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物理中考总复习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举一反三练习中考总复习:声现象【考纲要求】1、知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3、知道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声现象复习 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1、超声波:把频率高
3、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4、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要点诠释: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考点四、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声呐探测海深、鱼群。2、声与能量: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典型例题】类型一、知识的综合应用1、(2016无锡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
5、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思路点拨】考查简单的声现象。【答案】C【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手机接收的是电磁波,故A错误;B、蝴蝶振翅频率低于20Hz,人耳是听不到的,故B错误;C、“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C正确;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错误。【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音调的影响因素、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等知识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基础
6、。举一反三:【变式】【声现象复习 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 【答案】ABC2、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形容声音的 大;在狭窄的空间燃烧鞭炮比在野外燃烧鞭炮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思路点拨】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根据声音的传播规律及回声的知识就
7、可解答此题,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答案】响度;反射【解析】“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在狭窄的空间放鞭炮,声音碰到两侧的障碍物就像皮球似的弹来弹去形成了回声,回声不断反射,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响度增大。而在野外燃放鞭炮就没有这种效果。【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响度和回声的知识,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如果回声和原声叠加可使声音加强,如果回声返回的时间大于0.1秒,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举一反三:【变式】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
8、 ,“三日不绝”指 。【答案】回声 声音的不断反射类型二、声音的特性3、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不同高度水的几个相同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思路点拨】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首先找到振动物体,然后根据振动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答案】B【解析】玻璃杯中盛有水,敲击时玻璃杯和水一起振动发出声音。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9、【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并且要知道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有哪些。举一反三:【变式】(2016嘉定区一模)“文明伴我行,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类型三、回声测距4、某位战士对着一个高大的山崖射击,在射击3s后,听到了射击的回声,则山崖到战士的距离大约是(设声速为340m/s)()A1020m B510m C340m D以上答案都不对【思路点拨】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再返回来,题目中的3s是声音传到障碍物再返回来的时间,所以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为总时间的1/2,声速已知,根据公式s=
10、vt得出答案。【答案】B【解析】枪声从山崖传到人耳的时间:山崖到战士的距离:【总结升华】枪声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听到的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枪声从山崖传到人耳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山崖到战士的距离。举一反三:【变式】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在 秒以上。人站在大楼前拍手0.3秒听到回声,人和大楼的水平距离是 米。【答案】0.1 51类型四、实验探究5、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 ,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 (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
11、边音叉在 。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 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思路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答案】弹开 是 振动 空气 能够【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会弹开,这是因为乒乓球获得了能量;通过乒乓
12、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左边音叉在振动;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所以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是能传递声音的。敲响音叉引起乒乓球的振动充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等物理知识,是一道声学综合题。6、如图是探究正在发声的音叉实验装置。(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响度也越大。【思路点拨】(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
13、停止。(2)音叉的振动微小,观察起来现象不够明显,借助轻质小球可将振动的效果放大,便于观察,这属于转换法。(3)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答案】(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3)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解析】(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用轻质的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3)加大力度敲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振幅大小,以及转换法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14、。【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2. (2016山西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鸟声”靠音调区分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音C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D诗句“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笛声”是靠笛子传播进入人耳的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
15、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4.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5.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的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
16、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6.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7.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8. (2016番禺区校级模拟)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
17、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一定影响,下列有关广场舞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场舞对周边休息居民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广场舞的音调太高B广场舞对周边休息居民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广场舞的响度太大C为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尊重,和谐相处,有效并合理的方法是禁止广场舞活动D为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尊重,和谐相处,有效并合理的方法是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9.“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色音调 B音色响度 C音调响度 D音色音调响度二、填空题10. (2016柳州二模)“中国好歌曲”比赛现场,歌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
18、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现场观众会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目的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11.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距峭壁11.5m的位置对着峭壁大声喊话,则他能否听到回声 (填“能”或“不能”);他感觉声音 (填“加强”或“没有加强”)。已知声速约为340m/s。12.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
19、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13. 小张在火车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所坐的火车与一列鸣笛的火车会车时,火车笛声的音调有明显的先高后低的现象。请你针对火车笛声音调的变化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三、实验探究题14.如图所示装置中,敲响右边的小鼓,会看到的现象是:在左侧相同的鼓边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 .(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以 形式传播,空气可以传播声音;(2)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 (“仍就”“不”)会看到泡沫小球 ,这说明 。15.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
20、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如图中,已知s120 cm,s280 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m/s。16.如图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它们的唯一不同就是长度不一样,小名同学发现:依次吹这三个笔套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小名在查阅资料后终于弄懂了吹笔套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笔套内
21、的空气柱。问题:(1)根据上文实验现象,提一个问题: 。(2)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3)事后小名根据这个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如图2),在竹管开口处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则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A、B、D三项表述正确;C项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2.【答案】C【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手机接收的是电磁波,故A错误;B、蝴蝶振翅频率低于20Hz,人耳是听不到的,故B错误;C、“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
22、声,故C正确;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因为:(1)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000 Hz,如果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人耳就觉察不出来;(2)振动物体周围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无论振动频率多大人耳也听不到声音;(3)振动物体的振幅太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人耳也听不到声音;(4)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无关。4.【答案
23、】B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发声体音叉也在振动,但振幅较小,通过小球被多次弹开可以表明音叉也在振动,因此小球起到了放大实验效果的作用。5.【答案】B【解析】鼓面在振动时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把能量传递给烛火,所以烛火会跳舞。6.【答案】A【解析】声音在凹凸不平处经过多次反射,消耗了能量。因此反射出来进入人耳的回声就很弱,所以是减弱了声波的反射。7.【答案】D【解析】超声波的名称就是由于它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范围而得的,因此A错误;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潜水艇的位置与深度,因此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比较长的,B错误;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超声波,C错误;因此只有D正确。8.【答案
24、】B【解析】AB、广场舞对周边休息居民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广场舞的响度太大,而不是音调太高,故A错误、B正确;C、禁止广场舞活动可解决噪声问题,但人们健身的权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有效但并不合理,故C错误;D、如果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也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有效但并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9.【答案】C【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10【答案】音调;声源处【解析】(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
25、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答案】不能;加强【解析】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峭壁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听到回声的时间:,所以不能听到回声;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会使他感觉到声音加强。12.【答案】 (1)振动 (2)大于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1)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在水中声速:;在空气中:可知;(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3.【答案】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随火车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解析】由题意可知,提出的猜想是关于火车笛声的音调与运动的关系,如:当两列火车靠
26、近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升高;当两列火车远离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降低。14.【答案】跳动起来;(1)声波(2)不,跳动起来,真空不传声【解析】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敲右边小鼓的时候,声波传到左边小鼓,所以会看到泡沫小球跳动起来;(1)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由于月球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看不到此现象。15.【答案】(1)为零 (2)不变 (3)A (4)320 【解析】(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因此放在中点时时间差为零。 (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1,甲、乙相距为s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 因此s1增大,t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3)设甲
27、与铜铃的距离为s1,甲、乙相距为s2,增加压力时t变小,s2不变小,因此变大。(4)如题图中所示,所以。16.【答案】(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笔套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3)a;c【解析】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当位于a位置时,空气柱最短,振动最快,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当位于c位置时,空气柱最长,振动最慢,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4、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
28、解其应用;5、知道光的色散的相关内容;6、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考点一、【光现象复习课主要考点梳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要点诠释:1、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2)影子的形成;(3)日食月食的形成;(4)小孔成像。
29、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经过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常用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1015m。考点二、光的反射及其应用 1、“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2、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4、漫反射:粗糙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发射。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S为光点,S为像
30、。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5)像是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去呈接。7、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要点诠释:1、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黑板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3、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人眼看到虚像时,是物光源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好像是从“像”发出来的一样,而当我们用屏去接时
31、,接不到像。考点三、光的折射及其现象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基本概念:如下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色散现象说明:(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要点诠释:1、当入射
32、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应用:池底变浅、钢笔错位3、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考点四、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1、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步枪的瞄准器、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作用:紫外线灯灭菌、防伪标志【典型例题】类型一、三种光现象的识别:1、(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33、”【思路点拨】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B【解析】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
34、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举一反三:【变式】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C类型二、光的反射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A30 B45 C15 D60【思路点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直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增大15后的入射角为45,所以原来的入射角是30 。 【答案】A【解析】光
35、的反射定律告诉我们,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直角时,即90,入射角是45,此时是入射角增大15的结果,所以原来的入射角为45-15=30。【总结升华】题目考察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入射角的大小。用到的知识主要有,法线和平面镜垂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举一反三:【变式】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 45;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 45(选填“=、或”符号)。【答案】= 类型三、平面镜成像3、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思路点拨】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作图判定。【答案】A【解析】由平面镜
36、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总结升华】题目考查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可以用刻度尺去找几个特殊点的对称点,从而确定答案。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答案】C类型四、光的折射4、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潜泳时能看到岸边的树,他看到的是()A变矮了的树的实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C变矮了的树的虚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思路点拨】人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是由于岸上的树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是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人沿
37、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去看,岸上的树变高了。【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树上某点A反射出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这些光线射入人的眼里,人看到这些光线是从它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A发出的,A就是A的虚像。同理,其它部分的情形也都一样,显然这个像比树高。【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光折射时,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解答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效果会更好。举一反三:【变式】(2015呼和浩特)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ABC D【答案】C类型五、作图与实验探究5、一束光线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8、思路点拨】(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答案与解析】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中档题。【变式】【光现象复习课例3(反射光路图)】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所对应的入射光线AO;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
39、B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答案】6、【光现象复习课例6】(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思路点拨】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解答。【答案】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不能【解析】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
40、平面内,则她将纸板B向后折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主要考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路的可逆性这些知识点。【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5淮安)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形影不离 B水中倒影 C投影仪 D皮影戏2.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3. 某同学在理发店理发时,从理发店的镜子中看见后面墙上的挂钟的指针显示如图所示,则当时的正确时间应是()A10点40
41、分 B11点40分 C1点20分 D12点20分 4.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5.小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使用很普遍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两会后很多地方政府启动汽车下乡活动,使更多的老百姓也成为了“有车一族”。在小汽车上面用到了一些光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汽车驾驶室外面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B小汽车前灯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面镜C小汽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车外的行人很难看清车中的人D大多数小汽车的前窗
42、都是倾斜的,这是为了下雨时水不留在玻璃上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激光灯从空气中斜射向水中的光路图,由于小明一时疏忽,忘记将光路图中的箭头标上,同时也没有标出界面的两部分介质,由图可知,你认为应该是()A上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B上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C下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D下面是空气,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7.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A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8.(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中的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 B日食的形成可用光
43、的直线传播来解释C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绿裙子,呈紫色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9.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二、填空题10.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_。11. (2015兰州)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12.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2009
44、年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_传播理论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食13.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_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_,依据的原理是_。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_。 三、实验探究题14. (2015成都)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
45、,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6.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关系。
46、(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选填“厚”或“薄”)越好。(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_的距离。(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5)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一,其中第二次测量数据是由于测量_(选填“错误”或“误差”)造成的,据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47、答案】B【解析】A、形影不离中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投影仪,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皮影戏中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2.【答案】C【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和像面对面,人用右手,像用左手,像的左手相对于像向左移动。3.【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轴对称,就是左右相反。现在看到的指针是在左边,其实指针是在表中的右边,因而
48、时间为1点20分,故选C。4.【答案】D 【解析】题目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A处应是红光;AB间只是可见光,外侧还有不可见光;B外侧紫外线会使底片感光。可判断A、B、C不正确。A的外侧是红外线,热效应会使温度计示数上升。5.【答案】D【解析】小汽车驾驶室外面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目的是物体在凸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能够看到更大的范围,A选项正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小汽车前灯的反射镜是凹面镜,B选项正确。小汽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C选项正确;小汽车前
49、面的挡风玻璃会成像,为了防止车内物体的像成在正前方干扰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而不是为了下雨时水不留在玻璃上,D选项错误。6.【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和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为入射光线,为反射光线,为折射光线;显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界面上方为空气。7.【答案】A【解析】当太阳照在月球上时,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了光发生反射的物质,也就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周围一片黑暗;只有太阳光或星光直线传播到得地方是亮的;正因为没有空气,光传播时就不会发生折射,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因此星星也就不再闪烁;由此可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
50、日,但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8.【答案】ABD【解析】微波炉是利用内部振荡电磁波工作的,A正确;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地球上就看见了日食现象,B正确;当白光照射到绿色物体上时,绿色光被反射,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绿裙子,红光被吸收,又没有绿光被反射,故呈黑色,C错误;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D正确。9.【答案】B 【解析】三角形小孔非常小,属小孔成像现象。成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二、填空题10【答案】太阳、电灯、电视荧屏11【答案】反射;虚【解析】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光的
51、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12.【答案】直线 全 偏【解析】日食现象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到地球上的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射向地球A区域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发生的是日全食;太阳射向地球B区域的光被月球挡住了一部分,看到的是日偏食。13.【答案】(1)会聚(2)F点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或光路可逆) (3)太阳灶(或汽车前灯或手电简或电视的碟形天线)【解析】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图可知如果要获得平行光,要把点光源放到凹面镜的焦点。三、实验探究题14. 【答案】12;较暗【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实验时,
5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2cm;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15.【答案与解析】(1)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16.【答案】(1)相同大小(2)较暗薄(3)镜面(4)不能;虚(5)误差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解析】(1)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相同大小的蜡烛,不燃烧的蜡烛与像如果重合,则说明像
53、和物大小相等。(2)较暗环境中烛焰的像更明显。(3)方格纸上找到像和物的位置,方便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4)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13.5 cm和13.4 cm相差很小,是读数时出现的误差。 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基础) 【考纲要求】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6.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
54、作用。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
55、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56、测量像距和物距。(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1)“一焦分虚实”:
57、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要点诠释: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考点三、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
58、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5、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要点诠释: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考点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远
59、视眼表现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成因晶状体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发散程度较大,光会聚到了视网膜之后。矫正2、眼镜的度数:(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表示即:(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3)度数:远视
60、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典型例题】类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 (2015菏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思路点拨】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2倍焦距。掌握物距的概念,知道物距是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答案】A【解析】由图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焦距为10cm,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廉政合同维护采购公平的基石
- 房产回购协议书格式
- 成建制劳务分包合作文本
- 中水利用招标文件解析
- 2024建材供货合同范本2
-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的生态休闲与运动旅游考核试卷
- 熟人卖房合同模板
- 双向门面招租合同模板
- 汽车装修合同范例
- 吊车司机作业安全行为规范(三篇)
- 《笔算除法》四舍试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初中学生综评典型事例
- 英语老师家长会课件-图文
- 养殖鳗鱼技术培训课件
- Unit2WaystogotoschoolPartALet'slearn(课件)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车险与寿险的关联课件
- 资产报废请示格式(3篇)
- 口腔每周工作总结简短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认识分号
- 学校宿舍楼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