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3版) 参考译文UNIT 4 TEXT A_第1页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3版) 参考译文UNIT 4 TEXT A_第2页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3版) 参考译文UNIT 4 TEXT A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单元汽油直接喷射课文A汽油直接喷射(GDI)和线控油门.汽油直接喷射普通的汽油机设计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替代传统机械汽化系统。目前,将燃油喷 入各个进气道口的多点喷射系统(MPI)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系统之一。尽管MPI大大提高 了响应性和燃烧质量,但是由r燃油和空气在进入气缸之前进行混合而形成混合气,这种优 越性也会受到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响应性和燃烧效率,同时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输出,系统可以采用直 接喷射。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被设计成将汽油直接喷射进气缸内,喷射的方法与直接喷射式 柴油机相似。直接喷射可设计成具有更大的控制灵活性和更高的精确度,因而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这一点是通过使许多工况

2、下能够进行超稀薄混合气的燃烧来实现的。直接喷射的设计还允许 采用更高的压缩比,因而提高了动力性,并降低了燃油消耗。目前,直接喷射汽油机在全世 界范围正在在轿车上得到推广应用。1)三菱GDI三菱汽车公司的目标是取得低油耗、高输出。MMC (三菱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缸内直 接喷射汽油机开发的先驱者。它的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叫做“GDI”,最早安装在1996年款 戈兰特轿车上。GDI系统将燃油直接输送到气缸内。随着喷油定时的变化,就能形成各种各样的空气-燃油混合气。利用三菱独到的方法和 技术,GDI发动机及降低了燃油消耗,同时又提高了输出。这种看来相互矛盾而又难以实现 的目标通过采用两种燃烧模式而得到实

3、现。三菱独辟蹊经,使喷油定时的变化与发动机负荷 相匹配。(1)超稀薄燃烧模式在大多数正常行驶条件(车速最高达120knVh)下,三菱GDI发动机运行在超稀薄燃 烧模式,从而降低了燃油消耗。在这种模式时,燃油喷射发生在压缩冲程的后期,点火发生 在空燃比3040 (包括EGR时为555)的超稀薄混合气中。(2)高输出模式当GDI发动机在高负荷或高转速工作时,在进气行程中进行喷油。这样,确保混合气 更加均匀且温度较低(减小爆燃的倾向),使燃烧得到了优化。这两种工作模式如图4-1所示。GDI发动机的活塞如图4-2所示。另外,2000年款兰瑟轿车上首次装用的GDI-CVT动力总成采用了综合控制,充分利用

4、 了 GDI的特性,因而大大降低了能量损失。高精度转矩控制和宽广的低油耗转速范围,以 及CVT大传动比的快速、连续控制的特性,是实现最高水平的燃油经济性和特别平稳的乘 坐舒适性成为可能。) MED-Motronic 系统MED-Motronic (“D”表示直接喷射)系统是一种由ME-Motronic系统演变的,适用于直 接喷射特定条件和要求的Molronic系统。活林族4 Carbon Intake-manifold讲气鼓管反力传速掂 canisterpressure sensor广Pressure actuatorECUAirtemp, sensor 进气程度传感衣 4 IShutoff

5、valve燃;油切际巡Air-mass sensor 空气流鬓HThrottle-valve potentiometer 节气H电位计Diagnosis interface 诊断粕口Diagnosis lamp故瞳指示灯二次空气泵 Secondaryair pump 参考标记传照器 Keterence- mark sensor, camshaftfilterLambda oxygen sensor 后依传感器Ignition coil I点火残烟限油器nSpeed sensor 转速传感器EGR附Differential- -L pressure sensor 但差传感器Tank vent v

6、alve EK汕不诲风阿BEx- hausl- Igas re- 一 circulation valve后力执行尊 (EGR圆电砥网 Fuel injectorKnodt sensorElectric fuel pump 电动燃油茶Acceleratorpedal module 加速踏板模埃Secondaryair valve 、二次空气Lambda oxygen sensor前届传感君Temperature sensor 水过传感器=MED-Motronic汽油直喷工作模式工作模式有:,分层充气工作模式。,均质充气工作模式。均质稀薄工作模式。均质分层工作模式。均质防爆燃工作模式。分层充气催化

7、剂加热工作模式。Stratified-charge operation分层充气这些工作模式相互配合,才能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优化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控制系 统必须确保,在汽车工作期间,当从一种工作模式转变为另一种工作模式时,不能明显感觉 到功率和转矩的变动。冏control flap openJHomogeneous - mixture|均. r;Homogeneous-charge operation均质充气D分层充气模式。在较低转矩和最高达大约3000r/min以下的转速范围,可能采用分 层充气工作模式。这样,在压缩行程期间、就要点火时,将燃油喷入燃烧室。由于在点火前 仅有很短的时间,所以

8、在燃烧室内燃料不能与空气均匀混合。燃烧室内的空气涡流将燃油雾带向火花塞附近,见图12-78。在油雾云团内部,混合气 的过量空气系数约为0.951。在油雾云团以外的区域,混合气非常稀薄。为了降低因为稀 薄混合气所引起的NOx的形成,必须让大量的废气循环回燃烧室。由于在分层充气工作期间,节气门全开,所以在此期间发动机转矩的产生采用质调节。如果在这个工作模式工作时,发动机的转矩需求变得过高,增加喷油量会引起颗粒物的 形成。转速过高会使燃烧室内形成素流,这将不利于4=1的油雾云团的稳定。这样的结果 是燃烧不正常,出现失火。2)均质充气工作模式。在高转矩和高转速时,发动机以4=1的均质混合气工作,或者

9、为了获得最大功率,以XVI的均质混合气工作。为此,将喷油开始时刻提前到进气行程。 这样,在点燃混合气之前的可用时间增加,从而使燃油能够与进入的空气充分地混合,并在 燃烧室各处均匀分布。在均质模式工作时,发动机转矩采用量调节。换言之,用节气门调节 进气量。混合气的形成及燃烧与进气歧管喷射一样。3)均质稀薄工作模式。在分层充气与均质充气两种模式之间的过渡阶段,发动机可以 使用均质稀薄混合气来工作。与八二1的均质充气模式相比,在IV4VI. 2的情况下工作, 燃油消耗降低。4)均质分层工作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时,通过在进气行程中提前喷油(喷射约75%), 就会在燃烧室内形成均质稀薄混合气。第二次喷射

10、出现在压缩行程(双喷),这就在火花塞 附近的区域内形成浓混合气。这些混合气极易被点燃,并确保在燃烧室内的彻底燃烧。选用 这个模式,能使发动机在从均质充气模式到分层充气模式转换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转矩特 性。5)均质防爆燃工作模式。由于采用了双喷,在满负荷时,就有可能不用推迟点火的方 法即可实现防止爆燃。充气分层能防止出现危险的自行点火现象。6)分层充气催化剂加热工作模式。另一种双喷能使催化剂快速升温。与分层充气模式 一样,这种模式也形成稀薄混合气。在点火之后,在做功行程期间再喷射一次燃油。这局部 燃油燃烧很晚,因而对排气系统的催化转化器进行迅速加热。2.电子节气门线控油门有些最新的Motron

11、ic系统采用了电子节气门(也叫做线控油门系统)。电子节气门在加 速器踏板与节气门之间没有机械联系。确实,如图4-3所示,加速传感器检测到加速踏板的 运动即位置,然后将关于踏板运动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电子节气门(博世将其称之为 EGAS)听起来好像是某种我们都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它却具有许多优点。节气门开度信号可以按照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温度进行调整。电子节气门还能提供简化 的巡航控制功能,还能控制最低转速(替代怠速稳定器)和控制最高转速(替代喷油器的交 替断油)。然而,还有更多的优点。为了实现牵引力控制,电子节气门会与ABS (防抱死制动系 统)进行通信。同样的ABS轮速传感器也为ASR (防滑调节装置)提供信号。当任何一只车轮开始打滑时,略施制动即可阻止这个车轮打滑。当一个车轮打滑严重时, 差速器就不再将功率传送给另一个车轮。如果两个驱动车轮都出现打滑的迹象,电子节气门 就减小功率,以便获得最大牵引力。牵引力控制能使汽车获得最大加速度。如果让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