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杜牧阿房宫赋)(2)乡土中国礼治秩序篇引用了_中颜渊与孔子关于“仁”的问答,孔子以“_,_?”两句来强调服礼要有主动性。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3分)孔子喜欢“刚毅木讷”性格的人,但“刚毅”与“木讷”二者兼有却不容易。红楼梦中的甲_十分木讷,可是刚毅全无,成了贾府第一懦弱者;而乙_则刚毅

2、有余而木讷不足,她是兴利除弊的干才,但性情中缺少一点必要的“浑沌”:丙_貌似刚毅木讷,可她的木讷不是憨厚而是冷漠。贾府中真正能称得上刚毅木讷者的,只有宝玉一人。他不入国贼禄鬼之流的信念植根于心底,从未动摇这种憨厚似的刚毅不是形刚而是神刚但因为形态太柔,常被人误解,以为他是个弱者他木讷得被人称作呆子,自始至终不失憨厚(1)填入上段文字空格处的人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甲迎春;乙宝钗;丙惜春B.甲惜春;乙探春;丙迎春C.甲迎春;乙探春;丙惜春D.甲惜春;乙宝钗;丙迎春(2)将下面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省略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A. B. C. D.3.光启中学文学社拟在

3、世界读书日举办读书推介活动。小徐同学草拟了推介发言稿,发言稿中的画线处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推荐的这本书是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这本书用纪录片式的文字将费孝通先生的求学和治学经历娓娓道来甲,叙述了贾先生在祖国大地上“行行重行行乙”探索乡土社会转型、农民致富的轨迹,启迪我们如何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中国人。感谢各位聆听丙。言辞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提出一得之见丁。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8题。(15分)哲学是什么赵鑫珊我总是喜欢从广义的角度去谈论哲学,理解哲学。那么,哲学是什么呢?在众多个定义中,除马克思外,我比

4、较喜欢两个人下的定义。爱因斯坦说: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而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并且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我之所以喜欢这个定义,是因为它使哲学同全部科学研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科学研究得到了哲学智慧的启迪,科学研究成果又成了哲学推广的必要基础和背景。另一个绝妙的定义是18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下的:“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个不同凡响的定义,宛如一道劈开茫茫夜空的闪电,骤然照亮了我的内心。我想起了苏东坡读到庄子一书时所发出的感慨:“吾昔有见,口

5、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诺瓦利斯这个定义之所以能扣响我的心弦,是因为它把哲学同全部文学艺术创作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科学语言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朦胧的情绪统统网罗进了哲学活动的范围。比如,作为一种哲学,宗教的探求就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情绪;音乐、绘画和诗歌之妙也在于表现这种朦胧的情绪。从哲学角度看,这些情绪皆可归结到绵绵不绝的乡愁和寻找自己家园的冲动。这里所说的家园,并不是指某国某地那样具体的家园,而是指精神的家园,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心灵的家园,犹如唐诗所云:“_,_。”现代人整天龟缩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火柴盒”里,走在比肩接踵的柏油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着各种机器的嘈杂轰鸣有一天,

6、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似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跑到荒野僻静处,在荷花池塘边坐下;光着脚,躺在绿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听蛙声一片,看星星闪烁在天边,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返璞这种情绪,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它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或者换言之,凡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于是,科学、艺术创造活动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哲学活动。我以为,这便是诺瓦利斯定义的深刻性和丰富性。爱因斯坦的一生中便深感人生的孤寂和“无家可归”的苦闷。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50岁的爱

7、因斯坦吐露了这种莫可名状的情绪:“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从来就没有全心全意地属于一块土地或一个国家,属于我的朋友甚至我的家庭。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从未失去一种疏离感和保持孤独的需要,而且这种感受正与日俱增。”在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内心深处,居然有这么深沉的非理性主义的情绪,真是不可思议!它说明人们寻找归宿和家园之感是何等地迫切,何等地热烈,何等地痛苦!它也说明精神的归宿是无形的,是多么不容易觅得!我以为,只有把爱因斯坦和诺瓦利斯有关哲学的定义汇合在一起,才能囊括宇宙人生,囊括人性中的两大冲动:理性和非理性的,才是全部意义上的哲学。4.下列诗句填入第段画线句,最贴切的一项是( )。(2分)A.

8、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B.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C.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D.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5.第段中“诺瓦利斯定义的深刻性”在文中指的是_。(2分)6.下列表述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哲学活动”的一项是( )。(2分)A.苏东坡阅读庄子时引发强烈的共鸣。B.佛教信徒玄奘历尽千难万险赴天竺取经。C.现代人走出“围城”寻求简朴生活方式。D.爱因斯坦在自己的书中宣泄客居的孤寂。7.文末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8.下面语段是否可以阐释爱因斯坦对哲学的定义?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5分)哲学是讲道理的科学。蚯蚓没有爪牙之利,为什么能在土里钻来钻去?我们可

9、以这样来回答:“用心一也”是回答“为什么”,“环肌、纵肌”是回答“怎么样”,前者讲的是人生道理,后者讲的是自然机制。从具体事例讲到大道理,研究“道理之为道理的机制”就属于哲学的范畴;与此相应,讲道理的科学在某个意义上也是语言的科学。林妹妹进荣府,往东再向南,“上房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那是描述,不是在讲道理,但讲得有条有理,合乎道理。选自陈嘉映哲学是什么(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912题。(18分)大好时光李修文修文老弟,我是你的艳梅大姐,打扰了。昨天早晨,我在厨房里做饭,你跑来告诉我,你要走了,你说你一直在写的那部剧本,名叫大好时光,最新一稿又被“枪毙”了。你的老板说,你写的东西不够美好,

10、或者说,只有小好,没有大好,你竟然还问我,什么是大好时光?这个问题,我哪里能答得上来?但自从你问过了我,我还真是想起了那些早已忘了的好。我也不知道,它是小好,还是大好,也许,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大好时光吧。我想起的第一个好,是十九岁时去相亲。先不说未婚夫,先说我妹妹。我有个妹妹,脑子不好用,我去相亲她非要跟着。相完了亲,未婚夫骑着车送我们回家,妹妹坐在前杠上,我坐在后座上。正好是冬天,月光下,地里的麦苗正泛着青,真是好看得很。未婚夫跟我说起了外面的世界,比如商场、外国人和他当兵的洛阳,后来,他还给我背了一首诗,这首诗,一字一句,被我记得死死的,这辈子都忘不了:“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

11、孤帆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这世上的事,当然不是只有好,对不对?母亲病了,我把家里的稻田卖了付药费,可母亲还是死了。幸亏未婚夫写了信来,让我带上妹妹去投奔他。接到他的信,我真是悲喜交加,拿出了压箱底的一块布,给我和妹妹分别做了一套衣服。妹妹穿上新衣服,又听说要坐火车,欢喜得要命。看见她在笑,我就觉得很好。可是,我能看见的好,就到这里了。要去洛阳,火车要经过很多小县城。快到一个县城时,火车停下了,好多人从车窗里爬出去,在铁轨边活动一下手脚。我一觉醒来,不见了妹妹,跳下火车沿着铁轨疯找,终于在铁路桥底下的马路边看见她,她已经昏死了过去,怎么叫都叫不醒。妹

12、妹在医院昏迷着,为了掏得起治疗费,我把自己给嫁了出去,没有去洛阳。妹妹出院时,我挺着肚子去接她。她听说我会生一个孩子,本来蹦蹦跳跳地走着,突然就停了下来,把耳朵贴在我的肚子上。她说她想做我的孩子,叫我妈妈。你说,这样的时候,是不是大好时光?那个夏天,天快黑的时候,妹妹不见了。我知道,妹妹喜欢一个人跑到城外的小河边去看萤火虫,我就带上儿子去找她,没找见她。这时,一片萤火虫从麦田里飞过来,停在儿子的头顶上,儿子欢喜得要命,站在那里,一步都不敢动。我们两个人,站在萤火虫的底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突然想起了当年未婚夫背给我听的那首诗,一字一句地,我背给儿子听:“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

13、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那个夜晚,你说,是坏还是好呢?修文老弟,我们有缘在这招待所里相识,你没嫌弃我,叫我这服务员作大姐,我实在是感谢你。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为的是劝你一句;剧本还是要写下去,就像我,只要我还在这世上活一天,妹妹,我就要找下去。艳梅大姐,你好!读完你的信,我要告诉你,那部大好时光早就跟我没了关系。那以后,我还是兴致勃勃地上门,唾沫横飞地讲故事,最后,门被关上,人被推出来,弯腰,低头,捡起散落一地的剧本大纲,活成了街头的一只丧家犬。恰好,听说一个朋友在黄河边策划一场实景演出,我便又拎着行李箱,找上了门去。那天我从渡口出来,天已经断黑,

14、黄河,河滩,旷野,都被无边的漆黑给罩住了,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河滩上。这时,凭空多出了一道光来,越过黄河,直直地落定在我身前。我看向黄河对库,发现冬天的夜幕里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他的头顶上,顶着一盏矿灯。虽说岸分南北,我却有了同路人,凭借那雪亮之光,我向前狂奔了几步,嘶吼出几句感谢的话,他似乎应了一声,似乎什么也没说。突然,就在我的身前,那束探照过来的光,对准一个所在,再不动弹。我循着那束光看过去,却原来,是一株腊梅,好似拦路的刀客,定定地站在我的正前方。我难以置信,同路人也难以置信。我靠近了这腊梅,它跟我差不多高,开满了黄白相间的花,虬枝耸立,一根根伸向了夜空;我去抚摸了一朵朵花,朵朵凝结着冰

15、碴,像是刀客的儿子,早早便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这时,对岸的人开口了,他嘶吼着问我,眼前是不是腊梅?我连声说是,他又问我,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花色是什么样子的?我一一告诉了他,没想到,他竟哈哈大笑,隔着夜色,隔着黄河,我也看见他雀跃起来,笑完竟扯着嗓子吼起了歌:“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岭找你来,啊格呀呀呆”歌词里没有梅花,但彼岸的狂喜还是确切地传到了此岸。黄河,旷野,夜幕,隔岸的陌路人,竟然有如此机缘,在这寒夜旷野中遇见这虬枝耸立的腊梅,也许,这也可以勉强算作未婚夫背给你听的那首莱蒙托夫的诗?我想是的。艳梅大姐,我和你,你和别人,相逢,又走散,在草芥莽棘中,会听到一首诗,遇见那束光,这

16、些时光,你要说它是大好时光,它就是大好时光。9.“妹妹”在来信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10.作品围绕“大好时光”,以来信和回信结构成文,请赏析其构思之妙。(4分)11.文中三次提及未婚夫背的那首诗,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12.回信中的“那束光”对叙事绘人、突显主旨有“一笔多用”之妙。请从下列红楼梦的回目(也可自选回目)中选择“一笔”,赏析其多用之妙。(6分)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4题。(7分)渔家傲欧阳修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17、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注】逡巡:宋时俗语,一会儿。厮酿:相互融合。13.下列对本作品语言特点的分析,不贴切的一项是( )。(2分)A.字无虚设,形神兼备。 B.巧用俗语,化俚为雅。C.词句流畅,承转自然。 D.笔调舒缓,词藻绚丽。14.作品紧扣“饮酒逗乐”对采莲女群像展开描写,请对此加以赏析。(5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520题。(19分)赵清献公神道碑苏轼公讳抃,字阅道,其先京兆奉天人。移充梓州路转运使,未几,移益。两蜀地远而民弱,吏恣为不法,州郡以酒食相馈饷,衙前治厨传,破家相属也。公身帅以

18、俭,不从者请以违制坐之,蜀风为之一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公行部无所不至,父老惊喜相慰,奸吏亦竦。神宗即位,擢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五年,成都以戍卒为忧。朝廷择遣大臣,遂以大学士知成都。然意公必辞,及见,上曰:“近岁无自政府复往者,卿能为我行乎?”公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岂顾有例哉!”上大喜。至蜀默为经略,兵民晏然。剑州民李孝忠集众二百余人,私造符牌,度人为僧。或以谋逆告,狱具,公不畀法吏,以意决之。处孝忠以私造度牒,余皆不得死。茂州蕃部鹿明玉等,蜂聚境上,肆为剽掠。公亟遣部将帅兵讨之,夷人惊溃乞降,愿杀婢以盟。公使喻之曰:“人不可用,用三牲可也。”使至,已絷婢引弓,将射心取血,闻公命

19、,欢呼以听。事讫,不杀一人。得越州。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故越人虽饥而不怨。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公薨,谥曰“清献”。注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品者生平事迹的石碑。畀:交给、交付。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破家相属也 (2)杭人德公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不从者请以违制坐之( )A.株连 B.定罪 C.查获 D.对质(2)至蜀默为经略( )A.筹划治理 B.制定策略 C.商议谋划 D.权衡思量17.第段画线部分

20、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抄写在答题纸上并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18.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公行部无所不至,父老惊喜相慰,奸吏亦竦。19.下列对第段“上大喜”的原因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治理成都戍卒之患有了最佳人选。B.赵公与自己的执政理念不谋而合。C.担心不合惯例遭拒却获赵公应承。D.赵公的言语体现了对自己的忠诚。20.结合第段内容,分析赵公为政的特点。(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越州赵公救灾记(宋)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

21、,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对,而谨其备。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

22、,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注赵公:赵抃,北宋名臣,号“清献”。拊循:抚慰。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A.之 B.而 C.以 D.其22.下列对第段写

23、法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点面结合 B.铺陈排比 C.设置悬念 D.以小见大23.本文第段与第四大题苏轼文第段同写赵公救灾但详略不同,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24.清沈德潜评点:“清献实政,得此文传出:后之为政者,可仿而行之。”结合文意对此做评析。(5分)三、写作70分25.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5分) (1)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2)论语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评分说明:一空1分,空缺或错字不得分。2.(3分)(1)

24、(1分)C(2)(2分)选C 2分,选B 1分3. (2分)选B 2分,选A 1分4.(2分)选D 1分5.(2分)揭示了哲学活动的本质评分说明:“对象”1分,“内涵”1分。6.(2分)D 7.答案示例:先引入爱因斯坦的定义,诠释哲学与科学研究互为基础的关系(1分),再借助诺瓦利斯的定义揭示了哲学活动的本质(1分)及其与文学艺术创作等领域紧密相关(1分),得出从理性的科学和非理性的宗教、艺术领域来定义“哲学”才能涵盖其全部内涵这一结论(1分)。评分说明:“哲学与科学关系”1分,“哲学活动的本质”1分,“哲学活动的丰富性”1分,概括结论1分。8.答案示例1:语段以蚯蚓钻土现象形象地阐释了哲学在人

25、生(1分)和自然科学领域如何讲道理(1分),再以黛玉进贾府的行走路线符合建筑格局和人伦差序(1分),体现哲学借助语言艺术如何讲道理(1分),可以用来阐释爱因斯坦“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的定义”(1分)。答案示例2:爱因斯坦是从广义的角度来定义哲学概念(1分),界定了哲学与科学互为基础和影响的关系(1分);陈嘉映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哲学(1分),以蚯蚓钻土的现象阐释“道理之为道理的机制”,可以作为爱因斯坦定义的阐释(1分);描述黛玉进贾府的情节体现了作家创作倾向(1分),不是在讲道理,不能阐释爱因斯坦的哲学定义(1分)。评分说明:事例分析各1分,阐释道理各1分,表明观点1分。9.答案示例:来信叙述了

26、妹妹相亲跟着、穿上新衣服和“想叫我妈妈”这些“好”(1分),以及妹妹昏迷、走失等“不好”(1分),展现了好与坏相随是生活常态(1分),刻画了为照顾妹妹愿付出、能担责的姐姐形象(1分)。评分说明:“不好”“好”分析各1分,作用分析2分。10.答案示例:作品围绕“什么是大好时光”选材组材(1分),来信回忆了相亲听诗、母亲病死、妹妹意外等生活中的坏与好(1分);回信详写“我”与陌生人因一束光邂逅而开怀(1分),借助书信对话呈现人生困境中的温馨(1分),给出了懂得珍惜彼此、品味美好就是大好时光的答案(1分)。评分说明:取材分析各1分,作用2分。11.答案示例:诗来自于艳梅相亲时的美好印记(1分), 再

27、呈现于与儿子共享萤火虫的好时光(1分),如同“我”与陌生人共赏腊梅的美好(1分),启示我们“好时光”来自对人性温情、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1分),突显生活的诗意带给人超越困境的力量(1分)。评分说明:对三次诗分析各1分,给满2分为止;效果分析2分。12. 第二十三回答案示例:宝黛共读西厢这一笔,描述宝玉在桃树下相邀黛玉共读西厢(1分),巧借张生之语向黛玉表白(1分),黛玉看似恼羞成怒实则正中下怀(1分),/展现了黛玉聪慧、敏感的个性(1分),宝黛爱情由朦胧试探进而彼此印证(1分),引入西厢记歌颂纯真爱情,突显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的主旨(1分)。第三十三回答案示例:宝玉挨打由金钏投井、琪官逃走、贾

28、环诬告、待客不周等多因导致(2分),/宝玉被痛打后被劝阻展现了宝玉受父亲专制管教、贾母溺爱、母亲袒护的教化环境(1分),塑造了专制的贾政、叛逆的宝玉等形象(1分),突显出贾府父子人生观、嫡庶利益的冲突(1分),宝黛感情由旧帕定情发展到心心相印的新阶段(1分)。第七十四回答案示例:抄检大观园事件由傻大姐捡到绣春囊引起(1分),反映出荣国府管理上的纰漏(1分),邢夫人幕后怂恿,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王夫人坐镇指挥,凤姐挂帅出征(1分),/揭示出荣宁二府的矛盾(1分),展现了贾府及大观园女子的众生相(1分),预示了她们或死或出家的命运(1分),拉开了贾府家族“树倒猢狲散”的序幕(1分)。评分说明:原因

29、1分,过程1分,情节、环境、人物及其关系各1分。13.(2分)D14.答案示例:上阕以“闻”“敲”起笔引出女伴相访(1分), 姑娘们以荷叶作杯,推杯送盏之间欢声笑语(1分),花气酒香与人面桃花相融,继而醉眠树阴任船漂荡,惊觉船搁沙滩(1分),由动而静,声、影、味、色交错描摹(1分),生动刻画了活泼、顽皮的采莲女群像(1分)。评分说明:过程分析2分,描写手法分析2分,效果分析1分。15. (2分)(1)连接,连续(2)感谢恩惠,感激16.(2分) (1)B (2)A17. 答案示例:公尽所以救荒之术/发廪劝分/而以家资先之/民乐从焉评分说明:标识三处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四处以上的,最多给

30、1分。18. 答案示例: (益州治下的)荒僻偏远小城,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转运使,赵公巡行管辖之地没有一处没到过,(所到之处)老百姓欣喜异常都感到安慰,奸邪官吏也感到害怕。评分说明:“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公行部无所不至”“父老惊喜相慰”“奸吏亦竦”为5个点,1点1分。19.(3分)B20.答案示例:宽政明断(1分),处理李孝忠一案,只惩治首犯,不扩大打击面(1分);仁厚爱人(1分),征讨蕃部,结盟时对方要杀人取血,赵公主张用三牲,救了婢女的命(1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为政特点概括与分析各占1分。21.(1分)C22.(1分)B23.答案示例:本文第段以精准的数字详实记录了赵公的救

31、灾措施和灾民受益情况(1分),展现赵公心系灾民之德与救灾之效,达到“记”叙事写人的目的(1分);苏轼的“神道碑”目的是记颂赵公生平功业(1分),“救灾”只是他一生功业的一部分,由此第段只概述了他救灾措施及成效(1分)。评分说明:写法分两点,各1分;选材1分,意图1分。24.答案示例:评点对曾巩文章的传播作用和赵公执政的影响意义评析中肯(1分):曾巩基于调查,详实记述了赵公越州救灾的事迹,传扬了这位执政者勤政爱民、治事有方的才德与业绩(1分),为官吏理政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1分),即为官要以人为本且体恤入微(1分),为政要先事为计、虑事周全、亲力亲为、举措有序(1分)。评分说明:对评点的回应1

32、分,文章传播,为政影响分析各2分。25.(70分)作文解析(1)讨论话题:在社会的变迁中,如何看待“秩序与个性”先后关系(2)概念内涵:秩序:社会秩序由社会规则所构建和维系,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结构和状态。个性:个性就是个体独有的并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3)话题讨论的前提:其一,社会的变迁,即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看待“秩序”,由此,“秩序”由时代所限制和定义;社会的进步发展就是改革甚至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但旧与新存在承续关联,如传统社会的伦理观,在今天依然发挥作用,但应赋予新的内涵;其二,人性的

33、需要,人需要你仰赖于稳定的秩序提供的公平、稳定的环境维系生存、满足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而言,人应遵从秩序; 其三,秩序由规则所构建和维系,规则的建立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服务于人的需要,从这个意义而言,规则有时代性,有情境性,应尽量能满足人的需要而调整、完善,应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尽量兼顾个性需求。25.作文评分参考标准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主旨明确,选材恰当,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主旨较明确,选材较恰当,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39-51分)

34、,基准分45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主旨不太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脱离题意;文理不通;全文不足400字。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 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 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参考译文一赵公名抗,字阅道,他的祖先是京兆奉天人。(赵公)调任梓州路转运使,不久,调益州任职。两州属蜀地位置偏远,百姓贫

35、苦,官吏横行,干了不少不合法的事,州郡官吏彼此以酒食吃请馈赠,官衙前设置食宿车马,(由此)受连累破家的人家一户连着一户。赵公带头节俭,有不听从的人以违反制度定罪,蜀地风气为之大变。(益州治下的)荒僻偏远小城,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转运使,赵公巡行管辖之地没有一处没到过,(所到之处)老百姓欣喜异常都感到安慰,那些奸邪官吏也感到害怕。宋神宗即位,提拔赵公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熙宁五年,成都因为边患让人担忧。朝廷选派大臣,最后(决定派赵公)以大学士的身份执掌成都。但料想到赵公一定会拒绝,等到被召见时,皇上说:“近年来再没有从朝中派往地方(任职)的人,您能为我赴任吗?”赵公说:“陛下的话语就是法令,难道还要有什么先例吗?”皇上非常高兴。到蜀地后(赵公)不事张扬地筹划治理,兵士百姓生活悠闲安适。剑州人李孝忠聚众二百多人,私造文书,引诱人出家为僧。有人以谋逆罪告发(他),案件呈上后,赵公没有送给审判官吏,凭自己的想法处置这件事。以私造文书罪处死李孝忠,其余的人全都免于一死。茂州少数民族鹿明玉等人,聚集边境,肆意抢掠。赵公马上派遣属将前往征讨,夷人惊散溃逃,乞求投降,希望杀掉婢女,与(赵公)歃血结盟。赵公派人告诉他们说:“不能杀人取血,改用三牲。”使者赶到,(夷人)已经捆绑了婢女,拉开弓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