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临床技能综合训练教案02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_第1页
山大临床技能综合训练教案02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_第2页
山大临床技能综合训练教案02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_第3页
山大临床技能综合训练教案02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_第4页
山大临床技能综合训练教案02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实验一 胸膜腔穿刺术【教学目的】掌握胸腔穿刺操作。【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2由带教老师指导。【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确定积液性质。2穿刺抽液或抽气,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3胸腔内注射药物。(二)禁忌证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三)准备工作器械准备:胸腔穿剌包、无菌手套、治疗盘(消毒液、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等)、椅子,盛放胸水的容器、试管、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胸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四)操作方法1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重症

2、患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部。2穿刺点定位:定位后在皮肤做标记。(1)胸腔穿刺抽液: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常选: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2)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3)气胸抽气减压:患侧锁骨中线23肋间或腋前线45肋间。3.消毒:用消毒液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消毒洞巾。4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在穿刺点下一肋骨上缘的自皮肤向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注药前注意回抽,观察有无气体、血液、胸水,方可推注麻醉药。5穿刺:术者

3、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与针栓相连的乳胶管应先用止血钳夹闭),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胸腔,接上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将抽取液体注入盛液容器中,计量并送检。抽液完毕如需注药,则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6术后处理: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五)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mg,或可待因30mg镇静止咳。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出汗

4、、心悸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做相应处理。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脓胸应尽量抽尽。做细胞学检查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5局部麻醉药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如需使用普鲁卡因时,术前应皮试。实验二 腹腔穿刺【教学目的】掌握腹腔穿刺术操作。【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2、由带教老师指导。【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者,适量放液以缓解

5、症状。3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4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5进行诊断性穿刺。(二)禁忌证1严重肠胀气。2妊娠或巨大卵巢囊肿。3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三)准备工作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等)、试管,盛放腹水的容器等,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腹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四)操作方法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2放液前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并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3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半卧位或坐位。4穿刺点: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脐与耻骨联合中点

6、上方lcm,偏左或偏右1.5cm;侧卧位可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少量或包裹性腹水,须B超指导下定位。5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自穿刺点皮肤向腹膜壁层用局部麻醉药逐层局部浸润麻醉。6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步刺入腹壁,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即可抽取腹水,将腹水置于无菌试管中以备检查,并记录抽取的腹水量。诊断性穿刺可用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穿刺,直接抽足腹水送检。需腹腔内注药者,待抽腹水后将药液注入腹腔。7术毕拔针,覆盖无菌纱布,压迫片刻,胶布固定。如大量放液则需束多头腹带。(五)注意事项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脉速等应停

7、止操作,做相应处理。2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次不宜超过3000ml。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4局部麻醉药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如需使用普鲁卡因时,术前应皮试。实验三 骨髓穿刺术【教学目的】掌握骨髓穿刺操作。【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2由带教老师指导。【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各种白血病诊断。2有助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病诊断。3诊断部分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肿瘤等。4寄生虫病检查,如找疟原虫、黑热病病原体等。5骨髓液的细菌培养。(二)禁忌证血友病患者禁做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谨慎。(三)准

8、备工作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等)、玻片及推片、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四)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骼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骼前上棘后12cm处;骼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处;胸骨穿刺点,位于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处;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2胸骨或骼前上棘穿刺时,患者取仰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俯卧位;髂后上棘穿刺取俯卧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穿刺点皮肤到骨膜做局部浸润麻醉。4将骨穿针固定器固定在距针头11.5cm处,左手将穿刺部位的皮肤拉紧并固定,右手持针与骨

9、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0度角刺入,当穿刺针头接触骨质后,旋转针体并向前推进,当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针尖进人骨髓腔。5拔出针芯,接5l0mL干燥注射器,抽吸骨髓液0.10.2mL,滴在载玻片上,快速推片,制作骨髓液涂片。如做骨髓培养,需在留取骨髓涂片标本后再抽12mL,两者不可并作一次抽取。6术毕插上针芯一起拔针,覆盖消毒纱布,并按压12min,用胶布固定。(五)注意事项1术前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有出血倾向时应特别注意。2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3穿刺针头进人骨质后避免大摆动,以免折断穿刺针。4骨髓液抽出后立即涂片,避免凝固。5局部麻

10、醉药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如需使用普鲁卡因时,术前应皮试。实验四 腰椎穿刺术【教学目的】掌握腰椎穿刺操作。【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在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2由带教老师指导。【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脑和脊髓炎症性病变的诊断。2脑和脊髓血管性病变的诊断。3区别阻塞性和非阻塞性脊髓病变。4气脑造影和脊髓碘油造影。5早期颅内高压的诊断性穿刺。6鞘内给药。7腰椎麻醉。(二)禁忌证1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后颅窝占位性病变。2脑疝或疑有脑疝者。3腰椎穿刺处局部感染或脊柱病变。4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三)准备工作器械准备:腰椎穿刺包、无菌手套、闭式测压管或玻璃测压管、治疗盘(消毒液、棉签、胶布、局部麻

11、醉药等)、试管,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酒精灯。如需鞘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四)操作方法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屈伏,屈髋抱膝,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2常选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穿刺点皮肤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46cm,儿童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缓慢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5接测压表(或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正常70180mmH2O或40

12、50滴/min)。移去测压器,分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6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嘱患者去枕平卧46h。(五)注意事项1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2Queckenstedt试验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初测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l0s,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压迫颈静脉后,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水平,为梗阻试验阴性,提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不升高,为梗阻试验阳性,提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提

13、示不完全阻塞。颅压增高者禁做此项试验。3鞘内给药时,先放出等量脑脊液,再注入药物。4局部麻醉药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如需使用普鲁卡因时,术前应皮试。实验五 静脉穿刺术【教学目的】1掌握静脉穿刺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2掌握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步骤。3牢固树立无菌操作的观念。【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全体学生观看静脉穿刺术的教学视频。2学生分组,每组约5-7人,分别配有一名教师指导,使用静脉穿刺术模型训练。教师先操作示教,讲解静脉穿刺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顺序逐一操作练习。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不宜口服、不宜皮下或肌肉注射,又需要迅速发生药

14、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法。2诊断性检查:由静脉注入药物进行肝、胆管、肾及输尿管、胆囊等X造影检查,或者需要作CT、MRI增强检查时。3输液或输血。4静脉营养疗法。(二)准备物品注射盘、无菌干燥l050ml注射器及针头,注射药液。静脉输液装置及备用液体。(三)操作方法1仔细查对药品后,常规消毒,吸取药液,排尽空气,空安瓿套于针头上,放在无菌盘内。2.选择合适静脉,在穿刺部位垫小枕。在穿刺点近心端6cm处系压脉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嘱病人握拳。3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再次查对药物。4左手拇指紧绷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成2025角,从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

15、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嘱病人松拳,右手继续固定注射器与针头。如系套管针,刺入后即可取出针芯,放入套管针,接输液。5松开压脉带,缓慢注入药液。6注射完毕,用干棉签按压静脉穿刺处皮肤,迅速拔出针头,瞩病人屈肘按压片刻。观察注射后有无不良反应。(四)注意事项1注射前应检查注射器、针头及核对患者姓名及药液。2注射前应先排尽空气,如有多数小气泡附着针筒壁时,可抽入空气0.5m1,转动注射器,使小气泡并成大气泡,然后推动活塞,将其全部驱出。3穿刺时务必准确掌握进针角度与方向、以免穿破静脉而致血肿,如果不慎穿破静脉,应立即拔出针头,按压局部,另选其他静脉穿刺。4注意掌握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法,如肥胖患者,静脉较

16、深且固定,摸准后再行穿刺;消瘦患者静脉较滑,穿刺时须固定静脉的上下端;水肿患者可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穿刺;脱水患者可局部热敷、按摩,使血管扩张显露后再穿刺。5避免将药液注射于血管外。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可先行引导注射(即另备一副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针筒,调换另一抽有药液的针筒进行推药)。如有外溢,应即停止注射,并行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药液,外敷金黄散,防止组织坏死。6注射药液速度应按药性分别处理。7需长期反复作静脉注射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端到

17、近端的次序选定注射部位。如有静脉炎现象,不可再在该部位注射,应予热敷、理疗或外敷消炎药等治疗措施。实验六 导尿术【教学目的】1掌握导尿术的方法。2掌握导尿术的适应证、准备工作、注意事项。【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全体同学观摩带教老师操作示教,老师讲解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2在带教老师指导下,5-7个学生为一组,然后每个学生按顺序在模拟人上逐一操作练习。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下尿路的病变或损伤引起的排尿困难。2高级或低级中枢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尿困难。3危重症及昏迷病人、大手术病人需要动态观察尿量及需要做尿液检查。(二)准备工作1合适的导尿管(

18、小儿F812,成人F1418)。2导尿包、无菌手套、消毒石蜡油、尿袋、外阴消毒液(0.5%碘伏或0.1%苯扎溴铵)。3查对病人。戴口罩、帽子。(三)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或半卧位(女性取截石位较适宜)。2术者洗手后站立患者右侧,戴无菌手套,用消毒液消毒外阴部(包括尿道外口)后铺孔巾。3取合适尿管,前端34cm涂以液体石蜡。左手扶持阴茎并稍向腹侧拉直(对女性则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阴唇),以显露尿道外口。用右手持镊子或血管钳,将尿管从尿道外口缓缓插入,有尿液流出,再继续向内插入23cm。4如为气囊导尿管,则向球囊注入1530ml生理盐水,并调整至不能再向外拉的位置。也可用胶布将尿管固定。接尿袋并计

19、量,如需做尿液化验检查,则应导尿时取中段尿。(四)注意事项1选用尿管应适宜,太小可能引流不畅,太大则可能引起病人不适或置管困难。2尿道急性炎症,月经期,严重损伤及明显狭窄为留置尿管的禁忌证。3如置管困难,可向尿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45ml(保留数分钟)及34ml液体石蜡。4急性大量尿潴留,应分次引出尿液,否则易引起膀胱出血或虚脱。5留置尿管期间,应每日清除尿道外口;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每2周更换尿管一次。实验七 石膏固定术【教学目的】1掌握石膏固定术的适应证、禁忌证。2掌握石膏固定术的操作步骤。3掌握石膏固定术的注意事项。【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由带教老师讲解石膏固

20、定术的操作要点并现场演示;2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57人,分别配一名教师指导,每组选一人做模特,每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模特的前臂做石膏外固定操作。【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2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易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3病理性骨折;4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于特定位置,如关节融合术;5为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6、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需固定患肢,控制炎症。(二)禁忌证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2进行性浮肿患者;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4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21、三)操作要点1皮肤应清洗干净,有伤口者更换敷料,纱布、棉垫和胶布条均纵行放置。2肢体关节固定在功能位或所需要的特殊位置,并抬高患肢,以有利于减轻、消除肿胀。3包石膏绷带的基本手法:将石膏绷带沿肢体表面滚动粘贴于肢体上,切忌拉紧石膏卷紧缠上去。动作敏捷正确,由近至远,松紧适度,层次均匀,依次盖住石膏圈的下1/3,宜用手掌充分塑形,以增强固定效能,切忌以指端挤压石膏,以防局部压迫皮肤产生溃疡。4露出指(趾),以便观察肢体血供及感觉、运动功能。5石膏未凝固前不宜改变肢体位置,以免折断石膏,影响固定效果。石膏定形后(一般需58分钟)修整切去多余部分,用红蓝铅笔注明石膏固定的日期、预定拆除石膏日期和诊断

22、。有伤口者,应对准伤口,在石膏上划好开窗位置。(四)注意事项1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至石膏完全凝固。2搬动运送伤员时,注意避免折断石膏,如有折断应及时修补。3石膏固定期间,应进行肌肉主动舒缩功能锻炼,以改善血供,延缓和减轻肢体废用性萎缩。4石膏固定后应抬高患肢,防止肿胀。5肢体肿胀消退后,若石膏过松,失去固定效能,应及时更换。6要密切观察肢体远端血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7天气冷时,要注意石膏固定部位保暖,以防因受冷伤肢远端肿胀。8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实验八 小夹板固定术【教学目的】1掌握小夹板固定术的适应证、禁忌证。2掌握小夹板固定术的操作步骤。3掌握小夹板固定术的注意事项。【教学时

23、数】1学时【教学方法】1由带教老师讲解小夹板固定术的操作要点并现场演示;2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57人,分别配一名教师指导,每组选一人做模特,每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模特的前臂做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教学内容】(一)适应证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二)禁忌证1开放性骨折,伤口未闭合;2皮肤损伤、感染、血供障碍者;3伤肢严重肿胀,末端已有血循环障碍现象者;4骨折严重移位,整复对位不佳者;5骨折肢体已有神经损伤症状,局部加垫可加重神经损伤者;6患肢肥胖皮下脂肪多,因固定不牢易发生延迟连接或不连接者。(三)准备工作根据病情需准备相关材料如:夹板、绷带、棉垫、棉绳、绵纸、分骨纸垫。(四)操作要点1患肢

24、体位应摆放正确,外套纱套或包12层棉纸,以免压坏皮肤。2分骨纸垫的大小要合适,放置加压点要准确,并用胶布固定,以防移动。3选用小夹板的型号要合适,按规定顺序放置前、后、内、外侧的夹板,由助手托稳,用棉绳包扎,捆绑棉绳用力均匀,松紧适度,以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宜。4棉绳捆扎完毕后,应检查伤肢末端的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如一般情况良好,再行x线检查骨折端对位情况。(五)注意事项1在患肢固定后13天,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并随时酌情调整捆扎棉绳的松紧度;然后定期用X线检查及继续注意调整棉绳松紧度,直到骨折愈合。2在小夹板固定治疗期间,每天都要鼓励和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地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25、。3不能按时观察的患者不宜施行此法。实验九 妇科检查【教学目的】1掌握妇科检查方法。2掌握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三合诊、直肠-腹部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1妇科检查培训室:在模型上复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学生分为2组,每组5-7人,分别配有一名教师指导,使用妇科检查模型训练。教师先操作示教,讲解妇科检查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顺序逐一进行操作。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3由带教老师指导,并讨论妇科检查内容。【教学内容】妇科检查:1注意事项(1)检查者应关心体贴病人,态度严肃,语言亲切,检查仔细,动作轻柔。(2)查前嘱先解小便,必要时导尿,大便充盈者应排便后

26、检查。(3)每检查一人,应更换臀下垫单,以防交叉感染。(4)一般取膀胱截石位。(5)经期应避免检查,如为异常出血必须检查,查前先消毒外阴,使用无菌手套及器械。(6)未婚妇女一般仅限于直肠-腹部诊,禁行阴道腹部双合诊。如确须阴检应在家属及本人同意后进行,男医生对未婚者检查应有第三者在场。2检查方法及步骤(1)外阴部视诊:观察外阴发育及阴毛多少和分布情况,有无皮炎、溃疡、赘生物或肿块,注意皮肤和粘膜色泽或色素减退及质地变化,有无增厚、变薄或萎缩。右手戴手套,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及尿道口和阴道口。观察尿道口周围粘膜色泽及有无赘生物。未婚者的处女膜完整未破,其阴道口勉强可容示指

27、;已婚者的阴道口能容两指通过,经产妇的处女膜仅余残痕或可见会阴侧切瘢痕。检查时还应让患者用力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或尿失禁等。(2)阴道窥器检查:应根据患者阴道大小和阴道壁松弛情况,选用适当大小的阴道窥器。未婚者未经本人同意,禁用窥器检查。使用阴道窥器检查阴道和宫颈时,要注意阴道窥器的结构特点,以免漏诊。1)放置和取出:临床常用鸭嘴形阴道窥器,可以固定,便于阴道内治疗操作,阴道窥器有大小之分,根据阴道宽窄选用。当放置窥器时,应先将其前后两叶前端并合表面涂滑润剂以利插入,避免损伤。若取阴道分泌物作细胞涂片检查时,则不应用滑润剂以免影响涂片质量。放置窥器时,检查者用左手将两侧阴

28、唇分开,右手将窥器斜行沿着阴道后侧壁缓慢插入阴道内,插入后逐渐旋转至前方,摆正后缓慢张开两叶,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隆部,然后旋转至一侧以暴露侧壁。2)视诊检查阴道:观察阴道前后壁和侧壁及穹隆粘膜颜色、皱襞多少,是否有阴道隔或双阴道等先天畸形,有无溃疡、赘生物或囊肿等。注意阴道内分泌物量、性质、色泽,有无臭味。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应作滴虫、念珠菌、淋菌及线索细胞等检查。检查宫颈:暴露宫颈后,观察宫颈大小、颜色、外口形状,有无出血、糜烂、撕裂、外翻、腺囊肿、息肉、赘生物,宫颈管内有无出血或分泌物。同时可采集宫颈外口鳞柱交接部或宫颈分泌物标本。3)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项目。检查者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

29、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称双合诊。目的在于检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内壁有无异常。检查方法: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右手(或左手)食中两指蘸滑润剂,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检查阴道通畅度和深度,再扪触宫颈大小、形状、硬度及外口情况,有无接触性出血。当扪及宫颈外口方向朝后时宫体为前倾;朝前时宫体为后倾;宫颈外口朝前且阴道内手指伸达后穹隆顶部可触及宫体时,子宫为后屈。随后将阴道内两指放在宫颈后方,另手掌心朝下手指平放在患者腹部平脐处,当阴道内手指向上向前方抬举宫颈时,腹部手指往下往后按压腹壁,并逐渐向耻骨联合部移动,通内、外手指同时分别抬举和按压,相互协调,即可扪清子宫

30、的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4)三合诊: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称三合诊。检查方法:一手示指放入阴道,中指插入直肠替代双合诊时的两指外,其余检查步骤与双合诊时相同。主要能更清楚地了解位于盆后部及直肠子宫陷凹部肿物与子宫或直肠的关系,也可查清极度后屈的子宫、阴道直肠隔、宫颈旁、宫骶韧带的病变。(5)直肠-腹部诊:一手示指伸入直肠,另手在腹配合检查,称直肠-腹部诊。适用于未婚、阴道闭锁或其他原因。3妇科检查记录:按解剖部位先后顺序如下记录。外阴:发育情况及婚产式(未婚、已婚未产或经产式)。有异常发现时应详加描述。阴道:是否通畅,粘膜情况,分泌物量、色、性状以及有无臭味。宫颈

31、:大小、硬度,有无糜烂、撕裂、息肉、腺囊肿,有无接触性出血、举痛等。宫体:位置、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等。附件:有无块物、增厚或压痛。若扪及块状物,记录其位置、大小、硬度,表面光滑与否,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与子宫及盆壁的关系,左右两侧情况分别记录。实验十 产科检查【教学目的】1、掌握产科四步触诊法。2、掌握骨盆外测量方法。3、掌握宫高及腹围的测量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1学生分为2组,每组57人,分别配有一名教师指导,使用利奥波德手法触诊模型和高级半身分娩示教模型训练。教师先操作试教,讲解产科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宫高及腹围测量的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顺序逐一进行

32、操作。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3由带教老师指导,并讨论产科检查内容。【教学内容】一、四步触诊法1准备工作:(1)检查前先嘱孕妇排空膀胱后仰卧,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在作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作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2操作方法:第一步手法: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宫底高度、子宫外形及宫底处是胎儿的哪一部分。胎头大、圆、硬、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第二步手法:两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相对固定,另手轻按检查确定胎儿背部在母体的哪侧。平坦而较宽者为胎背,高低不平且变形者,为胎肢。第三步

33、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先露是胎头还是胎臀,是否衔接。第四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的判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是否衔接。二、骨盆外测量1注意事项:(1)检查前先嘱孕妇排空膀胱。(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3)使用骨盆测量器进行测量。2操作方法:(1)髂棘间径(IS):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2)髂嵴间径(IC):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2528cm。(3)骶耻外径(ED):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

34、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4)坐骨结节间距或出口横径(TO):孕妇平卧,两下肢屈曲,孕妇自己抱住小腿上半部,使双腿尽量贴近下腹部,使耻骨坐骨支及坐骨结节易于触及。正常值为8.59.5cm。如出口横径小于8cm时,应测量后矢状径。三、测量宫高及腹围1注意事项(1)检查前先嘱孕妇排空膀胱伸腿仰卧,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2操作方法(1)先用手大致测宫底高度。(2)然后用软尺测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与宫底的距离(弧线宫高)。(3)用软尺经脐绕腹部测量腹围。实验十一 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教学目的】1掌握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禁忌

35、证、适应证、放置时间及放置条件。2掌握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操作步骤、术后注意事项、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3掌握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适应证、操作步骤。【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1全体学生观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及取出术的教学录像。2学生分为2组,每组6-7人,分别配有一名教师指导,使用宫内避孕器训练模型训练。教师先操作示教,讲解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顺序逐一操作练习。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IUD放置适应证:凡育龄妇女要求放置IUD而无禁忌证者均可放置。(二)IUD放置禁忌证:1妊娠或妊娠可疑;2人工流产、分娩或剖宫产后;3生殖道急性炎症;4生殖器官肿

36、瘤、子宫畸形;5宫颈过松、重度陈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6严重全身性疾患。(三)IUD放置时间:1月经干净后37天;2人工流产可立即放置,但术后宫腔深度应10cm为宜;3产后42天、剖宫产后半年;4哺乳期排除早孕后。(四)IUD放置条件1体温37.5;2术前3日无性生活;无禁忌证。(五)IUD放置步骤1检查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2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夹持宫颈,探测宫腔深度。3将节育器置于放环叉上,沿宫腔方向送达宫底部,有尾丝者距宫口2cm处剪断。(六)IUD放置术后注意事项1无菌操作,防感染。2休息3日,免重劳。32周内忌性交及盆浴4定期随访(七)IUD取出适应症:1计划再生育者;2放置期限已

37、满需更换者;3绝经一年或以上者;4改用其他避孕措施或绝育者;5因副反应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者;6带器妊娠者。(八)IUD取出术操作步骤:1、检查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2、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夹持宫颈,探测宫腔深度及IUD位置,再用取环钩或长钳牵引取出。3、有尾丝者用血管钳夹住尾丝轻轻牵引取出。(九)IUD副反应:出血,腰腹坠胀感。(十)放置IUD并发症:1子宫穿孔;2节育器异位;3感染;4节育器嵌顿或断裂;5IUD脱落、带器妊娠。实验十二 小儿心肺复苏【教学目的】1掌握小儿心肺复苏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小儿复苏年龄分。2掌握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目的】1学时

38、【教学方法】1、心肺复苏培训室: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练习。2、学生分组:每组5-7人,带教老师指导下,在复苏少年(ResusciJunior)、复苏新生婴儿(240-00001)模拟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练习,先由带教老师做示范,然后学生按顺序逐一操作,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适应证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二、禁忌证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三、复苏年龄划分新生儿:1个月内;婴儿:1岁内;小儿:18岁;8岁:复苏程序

39、和方法同成人。四、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判定患者有无意识方法:发现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呼救,并用510s(10s)检查是否存在呼吸,如无呼吸,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儿童不同于成人,主张先作5个周期的CPR,历时2分钟后再呼救。报告:“病人无反应!”2判断是否需要复苏(一听二看三感觉)(1)呼吸:面部、耳部对着病人的口鼻腔,听有无气流声,看胸廓无起伏现象。(2)心跳:触摸颈A感觉有无搏动病人喉结滑向一侧2cm,颈动脉搏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报告:“

40、病人无心跳呼吸!”。3紧急呼叫方法:大叫“来人啊!救命啊!”;同时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摆成复苏体位,打开上衣、松开裤带,(3-5秒钟内完成)。4心前区叩击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左手掌指垫住的患者胸骨下1/3,以距胸壁2030cm高度,中等力度,垂直向下叩击2次。婴幼儿及新生儿禁用。5清理呼吸道头向一侧(头颈外伤者不做),清除口、咽、鼻分泌物和异物。6打开气道(1)仰头抬颏/颌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抬起下颏/颌。(2)仰面托颈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一手托起患者颈部。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宜使用。(3)托颌法:头、

41、颈部外伤者,抢救者站在病人头后,双手中指和食指轻轻托起下颌。7口对口或口对口鼻呼吸2次有效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术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鼻翼下端,深吸一口气,将口紧贴患者口唇,小婴儿口对口鼻,深而慢地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抬起。术者口离开,手松开鼻。8胸外按压:(1)部位:乳头连线中点处。(2)方法:新生儿及7岁:双掌法。按压深度:新生儿及7岁:胸骨下陷深度3.5-4cm。(3)按压频率:新生儿:120次/分其他年龄:100次/分(4)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新生儿:3:1其他年龄:单人或双人:30:2;双人:15:2高级气道建立后,呼吸频率8-10次/分,期间不停止心脏按

42、压9评估:每连续5个周期(2分钟)后检查复苏有效指征(1)能扪及颈A搏动;(2)患者颜面、口唇、皮肤、指端颜色由紫转红;(3)散大的瞳孔缩小;(4)呼吸改善或自主呼吸恢复。报告:“复苏成功!”仰头抬颏/颌法实验十三 新生儿气管插管术【教学目的】1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2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操作步骤。3掌握与气管插管有关的解剖标志。【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1全体学生观看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教学影片。2学生分小组,每组57人,配一名指导教师。使用新生儿气管插管模型,老师先讲解气管插管的指征,如何准备合适的器械及用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教师先作操作示教,然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逐一

43、操作练习,每个学生练习2-4遍,需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适应症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有胎粪污染且出生婴儿无活力,面罩正压人工呼吸不能改善,需胸外按压配合改善呼吸者。需要气管内给药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者。即具备下列任一项:Fio2=0.6,PaO250mmHg(6.67Kpa)或TCSO260-70mmHg(7.89.33kpa)伴pH7.25;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二)器械及物品准备1喉镜:包括备用电池及备用灯泡。2镜片:1号镜片(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00号(超低出生体重儿用),直镜片比弯镜片更好。3选择适当的气管导管导管内径(mm)新生儿体重(g)妊娠周数(w

44、)2.510003000384金属导管芯5吸引器:10F或以上型号的吸引器,加上5F、6F和8F气管导管吸引管。6胶布卷、剪刀、口腔气道、胎粪吸引管、听诊器(新生儿钟型为宜)。7正压人工呼吸装置,复苏气囊面罩,压力表(可选,为自动充气式气囊用)和氧气管。自动充气式气囊须配有氧源。(三)气管插管的步骤注意事项1戴好口罩帽子。2准备喉镜及其他物品:选合适镜片(早产儿用0号,足月儿用1号)装在喉镜柄上,打开开关,检查电池及灯泡功能是否正常,灯泡是否旋紧,准备好吸引器装置备用。3新生儿插管的体位:新生儿插管的正确体位平卧,头在正中位,颈部轻度仰伸。在肩胛后垫一卷棉布有利于保持颈部的轻度仰伸位。此“鼻吸

45、气”体位是使气管上端与视线在同一直线上的最佳位置,插入喉镜后即可见到声门。注意不要使颈部过度仰伸,否则声门高于视线,且气管变狭窄,不利于空气进入。如头过分屈曲,则贴近胸部,将会看到后咽,而无法直视声门。4插入喉镜:打开喉镜电源,左手持喉镜,在拇指与第2或第3手指间,镜片朝外。应有1或2个手指空闲,靠在新生儿面部提供稳定性。注意:不论是左势还是右势者都只能用左手持喉镜。若用右手持镜则镜片的弯度要遮挡视线,声门不能暴露,导管无法插入。5看到声门并插入导管。用右手稳住新生儿的头部,最好有第二个人帮助控制头部期望得到“鼻吸气”位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边滑入,将舌推至口腔左边,推进镜片直至器顶端达会厌软骨

46、谷,即刚超过舌根。可能需要用右手食指张开新生儿的口腔,以便更易于插入喉镜。轻轻提起镜片,舌即抬起,暴露咽喉区。上提时需将整个镜片平行朝镜柄方向移动。寻找解剖标记)会厌软骨B)会厌软骨谷C)食道D)环状软骨E)声门F)声带G)气管H)主支气管。插入气管导管右手持导管,沿着口腔右侧进入导管,以防导管挡住视野,看不清声门。看准声门,当声门张开时,插入导管顶端,直到导管上的声带线达声门水平。注意如声门关闭,等待其开放。不可用管端触推声门,这会引起声带痉挛,声门关闭时不要硬行插管。如果在20s内,声门未张开,暂停插管,行面罩气囊人工呼吸。待心率和肤色改善后,重新再试。小心插入导管直到声带线达到声门水平。

47、导管管端将会在声门与气管隆凸之间近中点的位置。注意患儿口唇处的导管CM标记。一手固定导管,另一手撤出喉镜。(四)确定导管在气管内正确位置。1气管导管外端接上人工呼吸囊,加压后模型肺扩张,说明位置正确。导管在正确位置婴儿应观察到:心率和肤色改善有双肺呼吸音,但胃区有很小或无声音人工呼吸时胃区不扩张呼气时,雾气凝结在管内壁每次呼吸时胸廓对称扩张实验十四 小儿体格发育测量略实验十五 小儿腰椎穿刺术【教学目的】1掌握小儿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2掌握小儿腰椎穿刺的操作步骤。3树立无菌操作观念。【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每6名学生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婴儿腰部穿刺模型进行训练。教师

48、讲解小儿腰穿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后,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学生按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练习。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炎症性、血管性、颅内高压及不明原因的惊厥)的诊断。2鞘内给药。(二)禁忌症1脑疝或疑有脑疝。2颅后窝占位性病变。3穿刺部位感染。4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三)穿刺部位与体位1患者取侧卧位,其背面于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曲,屈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2常选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四)操作步骤1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或2%

49、普鲁卡因(需皮试阴性)自穿刺点皮肤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2术者左手拇指尖紧按两个脊突间隙的皮肤凹陷,右手持穿刺针垂直或针尖略向患儿头部方向刺入皮下并缓慢推进,进针深度一般24厘米。当穿过韧带及硬膜时,常感到阻力消失,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3接测压表(或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正常70180mmH2O或4050滴/min)。移去测压器,分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鞘注给药则应按摩注射,速度宜慢。4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5嘱患儿去枕平卧46h。(五)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禁忌症,如颅内压显著增高者,不宜穿刺,以免导致脑疝。2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

50、再注入药物。3穿刺或鞘内给药时注意观察患儿,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实验十六 小儿胫骨穿刺术【教学目的】1、掌握小儿骨髓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2掌握小儿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3树立无菌操作观念。【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每6名学生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婴儿骨髓穿刺模型进行训练。教师讲解小儿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后,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学生按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练习。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教学内容】(一)适应症适合于2岁以下小儿血液系统疾病、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断、某些寄生虫病的检查以及骨髓液的细菌培育。

51、(二)禁忌症血友病、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操作时应特别谨慎。(三)穿刺部位与体位1患儿取仰卧位,两腿分开,由助手固定双下肢,穿刺一侧腘窝稍垫高使屈膝成6090角。2取胫骨粗隆下1cm或上中1/3交界处的前内侧骨面为穿刺点。(四)操作步骤1麻醉:局部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2%普鲁卡因(需皮试阴性)或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2固定穿刺针长度: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约11.5cm)。3穿刺:术者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于骨面正中垂直刺入皮肤达骨膜后再进入0.5cm,待有落空感且针头固定不动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4抽取骨髓液:拔出针芯,接上干燥注

52、射器(10ml或20ml),以适当的力量迅速抽吸骨髓液0.2ml。若需细菌培养则再次抽吸12ml骨髓注入培养基送检。5涂片:将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6加压固定:重新插回针芯,将穿刺针拔出,局部覆盖无菌纱布,按压12min后用胶布固定。【注意事项】1、抽吸骨髓液涂片时不可过量,以免骨髓被血液稀释。2、进针时不可用力过猛或针头在骨面上滑动。实验十七 现场心肺复苏术(CPR)【教学目的】掌握心肺复苏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及正确ABC操作方法。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1全体学生观看心肺复苏术的教学影片;2使用模型(简

53、易复苏模型2个)进行操作训练。3学生分为2组,每组10人,分别配有一名教师指导,教师先操作示教,讲解操作要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顺序逐一操作练习。要求每个学生训练12遍,全部达到训练要求。4考核时采用复苏安妮模型进行,通过电子灯光不同颜色显示学生操作是否正确。【教学内容】(一)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以及心搏极弱)。(二)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三)操作方法心肺复苏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证实:(1)先判断患者神志反应,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患者,轻拍摇动并

54、呼叫患者“喂!你怎么啦?”;若患者有应答,寻找损伤,重新评估病情并寻求援助;若患者无应答,开始以下抢救程序。(2)确定是否心跳、呼吸停止,其临床诊断指征为:无意识、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循环。主要采取“一看二听三感觉”:看形态、面色、瞳孔、观察胸部呼吸运动;耳朵靠近患者前鼻孔,感受患者呼气气流,听有无呼吸音,必要时耳朵贴近胸壁听有无心音;摸颈动脉感觉有无搏动,判断自主循环。可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保持头后仰,另一手食指或中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或喉结,然后向下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患者有颈部外伤或为肥胖的婴儿,亦可触摸股动脉或肱动脉以判断是否有搏动,用时小于10秒。非专业

55、人员实施复苏术时不必检查动脉搏动,只要发现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即可立即实施心肺复苏。证实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后应立即呼喊求助“救命呀!”并启动紧急医疗服务体系(EMS)进行抢救。如有动脉搏动证明自主循环存在,则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每2分钟重新判断有无自主循环。如没有自主循环,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2体位:要去枕平卧,将患者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复苏板),尽量减少搬动患者。3准备除颤:如除颤仪快速到位,可选择除颤;如无除颤仪,可选择胸前捶击。因胸前捶击可以推荐作为心脏停搏表现为室颤、室速在电除颤未到位时施行的治疗措施,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

56、际肌侧朝向左手掌指垫住的患者胸骨下1/3,以距胸壁2030cm高度,中等力度,垂直向下叩捶2次,婴幼儿禁用。4畅通呼吸道(airway,A):使患者头后仰、抬颏(颌)、托颈,其操作方法是仰头抬颏(颌)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中指和食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对头、颈部外伤疑似颈椎损伤患者不应托颈,而采用托颌法:抢救者站在患者头后,双手中指和食指轻轻托起下颌。把食指和中指用适当布料包裹后伸入口腔,取出义齿,口腔异物,清除口腔分泌物。5人工呼吸(breathing,B):如呼吸停止(判断10秒钟内不能察觉到有效呼吸),开始人工辅助呼吸,向患者吹

57、气两次。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口对口辅助呼吸方法: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双侧鼻翼下端,另手抬起患者的下颏;术者正常平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防止漏气;吹气应大于1秒钟,注意观察胸廓的起伏,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止;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患者从鼻孔通气,观察患者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出;吹气频率:1220次/min,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心脏按压30次,吹

58、气2次(30:2)。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约400到600ml。不能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应注意使用敷料、面罩预防感染性疾病。对于婴儿和儿童,抢救者张大口对准患儿的口鼻吹气,轻柔吹气1到1.5秒,吹气频率一般为20次,注意观察胸廓的起伏及患儿口唇的颜色,若患儿口唇青紫,说明通气量不足或者患儿的呼吸道仍有阻塞。6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患者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抢救者位于患者身体一侧。(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2)按压方法: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

59、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不能接触胸壁。抢救者双臂垂直于患者胸部平面。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时间与向上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按压频率:100次/min,小儿100次/min以上。每次按压松手时,胸壁应弹回原位。不论单人或双人抢救,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均为3

60、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30:2)。按压两分钟时应换人,以保证按压力度持续不变。交换位置所占时间应在5秒钟内。对于婴儿和小儿童,抢救者用一手支撑其背部,使患儿有坚实的支撑,并使其头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按压部位为婴儿两侧乳头连线下方约一横指宽处。注意禁止按压剑突。按压频率每分钟不应少于100次。大儿童的抢救体位和按压部位与成人相同,按压深度为254cm,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3)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当非专业急救者不愿或不能给予人工呼吸时,应尽早开始持续有效的心脏按压,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