗犷(gung) 嘈杂(co) 孜孜不倦(z)C颔联(hn) 解剖(pu) 差使(chi) 怏怏不乐(yng)D锵然(qing) 狩猎(shu) 泯灭(mn) 强词夺理(qing)C【详解】A.发酵(xio)jio;B.嘈杂(co)co;D.狩猎(shu)shu; 故选C。2下列句子

2、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讨价还价时,吹毛求疵地对待卖家的商品是一种常用的策略。B为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政府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了。D全市气排球比赛开赛在即,赛场里工人不畏炎热,正紧锣密鼓地安装各种设施。B【详解】A.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句中用来形容讨价还价的策略,正确;B.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句中用来形容“旅游信息”,使用对象不准确;C.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句中用来思维模式牢固,正确;D.紧锣密鼓:

3、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句中用来形容工人们抓紧时间安装各种设施,正确;故选B。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而又崎岖,但是任何一切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C复学的第一天,上语文课时,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莫四十岁,精神抖擞地走进了教室。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B【详解】A.“任何”“一切”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C.成分残缺,在“四十岁”后加“的老师”;D.两面对一面,去掉“能不能”;故选B。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

4、正确的一项:( )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ABCDD【详解】考查句子排序。先要整体感知一下语段内容,可知本段介绍了一粒种子生长的过程,即从种子汲取土壤中的养料到变成嫩芽,再努力生长要开出一朵花。因此应按时间顺序排列。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提出论述的对象,其他四个选项中的“它”

5、就是代指种子,故应该把作为首句排除BC。再看A答案中排在一起,“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既然钻出了地面”,就不可能是中的“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也就是种子不可能变成了嫩芽之后又钻进土壤去,按照种子的生长过程分析,排除A,故选D。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烧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C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

6、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几篇。C【详解】A.有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B.有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书”不属于古代文体。“书”是写的意思;D.有误。社戏的体裁是小说。出自呐喊;故选C。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3)_,化作

7、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4)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_,白露为霜诗经(6)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古诗词中,戍边作战是一道悲壮的风景线。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豪情壮志;我们可以体会到范仲淹“_,_”(渔家傲秋思)的思乡之情和为国建功之志。(8)每一个青年都应遵循曾子“_,_”(十则)的教导,做有远大抱负和坚定意志的有为青年。长风破浪会有时 往来无白丁 落红不是无情物 谁家新燕啄春泥 蒹葭苍苍 枯藤老树昏鸦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详解】特别注意以下字形容易出错:啄、枯藤、昏鸦、浊

8、酒、未勒、归无计、弘毅等。此外还要注意“落”字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燕”与“雁”要区分开来;“得”“的”“地”要区分开来。三、本大题共3篇阅读,共33分。(一)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7-9题。(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

9、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7解释下列词语。(4分)公将鼓之 鼓既克,公问其故 既以天下莫能当 以秦悉坑之 坑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9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

10、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2分)7击鼓(进军)已经认为埋8(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2)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9示例:曹刿的“论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 只抱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分析】7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

11、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句意: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鼓:击鼓(进军)句意: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既:已经(之后)句意: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以:认为。句意: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坑:埋。8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重点词:(1)鼓:击鼓;再:第二次;衰:减弱,衰退;竭:穷尽;(2)尝:曾经;言:谈论;难:驳倒;然:然而;谓:说;善:善于,擅长。9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对人物描写的句子分析。文中曹刿在“齐人三鼓”之后才下令反攻,是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吾视其辙乱,

12、望其旗靡”后才下令追击敌军,是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通过对曹刿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可以看出,曹刿善于了解分析敌情。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刿的“论战”的前提是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不但能根据战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而且在战场上善于抓住有利战机。由“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可知赵括初学兵法就很是狂妄,自认为熟读兵法打仗战无不胜,而且“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可见他的独断专行,当“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时,赵括不详察战况和敌情,冒然“出锐卒自搏战”

13、,结果全军覆没。赵括的“谈兵”就是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战场上不能灵活驾驭和运用兵法。【译文】:甲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

14、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乙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 队的一定是赵括。”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

15、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9分)绿色塑料塑料的发明为人类文明开创了新的时代,但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

16、,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能,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

17、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X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

18、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可分解分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作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简单的油莱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应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歇根大学

19、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发展,绿色环境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10本文围绕“绿色塑料”的话题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2分)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12什么是“绿色塑料”?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13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

20、文,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3分)10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11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12“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13答题要求: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使用“绿色”塑料袋的意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析】10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文本第一段介绍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第二段介绍了什么是绿色塑料及其特点。第三段至倒数第二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绿色塑料的种类。末段总结全文,展望了绿色塑料的发

21、展前景。11考查分析说明方法。第一段的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发达国家处理白色污染的实例,他们用了各种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不足,由此可见“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列举实例,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12考查给某个概念下定义的能力。根据第二段中的“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能,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可给绿色塑料下定义为:“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13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应向其说明使用

22、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和意义。如:普通塑料袋不易分解,会产生“白色污染”。而“绿色”塑料袋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有的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8。(14分)教育课袁炳发又是要钱。母亲知道菲菲是在骗她,女儿这一阵总是变着各种法儿向自己要钱,但母亲犹豫一下还是把钱给她了。菲菲拿到钱,就背起书包着急忙慌地走了。母亲开始收拾碗筷,顺手把菲菲脱下的衣服塞到洗衣机里。房间很小,小到几样家具紧紧挨在一起,只要拿起抹布转一圈儿就能擦一遍。老式的洗衣机吱吱啦啦地响着,好像是在播放一首陈年老歌。母亲的手始终不停地动着,等她把衣服拧干搭在阳台上,早晨的事务才算

23、结束了。她工作的粮站离家有四站路,步行需要二十几分钟,但无论多累她都是走着去走着回的,她舍不得坐车,她要给女儿攒钱,供她上最好的大学。但女儿让她有些失望,这段时间以来,这孩子越来越任性,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她就又哭又闹的,有时还会把死去的父亲搬出来。女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攒钱为啥?最后还不是给我花?既然你早晚都要给我,为什么不现在给我?很多的时候,母亲都无奈地看着女儿,她不知道怎么去说服女儿,她知道即使说了也是白说,女儿有一百句话在那儿等着她哪!她也明白,现在外面的世界诱感太大了,吃的穿的戴的住的,连成年人都经受不住,何况女儿说到底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呢。虽然家里是这种情况,可她也不想太委屈了

24、孩子。只是在平心静气之后,她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死去的爱人。其实女儿从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女儿特别心疼母亲,哪怕是买根冰激凌她也非得和母亲分着吃。可不知为什么,自从上高中以后忽然就变了,变得有时候她甚至希望女儿不要长大。她的工作很累,既要负责前台零售,还要到库房取货,五十斤的粮袋背在肩上虽说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把她压得半天也直不起腰。这些女儿都亲眼见过,可女儿的反应很平淡,好像这一切本来就是母亲应该做的。干了一天的活儿,也站了一天,她回到家里只想坐下来好好歇歇,可女儿马上要放学了,如果进屋吃不上饭又该不高兴了。此时的母亲觉得女儿仿佛一朵沾了灰尘的鲜花,不擦心有不甘,可擦了又怕碰坏花瓣。在这个冬天到

25、来的时候,菲菲忽然变得乖巧起来,吃完饭总是主动帮助母亲收拾碗筷,而且总是没话找话地和母亲闲聊。母亲知道女儿肯定又要有大动作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两年下来她已经摸清了女儿的思路,每次和母亲要过百的钱必须先做好一系列的铺垫。果然,那天晚饭后,女儿主动给母亲倒了一杯茶,便又赖在母亲身边跟母亲闲聊起来。母亲微微一笑,说:“闺女,你又该要钱了吧?”菲菲撒着娇,轻轻用手推了一下母亲。母亲说:“说吧,要多少?”菲菲伸出五根手指头,然后一脸期待地盯着母亲。母亲说五十元不多,我这就给你。菲菲嗔怪地看着母亲,说她要买一双最新款的雪地靴,至少需要五百元。母亲沉思半天,告诉菲菲她可以满足女儿这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那

26、就是马丽也得买一双这样的鞋。这无疑是给菲菲的奢侈消费计划判了死刑。让马丽花五百元去买雪地靴,这怎么可能?还不如直接让她上天去找嫦娥买得了。母亲说的马丽是菲菲的同学,父亲常年卧床不起,家里的条件很差。她每天放学要干很多的活儿,即使是星期天也要到煤场帮母亲拉煤。可是母亲这次的态度非常坚决,丝毫没有商量余地。正好赶上星期天,菲菲只好去煤场找马丽。马丽正在帮她母亲拉煤,一辆平板小推车正在上坡。马丽的母亲非常吃力地拉车,绳子被拽成两条笔直的线,而马丽在后面推车,两条腿紧绷绷地蹬在地上。菲菲看呆了。此时天空飘起雪花,母女俩的身影和小推车很快被白茫茫的雪雾笼罩,远远看上去特别感人。母女风雪中的这个场面,深深

27、地定格在菲菲的大脑深处。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一刻,她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第5期,选文有改动14在文章的开头,母亲明知道女儿在骗她,为什么还是把钱给了女儿?(2分)15选文第段中说女儿“自从上高中以后忽然就变了”,女儿变成了怎样的孩子?(3分)16菲菲为了向母亲要钱买雪地靴,具体做了哪些铺垫?(3分)17.选文第段的画线句子应该如何理解?(3分)18结合全文内容考虑,文章结尾处所写的“母亲的良苦用心”想要收到怎样的效果?(3分)14怕女儿哭闹;不知道怎样说服女儿;不想太委屈了孩子。15总是变着法儿向母亲要钱;越来越任性;对母亲也不再心疼。16吃完饭主动帮助母亲

28、收拾碗筷;没话找话地和母亲闲聊;晚饭后主动给母亲倒茶。17母亲觉得女儿的本性是好的,只是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她不甘心让女儿继续保持这些毛病,想要教育女儿来改正缺点;又怕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对女儿造成伤害。18希望她能了解自己的家境,不要再乱花钱;希望她能理解母亲工作的艰难;希望她能像马丽一样帮助母亲承担家庭的重担。【分析】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段“这孩子越来越任性,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她就又哭又闹的”可知,她怕女儿哭闹;第段“很多的时候,母亲都无奈地看着女儿,她不知道怎么去说服女儿”“虽然家里是这种情况,可她也不想太委屈了孩子。”可提取“不知道怎样说服女儿”“不想太委屈了孩子”作答

29、。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女儿“自从上高中以后忽然就变了”,寻找相关语句作答。第段“又是要钱。母亲知道菲菲是在骗她,女儿这一阵总是变着各种法儿向自己要钱”,第段“女儿让她有些失望,这段时间以来,这孩子越来越任性”,第段,由“她的工作很累,既要负责前台零售,还要到库房取货,五十斤的粮袋背在肩上虽说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把她压得半天也直不起腰。这些女儿都亲眼见过,可女儿的反应很平淡,好像这一切本来就是母亲应该做的”可知女儿的变化是:总是变着法儿向母亲要钱;越来越任性;对母亲也不再心疼。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菲菲向母亲要钱买雪地靴的情节在第段,铺垫到前文中寻找,用第

30、段的内容“菲菲忽然变得乖巧起来,吃完饭总是主动帮助母亲收拾碗筷,而且总是没话找话地和母亲闲聊”,段“那天晚饭后,女儿主动给母亲倒了一杯茶,便又赖在母亲身边跟母亲闲聊起来”作答即可。17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段的画线句子“觉得女儿仿佛一朵沾了灰尘的鲜花”,把“女儿”比作“沾了灰尘的鲜花”,“沾了灰尘”指女儿越来越任性,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体谅母亲的艰难,“鲜花”是说女儿本性是乖巧的,知识受社会的影响而变得“物质”,“不擦心有不甘,可擦了又怕碰坏花瓣。”母亲想教育女儿改掉不良习气,又怕伤害到女儿的“自尊心”,表现出母亲的矛盾心理。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写女儿“自从上高中以后忽然就

31、变了”,总是变着法儿向母亲要钱;越来越任性;对母亲也不再心疼。母亲想要教育女儿来改正缺点,当女儿提出买“天价”雪地靴时,母亲提出条件“马丽也得买一双这样的鞋”。“马丽的父亲常年卧床不起,家里的条件很差。”,马丽家境和菲菲家家境差不多,母亲希望女儿认清现实,不要再乱花钱;“马丽正在帮她母亲拉煤,一辆平板小推车正在上坡。马丽的母亲非常吃力地拉车,绳子被拽成两条笔直的线,而马丽在后面推车,两条腿紧绷绷地蹬在地上”,母亲希望女儿也能像马丽一样理解母亲、体谅母亲、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0题。(1)(甲)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

32、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乙)A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9.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析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2分)20.骆驼祥子中,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的那段生活,祥子是得到人格尊重的。他得到了哪些尊重?请简要概述。(2分)19.林冲先前不杀两个公人,他不想罪上加

33、罪,对统治者抱有希望,还想回到东京去,后杀三人是因为他看清了统治者的真面目,不再报有任何希望,毅然决定杀了他们走上反抗道路。这表现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妥协忍让转变为敢于反抗。20.第一:曹先生一家人把祥子当人看。说话和蔼、不颐指气使,让祥子有“被人尊重”“当人看”的心理温暖;第二:祥子吃饭可以吃饱,这是穷人最大的“福利期盼”,比在街头自己胡乱吃一口强得多;第三:祥子睡觉有间像样的“客房”,不像在杨宅拉包月睡“楼梯间”;第四:曹先生自己有车,不需要外出再租车。逢年过节有额外的小费红包,连派出去采买些东西都给小费。(答出三点即可)【详解】19. 甲段中林冲还想着一朝刑满,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还对

34、统治者抱有幻想,所以不想让智深杀死两个公人,以免自己罪上加罪,回京无望。乙段中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陆虞候等三人的谋划,得知他三人受高太尉之命,欲要在风雪之夜火烧草料场,哪怕烧不死自己,也罪责不小,绝难活命。林冲此时看清了高太尉要置自己于死地的险恶用心,于是杀死三人,于风雪夜上了梁山,彻底与统治阶级决裂,走上反抗的道路。20.考查名著内容。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与曹太太都非常的和气。曹先生既认识字,又讲理,而且曹太太也规规矩矩,得人心。祥子在曹家有间宽绰的屋子住,可以消消停停地吃三顿饭,吃往都合适,工作又不累,做临时工作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

35、,祥子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曹家的女仆高妈也十分关心祥子,祥子在曹宅不仅受到了尊重,也感受到了温暖。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21.命题作文。(写作:40分。 书写3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比以往更关注这个时代。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所历之时代,所遇之人、事,都会给我们以教育。这些教育又常常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请以“无声的教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请认真书写。【参考范文】:无声的教育早春,柳丝悄悄吐绿,麦苗正在拔节,油菜花已经含苞,这本应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好季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美好的一切。新型冠状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